人设

搜索文档
从宗庆后到猫王:创始人IP,是场精致的人设幻觉吗?
36氪· 2025-07-15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创始人IP应基于真实人格而非刻意打造的人设 真实人格具备韧性且能建立长期信任 而人设则脆弱且易引发崩塌风险[2][10][11] IP的本质区分 - 人设是经市场公关部门精心设计的公众面具 由高度符号化标签组成 例如宗庆后的布鞋和不差钱形象[4] - 人格是创始人基于真实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自然形成的公众形象 由连贯且可验证的行为支撑[7] - 人设追求短期流量但极度脆弱 人格沉淀长期信任且具备容错性[6][8][10] 私德问题对IP的影响 - 私德与公德界限在公众认知中模糊 其杀伤力取决于与IP核心定位的相关性[13] - 高相关性私德问题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例如爱妻顾家人设与出轨行为直接冲突[14] - 中等相关性问题造成严重品牌伤害 如科技向善价值观与不尊重女性行为相悖[14] - 低相关性问题仅导致形象受损 例如技术狂人人设与投资纠纷无直接关联[14] 创始人IP的三重境界 - 怨气型IP为最低层级 表现为创始人将个人情绪凌驾于品牌价值之上[18] - 专家型IP处于分水岭 需通过分享真实经验将人设沉淀为可信人格[19] - 领袖型IP为最高境界 需以企业成功支撑真实人格 例如雷军从金山到小米的劳模形象[20][21] IP安全守则 - 放弃完美人设并拥抱真实人格 展示价值观坚定且知行合一的形象[24] - 公域聚焦事业与行业洞察 私域保留个人生活以维持边界感[25] - 提前进行彻底背景调查 评估过往言行能否经受公众检验[26]
张雪峰,这下演砸了
商业洞察· 2025-06-06 17:33
张雪峰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核心业务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定价高端(梦想卡12999元/圆梦卡18999元),团队提供服务而非本人[5] - 直播带货教辅资料月销超10万套,单月流水或超2000万元,但产品存在质量争议(如168元高考预测卷漏洞百出且拒退)[7] - 业务扩张依赖直播流量转化,通过"底层学子代言人"人设实现高溢价销售[7][8][9] 人设运营策略 - 刻意强化"说真话、遭打压"叙事(如高考前含泪直播暗示被迫退出),巩固道德形象以提升商业号召力[2][11][13] - 人设定位从"就业指导专家"升级为"有良知的反抗者",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4][15] - 通过持续输出争议性言论(如贬低新闻传播专业)维持话题热度,但专业预测准确性存疑(四年前推荐建筑/编导等现成就业雷区)[18] 市场需求与痛点 - 就业焦虑催生志愿填报服务需求,公司通过提供明确就业判断缓解家长信息不对称焦虑[17] - 服务溢价包含情绪价值成分(如"造梦"未来高薪就业),实际效果难以验证[20] - 行业存在信息差红利,但专业前景预测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四年周期即出现推荐专业变冷门)[18][19] 商业数据表现 - 个人咨询档期已排满未来三年,反映需求端旺盛[7] - 教辅图书业务借助直播流量实现规模化变现(2000万/月流水)[7] - 全业务线协同效应显著,志愿填报+教辅销售+培训形成闭环[7][8]
为什么大众喜欢称马云为「马爸爸」,称雷军为「雷布斯」,而对刘强东的称呼则是「大强子」或「东子」?
猿大侠· 2025-05-01 06:50
阿里巴巴生态与马云形象 - 阿里巴巴生态覆盖广泛 包括淘宝 天猫 支付宝 阿里云等核心业务 形成完整商业闭环 [3] - 马云被称"马爸爸"源于其"金主"形象 通过双11红包 余额宝收益 投资项目等让用户感知直接利益 [4] - 马云擅长用大白话传递愿景 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强化了既提供资源又激励努力的"父辈"人设 [5][6] 小米与雷军的科技人设 - 雷军被称为"雷布斯"源于小米早期对标苹果 从产品设计到发布会风格均模仿乔布斯 [10][12] - 雷军以"性价比"策略和黑T恤形象塑造亲民技术宅形象 与马云的高调形成反差 [13][16] - 通过微博互动 接受"Are you OK"等网络梗 强化接地气特质 弱化传统大佬距离感 [15][17] 京东与刘强东的草根标签 - 刘强东"大强子/东子"称呼体现草根认同 其反复强调的农村奋斗史引发共鸣 [18][19][21] - 京东以正品物流为核心竞争力 刘强东通过参与快递配送 与员工聚餐等行为强化实干形象 [23][25] - 昵称反映其"带头大哥"定位 用户感知为可信任的兄弟而非资本象征 [22][26] 企业家昵称与品牌关联 - 三个昵称精准对应企业家人设:马云-资源掌控者 雷军-技术追梦者 刘强东-草根实干家 [27][28] - 称呼差异源于企业业务特性 阿里生态的资本属性 小米的科技情怀 京东的务实服务形成不同用户认知 [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