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国办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新业态新场景纳入 强化在线旅游平台责任
新华网· 2025-09-16 10:03
监管责任框架 - 系统性重塑旅游市场监管责任框架 特别强调在线旅游平台责任和运营边界 旨在根治监管盲区顽疾 [1] - 推动建立健全职责明确 协同高效 保障有力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1] - 统筹政府与市场 发展与安全 着力解决扰乱市场秩序和侵害游客权益等突出问题 [1] 新业态监管 - 加强对旅游市场新业态 新场景的分析研判 及时出台针对性监管措施 [2] - 将新业态新场景纳入监管要求 护航新兴业态良性发展 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 在线旅游平台规范 - 督促平台与经营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禁止大数据杀熟 虚假宣传和捆绑销售等侵权行为 [2] - 推动平台良性竞争 依法保障平台内经营者合法权益 促进在线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 - 期待后续出台更具体落地措施 彻底厘清大数据杀熟等行为的判定标准 [2] 监管手段升级 - 完善信息化监管体系 开展大数据监测和风险预警 增强数字化监管效能 [2] - 推进部门间数据资源共享 提升平台信息服务和应急指挥能力 [2] - 大数据技术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监管手段 [3] 信用监管体系 - 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健全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 [3] - 完善行业信用记录 依法开展失信主体认定 推进信用承诺 信用评价和信用修复工作 [3]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信用监管系统性明显增强 [3] 行业影响 - 优化旅游市场消费环境 改善游客消费体验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 - 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与品质竞争 推动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3] - 适应庞大复杂的现代旅游市场 需要通过技术赋能和机制创新应对新监管要求 [3]
市场监管总局:《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中证网· 2025-09-10 22:39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董添)记者9月10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发布《经营主体 信用承诺实施指南》(GB/T46277-2025)国家标准。标准确立了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的基本原则,给出 了信用承诺类型、基本内容、管理程序、奖惩措施等相关信息,为各类经营主体在行政管理事项中规范 有序开展信用承诺提供操作指南。 信用承诺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 管、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营主体自我约束、诚信经营的重要手段。市场监管总局立足问 题导向、急用先行原则,开展《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重点急需国家标准研制,旨在解决当前信 用监管工作中信用承诺标准缺失问题,促进经营主体信用承诺规范化,提高对经营主体信用监管的有效 性,进一步发挥总局在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引导经营主体以规范方式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将信用承诺纳入经营主体信用记 录,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行政监管部门对经营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参考。规范开展信用承诺,将有利 于推动经营主体自我约束,督促经营主体自我改进,为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监管信用体系 ...
一批国标发布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经济网· 2025-08-20 10:49
市场流通标准升级 - 发布电子商务 商品条码 知识管理等29项国家标准 助力维护市场秩序并促进商品流通与贸易 [2] - 推出物流托盘 物流园区统计 水产品冷链物流 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等九项物流国家标准 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2] - 实施企业信用数据项 信用档案 信息采集等3项国家标准 为提升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效能提供支撑 [2] 节能环保标准强化 - 发布甲醛能耗 太阳能热水器能效 洗碗机能效水效等五项国家标准 促进节能降碳 [2] - 推出水路旅客运输 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要求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13项国家标准 助力交通安全和绿色发展 [2] - 制定家用电器数字化仿真试验 电坐便器便座抗菌除菌要求 房间空调器碳足迹等五项国家标准 推动家电产品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 [2] 安全生产标准完善 - 发布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铝电解安全生产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与生产 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四项国家标准 提升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 [3] - 更新泡沫灭火剂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消防水枪等九项国家标准 提升消防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 [3] - 实施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规则 