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淘宝
icon
搜索文档
淘宝饿了么:坚决抵制恶性竞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1 10:57
淘宝饿了么联合声明 - 公司联合发文抵制恶性竞争并承诺四项重点工作 [1] - 四项工作包括补贴规划、抵制恶性竞争、服务质量提升及生态共赢 [1] 补贴规划 - 从消费者和商家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发放补贴 [1] 抵制恶性竞争 - 主动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激发新兴市场消费潜力 [1] - 不做大规模"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活动 [1] 服务质量提升 - 持续提供多元化消费场景和更丰富品类 [1] - 升级配送体系网络效率 [1] 生态共赢 - 围绕商家参与、商品品质、骑手权益建立"倾听-征询-优化-反馈"体系 [1] - 多场恳谈会正在各地陆续开展 [1]
QuestMobile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产业韧性增长已现,一二梯队格局成型但核心玩家战火再燃!
QuestMobile· 2025-07-29 10:00
移动互联网行业整体发展 - 2025年6月全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2.67亿,同比增长2.5%,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97小时、使用次数117.9次,同比提升7.8%和2.6% [3][11][13] - 用户结构呈现年轻用户和银发群体持续增加的特点,且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消费信心回升带动线上消费能力增强 [15] - 数字化娱乐场景使用时长增长显著,尤其是泛娱乐和AIGC领域,同时线下出游及购物金融等场景快速增长 [17] 头部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 - 腾讯控股、阿里巴巴、抖音集团、百度集团构成第一梯队,去重用户规模分别达12.66亿、12.48亿、11.68亿、11.05亿 [3] - 拼多多、蚂蚁集团、美团、京东构成第二梯队,用户规模分别为9.52亿、9.35亿、8.94亿、8.76亿 [3] - 企业间增长分化明显,京东、抖音集团用户量同比增长13%、12%,而拼多多、百度集团仅增长0.2%、1.3%,美团同比下降0.7% [3] AIGC领域发展 - TOP30 AI应用中66.7%来自互联网第一梯队四大玩家,竞争激烈 [4] - AI原生APP增长前三为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2025年6月较1月用户增量分别达1.63亿、0.58亿、0.22亿 [4] - AI应用插件增长前三为微信AI搜索、百度AI、AI微博智搜,用户增量分别为1.63亿、0.89亿、0.50亿 [4] - PC网页端AI应用增长TOP3为百度AI助手、ima.copilot、腾讯元宝,增量分别为1306万、919万、759万 [4] 即时零售与在线旅游 - 淘宝、京东、美团三家APP6月份重合用户规模达3.88亿,同比增长22.8% [4] - 携程旅行APP、美团APP、京东APP重合用户规模6521万,同比增长20.4% [4] - 京东外卖相关内容在内容平台互动量超2000万次,5月京东APP中外卖入口获得超1.6亿用户 [46] 短视频与在线视频行业 - 抖音APP流量达9亿,短视频行业流量进一步向抖音、快手聚集 [76] - 优酷视频在热门剧集带动下流量显著提升,哔哩哔哩日均活跃用户接近7000万 [88] - 短剧市场快速增长,红果免费短剧和河马剧场APP渠道高度集中,微信小程序渠道流量相对均衡 [94] 文旅消费与线下场景 - 2025年6月在线旅游行业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4%达1.56亿,平台GMV达1453.34亿元 [107] - 酒店以"住宿+"模式重构场景,华住会APP流量同比增长41%,洲际酒店微信小程序流量同比增188.5% [114] - "村超"、"村T"等草根赛事出圈,2025年6月"苏超"全网互动量达1.04亿,环比增长4225.4% [126][128] 电商与金融领域 - 2025年Q2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同比增6.8% [53] - 支付宝通过泛娱乐功能转型生活服务超级APP,国有大行手机银行中农业银行流量达1.9亿 [154][157] - 股票交易平台自2024年9月起复苏,2025年行业月活稳定在1.2亿 [159] 行业TOP榜单 - 微信以11.01亿MAU居即时通讯榜首,抖音以9.04亿MAU领跑短视频 [163] - DeepSeek以16.30亿MAU成为AIGC赛道第一,豆包以14.05亿MAU位列第二 [175]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居新能源厂商榜首,季度环比增长8.52% [187]
