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税风险应对
icon
搜索文档
春风动力在美子公司被追缴近2000万美元税款,厂商回应:美国销售占比已降至30%以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6:27
事件概述 - 公司美国全资子公司CFP收到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通知,要求对中国工厂出口至美国的U/Z产品进行关税归类调整,并追溯补缴税款,截至10月23日累计账单金额为1932.87万美元 [1][3] - 公司表示此次税款补缴对CFP当前日常经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且不排除采取申诉、上诉等措施依法维权 [4][5] 公司应对措施与影响评估 - 公司已通过泰国和墨西哥工厂的产能布局有效分散美国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截至9月美国地区销售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已降至30%以内,因此归类调整不会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 - 公司已采取多项应对措施,包括加大海外基地本土化开发与生产、优化产能布局、强化泰国和墨西哥基地成本控制、以及积极拓展非美市场业务以降低对美国区域的依赖 [7] - CBP后续追溯调整税款账单结合申诉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会进一步确认对2025年当期损益的影响 [6] 子公司CFP财务状况与行业背景 - CFP主要业务为全地形车及摩托车销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90亿元,净利润1.61亿元,截至6月底总资产34.78亿元,净资产7.30亿元 [8][9] - 全地形车市场正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整体销量平稳但结构升级,UTV/SSV产品占比提升,2024年全球销量达62万辆,占比64.58% [9] - 全地形车主要市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2024年北美市场以83.85%的占比领跑全球,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市场 [9] 公司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于10月29日收报256.89元/股,最新总市值为391.96亿元 [11] - 当日股票交易数据:开盘价252.62元,最高价258.29元,最低价247.90元,成交额3.65亿元,换手率0.94% [12]
在美子公司被追缴近2000万美元税款!中国知名摩托车厂商回应:美国销售占比已降至30%以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00:28
事件概述 - 公司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CFP收到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行动通知》,要求对公司中国工厂出口至美国的U/Z产品(包括UTV与SSV车型)进行关税归类调整,并追溯补缴税款 [1][3] - 截至10月23日,CFP已收到的相关税款补缴账单累计金额为1932.87万美元 [3] - 公司不排除采取聘请律师向CBP申诉和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上诉等措施依法维权 [4] 公司财务与经营影响 - 截至9月,美国地区的销售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已降至30%以内,本次事件不会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 - CBP后续追溯调整税款账单结合后续申诉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进一步确认对2025年当期损益的影响 [4] - CFP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90亿元,实现净利润1.61亿元;截至6月底,CFP总资产为34.78亿元,净资产为7.30亿元 [8] - 公司已通过泰国和墨西哥工厂的产能布局有效分散美国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4] 行业与市场背景 - 全地形车市场正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呈现出整体市场销量平稳、UTV/SSV产品(UZ系列)占比提升的结构性升级趋势 [10] - 2024年,全球UTV/SSV产品(UZ系列)销量达62万辆,占比达64.58% [10] - 当前全地形车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北美和欧洲,2024年北美市场以83.85%的高占比领跑全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全地形车消费市场 [10]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贸易及关税政策变化:积极加大海外基地本土化开发与生产力度,优化产能布局;强化泰国、墨西哥海外基地的成本控制;大力优化业务结构,积极拓展非美市场业务,加速两轮及极核业务发展 [6] - 公司认为美国后续贸易及关税政策的影响是短期阶段性的,公司具备成熟的成本管控能力和多元市场拓展策略,构建了较强的风险抵御体系 [7] - 公司已推进全球制造布局,通过海外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对冲全球贸易风险,并灵活调整销售策略 [10]
关税风波对机械出口链影响几何?
