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新语丨总书记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新华社· 2025-10-19 12:21
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思想 - 乡村振兴的核心路径是依靠产业发展,各地需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振兴道路 [2][10]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需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 [34] -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6][25] 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 发展现代农业需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良种、良机、良法推广,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 [13] - 推进农业现代化需依靠农业专家和广大农民,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 [27] - 要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37]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深耕细作,将美丽产业打造成幸福产业 [4][5][6] - 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保留自身特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通过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 [7][8] - 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走适合自身的振兴道路 [10][11] - 山东枣庄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通过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18][19] -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荔枝等特色种植产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2] - 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葡萄干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 [24][25] -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做强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 [30][31] - 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立足特色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惠及农村农民 [33][34] - 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发展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36][37] - 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将沙县小吃打造成富民特色产业,通过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39]
四川唯一,连续三年上榜!都江堰市入选
搜狐财经· 2025-10-17 01:26
10月16日,第十二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沈阳举行。大会揭晓了"2025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 都江堰市入选"旅游产业赋能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据悉,都江堰市是四川全省唯一连续3年 获此荣誉的县市级单位。 在推动乡村资源存量转化的过程中,都江堰市打造出成都市A级林盘景区13个,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 重点村3个、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村7个。先后完成60余家民宿改造,评选首批"青城名宿"11家,打造青 城武术主题等民宿消费场景12个。 与此同时,都江堰市创新活化乡村传统文脉,成功申报青城马椅子等51个非遗项目,建9处非遗传习所 与9家非遗工坊,推进非遗数字化等项目,获首批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县域试点等荣誉, 都江堰放水节入选第三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四川非遗品牌项目建议名单。 未来,都江堰市将持续擦亮以青城山—都江堰等为代表的秀美山水名片,用好用活"大遗产、大青城、 大灌区、大熊猫、大冰雪"世界级IP,为成都市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更 多力量。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程琪霖 图片 朱冰峰 编辑 曾雪柔 近年来,都江堰市探索出旅游赋能激活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成功创建 ...
红火的“村”子,带红了谁?
人民网· 2025-10-07 16:04
核心观点 - 贵州“村字号”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如村BA、村超、村T、村晚等)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活力和居民精神面貌,更显著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产业链形成和多元化增长极的加速形成 [1][2][3] 经济影响 - 村BA带动台盘村副食店日均流水从过去约100元人民币暴涨至千元以上 [2] - 榕江县2024年农产品线上增速超过87%,全县新增市场主体7700余户 [3] - 榕江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589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21亿元人民币,其中经营性收入较2022年增长3倍多 [3] - 台江县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比例从2021年的不足30%跃升至2024年底的70%以上 [2] 产业发展 - 三都水族自治县围绕“村马”推动形成涵盖“育种、训练、赛事、文旅”的完整产业链 [3] - 黎平县将“村歌”产业化、市场化,在肇兴侗寨等热点景区使其成为旅游新吸引物 [3] - 凯里通过“村T”秀场采用“传统技艺+现代设计+时尚传播”模式,使苗绣、蜡染等传统文化获得新生,相关话题全网流量突破120亿次 [2] 社会与文化效应 - “村字号”活动为村民提供了精神寄托和展示家乡的平台,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2][3] - 活动培育了“一座城、一群人、一条心”的团结精神,在应对榕江罕见洪水灾害后的快速重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3]
中老铁路助推咖啡文旅产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9-20 23:31
中老铁路辐射带动作用 - 云南充分发挥中老铁路辐射带动作用 积极推进沿线产业发展 [1][4][6] - 普洱市依托中老铁路沿线优势 结合咖啡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沉浸式"咖旅"体验新场景 [1][4][6] - 通过咖旅融合模式助力普洱咖啡原产地乡村振兴 [1][4][6] 咖啡产业链发展 - 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小组建立"美丽星村·有风咖谷"咖啡体验基地 [6][8][10] - 基地展示咖啡豆处理过程和烘焙工艺 提供完整的咖啡制作体验 [6][8] - 开发咖啡周边产品 延伸咖啡产业链价值 [14][16] 旅游消费场景创新 - 在中老铁路列车上提供现制咖啡品尝服务 包括玫瑰特调咖啡等特色产品 [2][4] - 游客可在咖啡基地实地体验咖啡制作过程并品尝咖啡 [12][20] - 通过无人机航拍展示咖啡产区自然风光 增强旅游吸引力 [18]
我省印发方案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将适时组织开展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调查