阿里巴巴:人到中年
36氪· 2025-07-26 09:34
阿里巴巴现状与战略调整 - 公司面临"中年危机",电商主业被抖音、拼多多鲸吞市场份额,行业格局从721变为4:2.5:1.5:2 [2][13] - 蒋凡回归后集中权力,掌控集团60%营收,聚焦电商主业并实施三大核心策略:守住服饰美妆基石业务、回归零售本质、用资金撬动流量 [3][4] - 通过JBP降低佣金30%、店铺惊喜券工具提升转化率30%,88vip会员体系重建价格优势 [4] - 主导"红猫计划"打通小红书种草转化链路,解决流量饥渴问题 [4] 闪购战役的战略意义 - 投入600亿补贴(含内部腾挪280亿),日订单量达8000万,逼平竞对10年成绩 [7] - 目标包括:防御京东抢夺同城零售份额、实现10亿月活(当前8-8.5亿)、抢占2030年3万亿规模市场 [7][8] - 整合支付宝(月活13亿)、高德等生态资源,发动"淮海战役"级全集团作战 [9][11] - 战略定位为高频场景入口,推动近场电商融合,618剔除退款后GMV同比增长10% [5][8] 组织与竞争格局 - 马老师回归后强化战争动员,通过战役解决大公司病,扭转人才被抖音虹吸局面 [9][13] - 运营效率优势显著:阿里利润为竞对的3.6倍(多900亿),但闪购需避免区域消耗战 [10] - 核心对手为拼多多(2024年GMV 5万亿)和抖音(3万亿),需防止历史重演 [7][16] - 蒋凡产品能力突出,曾主导淘宝直播创新,现推动AI与电商结合 [14][15] 业务数据与行业动态 - 服饰美妆等核心品类复购心智恢复,部分商家增速达20%(竞对个位数) [4][5] - 饿了么订单从2000万跃升至8000万,物流体系得到巩固 [11] - 行业监管使补贴转向精准人群,持久战取代闪电战 [10] - 云业务面临华为/腾讯挤压,创新断代(最近划时代产品为16年前的阿里云) [13]
闲鱼的社区壁垒正在被抖音、小红书逐步攻破?
搜狐财经· 2025-07-24 02:40
中国二手电商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二手电商市场规模预计达8000亿元 增速近30% 渗透率逼近20% [1] - 闲鱼为行业绝对霸主 月增速领先同行 稳居"亿级俱乐部" [1] - 职业卖家大量涌入导致平台性质变化 从个人闲置转向类淘宝清货场 [1] 行业竞争格局 - 转转依托腾讯和58资源 聚焦手机验机等高价值标准化领域 [3] - 抖音快手以直播带货切入二手奢侈品和潮玩赛道 [3] - 京东重启"拍拍"加入市场竞争 [3] 闲鱼核心竞争优势 - 构建兴趣社区生态 覆盖200+垂直圈层 用户日均停留时长32分钟超主站2倍 [5] - 验货宝服务覆盖95%高风险品类 2024年订单量1.2亿单同比增85% [6] - 背靠阿里生态 年导入淘宝商品超7亿件 淘系流量占新客来源68% [7] 平台运营挑战 - 战略方向频繁变更 十年更换四任负责人导致定位模糊 [8] - 社区功能管理失当 关停百万级"鱼塘"削弱差异化优势 [10] - 直播业务发展滞后 未能有效抓住二手奢侈品和潮玩机遇 [10] 用户与商业化表现 - 2024年618大促投放9亿广告 MAU达2.09亿但留存效果不佳 [12] - 坚持免费不抽佣模式 商业化进程缓慢 [12] - 在阿里生态中承担协同角色 重点强化与淘宝等产品连接 [13] 平台特色运营模式 - 通过"会玩"社区将交易转化为社交行为 形成用户自生长生态 [5] - 建立"技术+社区"双轨信任体系 包含鱼力值信用和小法庭仲裁 [6] - 整合支付宝信用分和菜鸟驿站等阿里系资源降低交易门槛 [7]
外卖大战:残暴的开始必将以残暴结束
创业邦· 2025-07-23 11:13
