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优势

搜索文档
美学者哀叹:到底怎么输给中国的,回看60年就知道了
观察者网· 2025-08-01 12:22
中国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占出口总值60% [1]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 [1] 新三样出口结构 - 1-4月新三样进出口总额4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1% [16] - 出口475.7亿美元同比增长5.3% 进口17.8亿美元同比下降33.5% [16] - 新三样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4.1% 拉动出口增长0.22个百分点 [16] - 锂离子蓄电池占出口45.1% 电动载人汽车占36.7% 太阳能电池占18.2% [17] - 锂电占比上升6.8个百分点 电动汽车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 太阳能电池占比下降8.2个百分点 [17]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 2010年中美电动汽车销量均超1000辆 2023年美国销量120万辆中国达640万辆 [5] - 中国政府投入约2310亿美元推广电动汽车 [5] - 实施购车补贴 免征购置税 电车专属车牌等优惠政策 [5] - 本土制造商享受税收减免 建厂审批加速等产业扶持 [5] 锂离子电池产业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85%电池电芯产能 [8] -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94% [8] - 2010年代中国向电池技术研发制造投入数十亿美元 [7] - 同步投资钴 镍 石墨等关键矿产加工环节 [7] 太阳能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在新型太阳能发电产能投资达500亿美元 [13] - 占据全球太阳能供应链80%份额 [13] - 全球前十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8家来自中国 [13] - 1978年全球95%太阳能产业集中在美国 [11] - 1980年代美国太阳能预算被削减85% [11] 产业成功因素分析 - 政策稳定性与新技术应用推广是关键成功因素 [1][4] - 技术成功需要结合技术机遇与市场机遇 [2] - 中国推动消费者接纳新技术同时鼓励制造商生产 [1] - 通过市场多元化 技术升级创新 全球化布局增强韧性 [16]
看阳光电源和寒武纪,聊聊估值逻辑
雪球· 2025-05-26 15:42
阳光电源与寒武纪的市值与业绩背离现象 - 阳光电源在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股价从6元涨至120元,涨幅超20倍,市值突破2000亿,但2021年归母净利润负增长28% [2] - 寒武纪2023年受ChatGPT概念推动股价最高达800元,涨幅16倍,市值超3000亿,但此前营收停滞且持续亏损 [2] - 两家公司市值领先业绩至少2年,阳光电源2022-2025Q1连续高增长,寒武纪2025Q1才现拐点 [2][3] 全球市场的类似案例 - 亚马逊曾十年不盈利但市值达万亿美金,Tesla未现高增长预期但投行给予1.5万亿市值预测 [4]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2021年上涨10倍后调整,后因产业稳步增长恢复上涨,体现估值与财报同频共振 [9] 估值与财报的辩证关系 - PE反映未来价值折现(向前看),财报反映过去经营(向后看),两者方向相反 [5][6][7] - 产业阶段决定关联度:稳定期财报与估值强相关,成长期估值领先财报2年以上 [8][10] - 阳光电源2021H2股价回落反映光储产业从高速转向稳步发展,中际旭创2024H2估值回落亦体现市场提前判断 [8] 产业不同阶段的估值逻辑 - 0-1阶段:先发优势与梦想叙事主导估值,与盈利无关(如寒武纪、惠城环保) [11] - 1-10阶段:增长天花板为估值关键要素 [12] - 10阶段:估值逻辑切换导致持股体验差(如阳光电源2021年拐点) [13] - 10-100阶段:龙头享有溢价(如苹果、Meta) [14] 投资框架建议 - 需结合产业发展水平与公司竞争力:早期产业+领先企业即使短期杀估值,长期仍具空间 [14]
对于AI创业者而言,风投真正想要什么?
