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租赁市场规范
icon
搜索文档
甲醛房、隔断房、押金难退?国家出手了!9月15日新规守护2.6亿租房人
金融时报· 2025-07-25 15:52
一套两居室,打了隔断之后变身四居,阳台、客厅都变卧室;租房中介展示的房源干净整洁,到现场一 看落差堪比"卖家秀变买家秀";交了一年的房租,长租公寓、二房东却跑路了,钱追不回来、房住不进 去…… 隔断房、串串房、虚假房源、二房东跑路,针对这些租房乱象,《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 例》)于近日公布,从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等方面,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将自今年9 月15日起施行。 近年来,我国租房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5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目前全国租房人口 近2.6亿人。其中,四大一线城市中租房人口规模接近4000万人,占比接近50%。 "由于此前缺乏相应的法规条例支撑,在处理住房租赁相关投诉时困难重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 银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住房租赁市场的行政法规,完 善了租赁住房市场监管框架,未来将指引市场规范化发展。 痛击"串串房""隔断房"等劣质房源 老旧房用不环保的廉价材料简单装修后变身"精装房",承租人以较高价格租下,入住后却发现"货不对 板",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严重时甚至因甲醛超标影响身体健康。 近年来, ...
《住房租赁条例》传递多重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7-24 01:18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观点 - 《住房租赁条例》共7章50条,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是住房租赁领域的里程碑文件 [1] - 条例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规范市场行为,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1] - 条例剑指存量时代,加力盘活存量市场,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1][2] - 条例重拳整治住房租赁乱象,构建系统性监管框架,提高违法成本 [2][3] 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住房租赁是提振消费的重要一环,需求真实且连续,没有非理性行为 [1] - 条例规范市场行为,有利于市场化、专业化租赁企业健康发展 [1] - 健全住房租赁法治保障体系,为"租购同权"铺路 [1] 盘活存量市场 - 房地产供求关系进入存量时代,部分城市出现结构性供大于求 [1] - 鼓励居民家庭将自有房源用于租赁,监管"二房东"行为 [2] - 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赁 [2] - 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整合政策资源、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运营效率的企业或成主导者 [2] - 举措有助于拓宽REITs产品资产来源,推动"市场化+政策性"双轮驱动住房供给体系 [2] 整治住房租赁乱象 - 禁止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要求人均居住面积符合市级政府标准 [3] - 强化租住双方权益保障,约束出租人擅自进入房间、暴力驱赶租客等行为 [3] - 针对租赁企业及中介机构不规范行为,设立"资金监管账户",虚假房源发布者最高罚10万元 [3] - 举措有利于清理"灰色供给房"、强化经纪机构责任边界、推动行业向"机构化、平台化"转型 [3] 条例总体影响 - 推动"租购并举"住房体系,吸引资本规范参与,保障租户合法权益 [3] - 标志住房租赁市场迈入制度化、法治化发展轨道,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住房租赁条例》9月15日起施行 两部门回应住房租赁热点问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3 10:5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实施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和保护租赁双方权益 [1] 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 禁止将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1] - 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最低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规定标准 [1] - 租赁合同需实名签订并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 [1] - 合同需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 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2] - 出租人解除合同需提前通知并留出合理腾退时间 禁止使用暴力等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腾退 [2] 住房租赁企业规范 - 国家将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3] - 企业需具备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资金、人员和管理能力 并向房产部门报送开业信息 [3] - 房源信息发布需真实准确完整 禁止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3] - 需建立租赁档案和内部管理制度 禁止非法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3] - 需向房产部门报送租赁住房信息 [3] - 从事转租业务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并通过该账户办理资金收付 [3] - 自然人转租业务规模达到规定标准的适用住房租赁企业相关规定 [4] 住房租赁经纪机构规范 - 机构需具备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资金、人员和管理能力 从业人员名单需备案 [5] - 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和房屋权属信息 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 [5] - 需对收费服务项目明码标价 [5] - 适用住房租赁企业关于信息报送、公示、房源发布和内部管理等规定 [6]