外卖行业补贴大战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总计在外卖行业烧掉200亿人民币 [4] - 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不超过1亿单,但7月5日单日突破2亿单 [4] - 补贴导致用户非理性消费行为增加,如囤积奶茶等商品 [4] - 阿里加入战局较晚,因其需要先完成组织架构调整 [6][7] - 美团被迫用去年利润的一半进行防御,影响其到店和出海业务 [8] - 京东在阿里入场后失去话语权,股价已下跌20% [10][16] 公司战略与竞争格局 - 阿里通过"1+6+N"拆分后重新集中权力,整合饿了么和飞猪进入电商事业群 [7][8] - 美团掌握中国Top 2第三方运力供给(麦芽田和青云),控制配送生态 [14][15] - 外卖平台做即时零售比零售平台做外卖更具优势 [11] - 美团在应对阿里和京东时采取不同策略,对阿里更紧张并全力狙击 [15] - 阿里希望通过补贴让美团长期"失血",但美团在效率上具有真实竞争力 [10] 行业数据与市场反应 - 美团股价下跌10.3%,阿里股价下跌16% [16] - 奶茶股(茶百道、奈雪等)在补贴后全线上涨 [18] - 京东补贴力度从100%降至商家承担70% [18] - 高盛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 [19] - 2024年电商规模15.5万亿,社零48.3万亿,预计电商增长30%而社零仅增长5% [19] 商业模式与效率竞争 - 外卖业务本身不盈利,需依靠到店、酒旅等业务补贴 [21] - 美团通过精细化商圈数据(百米半径内)优化即时零售布局 [19] - 效率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美团外卖第一因其效率第一 [22] - 拼多多和抖音等平台正在调研是否加入外卖大战 [22] - 补贴结束后商家将面临平台明码标价和数据共享要求 [20]
马云的贵人,是一名「杀手」
盐财经· 2025-07-22 18:00
阿里早期发展关键决策 - 2001年关明生加入阿里出任总裁及COO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裂危机时期[4] - 关明生主导了"杀人放火"式重组裁员将员工从365人降至150人月烧钱率从200万美元降至50万美元[29][30] - 马云提出"三个B to C"战略聚焦中国市场沿海地区和杭州总部[26] 阿里商业模式转型 - 放弃网站建设和网络广告业务专注发展"中国供应商"业务避免回扣问题[34] - 抓住外贸政策松绑机遇培养"阿里中供铁军"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35][37] - 2002年确立"赚一块钱"的具象化盈利目标通过3.3万元定价和节流措施实现[42] 阿里管理体系构建 - 关明生推动建立企业文化体系将价值观考核纳入绩效管理权重达50%[47] - 首创价值观考核五档分类明星野狗狗小白兔牛[47] - 早期员工在1200元月薪压力下形成拼搏精神后期传承面临挑战[48] 企业战略与管理理念 - 重整策略需明确战略选择如"三个B to C"聚焦核心区域[40] - 管理者核心职责是制定赢的战略和展现领导力[41] - 价值观是行为准则和游戏规则需CEO以身作则[51] 中外企业管理差异 - 中国中小企业老板多亲力亲为外企更注重系统管理[59] - 中国企业工作强度普遍高于外企按季度规划的特点[61][62] - 中国制造业可转型自主品牌获取更高利润空间[68] 市场机会与创新 - LABUBU案例显示情感价值创造需求的重要性[70][72] - 美团从模仿Groupon到创新即时刚需服务的转型路径[74] - 年轻企业家面临融资环境收紧需更快验证商业模式[66]
读了20遍《毛选》,我找到了团队内耗的关键
36氪· 2025-07-21 10:13
全局统筹管理策略 - 核心观点源自毛泽东"弹钢琴"理论:强调全局统筹、主次分明、协同配合的管理哲学 [3][4] - 现代企业管理痛点:部门墙导致内耗严重,资源浪费,目标不一致 [1][14] - 成功案例验证:华为聚焦研发、阿里中台战略均体现该理论有效性 [12][15] 战略聚焦实践 - 华为"战略务虚会"机制:高管需将公司级目标拆解为部门级军令状并签字确认 [18] - 阿里双11目标拆解:5000亿GMV目标细分为3000+子目标,精确到仓库扩容等执行细节 [18] - 京东物流618策略:用红黄蓝旗标记仓库优先级,红旗仓配置三倍资源 [23] 资源分配方法论 - 淮海战役资源分配模型:"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动态资源调配策略 [19] - 腾讯支付逆袭案例:2014年集中全公司技术精英攻坚"1秒付款成功率",地推全力押注线下场景 [25] - 字节跳动资源倾斜:2021年砍掉教育/游戏边缘业务,集中资源投入TikTok/飞书 [25] 协同机制构建 - 美团"战情室"机制:核心部门每日两次碰头,实时数据屏同步关键指标 [28] - 阿里双轨制KPI:业务部门50%考核业绩+50%考核中台服务使用次数 [28] - 华为"拧麻花"模式:研发与市场强耦合,设立"蓝军"部门专唱反调防闭门造车 [12] 数据驱动决策 - 字节跳动A/B测试体系:用户停留时长、完播率等数据实时驱动算法迭代 [31] - 亚马逊"两个披萨原则":用具体数字控制团队规模以保持敏捷性 [31] - 毛泽东"三三制"政权:基于90%农民人口比例制定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31] 成功期风险防控 - 诺基亚失败教训:功能机市占率巅峰期忽视智能手机范式革命 [33] - 柯达案例警示:数码相机发明者因胶卷利润依赖错失转型机遇 [34] - 制度化防控措施:强制三七开复盘/专职蓝军团队/危机预警绑定高管绩效 [40][41] 持续创新文化 - 张一鸣"Day 1心态":要求字节跳动始终保持创业公司般的危机感 [43] - 任正非下一线制度:高管定期参与装设备等基层作业以保持战略-执行统一 [30] - 京东物流"211限时达":通过对仓储/分拣/配送的原子级拆解实现战略落地 [30]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共建即时零售健康发展生态倡议书”,淘宝、饿了么相继转发
快讯· 2025-07-18 18:10
行业规范倡议 -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行业规范倡议,提出三大方向:坚守合规底线维护市场公平、聚势平台赋能助力商家共赢、践行社会责任共筑健康生态 [1] - 倡议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并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 - 淘宝和饿了么等主要电商平台已积极响应并转发该倡议 [1]
阿里巴巴-W(09988):重拾系列报告(一):业务重知,价值重判
华源证券· 2025-07-18 16: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源证券首次覆盖阿里巴巴-W,给予“买入”评级 [5][7][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战略聚焦电商和云,新架构下目标更加明确,电商和云两大业务由核心管理者专注经营,资源集中 [6] - 电商行业竞争趋缓,淘天业务通过多种策略支持核心商家及用户增长,有望重拾增长 [6] - 阿里云综合实力领先,云投结合有望率先享受AI需求红利,通过多种优势构建竞争壁垒 [6] - 公司以实现AGI为目标,通义模型持续突破技术边界,吸引新客户和业务机会 [6] - 公司内外部双向AI创新,AI技术在电商业务多环节应用,外部创新业务带来新用户端口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战略聚焦云和电商,AI全面重塑增长曲线 - 管理架构调整,公司保持“1+6+N”体系,聚焦电商和云,2024年11月整合电商业务,由蒋凡任CEO [15] - 2021 - 2025年公司从多元化治理转向战略聚焦,历经三大阶段,最终树立电商与云计算双核驱动策略,投入超3800亿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8][19][20] - 战略聚焦初见成效,2025年1 - 3月营收同比增长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2%,核心电商货币化率提升,阿里云收入增长加速 [22][26][30] 核心电商稳步找回增长动能 - 行业竞争趋缓,电商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618第一周期淘天市场份额回升,各平台增速放缓,未来竞争或趋缓 [36][39] - 淘宝通过“商品丰富度×用户规模×生态创新”构建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推出商家扶持政策,促进业绩增长 [42][46] - 全站推广是智能推广工具,2025年功能升级,有望提升商家认可度,长期助推淘天货币化率 [48][51] 云业务领跑行业,“AI+云”带动增长 - 云计算市场保持增长,2023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阿里云在公有云IaaS和PaaS市场均占25%左右份额 [53][62] - 阿里云通过技术、资源、客户与安全性构建竞争壁垒,技术上自主研发操作系统并持续迭代,资源上有资金和基础设施优势,客户与生态上有黏性和规模效应 [66][70][72] - 阿里云性价比突出,为AI开发提供全方位服务,2023年以来阿里系大量投资AI相关公司,云投结合增强其市占率,24H1在国内GEN AI IAAS市场份额超越火山引擎位列第一 [79][80][82] - 阿里云营收增长提速,2024年开始逐季加快,利润端经调整EBITA margin保持向上势头,未来利润率有望继续提升,对比AWS盈利能力有上行空间 [84][85][91] 