2025-10-14 22:4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机械制造与出口行业 包括工程机械、叉车、轮胎设备、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高尔夫球车等细分领域 [1] * 涉及的具体公司包括 涛涛车业、巨星科技、春风动力、捷昌驱动、安徽合力、杭叉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鼎立股份、隆鑫通用、恒立液压、联得股份、豪迈科技、软控股份等 [1][2][3][4][8][9][10][11][13][15][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应对关税风险的普遍策略 * 多数对美出口企业已提前布局海外产能 如涛涛、巨星、春风等加速第二、第三基地建设 捷昌则加快匈牙利和美国工厂建设 [1] * 针对潜在100%关税 企业采取提前备货、增加海外产能、优化供应链等措施 [1] * 部分消费类设备公司通过高成长性抵御关税冲击 涛涛车业和春风动力等玩乐类车企已将高尔夫球车产能转移至越南及泰国 海外产能爬坡迅速 [1] * 春风动力计划将全地形车爆品转移至墨西哥生产 通过美墨加协议认证享受0%进口关税 [1] * 组装类工厂如涛涛车业在美国投入生产条件良好 零件可通过墨西哥转运至美国 目前管制不严格 组装类产能容易提升 [3] 工程机械主机厂受影响较小 * 工程机械主机厂如三一、中联、徐工等 因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和产能分散 受关税影响较小 [1][10] * 三一60%的对美发货来自印尼 并计划增加印尼发货比例 [10] * 中联、徐工主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 美国收入占比仅3%左右 [10] * 三季度这些主机厂海外收入保持20%~30%的增速 未来预期增长15%~20% [10] 叉车行业的应对与发展 * 叉车行业如合力、杭叉等在东南亚建厂 泰国产能逐步释放 可满足美国需求 [2][12] * 合力美国收入占比下降至12%左右 总收入占比仅5%~6% [12] * 企业推出锂电产品等差异化产品 具有竞争优势 [2] * 前三季度叉车行业海外增速约20% 整体稳健 [2][12] 其他重点公司情况 * 鼎立公司在美国市场收入占比约30% 欧洲约20% 三季度核心零部件下单翻倍增长 在欧盟双反关税最低 有望提升市场份额 [2][11] * 隆鑫通用主要出口欧洲和南美 对美国市场影响较小 在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占有率最高 三季度业绩预告持续高增速 [8] * 联得股份积极推进墨西哥产能布局 一期将在今年年底释放 以沟通北美订单 [13] * 豪迈科技2025年上半年轮胎模具增速达到20% 略超预期 因其耗材属性受关税影响相对较小 [16] * 软控股份受关税影响较大 因下游轮胎厂对美敞口可能较大 影响新增订单及交付进度 但其子公司软控科技正在布局固态电池前道设备等前沿方向 [15][17] 其他重要内容 潜在风险与市场影响 * 与汽车零部件相关的公司由于主要客户为北美企业 会加快海外生产基地投入 [2] * 轮胎设备行业 软控股份受上一轮关税影响 下游轮胎厂出海规划处于观望状态 影响资本开支节奏 [15] * 浩阳因国内产能占比较高 短期内受关税影响较大 [9] 增长机会与市场预期 * 预计在2025年一季度的黑五备货旺季以及2026年初的新一轮需求旺季中 巨星、全峰和创客等公司表现值得关注 [7] * 2026年电动两轮车经销商数量将显著增加 预计业绩有望转正 达到约1亿元的水平 [6] * 恒立液压在墨西哥已投入10亿元固定资产 若未来征收极端关税 墨西哥生产基地成本将显得相对低廉 公司将迅速提高产能 [2]
Capri (CPRI)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8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公司总营收10亿美元,同比下降15%,略好于预期;运营亏损33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净亏损5.8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4.9美元,主要因非现金税估值备抵 [29] - 毛利率61%,同比下降170个基点,低于预期;运营费用减少2500万美元,占营收比例从去年的56.3%升至64.2%;总公司运营利润率为负3.2%,去年为正6.4% [33][36][37] - 库存8.69亿美元,同比增加1%;现金1.66亿美元,债务15亿美元,净债务约13亿美元;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R的杠杆比率为3.2倍 [38][39] - 2026财年,预计总公司营收33 - 34亿美元,毛利率约61% - 61.5%,运营费用约20亿美元,全年运营收入约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1.2 - 1.4美元 [45][46][47] - 第一季度预计总公司营收7.65 - 7.8亿美元,运营利润率约为盈亏平衡,摊薄后每股收益0.1 - 0.15美元 [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零售渠道 - 