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绿色化

搜索文档
全球绿色贸易政策趋严,中国供应链如何加速适应?
第一财经· 2025-08-01 13:04
欧盟绿色贸易政策对中国供应链的影响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新电池法规等政策加速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中国中小企业适应性提升成为绿色供应链重要参与者[1] - 欧盟企业责任范围延伸至供应链,要求与中国供应商建立智能高效系统合作管理污染与碳排放[1][2] -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强制要求披露可持续性信息,中国约70%企业已披露资源与污染物排放数据,但供应链信息透明度仍不足[1]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与机遇 - 欧盟法规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可通过包装、物流、产品设计创新将合规转化为竞争优势[3] - 产品可持续性与可回收性在欧盟公共采购中至关重要,优质ESG数据可提升对欧销售竞争力[3] - 链主企业通过国际认证、CDP披露、供应链评估体系推动供应商绿色转型,典型案例包括欧莱雅和耐克的供应商气候行动计划[3][4] 绿色供应链实践案例 - 化工行业50多家巨头加入Tfs倡议,强制供应商提交产品碳足迹数据[4] - 箱箱共用公司通过循环包装解决方案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服务40多个行业并与数百家龙头企业合作带动上下游绿色转型[4][5] - 杭州神彩新材料采用双轨策略:研发新材料降低单位成本,与品牌客户共建绿色成本分摊机制[3]
第三届链博会:全棉时代展示小棉花如何撬动全球产业链“共赢杠杆”
环球网· 2025-07-17 14:53
产品创新与绿色转型 - 棉花制作的医疗用品如口罩、毛巾、面巾纸等正逐步取代塑料制品 手术室一次性耗材的塑料消耗量相当于成年人一年的用量 凸显绿色替代价值[1] - 公司通过"全棉水刺无纺布"和"全棉纱布"两大核心基材创新 开创棉柔巾品类 推动一次性卫生用品产业升级 并将医用级纱布转化为民用产品 应用于婴童衣物、浴巾等领域[5] - 推出"绿色手术室"综合解决方案 采用全棉材料如一次性手术包、便携液体管理系统 降低医护人员感控风险 助力医院实现绿色运营[7] 全球化布局与产业链建设 - 稳健医疗在北美、东南亚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践行"全球产业链本地化、本地产业链全球化"理念 打造全球医疗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标杆[3] - 全棉时代在巩固国内500家门店和7000万会员基础上 重点布局东南亚市场 并探索中东、欧美市场 加速品牌出海[3] - 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展示棉花原料深加工过程 强化全球生产透明度 串联全球资源与需求[3][7] 技术研发与产学研合作 - 依托"Cotton Tech全棉科技"在柔软、透气、保暖等方向持续突破 拓展棉花多元化应用场景[5] - 与中科院、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顶尖机构合作 搭建实验室平台 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 促进行业生态变革[7] 行业倡议与可持续发展 - 联合中国棉花协会、京东健康等发布《绿色共赢链倡议》 呼吁共建大健康可持续合作生态 提升供应链"含绿量"实现发展"含金量"[5] - 展示新中国将戈壁沙漠改造为棉田的案例 直观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棉花产业成为展现中国绿色实力的"名片"[5][7]
【2025链博会】施耐德电气:未来供应链三大关键词为韧性、绿色和创新
环球网· 2025-07-17 14:14
公司战略与供应链转型 - 公司首次亮相国家级供应链主题展会,提出高效、敏捷韧性、绿色供应链已成为新的刚需,致力于打造精益、韧性、绿色、高效的"共赢链"[1] - 公司坚持"多中心"战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与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在华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3] - 公司携手1600多家核心供应商构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3]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传统"效率至上"供应链模式难以应对复杂挑战,未来供应链需兼顾韧性、高效、绿色三大特征[4] - 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稳定器"和"创新源",链博会为跨国企业与本土生态伙伴提供集中展示、深度对接平台[3] - 公司2021年发起"零碳计划",目标2025年前帮助全球前1000位供应商降低50%运营碳排放,推出Environmental Data Program评估体系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14项环境数据[4]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 公司将AI技术深度融入供应链全流程,北京AI创新实验室聚焦工业AI模型边缘侧控制与具身智能工厂应用,联合350余位全球AI专家[4]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产品交付时间缩短67%,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4] - 与微软合作推出工业Copilot系统,结合生成式AI与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启动第六季"创赢计划"设立"AI+行业"赛道[5] 人才培养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发起"数字公民""全员AI"培训项目,计划2025年底实现90%以上员工通过培训[5] - 公司为出海中国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持,案例显示合作伙伴津荣天宇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后于印度、泰国、墨西哥建厂[6] - 公司在北京、上海、无锡、西安、深圳设立五大研发中心及AI创新实验室,落地"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等世界级研发机构[6] 中国市场定位 - 公司强调中国市场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将持续坚定在华发展信心[7] - 公司以韧性、绿色、创新为关键词推动全球供应链升级,认为绿色高效韧性供应链能为产业价值升级注入核心动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