规范检查行为并预防火灾发生 [3] 审查机制优化 - 经营者集中审查试点委托转为正式委托 覆盖北京 上海 广东 重庆 陕西五省市 [5] - 三年来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审查经营者集中申报1288件 审结1162件 平均受理时间16.9天 审结时间17.4天 [5] - 构建"1+3+7"智慧监管体系 包含合规风险提示机制 全链条业务系统及七个应用支撑数据库 [6] 市场效率提升 - 推动3万余项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全文公开 半年下载量超1000万次 [8] - 修订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 使15%—20%的中小并购无需申报 显著降低企业并购交易成本 [9] - 统一物流标准后长三角地区货物运输协同性增强 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8] 区域一体化推进 - 统一交易标准和商品条码体系使长三角电商企业更便捷开展跨区域业务 [9] - 京津冀地区统一企业信用监管标准助力企业"一键迁移"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9] - 标准化信用监管为市场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使负面清单制度更精准实施 [8]
海南自贸港口岸管理服务及“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管理相关法规12月18日起施行
海南日报· 2025-08-15 17:29
法规施行时间 - 《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管理服务条例(试行)》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管理若干规定》将于12月18日起施行 [1] 法规核心内容 - 《条例》共六章二十九条 填补"二线口岸"法律空白 为口岸建设管理运行服务提供法律依据 [1] - 《条例》针对口岸规划布局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和安全高效运行作出规定 突出"二线口岸"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和通关便利化创新 [1] - 《若干规定》共二十七条 创新构建"二线口岸"通关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机制 将多部门信用分级分类结果互认转换为统一通关信用结果 [2] 监管机制创新 - 以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为抓手 创新构建"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监管机制 [1] - 设置通关信用分类标准和反走私海事两大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对经营主体和个人实施精准信用管理 [2] - 经营主体分为高级认证企业白名单重点关注名单 个人分为白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 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 [2] 口岸布局现状 - 海南自由贸易港口岸布局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2] - 8个对外开放口岸运行良好 10个"二线口岸"建成验收 运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2]
【图解】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批准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08-15 15:27
市场流通领域标准发布 - 电子商务 商品条码 知识管理等29项国家标准发布 助力维护市场秩序并促进商品流通与贸易 [6] - 物流托盘 物流园区统计 水产品冷链物流 集装箱公路中转站等9项物流国家标准发布 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6] - 企业信用数据项 信用档案 信息采集等3项国家标准发布 为提升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效能提供支撑 [6] 节能环保领域标准发布 - 甲醛能耗 太阳能热水器能效 洗碗机能效水效等5项国家标准发布 促进节能降碳 [7] - 房间空调器碳足迹等标准推动家用电器产品绿色化发展 [10] 安全生产领域标准发布 - 可燃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规范 铝电解安全生产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与生产 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4项国家标准发布 明确粉尘工艺系统防爆技术要求 [9] - 水路旅客运输 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要求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13项国家标准发布 助力交通安全和绿色发展 [10] 家用电器领域标准发布 - 家用电器数字化仿真试验 电坐便器便座抗菌除菌要求等5项国家标准发布 推动家用电器产品智能化发展 [10]
光谷成立检验检测机构信用同盟,共筑行业信用合规新生态
长江日报· 2025-08-02 16:58
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 武汉东湖高新区成立湖北省首个检验检测机构信用同盟 旨在打造"诚信为本 合规经营"的行业生态 [1] - 信用同盟采用"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 自愿加入 协同共治"模式 搭建诚信承诺 能力提升 协同发展三大平台 [1] - 首批11家机构签署承诺书加入同盟 获授信用合规码作为企业信用"数字身份证" [2] 成员构成与运作机制 - 入盟机构覆盖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能源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入盟流程包括在线核验信息 完成信用合规体检并签署承诺书 成员可享受多项权利及服务 [3] - 代表企业包括武汉网锐检测 华中科大检测 致众检测 华测检测等11家机构 [2] 监管创新与行业影响 - 信用同盟将"软性诚信"转化为"硬性约束" 成为行业自律的"加速器" [2] - 实现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的监管模式转变 未来推广"企业承诺+政府监管+平台赋能"模式 [2] - 标志着东湖高新区进入"以信用促合规 以合规促发展"新阶段 为"世界光谷"建设筑牢信用基础 [3]
