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低位
搜索文档
茅台动销逆势倍增!食品ETF(515710)接连回调,近10日获资金狂买超1.2亿元!左侧布局信号显现?
新浪基金· 2025-09-29 10:47
市场表现 - 吃喝板块于9月29日继续回调,反映板块整体走势的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下跌0.33% [1] - 大众品及部分白酒股跌幅居前,妙可蓝多、酒鬼酒股价大跌超2%,莲花控股、伊利股份、迎驾贡酒等多股跌超1% [1] 资金流向 - 尽管板块回调,资金通过食品ETF(515710)进行左侧布局,近5个交易日中有4日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申购额超过5500万元 [3] - 近10个交易日中有9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额超过1.24亿元 [3] 龙头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在6、7月行业承压背景下,通过市场投放策略稳定销售基本面 [3] - 进入8月,随着市场措施见效及双节需求驱动,终端动销环比增长明显,9月以来茅台酒终端动销环比增长约1倍,同比增长超20% [3] - 多地茅台出货量环比增长15%-35%,部分区域超过去年同期,动销强劲原因包括品牌刚需属性强、新兴行业客户增量、企业策略调整见效及价格稳定 [3] 板块估值 - 截至9月26日,食品ETF(515710)跟踪的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21倍,处于近10年来5.88%分位点的低位 [4] 行业展望 - 国家倡导反内卷有利于价格筑底及长期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本市场对消费预期,政策纠偏有望带动低位白酒餐饮链回暖,茅台批价有望回升 [5] - 三季度白酒动销同比仍下滑,但已显现底部特征,社会库存高企、消费疲软等负面因素已充分释放,后续需求进一步下滑可能性低,动销改善具备确定性 [6] - 当前白酒板块处于估值低位,板块底部机会值得珍视 [5][6] 投资工具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约6成仓位布局高端、次高端白酒龙头股,近4成仓位兼顾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股 [6]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等 [6]
茅台高层调研透露稳价决心!吃喝板块震荡下探,板块大跌背后暗藏良机?
新浪基金· 2025-09-22 13:42
食品饮料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下跌1.11%至0.624元,成交量为643万份,IOPV参考净值为0.6236元 [1][2] - 白酒和大众品公司普遍下跌,酒鬼酒下跌3%,东鹏饮料、舍得酒业、盐津铺子等多家公司跌幅超过2% [1] - 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74倍,处于近10年来7.06%分位点的低位水平 [3] 行业动态与公司调研 - 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在华东调研期间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强调批价管理目标维持在1800元以上,注重量价平衡 [2] - 茅台管理层于8月24日至9月7日深入华东、西南、东北市场一线,与多省区渠道商进行深入交流 [2] 机构观点与投资策略 - 太平洋证券指出白酒板块处于"基本面筑底+估值低位"双重底部区间,政策压力消退,需求有望弱复苏,中秋国庆旺季终端动销环比恢复 [3] - 湘财证券建议关注两条主线: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公司,以及积极布局新产品、新渠道、新场景的企业 [4] - 中信建投表示国家反内卷政策有利于价格筑底和高质量发展,茅台批价有望回升,板块处于估值低位 [4] 指数构成与投资工具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约60%仓位布局高端和次高端白酒龙头股,近40%仓位覆盖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 [4][5]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伊利股份、海天味业等龙头企业 [4][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食品ETF联接基金(A类012548/C类012549)进行布局 [5]
联合电话会议:如何看待大金融板块走势的分化?
2025-06-30 09:0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大金融板块(银行、非银金融)[1][2] - **公司**:国有大行(如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上海农商行、浙商银行、齐鲁银行)[7][10][1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银行板块** 1. **中长期吸引力** - 国有大行加权平均股息率4.07%,与10年期国债利差2.42个百分点,对险资等长线资金具吸引力[7] - 负债成本下降为银行股上涨打开空间[7] - 2024年上市银行整体利润增速2.35%,2025年预计稳定增长[9] 2. **业绩支撑因素** - **自营债券浮盈**:OCI类资产浮盈占利润比例17.8%,部分银行超50%(如上海农商行、浙商银行)[10] - **投资收益**:2024年处置AC及OCI账户收益占营收2.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如南京银行、上海银行)[12] - **拨备**:超额信贷拨备2.6万亿+非信贷拨备7,000亿,占利润比例154%(杭州银行、青岛银行超200%)[12] 3. **边际改善**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环比降9BP,优于2024年一季度降13BP,因存款利率下调等政策[11] - 贷款增速放缓减少资本消耗,长期利好分红[11] 4.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2025年净流入港股6,800亿,其中1,500亿流向金融板块(占比20%)[12] - 公募基金对金融板块配置比例升至3.75%,银行板块低配比例近11个百分点,未来增配空间大[13][14] 5. **短期回调原因** - 季末调仓需求+央行货币政策表述调整(删去“择机降息降准”),市场预期降息空间缩减至20-30BP(5月已降10BP)[6] --- **非银板块** 1. **分化原因** - 银行板块因红利属性上行,非银板块受经济预期及改革预期波动影响(如券商、保险)[2] - 上周三根放量大阳线未改变银行与非银走势分化趋势[3] 2. **行情驱动因素** - 历史共性:经济预期改善(如2014年降息)或资本市场改革(如2019年注册制)[15] - 当前催化:政策转向(2024年9月)、金融支持消费政策(2025年6月)、海外关税/美联储降息预期[16][17] 3. **配置逻辑** - 机构低配幅度显著(公募低配比例居首),估值处于历史20%分位(PE/PB)[17] - 短期建议增配交易性仓位(券商、锂电、军工、半导体)[4][21] --- **其他重要内容** 1. **后市策略** - 7月关键验证因素:关税豁免、美联储降息、国内政策(政治局会议)、中报业绩[18][19] - 短期可博弈乐观趋势(如放量突破板块),长期看好核心红利资产(银行、水电、运营商)[20][22] 2. **中报线索** - 涨价驱动:有色、化工细分领域 - 量增驱动:汽车、机械、新消费[23] --- **数据引用** - 股息率:国有大行4.07%[7] - 利润增速:2024年2.35%[9] - 息差变化:2025Q1环比降9BP[11] - 资金流向:南向净流入6,800亿(金融占1,500亿)[12] - 公募配置:金融板块3.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