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车交互
icon
搜索文档
Rokid乐奇联合广汽集团发布基于智能眼镜的车载全场景技术应用成果
北京商报· 2025-11-26 22:24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与行业主要将AR智能眼镜应用在影音娱乐上有所不同,广汽和Rokid乐奇的合作侧重在更核心的用车环 节,开创了远程车控、智能显示、全场景导航等全新应用场景。 北京商报讯(记者陶凤王天逸)11月26日,Rokid乐奇宣布,公司近日联合广汽集团发布了基于Rokid乐 奇眼镜的车载全场景技术应用成果,重新定义了从指尖到眼前的智能用车体验,推动人车交互迈入新的 阶段。 ...
泽景电子递表港交所 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08:22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泽景电子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专注于HUD解决方案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包括W-HUD和AR-HUD [1] - 公司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座舱视觉和人车交互体验的变革 [1] 公司核心技术能力 - 公司构建了一体化全流程自研技术架构 [1] - 技术架构涵盖光学设计、机械工程、电子设计、软件算法和人机界面设计 [1] - 具体技术能力包括先进的光学成像系统、动态畸变可视化、杂散光仿真、平台化机械设计、电子器件开发、ASPICE合规流程开发、功能安全及网络安全等 [1] 中国HUD市场前景 - 中国车载HUD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00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390万台 [1] - 预计中国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达到1270万台,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7.9% [1] 全球HUD市场趋势 - 在全球市场,W-HUD仍是主流解决方案,预计销售量将由2024年的1070万台增长至2029年的2090万台 [1] - AR-HUD将成为未来增长动力,预计同期销售量将从200万台增至760万台 [1]
深度 | 汽车玻璃行业专题-天幕之后,去向何方【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10-27 22:38
汽车天幕市场发展趋势 - 汽车玻璃天幕化快速渗透,2024年国内天幕渗透率达18% [2][3][12] - 天幕后续升级方向聚焦解决隔热、隐私、交互三大痛点 [2][3] - 相较传统天窗和钢车顶,天幕玻璃在美学和空间表现上占优 [3][8] - 预计2030年国内天幕渗透率将提升至37%,市场空间达340亿元 [12][44] 天幕产品升级路径与市场空间 - 隔热天幕处于1-N阶段,解决防晒痛点,主流方案为物理遮阳帘和化学镀膜 [4][46] - 化学镀膜(LOW-E膜)单价约1500元,可隔绝98%以上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使车内温度降低7-8°C [4][38][50] - 镀膜天幕已下探至10万元级别车型,预计在天幕中的渗透率将从当前不足5%提升至2030年的33% [4][44] - 调光天幕处于0-1阶段,解决隐私痛点,主流技术方案为PDLC(含PDCLC)和EC [5][65] - 调光天幕单价在3000-10000元不等,当前在全景天幕中渗透率不足5% [5][65] - 预计2030年调光天幕市场规模达140亿元,PDLC和EC方案将加速上量 [5][70] - 显示级天幕尚处早期,远期潜力巨大,可集成氛围灯、显示屏等打造交互场景 [6][40][107] 天幕技术方案分析 - PDLC方案为物理变化,响应快、成本低,但仅有开/关两种状态,雾度较高 [69][72] - PDCLC为PDLC的改进方案,增加染料实现黑色调光,紫外线隔绝率达99% [69][79] - EC方案为化学变化,可无级调光,雾度低(<2%)、能耗低(0.4-1.0 W/m²),但响应较慢(<6分钟) [69][85] - LC方案响应快(<1秒)、颜色可定制,但成本高、热稳定性差 [90][91] - SPD方案成本最高,驱动电压超100V,仅用于少量豪华车型 [98][101] 天幕需求驱动因素 - 空间需求:天幕消除传统车顶压抑感,尤其适合新能源车(电池挤压车内高度) [17][33] - 美学需求:一体化玻璃强化整车流畅感和科技感 [18][33] - 成本优势:天幕取消天窗的机械结构(占成本30%以上),具备降本效果 [33][38] - 智能化趋势:玻璃作为交互媒介,可承接HUD、显示等功能 [6][40] 产业链与竞争格局 - 福耀玻璃全球市占率超36%,技术覆盖全域,兼容各家方案,有望赢家通吃 [12][61] - 镀膜核心环节(溶液配比、纳米颗粒喷溅等)掌握在福耀等Tier1手中 [4][61] - 调光膜供应商包括海优新材(PDCLC)、光羿科技(EC)、京东方(LC)等 [77][89][94] - 天幕爆发始于2020年特斯拉Model 3/Y的鲶鱼效应,现已被蔚来、比亚迪等广泛采用 [20][24] 细分市场数据 - 分价格带:2024年25-30万元车型天幕配置率近60%,50万元以上自主品牌接近100% [24] - 分能源类型:增程车型天幕配置率近90%,纯电车型提升至45% [27] - 单车价值量:传统天幕800-1000元,镀膜天幕升至1500元,调光天幕可达3000-10000元 [38][67]
