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猫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W(09988.HK):11月5日南向资金减持586.4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1-06 03:3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及营销平台。该公司运营七个业务分部。中国商业分部包 括中国零售商业业务如淘宝、天猫、盒马等以及批发业务。国际商业分部包括国际零售及批发商业业 务,如Lazada、速卖通等。本地生活服务分部包括基于位置业务,如饿了么、高德、飞猪等。菜鸟分部 包括国内及国际一站式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云业务分部包括向国内外企业提供公有云服务 和混合云服务,如阿里云及钉钉。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包括优酷、夸克和阿里影业,以及其他内容和分 销平台以及线上游戏业务。创新业务及其他分部包括达摩院、天猫精灵及其他业务。 | 交易日 | 持股总数(股) | 持股变动(股) | 变动幅度 | | --- | --- | --- | --- | | 2025-11-05 | 20.88亿 | -586.40万 | -0.28% | | 2025-11-04 | 20.94亿 | -223.14万 | -0.11% | | 2025-11-03 | 20.96亿 | 509.46万 | 0.24% | | 2025-10-31 | 20.91亿 | -305.00万 | -0.15% | | 2025- ...
饿了么变淘宝闪购,互联网大厂为何热衷改名?
36氪· 2025-11-05 07:59
饿了么再见,淘宝闪购拍了拍你。 11月3日,不少用户发现饿了么APP更新至12.0.1后就变成了淘宝闪购。次日上午,#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冲上热搜,随后#饿了么骑手已更换橙黑 新工服#登顶微博热搜榜。 目前,淘宝闪购APP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对部分安卓用户进行开放,支持餐饮外卖、日用百货等即时配送服务。另据相关媒体报道,此次更名是战略 定位调整,饿了么从独立外卖平台转型为"即时零售"履约基础设施,与淘宝流量入口深度协同,完成"30分钟送万物"目标。 图/网络 饿了么变淘宝闪购,一次APP更名不仅让淘宝闪购喜提两大热搜,还让其"30分钟送万物"的战略目标被广而告之。而在互联网江湖中,改名素有"改命"玄 学。不少互联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不止一次变更名称。本文,TOP君就来跟大家盘一盘,互联网平台热衷的改名,是否真的能「邪修」改命。 改名=改命? 这些互联网都有曾用名 国内互联网三巨头都曾以不同的马甲开战。天猫的曾用名是"淘宝商城",京东以前叫"京东商城",美团则是从美团网升级为美团后,改名美团点评,最后 又改回美团。而在国外,苹果公司以前叫做苹果电脑公司;Meta的曾用名是Facebook。 战略升级往往 ...
黄仁勋口中的“中国硅谷”,正在批量生产AI独角兽
创业邦· 2025-10-29 11:27
文章核心观点 - 杭州正以“科创大走廊”为骨架,以AI为血脉,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科技产业生态,展现出成为“中国硅谷”的潜力 [6] - 杭州拥有顶尖高校、浓厚创业文化、活跃民间资本及从巨头到初创的完整科技企业梯队,展现出接近硅谷气质的自发生长力 [7] - 杭州在AI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方面优势突出,正通过包容政策赋能、多元创新模式、聚焦AI应用转化等举措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快速发展 [7][51] 余杭未来科技城:阿里生态与AI星火 -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坐落于此,承载淘宝、天猫、盒马、闲鱼等核心业务及钉钉、达摩院的前沿探索,是AI人才的黄埔军校 [9][11] - 阿里宣布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11] - 围绕阿里形成庞大创新网络,钉钉新总部即将启用,字节跳动全球总部已入驻,vivo、OPPO研发中心大楼在建设中 [13] - 阿里生态土壤中涌现一批AI创业公司,如斑头雁科技(企业级AI Agent平台,服务超10万家企业,获超亿元B轮融资)、半个宇宙(个人AI计算机)、李未可科技(AI眼镜与自研大模型)、Rokid(AR眼镜,产品远销海外)、实在智能(从RPA向AI Agent升级)、有鹿机器人(具身智能,完成总额6亿元订单) [15] - 之江实验室主攻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五大科研方向,推出基于高性能AI训练芯片的智算集群、700亿参数天文语言大模型AstroOne等成果 [17] - 强脑科技作为国内首个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已有产品上市并为残疾人康复、孤独症等脑疾病提供解决方案 [19] - 未来科技城发展模式与硅谷相似,政策赋能是重要支持,例如提供最高1200万元研发补助和300万元房租补助 [22] 西湖区:云谷、蚂蚁与浙大“产学双引擎” - 以“云谷-浙大紫金港”为核心,阿里云、蚂蚁集团等企业与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构建“产学双引擎” [23] - 阿里云通过通义千问开源模型与超级AI云战略打造“AI时代的Android”,已开源300多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 [23] - 西湖大学团队推出“AI科学家”智能体系统DeepScientist,在前沿科研任务上测评可超人类研究者183% [24] -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是全国AI产业重要人才摇篮,自1978年布局人工智能学科,2024年9月面向全校99个本科专业推出AI通识必修课,覆盖6000余名学生 [24] - 蚂蚁集团在大模型领域持续发力,推出多款高性价比推理模型,并开源万亿参数大模型 [24] - 技术驱动型企业云深处科技推出全球首款行业级轮足机器人“山猫M20”,已完成8轮融资;久痕科技瞄准“通用办公助理”;游戏科学凭借《黑神话:悟空》横扫全球游戏市场 [25][27] 拱墅区:DeepSeek与“算谷雄心” - DeepSeek凭借开源模型DeepSeek-R1与DeepSeek-V3迅速登顶GitHub、Hugging Face等开源社区,一度冲击美股,后续模型降价50%、论文登Nature封面、登《时代》2025年最佳发明等进展不断 [31][32] - 