虎嗅· 2025-04-30 11:30
投资理念 - 不迷信技术先发优势 推崇"后发制人"策略 认为开拓全新市场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 而后来者能学习前车之鉴推出更优产品 [4] - 以Lending Club为例 虽然是P2P借贷市场后来者 但通过优化产品和营销策略 最终成就2014年美国科技市场最大IPO [4] - 认为AI创业最大骗局是漂亮PPT与惨淡现实的鸿沟 强调将演示转化为可规模化产品才是真正挑战 [8] CEO素质要求 - CEO最重要的素质是销售能力 需要向客户卖产品 向员工卖愿景 向人才卖职位 [5] - 欣赏具备倾听客户声音和销售领导力的CEO 如Doximity创始人组建客户咨询委员会直接纳入用户反馈 [6] - 评估CEO时看重其用热情和用户理解打动投资人的能力 以及保持极度诚实坦率的态度 [6] 产品市场契合 - 指出创业公司常犯错误是过早认为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 然后盲目扩张销售团队 [6] - 建议先找销售总监级别人员验证PMF 真正确认后再逐步扩大规模 [6] - 举例Case Text曾错误组建销售团队 后来果断解散 展现了创始人勇气 [6] 投资决策标准 - 关注两个核心问题:用户实际如何使用产品 以及驱动创始人的内在动力 [9] - 重视创始人从用户处学到的经验 而非固执解决自己想象的问题 [9] - 强调创始人需要无可救药的自信 认为自我认同是获得外部支持的基础 [10] AI创业现状 - 2023年初资本市场对AI创业敞开钱包 仅凭精美Demo就能获得百万美元种子轮 [2] - 到2025年投资标准升级 要求创业者有真实客户使用产品才考虑融资 [3][8] - 指出多家由顶级投资者支持的AI创业公司因无法实现产品规模化而失败 [8]
中金:从规模经济看DeepSeek对创新发展的启示
中金点睛· 2025-02-27 09:46
核心观点 - 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AI大模型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和技术积累的固有认知,由一家中国金融领域的初创企业开发出性能卓越的开源大模型[1][4][5] - DeepSeek的成功在于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的边际产出,以技术进步突破规模定律的约束,这背后体现了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方面的优势[1][8][11] - AI发展同时受规模定律和规模效应影响,规模定律带来后发优势,规模效应带来先发优势,中美在AI领域各有比较优势[15][16][22] - DeepSeek选择开源模式有利于构建更大规模的创新生态,加速AI应用层的渗透,发挥中国在应用端的规模优势[24][26][28] - 金融与科技存在天然联系,金融领域的创新本就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一部分,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需要协同发展[36][38][39] AI经济学:规模定律与规模效应 - 规模定律指在给定算法框架下,增加数据、参数、算力投入可提升AI性能但边际收益递减,规模效应指规模扩大带来单位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8][9][10] - 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算力边际产出,以技术进步突破规模定律约束,在算法框架改善下AI性能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11][12][14] - 算法创新依赖于规模经济构建的创新生态,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上下游协同的外部规模经济[14] - 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和人才规模方面的优势为算法创新提供了支撑,体现大国规模经济效应[1][14][15] AI经济学: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 - 规模定律隐含后发优势,落后者要素投入边际产出更高,有利于差距收敛;规模效应隐含先发优势,规模报酬递增强化领先者地位[15][16][22] - 中美AI发展指数显示两国在研发端和应用端均具规模优势,美国研发端略强,中国应用端略强[16] - 中美发展路径分化:美国侧重算力优势,中国侧重算法优化和人才规模,2022年中国培养的AI优秀人才占比已达47%[18][19][21] - 美国限制算力出口可能促使中国更聚焦算法优化,强化比较优势,算法技术进步是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19][22] 开源促进外部规模经济 - DeepSeek开源模式降低应用层商业壁垒,有利于加速"人工智能+"进程,2025年1月其APP在157个国家和地区下载排名第一[24][26] - 开源系统更依赖外部规模经济,闭源系统更依赖内部规模经济,如Android用户数近iOS三倍但开发者收入更低[25][28] - AI应用层潜在市场规模是算力层和模型层总和的两倍,开源加速渗透可释放大国规模优势,促进经济增长[27][28] - 开源将规模经济收益更多分配给生态伙伴,实现创新社会正外部性,弱化技术进步的贫富分化效果[28] 创新发展模式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需要融合发展,中国需摆脱重供给轻需求、重资产轻人才的路径依赖[31][32] - 大市场需求优势是产业创新根本驱动力,如《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成功案例[32] - 大企业擅长渐进式创新,小企业更具颠覆式创新活力,CVC模式可实现两者优势互补[33][34] - 知识产权保护与个人破产制度对激励人才创新创业至关重要[34] 金融与科技关系 - 金融活动尤其是资本市场关键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领域创新本就是数字科技创新的一部分[36][39] - 量化基金等金融科技是科技工具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AI大模型要素也是其竞争力所在[38] - 资本市场通过外部规模经济支持创新生态,与多样化创新生态更契合,大国资本市场更具优势[37] - 需平衡金融科技监管与包容"动物精神",重点防范不当行为而非限制超额收益本身[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