以实现AGI为首要目标,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 通义千问快速迭代,自2023年推出后持续加速开发与迭代,形成全尺寸、全行业、多模态覆盖的模型家族,2025年保持高频更新 [95] - 通义技术领先,其技术布局使阿里云转型为AI生态运营商,形成“模型研发 - 开源推广 - 云服务变现 - 生态反哺”闭环,产品矩阵构建多方面竞争优势 [99] - AI技术深度融入电商业务,在商家运营、用户体验、内容创作等多环节应用,提升效率和体验 [106] 在AI时代全力打造新用户端口 - 夸克以智能搜索为核心,延伸个人AI全能助手,定位“年轻人的AI全能助手”,用户月活峰值超2亿,满足年轻用户需求 [120] - 夸克从智能搜索和个人云业务切入,所在市场包括搜索和网盘领域,正通过技术迭代等增强AI产品实用性,有望打造新流量入口 [121][122] - 夸克商业模式主要为订阅制,收入来自会员订阅及增值服务,2025年持续丰富AI产品功能 [123][12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FY2026 - 2028年实现营收10115/11284/12573亿元,同比增长1.5%/11.6%/11.4%,归母净利润1451/1626/1839亿元,同比增长11.5%/12.1%/13.1% [128] - 考虑公司聚焦电商与云且业务领先,可比电商公司2025年PE在7 - 13倍,云计算公司2025年PS在3 - 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4]
盛赞中国:黄仁勋为何嘴更甜了?
和讯财经· 2025-07-18 09:35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行程 - 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 在英伟达市值首次超过4万亿美元后不久 与小米创始人雷军非公开会面并称赞小米汽车技术[1] - 黄仁勋会见中国贸促会会长 讨论中美AI产业交流、供应链合作及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等议题[1] - 黄仁勋出席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以唐装亮相并用中英文发表演讲 强调与中国企业的长期合作[3] 英伟达在华业务进展 - 美国政府已批准出口许可 英伟达将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 并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款GPU[3] -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AI芯片 曾一度被禁止销售[3] - 英伟达展台展示了与多家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成果 包括银河通用Galbot、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7] 对中国科技产业的评价 - 黄仁勋高度评价中国AI发展 认为中国已做好准备 点名DeepSeek、通义千问、Kimi等大模型表现优异[6] - 强调华为是强大竞争对手 认可其在芯片设计、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成就 认为其综合实力令人钦佩[5] - 称赞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特别提到小米、比亚迪、理想、蔚来和小鹏等车企的产品优势[1] 英伟达技术发展与合作 - 英伟达2006年推出CUDA技术 为AI时代奠定基础 目前为全球AI生态系统提供计算平台[4] - AI技术已应用于腾讯微信、阿里巴巴淘宝、字节跳动抖音等中国平台 以及小米自动驾驶、百度搜索等服务[4] - 与中国游戏企业合作推动PC游戏产业发展 特别提及腾讯、网易、米哈游等公司的贡献[3] 市场观点与行业趋势 - 黄仁勋认为未来AI模型"实用性"比"聪明度"更重要[6] - 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表示乐观 认为中国在机电一体化领域实力超群且制造业基础雄厚[7] - 强调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称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充满活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