拱墅区目标打造“中国算谷”,到2035年AI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元,目前全区规模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营收已达149亿元,拥有56家规上AI企业、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3] - 群核科技代表作是全球最大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开源3D场景生成模型SpatialGen并登顶Hugging Face趋势榜,正冲刺“空间智能第一股” [35] - 杭州区域创新发展融入硅巷模式,DeepSeek等科技“六小龙”选择在中心区域扎根,形成与硅谷模式不同的灵活分散产业集群 [36] 滨江区:智能制造与AIoT巨头的“硬核力量” - 滨江区是“硬科技堡垒”,拥有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年度营收突破10亿元,估值超120亿元)、“海大宇”(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新华三、网易、吉利等巨头 [39][41] - 海康威视2006年布局视频分析算法,2023年发布“观澜”大模型,到今年上半年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大华股份星汉大模型覆盖视觉、多模态、语言三大方向;宇视科技推出“梧桐”大模型,实现超100个项目落地 [41][44] - 网易在大模型领域形成教育、多模态、具身智能三大路线;吉利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AI布局,自研AI Drive大模型提升智驾训练效率30倍以上 [44] - 滨江区AI产业链从芯片、硬件到系统、应用完整而坚韧,在“AI+制造”领域一马当先 [45][46] 杭州整体AI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杭州市政府发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AI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3900亿元、规模以上AI核心产业企业超700家、全市投向AI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等目标 [52] - 202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132.3亿元支持创新,其中支持重大科创平台建设10亿元,支持“三名”工程和高校建设49.9亿元,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创新12.4亿元,支持人才引育培养60亿元 [52] - 杭州核心优势在于其包容度和文化交融,能够吸引并留住多元化人才,“六小龙”创始人中四位来自省外,两位为浙江籍,均选择并留在杭州 [53]
豪掷近5000万买豪宅,曾被马云看重的男人身家68亿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25
张勇财富与职业动态 - 2025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张勇财富达68亿元,较去年上涨超过13%,但总榜排名下滑超200个位次[2] - 张勇近期以5354万港元(约合近5000万人民币)购入香港半山竹林苑豪宅,实用面积约2084平方呎(约193平方米)[4][5] - 张勇职业路径发生转折:2024年加盟晨壹基金担任管理合伙人,同年末加入希慎兴业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成为港交所中国业务咨询委员会成员[3][23][26] 张勇职业生涯回顾 - 张勇在阿里巴巴任职期间主导创建"双11购物狂欢节",首年27个品牌实现5000万元销售额[14] - 曾担任天猫总裁并带领其成为全球最大B2C平台,后晋升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及董事局主席[15][16] - 推动阿里巴巴完成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引入"新零售"策略并兼任菜鸟网络董事长、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执行官等职[16][17][18] 阿里巴巴战略转型 - 阿里巴巴将战略重心转向AI领域,提出"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方向[30][32] - 公司宣布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标2032年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32]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阿里巴巴港股股价报171港元/股,较2022年历史低点上涨约2倍,市值达3.26万亿港元[33] 希慎兴业资产交易 - 张勇购房交易为希慎集团资本循环计划一部分,该单位面值3431.3万港元,交易预计为集团带来总收益约1930万港元[8] - 竹林苑项目为希慎集团发展的住宅项目,总面积2万平方呎,包含345个住宅单位及436个停车位[6] - 出售事项旨在优化资本结构、释放非核心资产价值并将资本重新部署至公司策略重点领域[8]
阿里巴巴,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10:56
【导读】AI驱动、闪购破局、会员连接:淘天重塑"体验为王"新电商 AI成为电商业务的新引擎 近年来,淘宝在生成式AI方向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搜推广体系、商家工具和用户体验。凯夫 表示,电商的底层逻辑是商品、搜索、推荐和广告,这四个环节的效率提升,就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当AI变得"好用",它会如何重塑我们的购物体验?当"闪购"实现"所见即得",电商的边界又将被拓展至 何方?在第17个"双11",淘天集团正以一系列深刻变革,续写着关于未来商业形态的核心命题。 近期,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三位关键人物: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看他如何让 AI从"炫技"走向"好用",成为实实在在的增长生产力;天猫总裁家洛,听他阐释如何以"新"与"质"驱动 一场全新的"双11";淘宝平台总裁处端,听他解读如何通过"闪购"与"大会员",将淘宝从购物平台升级 为大消费平台。 这场以"体验"为核心的升级背后,是技术、战略与生态的协同共进。淘天集团三位管理者的思考,共同 拼出了一幅淘天集团迈向"体验为王"时代的新蓝图。 第一篇:让AI变得"好用",是淘宝智能化的关键一步 ——采访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凯夫 今 ...
