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口罩
icon
搜索文档
采纳股份涨4.52%,成交额4.39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4115.14万
新浪财经· 2025-11-04 15:45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1月4日,采纳股份涨4.52%,成交额4.39亿元,换手率18.27%,总市值39.33亿元。 异动分析 医疗器械概念+辅助生殖+人民币贬值受益 1、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穿刺 针、注射器、实验室耗材及口罩等。 2、公司采纳医疗于2018年开始向Thermo Fisher 供应试管婴儿培育管产品。 3、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90.61%,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4943.01万,占总成交额的6.12%。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6.11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6.11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 33.74,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966.93万,占比0.02%,行业排名8/132,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增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 入-8.43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
采纳股份涨停,成交额2.59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2205.58万
新浪财经· 2025-10-31 19:18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31日,采纳股份涨停,成交额2.59亿元,换手率12.03%,总市值37.14亿元。 异动分析 医疗器械概念+辅助生殖+人民币贬值受益 1、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穿刺 针、注射器、实验室耗材及口罩等。 2、公司采纳医疗于2018年开始向Thermo Fisher 供应试管婴儿培育管产品。 3、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90.61%,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4.66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 30.38,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澄鹿路253号,成立日期2004年7月23日,上 市日期2022年1月2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用和兽用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注射器45.17%,穿刺针45.01%,实验室耗材5.49%,其他4.33%。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
采纳股份涨3.88%,成交额1.63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46.64万
新浪财经· 2025-10-21 15:32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1日公司股价上涨3.88%,成交额为1.63亿元,换手率为7.99%,总市值为33.0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10.53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46.64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842.11万元 [5][6]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1869.68万元,占总成交额的4.82% [6]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用和兽用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穿刺针、注射器、实验室耗材及口罩等 [2][8] - 公司自2018年开始向Thermo Fisher供应试管婴儿培育管产品,涉及辅助生殖领域 [3]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高达90.61%,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18.54%,归母净利润936.94万元,同比减少71.78% [8]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9]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830户,较上期增加1.28%,人均流通股9660股,较上期减少1.26% [8] 技术面与行业分析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概念板块包括融资融券、出海概念、小盘、医用耗材、医疗器械等 [8] - 公司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4.22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股价靠近压力位27.16元 [7] - 所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73亿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5]
采纳股份涨0.45%,成交额9004.65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0.97万
新浪财经· 2025-10-17 16:0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穿刺针、注射器、实验室耗材及口罩等 [2] - 公司业务涉及医用和兽用注射穿刺器械,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注射器45.17%,穿刺针45.01%,实验室耗材5.49%,其他4.33% [8] - 公司采纳医疗于2018年开始向Thermo Fisher供应试管婴儿培育管产品,属于辅助生殖概念 [3]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10月17日公司股价涨0.45%,成交额9004.65万元,换手率4.77%,总市值30.01亿元 [1] - 2025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18.54%;归母净利润936.94万元,同比减少71.78% [8]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90.61%,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9] 资金与技术面分析 - 10月17日主力净流入-9.25万元,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9.24亿元 [5] - 主力持仓方面,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436.93万元,占总成交额的6.34% [6] -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3.97元,近期筹码减仓但程度减缓,股价靠近压力位24.88元 [7] 公司基本情况 - 采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江阴市,成立日期2004年7月23日,上市日期2022年1月26日 [8]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耗材,概念板块包括出海概念、融资融券、小盘、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 [8]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7830.00户,较上期增加1.28%;人均流通股9660股,较上期减少1.26% [8]
在地铁坐(站)满4小时,你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36氪· 2025-10-11 17:28
灵魂拷问:十一长假结束,你们今天上班吗? 相信有相当多的朋友,要在拥挤沉闷滂臭的地铁上呆很长时间。 向这一部分人(包括我自己)致以最隆重的同情。我们今天来拆解一下地铁里的空气。以及这些空气对 人体的影响。 科学家曾对北上广地铁内的空气质量做过测量,雾霾天的时候,地铁车厢中空气质量也相应变差。不要 以为进了地铁站就安全了,口罩给我戴好! 先前的一些研究显示,日常生活环境里的空气污染会影响到人们的心血管健康。地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 不佳,是不是也会带来同样的影响? 有趣的是,这种影响看似对女性的作用更大。研究数据表明,PM0.5的上升,会引起女性高达34.87%的 SDNN下降。在男性中,该数据仅为6.05%。 研究人员注意到,空气中的黑碳同样会对心率产生影响。黑碳浓度的升高与SDNN的降低同样呈相关关 系。随着时间的推移,SDNN下降趋势愈加明显。志愿者在地铁车厢内待了5分钟后,相关数据只有 0.84%。而待了1小时和2小时后,该数据分别为2.22%与4.44%。 地铁通勤族的注意事项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新彪教授与邓芙蓉教授曾主导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地铁车厢里的颗粒物可 能对健康成人的心率变化产生短期影响。 ...