《住房租赁条例》规范市场各方 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23 00:5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 包含7章50条 涵盖出租承租规范 经纪机构管理 监督机制等 [1] - 该条例是住房租赁领域首部专门性行政法规 旨在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当事人权益 稳定租赁关系 推动租购并举制度 [2] - 条例明确鼓励家庭自有房源出租 支持企业盘活老旧厂房 商业办公房 自持商品房等存量资产用于租赁 多渠道增加供给 [2] 市场现状与政策背景 - 2025年中国租房人口预计突破3亿 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近4000万 占比达50% [2] - 住房租赁已成为一二线热点城市主流居住选择 但部分供给渠道缺乏监管 需国家层面法规规范 [2] - 2025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出台租赁政策80余次 深圳 沈阳等地提高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 北京 大连试点公积金直付房租 [4][5]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 - 条例通过规范权益分配提升租赁关系稳定性 激励市场主体投资租赁业务 推动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建设向存量运营转型 [3] - 租购同权探索将加速 推动租赁住房与购房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 [2][3] - 条例实施后不符合规定的房源将退出市场 需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 存量盘活等措施补充供应 保障低收入群体需求 [5] 消费提振效应 - 规范租赁市场有助于扩大内需 房租是租房居民最大连续性消费 专业化租赁企业发展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 [4] - 公积金政策配合条例实施 包括支持提取支付首付 加大租房提取力度 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等 有效活跃租赁消费 [4] - 住房租赁消费成为提振经济关键环节 条例落地将增强市场预期和信心 [4][5]
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全方位保障!一文读懂《住房租赁条例》
央视网· 2025-07-22 15:28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1] - 条例旨在规范住房租赁各相关主体行为、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 - 条例涉及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内容 [3] 市场规范化措施 - 要求出租人和承租人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规定出租人需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备案合同 [8] - 承租人可自行办理合同备案以保护权益,确保租赁关系稳定 [8] - 针对出租人、租赁企业、经纪机构的违法行为设定具体处罚措施,提供法律治理工具 [10] 承租人权益保障 - 明确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强制性标准 [11] - 规定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标准,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11] - 出租人需为承租人腾退租赁住房留出合理时间,禁止暴力或非法手段迫使腾退 [13] - 构建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承租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 [13] 租赁市场透明度提升 - 要求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建立租赁档案,确保房源信息真实准确,规范押金管理 [13] - 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并公示 [13] - 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不同区域、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14][17] 行业影响与实施方向 - 条例将推动住房租赁领域市场与保障并重发展,为地方政府提供详细指引 [5] - 需加快出台地方性住房租赁条例,形成全国性法规体系并强化监管执行力度 [16] - 租金监测机制将提高市场透明度,为租赁双方提供定价参考依据 [17]
国务院出台条例 住房租赁市场迎来发展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7-22 13:25
住房租赁市场现状 - 四大一线城市租房人口规模接近4000万人,占比接近50% [1] - 住房租赁已成为当前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意义 - 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为市场提供明确制度框架 [1] - 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堪称住房制度改革重要里程碑 [1] 权益保护规范 - 禁止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划定安全底线 [2] - 规范出租和承租行为,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2] - 承租人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改变住房用途或拆改结构 [2] - 体现权利义务对等性,推动租赁关系稳定 [3] 租金监测机制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 [4] - 提高市场透明度,便于政府掌握动态并稳定租金 [4] - 为遏制哄抬租金、引导市场预期提供制度保障 [4] - 有望重塑"数据驱动"的租赁治理新格局 [5] 租赁企业规范 - 企业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需提供完整真实信息 [6][7] - 将遏制虚假房源、哄抬租金、租金贷乱象等问题 [7] - 全国TOP30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135.9万间,机构化率仍较低 [7] 房源供给政策 - 鼓励居民家庭自有房源出租,支持企业盘活老旧厂房等资产用于租赁 [8] - 政府将通过规划、土地、财政等方式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8] - "非居改租"面临改造成本高、消防报批难等问题,配套政策需完善 [8] - 未来供给将形成"政府保障+市场主体"双轨制,机构化运营成趋势 [8]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严禁虚假房源,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观察者网· 2025-07-22 11:48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共7章50条,涵盖出租承租规范、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规范、监督管理及责任追究等内容,将于9月15日施行 [1] - 条例明确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需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供给,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1] - 对出租住房提出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要求,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并规定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及人均最低面积标准 [3] 出租承租活动规范 - 出租人与承租人需实名签订合同并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合同需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 [3][4] - 出租人不得无正当理由扣减押金,解除合同时需留合理腾退时间,禁止暴力或非法手段迫使承租人腾退 [4] - 住房租赁企业需建立租赁档案、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转租经营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1][5] 住房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规范 - 租赁企业需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并向房产管理部门报送租赁住房信息 [5] - 经纪机构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房源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明码标价收费项目 [1][5] - 国家将完善政策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要求企业具备自有资金、从业人员及管理能力 [5] 监督管理与市场影响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2] - 条例实施后预计遏制虚假房源、哄抬租金及租金贷乱象,推动"机构化运营+品质化升级+金融化助力"新阶段 [6] - 租赁供给将形成"政府保障+市场主体"双轨制,存量资产盘活(如改造老旧厂房、商业办公房)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成未来机遇 [6]
《住房租赁条例》: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卫生间、地下储藏室等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出租人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
财联社· 2025-07-21 20:49
住房租赁管理条例核心框架 行业监管体系 -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全国住房租赁监管 [3] - 地方房产管理部门承担属地监管职责 市场监督 公安等部门协同管理 [4]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并定期公布数据 [29] 市场主体规范 住房租赁企业 - 需具备与经营规模匹配的自有资金 从业人员和管理能力 [13] - 须在营业执照领取后30日内向房产部门报送开业信息并公示 [15] - 房源信息发布需确保真实准确 线上线下信息一致 [16] - 转租经营企业必须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并公示 [19] 经纪机构 - 禁止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住房提供经纪服务 [25] - 从业人员不得同时在多家机构执业 禁止个人承接业务 [22] - 发布房源前需核实委托人身份及产权信息并实地查看 [23] 租赁行为准则 - 禁止出租厨房 阳台等非居住空间 [6] - 单间租住人数及人均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标准 [7] - 出租人收取押金需在合同中明确返还规则 [10] - 承租人不得擅自拆改房屋结构或私接管线 [11] 数字化管理机制 - 住房租赁合同需通过政府平台备案 备案不收费 [8] - 地方政府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对接民政 教育等多部门数据 [30] - 网络平台需核验信息发布者身份 不得代收租金 [36] 信用体系建设 - 建立住房租赁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 [33] - 违规行为记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33] - 行业组织需制定自律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4] 法律责任条款 - 违规出租非居住空间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 [39] - 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可吊销营业执照 [42] - 网络平台未履行核验责任最高罚10万元 [46]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9:15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1] - 《条例》共7章50条,涵盖市场发展总体要求、出租承租活动规范、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等核心领域 [1][2] 市场发展总体要求 - 强调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1] - 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1] 出租承租活动规范 - 出租住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1] - 要求实名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出租人和承租人的行为规范 [1] 住房租赁企业行为规范 - 企业需发布真实房源信息,建立租赁档案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1] - 从事转租经营的企业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保障交易安全 [1] 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经纪机构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住房权属信息,实地查看并编制住房状况说明书 [2] - 要求明码标价收费服务项目,提升透明度 [2] 监督管理机制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2] - 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管理,形成多层级监管体系 [2] 法律责任追究 - 对出租人、承租人、企业、经纪机构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明确严格法律责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