大众日报· 2025-09-08 09:09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 - 到2030年山东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生态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和传播 生态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1] 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体系 - 强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重点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美丽山东建设以及儒家生态哲学等特色生态文化领域 [1] - 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智慧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生态文化开放性数据库 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管理 [1] - 守护红色生态文化资源 向社会广泛征集传统生态文化相关材料 [1] 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 党员教育 国民教育体系 [1] - 开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 依托科普宣讲 课外实践 户外研学等形式 [1] - 组织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特色活动 [1] 生态文化转化与产业融合 - 适时组织开展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调查 [2] - 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 鼓励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抵消 [2] - 探索建立"碳普惠"机制 [2]
海南瑞泽: 关于重大合同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17:15
合作项目概述 - 海南瑞泽全资子公司圣华旅游与农垦神泉集团、深圳市跃华马术共同签署海垦·南田马术文化小镇项目合作合同及股东协议 [1] 合作解除原因 - 农垦神泉集团提出解除合作 因项目区域无上位规划及无实质性建设进展 [2] - 三方签署解除协议 因政府土地政策及规划导致项目开发无法按原计划推进 [2] 财务影响 - 圣华旅游已收回履约保证金人民币3000万元 [2][3] - 项目尚未开展实际投资建设 合作解除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3] 信息披露 - 合作相关进展分别于2019年3月1日及2021年11月13日通过指定媒体及巨潮资讯网披露 [2]
竹林欢歌里藏着乡村振兴的“财富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8-05 10:58
一产提质增效 - 2022年实施800亩毛竹低产林改造试点 2023年完成755亩竹林质量提升项目 [1] - 打造100亩春笋冬出示范基地 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 [1] - 科学精细管护竹林 为全产业链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1] 二产延链补链 - 杭州千岛湖森拓竹木有限公司大墅分厂投产 日加工毛竹100吨 日产初级产品价值近6万元 [1] - 新建厂房即将竣工 计划拓展竹家具 竹纤维制品等终端领域 [1] - 对接两家精深加工企业 构建全品类加工体系 预计带动超200人就业 [2] 三产融合发展 - 开发竹海观光 竹文化体验项目 游客可参与竹编 品尝笋宴 [2] - 竹编成功申报县级非遗 竹制品文创开发推进中 [2] - 2023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5% 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万元 [2] 产业协同效应 - 形成一产稳固 二产壮大 三产繁荣的良性循环 [3] - 三产融合为大下姜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动生态与经济共赢 [3]
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新华社· 2025-07-29 00:16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 - 文化软实力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 - 浙江精神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占全省67.2%的生产总值、73.4%的税收、80.8%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8%的经营主体 [13] - 民营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5个榜单上数量位列第一 [13] 文化产业创新与改革 - 横店影视城从无到有,成为全球最大影视拍摄基地,实验区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 [18][19][20] - 浙江动漫产业从起步到繁荣,杭州成为"动漫之都",拥有270多家上下游企业,从业人员超1.2万人 [25][27] -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单位"华丽转身",浙江歌舞剧院等完成"事转企"改制 [28] 民营经济转型与升级 - 浙江民营经济面临"成长的烦恼",用电、用水、土地供给紧张,利润一度滑坡 [11] - 民营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 [12] - 浙商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资源节约、人才管理,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12] 文化IP与全球化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销量登顶,中国文化惊艳世界 [23] - 中南卡通制作《郑和下西洋》《郑成功》等国潮动漫,版权卖到海外,单笔交易达10万美金 [25]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现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达成合同成交额30亿元 [27]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磐安乌石村保护古村落,文旅收入达2亿元,吸引107万游客 [51] - "钱江浪花"艺术团送演出5000多场,吸引观众1000多万人次 [44][48] - 文化特派员制度带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48]
万联证券:海南封关年底启动 旅游产业预计迎来政策红利
快讯· 2025-07-24 17:04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 [1] - 封关后货物税收政策三大变化: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政策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 [1] - 除部分货物进入内地需查验外,大多数货物及人员、物品、交通工具进出海南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1] 旅游产业影响 - 封关后海南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与多元消费市场将显著提升旅游吸引力 [1] - 旅游产业预计迎来政策红利 [1]
市侨联召开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工作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7-15 10:45
侨企助村行动 - 市侨联推进"百家侨企(团)助百村"行动,累计促成118个侨企结对109个村,到位帮扶资金16.73亿元,覆盖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开发等领域 [1] - 形成"侨企带村、村企共赢"局面,精准匹配侨界企业资源与乡村需求,针对中西部区县乡村资源禀赋与发展痛点 [1] 侨助工坊模式 - 建成"侨助工坊"219家,三年累计促成"侨"订单近7亿元,带动7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2] - 形成"材料进乡村、加工在农户、产品出市场"的闭环助富模式,引入中国来料加工联盟协会及侨商侨企资源 [2] 新侨美宿发展 - 已建成"新侨美宿"46家,成立"新侨美宿"联盟,其中9家入选浙江省侨联精品"乡村侨舍" [2] - 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拓宽周边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乡村风貌提升和旅游产业业态汇聚 [2] 侨青入乡实践 - 临安区侨联迭代"侨亮乡村"计划,建设"侨青入乡实践站点",接待游客4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2] - 余杭区侨联建设"青山自然学校"和"融设计图书馆",传播环保理念并传承传统手工艺,成为文艺青年打卡胜地 [2] 整体成效与规划 - 形成"侨"与"乡村"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侨界作用 [1][2] - 未来将以更开放姿态汇聚侨智侨力,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新图景",为"同心共富"注入侨界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