总公司零售销售呈中个位数下降,电商表现略好于门店,门店优化计划对零售销售有低个位数负面影响 [30] - 迈克尔·科尔斯全球零售销售中个位数下降,排除外汇和门店关闭影响,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降幅相近 [32] - 吉米·周全球零售销售高个位数下降 [32] 批发渠道 - 总公司批发收入双位数下降,因渠道整体疲软及此前减少批发业务举措 [30] - 迈克尔·科尔斯批发双位数下降 [32] - 吉米·周批发高个位数增长 [32] 品牌业务 - 迈克尔·科尔斯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6%,美洲地区下降12%,EMEA地区下降15%,亚洲地区下降31%;毛利率从去年的60.8%降至58.6%,运营利润率从14.1%降至4.6% [10][31][34] - 吉米·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美洲地区下降7%,EMEA地区增长9%,亚洲地区下降16%;毛利率从70.1%降至66.2%,运营利润率从负5.8%降至负7.5% [19][32][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地区营收下降13% [30] - EMEA地区营收下降14% [31] - 亚洲地区营收下降23%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出售范思哲,聚焦迈克尔·科尔斯和吉米·周品牌,减少债务,未来重启股票回购计划 [5] - 迈克尔·科尔斯通过品牌故事、产品创新、门店优化和稳定批发业务实现增长;未来三年翻新约50%门店及关键百货公司门店 [10][11][16] - 吉米·周通过故事讲述、拓展配饰和休闲鞋类、提升门店生产力和稳定批发业务挖掘潜力;秋季推出价格500 - 1000美元的三个新配饰系列 [19][20][21] 行业竞争 - 时尚奢侈品行业需求持续疲软,公司业务受影响 [9] - 吉米·周鞋类正装品类与行业趋势一致呈下降态势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因关税不确定性更具挑战性,但公司专注战略举措以改善销售趋势和实现未来增长 [7] - 进入2026财年,公司对发展路径乐观,虽处于转型初期,但战略已初见成效,预计2026财年趋势持续改善,2027财年及以后实现营收增长和利润率扩张 [6][18][50] 其他重要信息 - 自2026财年起,范思哲将被重新归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不再纳入非GAAP业绩 [4] - 公司预计提前收到的库存将在2026财年减轻关税影响,年底库存水平将呈中个位数下降 [38][39] - 公司计划用范思哲出售所得款项偿还债务,之后净债务将极少,利息支出将大幅下降 [41] - 预计关税将使2026财年美国进口商品成本增加约6000万美元,公司将采取措施减轻影响 [44] - 因美元近期走弱,预计2026财年外汇将使营收和运营费用适度增加 [45] - 未来三年迈克尔·科尔斯门店翻新预计花费约3.5亿美元,2026财年资本支出预计约1.1亿美元 [48][4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对低谷营收预期的信心来源及毛利率下降驱动因素 - 营收方面,第一季度迈克尔·科尔斯零售表现显著改善,接近持平;新推出的系列全价销售良好;品牌故事引起消费者共鸣;门店关闭计划接近尾声,明年无需再考虑相关营收影响;门店翻新计划将提升门店生产力;吉米·周秋季配饰新品有增长机会 [57][58][60][62][63][66] - 毛利率方面,公司战略举措本可提升毛利率,但2026财年关税影响使未缓解情况下成本增加约6000万美元,导致毛利率下降约100个基点,公司目标是逐步缓解关税影响 [68][69] 问题2: 迈克尔·科尔斯品牌今年批发业务展望 - 与投资者日预期相近,批发合作伙伴对品牌回归Jet Set传统的战略反应积极;在亚马逊平台表现超预期;虽计划批发业务有下降,但目标是稳定并在2027 - 2028财年实现适度增长 [73][74][77][78] 问题3: 在不稳定消费者背景下,推动自有零售渠道流量和转化率的可控因素 - 流量方面,虽北美和中国地区流量未转正,但下降速度显著放缓,欧洲趋势良好;公司专注营销和品牌故事,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吸引新老客户,加大网红合作项目;转化率方面,迈克尔·科尔斯转化率一直较强,当前关键是提升品牌吸引力 [80][81][82][83] 问题4: 改善迈克尔·科尔斯品牌销售轨迹的策略 - 回归品牌创始人最初的愿景和定位,这仍与消费者需求相关;调整产品定价至消费者偏好区间;在吉米·周方面,拓展品牌在休闲鞋类和配饰领域的应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88][91][93][97] 问题5: 定价策略何时达稳定状态及关税下价格调整与整体定价策略的关系及品牌定位风险 - 迈克尔·科尔斯品牌预计秋季达到理想定价状态,目前已完成60% - 70%;在奥特莱斯渠道提高部分价格、减少促销活动;关税价格调整将谨慎进行,优先确保品牌与消费者的良好互动,待夏季末明确关税情况后再做决策,首要目标是恢复品牌势头 [103][105][107][108][110]
