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监管

搜索文档
光谷成立检验检测机构信用同盟,共筑行业信用合规新生态
长江日报· 2025-08-02 16:58
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 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湖北省首个检验检测机构信用同盟 旨在打造"诚信为本 合规经营"的行业生态 [1] - 信用同盟采用"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 自愿加入 协同共治"模式 搭建诚信承诺 能力提升 协同发展三大平台 [1] - 首批11家机构签署承诺书加入同盟 获授信用合规码作为企业信用"数字身份证" [2] 成员构成与运作机制 - 入盟机构覆盖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能源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入盟流程包括在线核验信息 完成信用合规体检并签署承诺书 成员可享受多项权利及服务 [3] - 代表企业包括武汉网锐检测 华中科大检测 致众检测 华测检测等11家机构 [2] 监管创新与行业影响 - 信用同盟将"软性诚信"转化为"硬性约束" 成为行业自律的"加速器" [2] - 实现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的监管模式转变 未来推广"企业承诺+政府监管+平台赋能"模式 [2] - 标志着东湖高新区进入"以信用促合规 以合规促发展"新阶段 为"世界光谷"建设筑牢信用基础 [3]
建德古城创新信用监管 绘就商圈诚信消费新画卷
每日商报· 2025-07-15 11:01
建德梅城古镇商圈活动 - 建德市举办"红领商圈·乐在严州"古城商圈服务日活动,以党建引领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1] - 活动包括"诚信梅花榜"巡游颁奖、快板《消保法护万家》、古装情景喜剧《明码正道·诚信斗黑商》等创意形式,宣传诚信文化 [1] - 今年以来已发布放心消费"梅花榜"优秀商铺6家次,对2家问题商户给予黄牌警告 [1] 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 建德市构建"事前指引、事中评价、事后应用"的全流程闭环信用监管体系 [1] - 打造"市事指规"线上平台,涵盖6大领域78项具体要求,线上线下精准推送指引171件 [2] - 市场主体首次证后核查问题率下降37.6%,合规知晓率升至90%,新开业商家合规经营率超80% [2] 信用评价与分级管理 - 创新诚信经营"五维图"模型,从投诉量等五方面评估,归集5类数据绘信用画像 [2] - 按132个指标赋分,季度信用分级为"红黄绿"三档 [2] - "绿"户免常规检查,"黄""红"户实施跨部门"综合查一次" [2] 信用应用与激励约束 - 线上线下公示商户信用等级,供游客参考选择 [3] - 高信用商户获表彰、消费券支持、市民卡推广、现金奖励等激励 [3] - "红"户采用"违规即处罚"模式,包括教育措施、黄牌警告、市场出清等约束手段 [3] 成果与荣誉 - 严州古城连续两年获评"杭州市十大放心消费商圈" [3] - "市事指规"平台、"诚信经营五维图"评价体系获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3] - "打造信用商圈"列入浙江省2025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3]
建德“红领商圈”点燃古城消费新活力,信用监管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7-10 22:48
活动概述 - 建德梅城古镇举办"红领商圈·乐在严州"古城商圈服务日活动暨第二季度放心消费"梅花榜"放榜仪式,展现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活力的创新实践 [1] - 活动通过"知府大人"巡游派发"梅花榜"、文艺节目表演等生动形式传递诚信文化 [3] 信用体系建设 - "信用"成为活动核心主题,建德市市场监管局运用"诚信经营五维图"评价模型综合考量商户信用等级、消费投诉处理、商品服务质量等多维度信息 [4] - 第二季度放心消费"梅花榜"实时发布并张贴于醒目位置,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消费指引 [4] 政策与服务 - 现场推出涵盖8大项的"梅好礼包"政策,包括"套餐式审批服务包"和"市事指规平台"操作指南等惠企举措 [6] - 活动当天现场受理并精准推送相关指引服务13件次,商户对"上门式"服务和线上合规指引平台表示高度认可 [6] 文化宣传 - 建德市市场监管局编排快板表演《消保法护万家》和古装情景喜剧《明码正道·诚信斗黑商》,以寓教于乐方式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和诚信经营理念 [3] - 文艺节目改编自市场监管真实案例,生动警示不法经营行为并宣传诚信典范 [3]
前5月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3 15:45
信用修复助企成效 - 2025年1-5月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1] - 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融资1.67亿元 [1] - 信用修复释放注册资本30.88亿元 [1] 十大典型案例 - 深圳市案例:助力幼儿园获批贷款 [2] - 汕头市案例:助力土地开发公司完成股权转让登记 [2] - 佛山市案例:助力检验公司银行账户解冻并完成员工费用结算 [2] - 韶关市案例:助力皮具公司车辆恢复粤港两地通行 [2] - 梅州市案例:助力贸易公司完成跨市迁移 [2] - 东莞市案例:助力汽车配件公司恢复网店经营 [2] - 江门市案例:助力传媒公司资金回流 [2] - 吴川市案例:助力商贸公司提高客户转化率 [2] - 茂名市案例:助力工程建设公司重获招投标资格并中标 [2] - 清远市案例:助力窗饰制品公司申请"小升规"奖补资金 [2] 信用监管创新机制 - 广东省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 [3] - 推行信用协同修复、深化信用修复帮扶、优化信用修复服务 [3] - 创新信用修复模式、探索智慧信用修复 [3] 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 广州市推行重点行业"信用+白名单"管理 [4] - 深圳市落实"星火贷"部署探索普惠融资改革 [4] - 珠海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监管 [4] - 汕头市开展"信用沙盒"监管探索新业态模式 [4] - 佛山市构建"1234"服务体系打造"信用修复我撑你"品牌 [4] - 江门市开展局内综合监管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 [4] - 阳江市打造"信用管家"服务机制 [4] - 云浮市打造"四书一铃"和"四位一体"信用服务体系 [4]
信用修复助企新生 体现了监管的温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00:03