建德古城创新信用监管 绘就商圈诚信消费新画卷
每日商报· 2025-07-15 11:01
建德梅城古镇商圈活动 - 建德市举办"红领商圈·乐在严州"古城商圈服务日活动,以党建引领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活力 [1] - 活动包括"诚信梅花榜"巡游颁奖、快板《消保法护万家》、古装情景喜剧《明码正道·诚信斗黑商》等创意形式,宣传诚信文化 [1] - 今年以来已发布放心消费"梅花榜"优秀商铺6家次,对2家问题商户给予黄牌警告 [1] 信用监管体系建设 - 建德市构建"事前指引、事中评价、事后应用"的全流程闭环信用监管体系 [1] - 打造"市事指规"线上平台,涵盖6大领域78项具体要求,线上线下精准推送指引171件 [2] - 市场主体首次证后核查问题率下降37.6%,合规知晓率升至90%,新开业商家合规经营率超80% [2] 信用评价与分级管理 - 创新诚信经营"五维图"模型,从投诉量等五方面评估,归集5类数据绘信用画像 [2] - 按132个指标赋分,季度信用分级为"红黄绿"三档 [2] - "绿"户免常规检查,"黄""红"户实施跨部门"综合查一次" [2] 信用应用与激励约束 - 线上线下公示商户信用等级,供游客参考选择 [3] - 高信用商户获表彰、消费券支持、市民卡推广、现金奖励等激励 [3] - "红"户采用"违规即处罚"模式,包括教育措施、黄牌警告、市场出清等约束手段 [3] 成果与荣誉 - 严州古城连续两年获评"杭州市十大放心消费商圈" [3] - "市事指规"平台、"诚信经营五维图"评价体系获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 [3] - "打造信用商圈"列入浙江省2025年第一批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 [3]
建德“红领商圈”点燃古城消费新活力,信用监管打造放心消费环境
搜狐财经· 2025-07-10 22:48
活动概述 - 建德梅城古镇举办"红领商圈·乐在严州"古城商圈服务日活动暨第二季度放心消费"梅花榜"放榜仪式,展现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消费活力的创新实践 [1] - 活动通过"知府大人"巡游派发"梅花榜"、文艺节目表演等生动形式传递诚信文化 [3] 信用体系建设 - "信用"成为活动核心主题,建德市市场监管局运用"诚信经营五维图"评价模型综合考量商户信用等级、消费投诉处理、商品服务质量等多维度信息 [4] - 第二季度放心消费"梅花榜"实时发布并张贴于醒目位置,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消费指引 [4] 政策与服务 - 现场推出涵盖8大项的"梅好礼包"政策,包括"套餐式审批服务包"和"市事指规平台"操作指南等惠企举措 [6] - 活动当天现场受理并精准推送相关指引服务13件次,商户对"上门式"服务和线上合规指引平台表示高度认可 [6] 文化宣传 - 建德市市场监管局编排快板表演《消保法护万家》和古装情景喜剧《明码正道·诚信斗黑商》,以寓教于乐方式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和诚信经营理念 [3] - 文艺节目改编自市场监管真实案例,生动警示不法经营行为并宣传诚信典范 [3]
前5月广东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3 15:45
信用修复助企成效 - 2025年1-5月广东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1] - 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融资1.67亿元 [1] - 信用修复释放注册资本30.88亿元 [1] 十大典型案例 - 深圳市案例:助力幼儿园获批贷款 [2] - 汕头市案例:助力土地开发公司完成股权转让登记 [2] - 佛山市案例:助力检验公司银行账户解冻并完成员工费用结算 [2] - 韶关市案例:助力皮具公司车辆恢复粤港两地通行 [2] - 梅州市案例:助力贸易公司完成跨市迁移 [2] - 东莞市案例:助力汽车配件公司恢复网店经营 [2] - 江门市案例:助力传媒公司资金回流 [2] - 吴川市案例:助力商贸公司提高客户转化率 [2] - 茂名市案例:助力工程建设公司重获招投标资格并中标 [2] - 清远市案例:助力窗饰制品公司申请"小升规"奖补资金 [2] 信用监管创新机制 - 广东省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 [3] - 推行信用协同修复、深化信用修复帮扶、优化信用修复服务 [3] - 创新信用修复模式、探索智慧信用修复 [3] 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 广州市推行重点行业"信用+白名单"管理 [4] - 深圳市落实"星火贷"部署探索普惠融资改革 [4] - 珠海市开展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监管 [4] - 汕头市开展"信用沙盒"监管探索新业态模式 [4] - 佛山市构建"1234"服务体系打造"信用修复我撑你"品牌 [4] - 江门市开展局内综合监管提升"综合查一次"改革 [4] - 阳江市打造"信用管家"服务机制 [4] - 云浮市打造"四书一铃"和"四位一体"信用服务体系 [4]
信用修复助企新生 体现了监管的温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3 00:03
信用监管机制 - 信用监管通过信用评价和信用信息运用对市场主体进行分类监管 [1] - 信用惩戒措施对严重失信企业具有威慑力 能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1] - 传统监管思维导致失信企业面临"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困境 [1] - 某科技公司因年报填报疏忽被列异 导致银行贷款受阻 招投标资格丧失 [1] - 现代监管理念认为多数失信行为需要引导与矫正而非一味惩罚 [1] 信用修复实践 - 广东公布十个典型案例 展示信用修复机制生命力 [2] - 案例包括补报年报恢复信用 整改后重获市场机会 履行义务重返正轨等情形 [2] - 建立"线上+线下"便捷修复渠道 通过"粤商通"App一键提交申请 [2] - 截至2025年5月28日 累计为342.23万户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为10.87万户修复严重违法失信信息 [2] - 信用修复释放包容审慎监管信号 使监管更有温度更精准 [2] 信用价值重塑 - 信用修复促使企业将信用视为珍贵资产 [3] - 企业明白改正错误可重塑信用后会更加自觉遵守规则 [3] - 案例公布对其他企业具有警示和教育作用 [3] -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线 失信将面临诸多限制 [3] - 对严重违法和主观恶意失信仍需保持高压态势 [3] 监管机制优化 - 信用修复是对"惩戒绝对主义"的理性纠偏 [1] - 避免一棍子打死的粗暴执法 体现对市场主体的尊重与信任 [2] - 未来需构建更精细化的"惩戒—修复"动态平衡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