和马云当邻居?阿里前CEO张勇巨资买入香港半山豪宅……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19
给阿里巴巴立下汗马功劳的前CEO张勇,在主流视野消失了许久了!不过,今日一大早,张勇相关话题冲上热搜——阿里前CEO张勇购入香港半山 豪宅。 | #阿里前CEO张勇购入香港半山豪宅# | | | | | | | --- | --- | --- | --- | --- | --- | | 数据总览 | | | 全部 | 24小时 | 30天 | | 168.8万 阅读量 | 134 讨论量 | 257 互动量 | | 49 原创量 | | | 热搜记录 | | | | | 2 热搜规则 | | 当前热搜榜:第 24 位 | | | 高热讨论 | | | | 热搜榜最高位置 | | | 在榜时长 | | | | 第24位 | | | 11 分钟 | | | 根据港股上市公司希慎兴业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广运已同意向张勇出售位于竹林苑的一处住宅单位,实用面积约2084平方呎(约193平方米),成 交价为5354万港元。 希慎兴业称,买方Verdant Peak Investment Limited是一间于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由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勇全资拥有。该交易初 步订金267.7万港元(相当于总价的5 ...
阿里巴巴-W(09988.HK):10月24日南向资金减持5.55万股
搜狐财经· 2025-10-25 03:31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4日南向资金减持5.55万股阿里巴巴-W(09988.HK)。近5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 金减持的有4天,累计净减持2274.45万股。近20个交易日中,获南向资金增持的有12天,累计净增持 1.41亿股。截至目前,南向资金持有阿里巴巴-W(09988.HK)21.04亿股,占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 11.01%。 | 交易日 | 持股总数(股) | 持股变动(股) | 变动幅度 | | --- | --- | --- | --- | | 2025-10-24 | 21.04亿 | -5.55万 | -0.00% | | 2025-10-23 | 21.04亿 | -259.21万 | -0.12% | | 2025-10-22 | 21.06亿 | -1088.91万 | -0.51% | | 2025-10-21 | 21.17亿 | -1389.01万 | -0.65% | | 2025-10-20 | 21.31亿 | 468.22万 | 0.22% |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阿里巴 ...
港股科网龙头反弹势头强劲,阿里巴巴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0:54
港股市场表现 - 10月24日港股早盘高开,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过1%,科技网络龙头公司延续反弹势头 [1]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超过2%,快手-W、腾讯控股、美团-W股价上涨超过1% [1] 机构观点与市场机遇 - 近期港股市场波动中显现长期布局机遇,当前调整或为投资者提供逢低入场机会 [1] - 多家机构指出驱动行情的中长期核心逻辑依然稳固,尽管短期可能面临震荡 [1]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四季度港股有望再创新高 [1] - AI仍是港股市场明确主线,互联网板块将持续受益 [1] 互联网龙头公司分析 - 高盛报告强调腾讯"AI技术全面赋能业务线"的独特优势,看好微信生态与全球游戏资产的协同效应 [1] - 高盛上调腾讯资本支出预期及目标价 [1] - 对阿里巴巴虽提示短期盈利承压,但指出淘宝天猫盈利拐点及国际云端业务的增长潜力 [1] - 高盛明确表示阿里巴巴"股价回调即买入时机" [1] 资金流向与投资工具 - AI赋能叙事深化与政策支持将提振基本面,叠加外资回流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资金面改善趋势明确 [1] - 近期ETF资金大举布局港股AI核心资产 [2]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标的指数聚焦互联网平台经济,涵盖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美团、快手、百度等大型互联网龙头 [2] - 该ETF的DeepSeek含量达86%,具备"新消费+新科技"双重属性,是布局"AI+互联网"核心资产的工具 [2]
阿里巴巴:从电商到AI巨头,逆境中蜕变的投资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10-22 22: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正经历从电商平台向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全球化运营的科技巨头的战略转型 [1] - 在充满挑战的全球资本市场环境中,公司展现出业务韧性和财务稳健性 [2] - 公司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的投入正构建新的增长曲线和技术护城河 [4] - 全球化布局取得显著成果,国际业务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 [6] - 市场分析认为公司当前估值存在折价,未来有重估潜力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达247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 [2][7] - 调整后净利润为4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2] - 中国电商商业集团收入140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1][7]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1][7]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1][7] - 调整后EBITA为388.