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韧性
搜索文档
高水平开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证券日报· 2025-10-28 08:07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围绕"全球经贸 韧性与中国贡献"发表主题演讲。 一是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提质扩面。聚 焦贸易便利化,近期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主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 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二是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 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近期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 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 力拓展自主开放新局面。 三是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运 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提升打击违法违规活动效能,有效 防范外部风险冲击,为促进开放合作、提升经贸韧性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世界各国 ...
朱鹤新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28 05:21
全球经贸韧性表现 - 2019至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4%,较上个五年提高4.6个百分点 [3] - 2025年全球贸易额有望超过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全球经贸韧性的背后是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3] 科技革命对全球贸易的驱动 - 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和半导体贸易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年贸易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4] - 全球绿色贸易迅速崛起,新能源年贸易额从十年前的百亿美元扩展到近三年的千亿美元以上 [4] - 全球数字服务出口规模在2024年比十年前翻了一番,数字经济催生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4] 开放合作对全球贸易的支撑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与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实施 [4] - 各国和区域间多层次经贸合作更加紧密,有力维护了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 [4] 中国对全球经贸的贡献 - 中国通过提供优质制造和稳定供给,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 - 近五年中国年均货物和服务进口高达3万亿美元,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5]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超4000亿美元 [5] - 中国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5] 中国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成效 - 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 [6]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 - 凭指令即可办理外汇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7] 中国未来外汇政策方向 - 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 [7] - 推出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 [7]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 [8] 北京贸易表现与政策支持 - 近三年来北京货物贸易总额连续超过3.6万亿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近10% [9] - 国家外汇局支持北京先行先试更多首创性外汇政策,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9]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高水平开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16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围绕"全球经贸 韧性与中国贡献"发表主题演讲。 一是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提质扩面。聚 焦贸易便利化,近期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主要是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 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二是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 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近期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 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 力拓展自主开放新局面。 三是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运 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赋能智慧监管,强化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提升打击违法违规活动效能,有效 防范外部风险冲击,为促进开放合作、提升经贸韧性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世界各国 ...
朱鹤新:聚焦贸易便利化,外汇局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
华尔街见闻· 2025-10-27 21:36
外汇管理新政 - 近期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以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主要涉及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优化贸易新业态主体外汇资金结算,放宽服务贸易代垫业务管理 [1] - 近期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试验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 [1][7] 全球贸易趋势 - 2019至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4%,较上个五年提高4.6个百分点 [3] - 根据联合国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额有望超过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 - 全球绿色贸易迅速崛起,新能源年贸易额从十年前的百亿美元扩展到近三年的千亿美元以上 [4] - 2024年全球数字服务出口规模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4]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角色 - 中国是工业门类最齐全、配套最完整的国家,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5] - 近五年中国年均货物和服务进口高达3万亿美元,逐步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 [5]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左右,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超4000亿美元 [6]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 [6]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6] - 目前凭指令即可办理外汇业务的企业数较2020年末增长5倍以上 [7] 北京贸易表现 - 近三年来北京货物贸易总额连续超过3.6万亿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近10% [9] - 国家外汇局支持北京先行先试更多首创性外汇政策,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9]
朱鹤新重磅发声,贸易大礼包呼之欲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19:16
作者丨唐婧 编辑丨周炎炎 10月27日下午,以"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为主题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 开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发表讲话。 朱鹤新表示,近年来,面对疫情冲击、地缘摩擦、单边和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挑战,全球经贸 活动展现出较强韧性。世界银行数据表明,2019—2024年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5.4%,较上 个五年提高4.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形势下,全球贸易依然较快增长。根据联合 国最新预测,今年全球贸易有望超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种韧性的背后,是科技驱动和 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 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 展。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 路"。 朱鹤新表示,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全面落实全会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外汇领域 改革开放,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 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越 ...
外汇局局长重磅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27 18:55
全球经贸韧性表现 - 全球贸易总额有望超3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全球经贸韧性源于科技驱动和开放合作两大关键力量 [1] 中国对全球经贸的贡献 - 中国通过提供优质制造和稳定供给有力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 - 中国主动分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在消费端提供广阔市场 [1] - 中国持续深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国际合作打造新兴增长点 [2] - 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2] 中国外汇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 [2] - 2024年中国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 [2]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措施 - 近期将新出台9条政策措施扩大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范围和轧差结算业务种类 [3] - 国家外汇局9月份推出跨境投融资一揽子政策近期将发布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政策 [3]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智慧监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