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经营机制

搜索文档
21独家|李斌最新内部讲话:接近交卷时刻,蔚来吹响盈利冲锋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0:17
公司核心经营目标 - 公司2025年第四季度必须实现单季度盈利 该目标被列为CEO个人VAU的第一条[2][5] - 四季度盈利是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而非仅为对外展示[2][5] - 距离盈利目标交卷时刻还有七十余天 公司内部会议旨在为冲刺四季度盈利目标吹响冲锋号[2] 四季度盈利目标实现路径 - 实现盈利需做好三件事:确保重点车型交付、供应链保供与降本、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2][6][7][8] - 四季度每台车都很重要 每款车都应抢收 因明年一季度购置税调整 今年年底是需求高点[6] - 全新ES8需求超预期 12月份产能目标为每月1.5万台以上[7] - 辅助驾驶事故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至少15%[8] - 盈利根本靠多卖车而非仅靠砍费用 但不能竭泽而渔 不必要的费用该砍一定要砍[8] 三季度业绩回顾与四季度基础 - 三季度乐道L90和全新ES8上市并热销 发布会多为极限操作 展现了公司战斗力[4] - 全新ES8在市场获得肯定后 新运营范式下大定到锁单转化率显著提高[4] - 高速换电站达1,000站 318换电线路贯通 展示了公司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坚持[4] - 三季度通过调整 锁定了四季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的上限[4] - 三季度减亏效果为四季度盈利打下了基础[4] 中长期经营与组织能力建设 - 公司开始制定三年经营计划 四季度各业务线需制定自身三年计划并深化CBU考核激励机制[9] - 持续深化15个体系能力建设 这是公司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10][11] - 体系能力提升重点关注18个月滚动需求预测 CEO四季度将参加30次以上workshop进行推动[11] - CBU机制目的不是降本 而是提高效率、产出和回报率 驾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11][12] - 公司需培养将长期目标和短期执行结合的能力 这是最牛公司的特质[10][14] - 通过分组PK等体系力量 有望提升组织能力 增强应对市场起伏的韧性[14]
蔚来新SUV“试驾车轮子都快跑冒烟了”,销售系统被挤爆,门店排长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8:26
产品定价与市场反应 - 乐道L90整车购买最低价格为26.58万元 上市当晚即开启交付 [1][6] - 定价策略务实高效 全系标配冰箱和大沙发等核心配置 简化用户决策并提升供应链效率 [6] - 上市后订单量远超预期 销售系统一度被挤爆 门店客流激增试驾需求旺盛 [1][3][4] 战略调整与交付能力 - 公司采取"上市即交付"策略 L90于8月1日上市并同步大规模交付 避免重蹈ET5和L60因交付延迟导致订单流失的覆辙 [7][9] - 交付能力提升依赖需求预测准确性及供应链匹配管理 需提前十几个月准备产能 [8] - 组织推行"全员经营"机制 注重ROI管理 在减员背景下实现L60销量逆势增长 [9] 产品定位与成本控制 - 产品定义阶段即设定成本目标 在成本约束下寻求最优解 起售价26.58万元的大三排纯电SUV重构产品逻辑 [6][7] - 大满配车型价格低于32万元 精准定位目标市场 [6] - 通过标准化配置提升供应链效率 采购只需按车数订货 规避选装组合的产能调度难题 [6] 品牌发展与产品规划 - L90上市表现被视为公司战略转型关键 承载扭亏为盈与重塑市场信心的双重使命 [3] - 全新ES8计划8月下旬亮相9月交付 定位"商务兼顾大家庭" 与L90形成差异化协同 [10] - 第三款纯电大五座SUV将于四季度上市 进一步扩展产品矩阵 [10]
蔚来李斌:四季度月销5万辆,不是天方夜谭|36氪专访
36氪· 2025-06-05 09:31
公司业绩与展望 - 一季度交付4.2万辆车,同比增长4.1%,其中蔚来品牌2.7万辆、乐道品牌1.47万辆,车辆均价28.6万元/辆 [1] - 一季度净亏损67亿元,账上现金从419亿元降至260亿元,4月通过香港闪电配售筹集40亿港元 [2] - 二季度销量指引7.2万-7.5万辆,同比增长25%-37%,预计创单季度交付新高 [2] - 四季度目标月销5万辆(蔚来品牌2.5万+乐道品牌2.5万),并实现盈利 [2][6] 品牌与产品策略 - 蔚来品牌四款主销车型"5566"(ET5/ET5T/ES6/EC6)6月进入完整交付,ES6毛利率超20%,ET5系列毛利提升10% [6] - 乐道品牌5月销量6,281台,换帅后销量提升40%,年末三款车型L60/L80/L90目标月销2.5万辆(L60稳态1万+L80/L90合计1.5万) [6][10] - 全新一代ES8四季度交付,三代车型将优化空间设计 [6][13] 销售与渠道 - 下沉市场采用"阵地战"(新建门店)与"游击战"(换电站+行销团队)结合策略 [9] - 蔚来+乐道与400多家经销商门店合作,直销体系结合外部资源 [9] 成本与研发管理 - 单季研发费用从30多亿降至20-25亿元,取消低ROI项目 [5][14] - 供应链优化:蔚来品牌60%-70%零部件通用,跨品牌推进分层解耦(接插件、线束、电机统一) [15] 行业竞争动态 - 同行表现:理想一季度交付9万辆(净利润6.47亿)、小鹏交付9万辆(亏损6.6亿)、小米交付7.5万辆(亏损5亿) [1][2] - 竞品新车:小米YU7、理想i8/i6、小鹏G7等下半年上市 [7] - 同行盈利节点:小鹏预计四季度盈利,小米或更早(三至四季度) [8] 经营机制调整 - 全员经营意识:门店、fellow(销售)均需核算成本与盈利,淘汰标准从销量转向经营结果 [11] - 6P模型指导车型销售策略,聚焦规模经济与毛利率底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