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 [1] 电商业务分析 - 淘宝天猫集团收入11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5] - 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 [7] - 直营、物流及其他收入29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 [7] - 即时零售业务收入14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7] - 中国商业批发收入67.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7] - 电商增长由会员体系完善、AI个性化推荐和即时零售拓展驱动 [5] 国际业务进展 - 国际数字商业收入2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 [6] - 国际商业零售收入28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7] - 国际商业批发收入63.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 [7] - 东南亚的Lazada和中东的TrendYol等平台表现突出 [6] - 国际化成功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 [6] 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战略 - 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4] - 公司构建从芯片到云算力再到行业应用的完整AI技术栈 [4] - 自研AI芯片、开源大模型Qwen3-Omni以及与英伟达的Physical AI合作彰显雄心 [4] - 该业务被视为公司的未来和新的增长点 [4] 财务状况与资本运用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持有现金及类现金资产约5860亿元人民币 [8] - 公司维持强劲的自由现金流生成能力 [8] - 正在执行总额3800亿元的三年AI与云资本计划 [8] - 公司持续开展股票回购 [8] 市场估值与前景 - 公司前瞻市盈率约为21-22倍,显著低于全球同类科技平台 [9] - 多位分析师认为估值存在重估潜力,潜在上升空间达25-35% [9] - 业务结构优化和盈利能力提升是推动重估的关键因素 [9]
十年,拼多多蝶变
搜狐财经· 2025-10-22 11:2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创立,前身为专注于生鲜农产品的“拼好货”,通过“社交电商”模式切入市场,商家设定个人购买价和更低的拼单价,消费者通过社交网络分享链接在24小时内组团成功以完成交易 [3] - 借助腾讯早期投资和微信生态,用户可在微信内直接完成拼单全过程,极大降低用户获取和交易门槛 [3] - 公司瞄准被主流电商忽视的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满足价格敏感型用户需求,2016年1月App上线仅一个月用户数突破1000万,约一年用户数破亿,两年突破三亿 [4] - 2018年7月,成立仅三年的公司在美国纳斯克上市,创始人黄峥持有47%股份价值达140亿美元 [4] - 2019年启动“百亿补贴”计划,对iPhone等高端品牌商品直接补贴以重塑品牌形象并进攻一二线城市用户,2020年底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首次超过阿里巴巴,2021年用户规模增至8.69亿 [5] - 2020年7月黄峥卸任CEO,2021年3月辞去董事长并将股份投票权委托董事会,同时捐赠价值数十亿美元个人股份用于慈善和科研 [6] 业务模式创新 - “社交电商”模式将获客成本内化到用户购买行为中,形成结构性成本优势,节省费用以低价返还消费者 [4] - 跨境电商平台TEMU于2022年9月在美国上线,采用“全托管”模式,中国商家仅负责生产和供货至国内仓库,后续运营、跨境物流等环节由平台承担,降低中小制造商出海门槛 [7] - TEMU利用美国对低价值包裹(低于800美元)的关税豁免政策,通过空运将商品从中国直发消费者,采用轻资产供应链体系,与亚马逊重资产仓储模式形成对比 [7] - TEMU上线一个月后登顶美国购物类应用下载榜,GMV从2022年10月约300万美元飙升至2023年全年151亿美元,2024年GMV将超700亿美元 [8] - 2023年11月29日公司市值达1872.8亿美元,短暂超越阿里巴巴 [8]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选择将未来十年战略重心押注农业,试图用数字平台聚合分散的农产品供需,深入产业链上游进行长期深耕 [9] - 农业战略旨在解决中国农业面临的人均资源紧张、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渗透率低等挑战,通过“拼”模式聚集消费者需求与分散生产匹配,绕过分销层级降低农产品消费成本 [10] - 战略行动包括联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等举办“智慧农业大赛”、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培训“新农人”,已培训超过10万名新农人,并举办“全球农创客训练营”等活动 [12] - 农业战略聚焦重构市场通路与物流、推动农业技术革新和投资人才培养三大支柱,试图构建全栈式“农业操作系统” [11] - 选择农业赛道旨在将公司核心能力应用于基础产业,构建非周期性护城河,与国家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关切深度绑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