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研发

搜索文档
2025服贸会|北京海淀累计新增“两区”项目2982个
搜狐财经· 2025-09-11 22:21
9月11日,海淀区"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2025年服贸会上举办。发布会上,海淀区商务局、北京市公安局 海淀分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综保区管理处、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介绍五年来"两区"建设取得的突破性 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两院院士全国占比超35% 海淀区深入推进人才、资金、数据、商品四大要素全环节改革,取得多项全国、全市首创成果。 人才要素方面,海淀区深入实施"海英计划",人才资源总量超200万人,两院院士646人,全国占比35.8%。数据要 素方面,全国首个高端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在海淀正式揭牌成立,制定全市自贸区第一批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出境"负 面清单",成立数据跨境服务站,目前已有9个业务场景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资金要素方面,发布规模达100亿 元的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基金总规模增至200亿元。规划总规模300亿元的全国首批首支央企创业投 资母基金落地海淀,君联资本启动发行全国首批、北京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券。商品要素方面,中关村海关 持续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深入推进各项便捷措施和优惠政策。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综保区管理处副处长汪洋介绍,中关村综保区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首个应 ...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全面冲刺 年底前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3:57
建设规划与时间节点 -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先行启动区封闭运行 目标2030年全面建成 [1] - 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 东临浦东国际机场 南接上海东站 东侧区域为先行启动区 [1] - 2028年实现全域封闭运作并完成重点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 [1] 人员流动便利化政策 - 全球受邀人员持有效邀请可免办签证入境 单次停留30天并可申请延期 [1][2] - 境外人员可叠加适用口岸签证和过境免签政策进入上海市区或境内其他地区 [2] - 境内人员通过办理通行凭证入区 国际旅客需持证件和备案邀请经移民管理机构核查入区 [2] 商务活动与产业支持 - 支持企业开展商务会见 洽谈 新品首发及独立举办涉外经济技术展会 [3] - 允许开展保税研发 展示交易 跨境电商 融资租赁 软件测试和数据加工等业务 [3] - 规划建设高标准科创研发载体 重点支持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和新材料产业 [3] 运营配套政策 - 运营所需设备仪器实行清单管理 享受进口免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3] - 入区境外人员自用物品给予便利 仅实施安全准入和动植物检疫监管 [2] - 境内人员需复带出区物品可通过综合服务平台提前登记实现快速验放 [2]
中关村综保区保税研发政策为仪器企业降本增效注入强劲动力
仪器信息网· 2025-07-07 15:36
中关村综保区核心优势 - 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保区,具备保税研发政策优势,在省钱、省事、省时三方面显著降低企业成本[1] - 地处北京海淀核心地段,毗邻华为北京研究所、龙芯中科(车程18分钟)及清华北大等高校,科研资源与人才密集[2] - 首批十余家高科技企业已入驻,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为仪器行业奠定基础[2] 降本增效三大优势 省钱 - 进口研发设备免征关税(平均税率7%),例如美国液相色谱仪在区外总成本503万元(含403万元税费),区内仅需支付100万元设备款[3] - 进口试剂耗材保税、国产办公设备入区退税,综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30%以上[3] 省事 - 推出"免医疗器械证"等资质豁免政策,简化研发环节审批[4] - 一站式服务大厅整合海关、税务等多部门资源,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4] 省时 - 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货物入区可集中申报[5] - 免税申报周期从区外1-2个月压缩至最快10个工作日[5] 硬件与配套服务 - 楼宇载体层高、承重等条件优于普通写字楼,适配大型精密仪器安装需求[6] - 园区完成大环评,企业可同步办理环评与注册手续[6] - 设立公共库房、特殊物品查验平台,筹备产业共性技术平台以降低研发成本[8] 受益企业类型 仪器设备类企业 - 保税研发降低自身成本,同时通过保税展示功能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研发+展示+交易"商业闭环[9] "两头在外"型企业 - 利用"入区退税、出区免税"政策缩短资金周转,集中申报提升进出口效率[10] 外资准入类企业 - 为电信增值、干细胞研究等外资限制领域提供政策突破口,助力外资研发中心设立[11] 行业影响 - "保税研发"成为中关村综保区创新引擎,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仪器行业高质量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