南方个别省份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上升
新京报· 2025-10-11 16:54
专家分析,近期鼻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14岁及以下病例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南方省份呼吸 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明显,本周略有下降,0~4岁病例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肠道病毒和南方省份 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近期小幅上升。新型冠状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其他监测的 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 总体来说,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肠道病 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机构人群密集,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应注意防范 呼吸道传染病。 此外,检出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近日有报道称,上海地区不少儿童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前往医院就诊。 随着气温降低,一些呼吸道疾病开始活跃。据疾控部门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 毒、肠道病毒是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阳性率前三位。 总体来看,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 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易发于冬春季节,可引起6个月以下婴儿患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下呼吸道感染,较大儿童及成人 ...
关税战第三次延期?美国的底气正在消失,谁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搜狐财经· 2025-10-02 11:48
中美贸易博弈态势反转 - 美国在贸易争端中从主动进攻转为一再暂时妥协 [1] - 美国因国内零售商货架空、制造业零件短缺、日用品价格上涨而决定在日内瓦会谈中降温 [10] - 三次延期体现美国面对中国产业链优势缺乏取胜筹码 [12] 经济规模与结构对比 - 中国名义GDP为18.94万亿美元,美国为29.18万亿美元 [8] - 基于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达35.2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29.18万亿美元 [4][8] -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30美元,美国为44200美元 [8] 工业实力与供应链韧性 - 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铝产量接近六成,化工产品占全球超六成 [3] - 疫情期间中国口罩产能从几千万个迅速提升至上亿个,满足国内需求并支撑全球供应链 [5]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工业链,掌握钢铁、水泥、铝、稀土、化工和新能源等关键产业 [3][7] 贸易与财政数据 - 中国进出口总额6.16万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9913亿美元 [8] - 美国进出口总额4.11万亿美元,出现贸易逆差9184亿美元 [8] - 中国债务规模11.53万亿美元,美国债务规模36万亿美元 [8] 关键产业反制措施效果 - 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痛点,迫使美国撤回制裁 [10][15]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其国内物价上涨,每个家庭承担额外成本,中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最甚 [13] - 美国制造业回流因生产成本高、供应链不完整受阻,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13] 全球经济实力格局变化 - 当前力量对比更依赖物质生产能力和产业链控制权,而非单纯美元霸权和虚拟经济 [16] - 危机时刻迅速扩产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成为经济强国硬核标准,中国在此方面表现显著 [5][18]
美元地位越来越弱?全球结算占比不足50%,人民币强势抢夺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30 00:17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香港账户清查与外贸取消强制结汇等金融调整并非对抗性动作,而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自然选择,其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 [2][5] - 货币价值的根本锚点在于其能兑换到的实实在在的产能,而非黄金或石油等单一商品 [11][13] - 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势不可逆转,但将是渐进式的,其基础在于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产能优势 [20][22] - 金融领域的调整旨在构建更规范、稳定的市场环境,并让企业能自主管理货币风险,是政策延续性的体现 [5][6][8] 香港账户清查 - 香港部分券商清查华人账户旨在区分真实投资者与违规操作者,是与全球加强跨境资本监管(如欧盟反洗钱指令、美国FATCA法案)节奏对齐的举措 [5] - 规范的市场环境有利于降低潜在风险,避免少数违规操作破坏整体投资生态,从长远看更利于市场稳定 [6] 外贸结汇政策演变 - 取消强制结汇并非近期新政策,其基础是2008年修订《外汇管理条例》和2012年正式取消强制结售汇制度,将结算选择权交还市场 [6] - 当前优化让企业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管理货币风险,例如留存美元用于海外采购或换成人民币以规避汇率波动,这是不再依赖美元而非拒绝美元 [8] - 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稳步提升,例如广西水果贸易企业直接使用人民币与越南交易,节省两次兑换手续费并避免汇率波动损失 [8] 货币价值锚点 - 货币价值的真正靠山是其能兑换到的实实在在的产能,历史案例显示西班牙掠夺大量金银但国内产能未跟上,导致货币贬值引发严重通胀 [11] -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基础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60%以上的产能优势,而非单纯霸权 [13] - “石油美元”的背后是美国能用其生产的武器、基础设施设备等产能换取石油结算权,当前俄罗斯石油能用人民币结算也因中国能提供汽车、手机、工业机械等实用物资 [15] - 美国当前面临通胀困境的核心原因是制造业空心化,美元大量增发但对应的产能未跟上,导致其“产能支撑”出现松动 [18] 人民币趋势与普通人应对 - 人民币长期升值不可逆转,其基础是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超过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产能优势显著 [20] - 升值选择渐进式是为保护出口企业,给予其从拼低价转向拼质量、拼品牌的调整时间,实现更可持续发展 [22] - 根据2025年5月“巨无霸指数”,中国巨无霸售价24元,美国售价5.75美元,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被低估约41.8% [22] - 当前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占比49.08%(2025年3月数据),人民币占比约4.7%(2024年12月数据),但在与东盟、俄罗斯等经济体贸易中占比已超15%,属于稳步拓展 [24] - 普通人应警惕跟风换美元、炒美股的汇率风险,可参考上世纪日本投资者案例,其股市收益被日元升值带来的汇率损失抵消 [26] - 建议关注中国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等更贴近普通人的发展机遇,而非盲目追逐海外资产 [26]