AI大模型正加速“上车”
AI研究所· 2025-08-28 21:00
特斯拉智能座舱策略调整 - 特斯拉2025款中国本地化Model Y车型将接入豆包和DeepSeek大模型 以补足智能座舱领域短板 [1] - 特斯拉FSD智能驾驶为行业标杆 但智能座舱存在语音助手响应慢 车机应用少 手机车机互联体验差等问题 [1] 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与技术趋势 - 2025年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达1564亿元 [3] - AI大模型正重构人车交互 从触控交互 语音交互向智能交互转变 [3] - 智能驾驶逻辑从分模块优化向感知 决策 执行一体化的全局大脑跃迁 [25] 车企智能化路径分化 - 新势力车企如小米 蔚来倾向于自主研发AI大模型 构建数据与产业链闭环 [3] - 传统车企如奇瑞选择与头部科技厂商合作 快速补齐AI能力 [3][11] 小米智能座舱生态战略 - 小米基于澎湃OS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 实现多屏联动与设备无缝协同 [4] - 车载小爱同学具备超行业语音交互功能 自研端侧大模型可融合车的位置 视觉信息理解真实世界 [4] - 用户可通过车内控制智能家电 汽车状态信息同步至手机 [5] - 2025年Q2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 汽车交付81302台 累计交付超30万台 [10] - 理想Mind GPT 蔚来NOMI GPT等车载大模型提供自然拟人的交互体验 [10] 奇瑞智能化布局与合作 - 奇瑞将智能化作为未来20-40年的重大机遇 目标进入行业头部 [12] - 奇瑞集团2024年销售260万辆 同比增长38.4% 出口114万辆 同比增长21.4% [12] - 奇瑞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LION AI大模型平台 星途星纪元ES首次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 [14] - 星纪元ET语音指令可操控座舱内90%功能 支持口语化复杂指令 [16] - 风云A9L深度融合讯飞星火大模型 支持毫秒级响应与连续40个指令 [16] 科技企业汽车AI解决方案 - 科大讯飞汽车端侧大模型效果损失≤1% 端侧首响40ms 端云融合交互低至1.3s [17] - 星火汽车智能体平台提供用车助手 AI向导 无麦K歌等应用 覆盖16款量产车型 [19][22] - 华为依托盘古大模型打造鸿蒙座舱 通过MoLA架构融合多模态感知与生态API [23] - 百度基于文心一言推出智能座舱 SDK/APK方式接入车企生态 [24] - 阿里基于通义千问打通支付宝 高德地图等生态 实现车载支付与语音预订场景 [24] 行业竞争核心转变 - 智能座舱竞争从拼硬件配置转向拼AI交互体验 [25] - 未来智能汽车AI能力成为必选项 技术需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落地具体场景 [25]
光峰科技:用激光技术重塑人车交互逻辑
新浪证券· 2025-05-26 10:25
行业趋势 - 智能汽车竞争焦点从动力系统转向交互体验 激光投影成为新技术战场 [1] - 汽车投影技术产业论坛吸引吉利 小米汽车 北汽 理想等主机厂及德赛西威 华域视觉等核心供应商参与 [1] 公司技术优势 - 光峰科技为全球首创ALPD®半导体激光技术发明者 该技术具备小体积 高亮度 长寿命三大核心优势 [3] - ALPD®技术为车载场景提供传统显示技术难以企及的解决方案 [3] - 公司成功打造汽车行业首个车规级投影巨幕系统 尺寸达32英寸 支持无极悬停与任意尺寸调节 [4] 产品线布局 全域座舱投影系统 - 覆盖车顶天幕 后排娱乐大屏 智慧表面显示等多场景 支持多屏联动与个性化内容定制 [4] - 投影巨幕系统已在问界M9 M8实现量产交付 累计服务超16万用户 [4] 智能激光大灯 - 集成辅助照明功能与ADB 光毯 示宽等安全功能 支持彩色图像与动态图案投影 [5] - 可实现迎宾 导航避障 安全警示及观影 KTV等娱乐场景应用 [5] 动态投地灯 - 采用小型化光学引擎 支持动态彩色画面展示与个性化定制 [7] - 可安装于车门 外后视镜等位置 用于自动驾驶 开门提示等安全场景 [7] 市场拓展成果 - 自2022年入局车载光学后 公司已获得13个车载定点 涵盖巨幕 激光大灯 车灯模组等产品 [7] - 合作伙伴包括华为 某国际头部车企 比亚迪 吉利 法雷奥等 [7] 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以半导体激光技术为基础 与产业链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推动汽车升级为"数字情感空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