信用监管机制 - 信用监管通过信用评价和信用信息运用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监管 [1] - 信用惩戒措施对严重失信企业具有威慑力 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1] - 传统监管思维导致失信企业面临"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困境 [1] - 某科技公司因年报填报疏忽被列异 导致银行贷款受阻 招投标资格丧失 [1] - 现代监管理念认为多数失信行为需要引导与矫正而非一味惩罚 [1] 信用修复实践 - 广东公布十个典型案例 展示信用修复机制生命力 [2] - 案例包括补报年报恢复信用 整改后重获市场机会 履行义务重返正轨等情形 [2] - 建立"线上+线下"便捷修复渠道 通过"粤商通"App一键提交申请 [2] - 截至2025年5月28日 累计为342.23万户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为10.87万户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信息 [2] - 信用修复释放包容审慎监管信号 使监管更有温度更精准 [2] 信用价值重塑 - 信用修复促使企业将信用视为珍贵资产 [3] - 企业明白改正错误可重塑信用后会更加自觉遵守规则 [3] - 案例公布对其他企业具有警示和教育作用 [3] -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 失信将面临诸多限制 [3] - 对严重违法和主观恶意失信仍需保持高压态势 [3] 监管机制优化 - 信用修复是对"惩戒绝对主义"的理性纠偏 [1] - 避免一棍子打死的粗暴执法 体现对市场主体的尊重与信任 [2] - 未来需构建更精细化的"惩戒—修复"动态平衡机制 [3]
深化信用监管,护航全市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7-02 05:22
企业年报服务 - 聊城市市场监管局推出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实施方案 联合人社 农业农村 商务等九部门实现10个领域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 [1] - 制发年报填报指南2025版 组织视频培训会 深化"多报合一"改革 截至6月10日企业年报公示率达85 06% [1] - 开展集团企业集中恳谈 发送提醒短信60万余条 实施分类施策精准服务 通过"年报服务月"解决经营主体难点堵点 [1] 差异化监管机制 - 推行"通用+专业"信用风险分类制度 对A类B类企业"无事不扰" 对C类D类企业重点监管 [2] - 采用"内部综合+外部联合"检查模式 1-5月开展双随机抽查任务146个 检查对象5225户 联合抽查占比68 43% [2] - 通过查重监管事项压减重复检查频次 减少多头检查和随意检查 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干扰 [2] 信用体系建设 - 举办30场信用宣传活动 对失信主体开展合规提醒 探索信用合规建设营造"知信守信"氛围 [3] - 推行信用修复一网通办 实施"三书同达"机制 2024年修复经营异常名录9422户 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9户 [3] - 信用修复材料压减60%以上 办结效率提升80% 实现行政处罚信息提前停止公示58户 [3] 未来工作方向 - 计划开展"年报服务月"和"信用修复年"活动 推进信用承诺管理与企业信用合规体系建设 [3] - 探索守信激励机制 开发信用激励新工具 通过信用助企宣传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意识 [3]
交通运输部:要抓紧制定交通运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
快讯· 2025-06-21 10:27
交通运输行业信用监管机制建设 - 交通运输部召开会议传达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强调落实信用修复制度实施方案要求 [1] - 行业将制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 健全统一信用修复制度 [1] - 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目标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 [1]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修复企业违法失信信息877.79万条
快讯· 2025-06-09 14:33
信用监管效能提升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第一季度累计修复企业违法失信信息877.79万条,同比增长34.52% [1] - 信用监管工作效能稳步提升,推动企业信用环境迈向更高水平 [1] 跨部门联合抽查成效 - 2024年度全国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抽查企业达109.29万家 [1] - 平均每次上门联合检查约2.14次,全年累计减少上门次数124.64万次,减少比例达53.28% [1]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活跃度 - 第一季度新增标准自我声明企业1.61万家,新增公开标准数量13.97万项 [1] - 山东、浙江、广东等地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1] 高风险行业监管措施 - 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风险行业通过大数据监测精准识别风险 [1] -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年报提醒与信用指导,为信用修复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1]
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临沂信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5:23
信用监管机制建设 - 临沂市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1] - 2023年和2024年信用监管工作先后荣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督查激励,并连续两年获人社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表彰 [1] - 社会共治试点经验做法荣获政府类"全国十大典型案例",直播带货信用监管试点经验做法荣获"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1]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 - 将36个部门的130个监管领域、335个监管事项纳入联合抽查,整合150余万个检查对象和1.7万余名执法人员入库管理 [2] - 2024年共组织双随机抽查4.6万户次,其中部门联合抽查3.3万户次,占比达72%,较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 [2] - 抽查任务信用风险分类应用率达100%,对974户次经营主体开展非现场检查,为599户经营主体提供容错纠正机会 [2] 信用修复效能提升 - 经营异常名录修复业务量同比增长130%,平均办理时限缩短到2个工作日以内 [3] - 申请材料由3份简化为一张表格,线上修复当日办结率达80%以上,发送5.7万条修复提醒短信 [3] - 对185户经营主体先修复后核实,对289户缺少非关键性修复材料的经营主体容缺受理 [3] 企业数据填报优化 - 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统计等多部门年报报表"多报合一",实现"一次填报、数据共享、结果共用" [3] - 在山东政务服务网设立服务专区,提供详细办事指南和操作指引,支持"掌上年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