青山遮不住
人民日报· 2025-09-27 10:42
中美贸易趋势 - 尽管美国自2018年起对价值数千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但中美贸易额在多数年份保持增长,2020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8.8%,中国对美出口增长8.4% [1][2] - 2021年前8个月,中国对美出口进一步加速,增长22.7%,部分企业如江苏无锡市金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对美出口增速达30.3% [1][2] - 2020年,中国商品占美国进口商品总量的19%,占比居首,美国进口的防疫物资中,83%的进口口罩和2/3的防护服来自中国 [6] 贸易互补性与产业链 - 中美经济结构高度互补,2020年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约占61.4%,纺织服装约占12.3%;中国自美进口中机电产品约占48.5%,农产品约占17.4% [6] - 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优势明显,劳动力成本约为美国的1/5至1/6,加之规模经济和完善基础设施,使得“中国制造”性价比更胜一筹 [7][8] - 中美贸易帮助典型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5.65万美元)一年节省850美元以上,体现了互利共赢关系 [8] 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的成本超过90%由美国企业承担,例如纽约空气制动器公司因关税一年需支付数百万美元,侵蚀了公司利润 [11] - 美国30多个商业团体呼吁削减对华关税,指出美国民众已支付900多亿美元的关税成本,关税拖累了美国经济增长 [11] - 加征关税对美国部分商品出口造成冲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一些电信设备、家具等商品的购买转向了其他国家 [2] 外资对华投资态势 - 2020年全球外国投资大幅下滑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实现引资质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13] - 中国美国商会2021年度调查显示,85%的受访在华美企不打算将制造或采购工序迁出中国,近2/3企业计划2021年增加在华投资 [13] - 2021年上半年,欧盟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0.3%,前8个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6%和36.8% [13] 中国市场与供应链吸引力 -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巨大市场需求能摊薄生产成本,例如宝马全球每销售4辆汽车就有1辆销往中国 [16] - 完备的产业体系是关键优势,美国玩具制造商Kids2在华投资2000万美元设厂,因其产品所需缝纫、电子、钢铁、塑料制造等产业在中国能很好结合 [17] - 靠近供应链可节省成本,部分制造类企业表示在中国设厂使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节省10%以上 [18] 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 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从2018年超1.9万亿元增至2020年超2.4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2020年达到1504亿元 [23]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24]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第12位,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转变 [1][24] 科技合作与开放 - 中国强调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辩证统一,例如“中国天眼”面向全球开放,吸引外国研究人员申请使用 [26] - 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研究,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8300多名外国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 [27] - 中美技术“脱钩”将带来沉重经济打击,例如全球“芯片荒”已导致通用、福特、丰田等车企工厂减产或停产,限制技术出口是“双刃剑” [29][30]
采纳股份跌1.25%,成交额4813.76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741.67万
新浪财经· 2025-09-26 16:1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注射穿刺器械及实验室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穿刺针、注射器、实验室耗材及口罩等 [2] - 公司自2018年开始向Thermo Fisher供应试管婴儿培育管产品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注射器45.17%、穿刺针45.01%、实验室耗材5.49%、其他4.33%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 同比减少18.54% [8] - 归母净利润936.94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71.78% [8] - 海外营收占比达90.61% 显著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2亿元 [9] 市场交易数据 - 9月26日成交额4813.76万元 换手率2.60% 总市值29.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4万元 占成交额0.04% 行业排名70/131 [5]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607.78万元 近10日净流出4266.65万元 [6] - 主力持仓占比8.28%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未出现控盘现象 [6]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9日股东户数6901户 较上期减少11.17% [8] - 人均流通股10960股 较上期增加12.58% [8]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3.47元 [7] - 当前股价靠近压力位24.88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