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搜索文档
美银证券:动荡世界韧性增长 中国此次占得先机
智通财经网· 2025-06-28 18:18
全球经济增长与关税影响 - 全球增长预测2025年和2026年为3%,2027年加速至3.3%,通胀预计稳定在2.5% [1] - 中国在贸易休战中受益,美银上调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20个基点,亚洲国家溢出效应明显 [1] -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实际关税降至40%,降幅快于预期,对其他地区关税稳定(加拿大/墨西哥5%,世界其他地区10%) [1] 中国经济展望 - 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4.0%上调至4.7%,2026年从4.2%上调至4.3%,基于强于预期的贸易数据和温和复苏 [2] - 中国央行2024年预计不再降息,财政政策侧重现有措施实施而非新刺激 [2] - 中国CPI通胀2025年预测-0.2%(原-0.5%),2026年1.0%,货币政策利率2025年1.4% [3] 区域经济预测对比 - 发达市场(DM)2025年GDP增长1.2%(原1.1%),新兴市场(EM)4.2%(原3.9%),亚洲新兴市场(EM Asia)4.9%(原4.5%) [3] - 欧元区2025年GDP增长0.8%,日本0.4%(原0.2%),拉美(LatAm)2.1%(原1.9%) [3] - 新兴市场除中国(EM ex China)2025年GDP增长3.9%,EEMEA地区2.8%,通胀差异显著(EEMEA 8.7%,EM Asia 1.1%) [3]
瑞银上调全球增长预测至2.7%,全球关税环境仍面临三大不确定因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20:09
关税政策与经济预测 - 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持续一段时间 [1] - 中国政府将推出额外政策措施支持国内消费、地方政府财政和基础设施融资,规模预计相当于GDP的0.5%到1% [1] - 瑞银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5%上调至2.7%,因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2] - 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25年的2.5%降至0.9% [2] - 美国因贸易领域关税冲击的经济损失从GDP的2.5%降至1.5%,涉及约80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 [2]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 全球关税环境在最终水平、政策不确定性和对经济数据影响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3] - 中国4月对美出口下降20%,但对东盟出口增长20% [4] - 中国4月制造业PMI为49.0%,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保持在扩张区间 [4] 供应链与出口市场 - 企业因关税不确定性可能暂停短期决策,但长期可能分散生产布局 [5] - 香港在制造业出海过程中具有融资和服务优势 [5] - 欧洲是中国重要出口市场,重要性超过美国,中东和欧洲市场份额上升 [5] - 全球供应链重新配置,中国可通过政策工具应对外部变化 [6] 结构性机会与改革 - 中国出口数据仍显韧性,关税负面影响未明显显现 [4] - 中国可通过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创造结构性机会 [4] - 私营部门在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中具有重要性,推动经济向消费和投资驱动型转变 [6]
地缘局势趋缓叠加中长期供应过剩矛盾难解,国际油价跌超2%
第一财经· 2025-05-15 16:35
国际油价驱动因素 - 全球贸易冲突缓和带来的油价向上驱动已落地 后续油价主要受地缘局势和OPEC+产量引导 [1][4] - 5月14日起国际油价再迎回调 5月15日美国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跌超2 2%至61 72美元/桶 英国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2 15%至64 66美元/桶 [1] 供应端动态 - 美国与伊朗核谈判出现积极信号 伊朗承诺限制铀浓缩活动并接受国际监督 以换取解除经济制裁 [1] - OPEC+自4月起启动复产进程 4月实际增产仅2 5万桶/日 远低于计划的13 8万桶/日 5月至6月计划每月增产41 1万桶/日 [2] - 高盛预计OPEC+将在6月会议上同意第三次增产41 1万桶/日 [2] 需求侧预测 - OPEC维持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130万桶/日 2026年为128万桶/日 [2] - OPEC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3%下调至2 9% 维持2026年3 1%的预测 [2] - OPEC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石油需求预期 2025年需求增量预期从145万桶/日下调至130万桶/日 2026年从143万桶/日下调至128万桶/日 [2] 短期交易逻辑 - 原油市场利好因素包括美国关税压力减弱 对产油国制裁延续 中东局势不稳定 [4] - 利空因素包括OPEC+维持增产 美伊局势缓和 全球石油需求疲软 [4] - 预计油价短期震荡修复后 中期将在55美元-65美元区间震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