Capri (CPRI)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28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公司总营收10亿美元,同比下降15%,略好于预期;运营亏损3300万美元,略低于预期;净亏损5.8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亏损4.9美元,主要因非现金税估值备抵 [27] - 毛利率61%,较去年下降170个基点,低于预期;运营费用减少2500万美元,占营收比例从去年的56.3%升至64.2%;总公司运营利润率为负3.2%,去年为正6.4% [31][33][34] - 库存8.69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现金1.66亿美元,债务15亿美元,净债务约13亿美元,高于预期;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R的杠杆比率为3.2倍 [36][37] - 2026财年公司预计总营收在33 - 34亿美元之间;毛利率约61% - 61.5%;运营费用约20亿美元;全年运营收入约1亿美元;净利息收入在8500 - 9000万美元之间;有效税率约15%;加权平均流通股约1.19亿股;摊薄后每股收益在1.2 - 1.4美元之间 [43][44][45] - 第一季度公司预计总营收在7.65 - 7.8亿美元之间;运营利润率约为盈亏平衡;净利息收入约1500万美元;有效税率约15%;加权平均流通股约1.19亿股;摊薄后每股收益约0.1 - 0.15美元 [4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零售渠道 - 公司零售销售下降中个位数,电商表现略好于门店,门店优化计划对零售销售有低个位数负面影响 [28] - 迈克尔·科尔斯全球零售销售下降中个位数,排除外汇和门店关闭影响,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降幅相近 [29][30] - 吉米·周全球零售销售下降高个位数 [30] 批发渠道 - 公司批发渠道收入双位数下降,因渠道整体疲软及此前减少批发业务举措 [28] - 迈克尔·科尔斯批发业务双位数下降 [29] - 吉米·周批发业务高个位数增长 [30] 品牌业务 - 迈克尔·科尔斯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6%,美洲地区下降12%,EMEA地区下降15%,亚洲地区下降31%;毛利率从去年的60.8%降至58.6%;运营利润率从去年的14.1%降至4.6% [9][29][32] - 吉米·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美洲地区下降7%,EMEA地区增长9%,亚洲地区下降16%;毛利率从去年的70.1%降至66.2%;运营利润率从去年的负5.8%降至负7.5% [18][30][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洲地区公司营收下降13% [28] - EMEA地区公司营收下降14% [28] - 亚洲地区公司营收下降23%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出售范思哲给普拉达集团,聚焦迈克尔·科尔斯和吉米·周品牌,降低债务水平,未来重启股票回购计划 [4] - 加强迈克尔·科尔斯品牌建设,通过新战略举措、强大资产负债表和专注的领导团队,加速两品牌增长 [5] - 各品牌战略目标包括提升品牌吸引力、打造时尚产品、实施全渠道零售战略、稳定并恢复批发业务增长 [6] 迈克尔·科尔斯 - 围绕Jet Set传承吸引新老消费者,强化品牌标识,推出新故事和产品系列,提升品牌亲和力和购买意愿 [10][11] - 优化门店,包括关闭和翻新,提高门店生产力;稳定并适度恢复批发业务增长 [10] - 未来三年计划翻新约50%的门店,预计花费3.5亿美元 [47] 吉米·周 - 通过围绕魅力的故事讲述吸引新老消费者,发展配饰业务,扩大休闲鞋类产品,提升门店生产力和零售体验,稳定并恢复批发业务增长 [18][19] - 秋季推出价格在500 - 1000美元的三个新配饰系列,扩大定价架构,吸引新客户 [20] - 在鞋类业务中,为正装鞋类引入创新和活力,扩大休闲鞋类业务,如运动鞋业务已占鞋类销售约10% [21] 行业竞争 - 时尚奢侈品行业需求持续疲软,公司业务受影响,同时面临关税、外汇汇率等不确定性 [5][8] - 公司通过多元化采购、与供应商合作、评估价格调整等方式应对关税风险,维持品牌复苏势头 [40][42][6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更具挑战性,关税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专注执行战略举措,改善销售趋势,为未来增长做准备 [5] - 进入2026财年,公司对发展路径持乐观态度,虽处于转型初期,但战略举措已初见成效,预计未来趋势将持续改善 [17][49] - 预计2027财年及以后,随着战略举措推进,公司将实现营收增长和利润率扩张 [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财报按非GAAP基础呈现,排除减值费用、重组费用等成本,相关GAAP指标及调整可查看公司网站最新财报 [3] - 因范思哲待售,2026财年起将其重新分类为终止经营业务,不再纳入非GAAP结果 [3][29] - 公司提前收到6000万美元库存,有助于缓解2026财年关税影响,预计财年末库存水平将下降中个位数 [36][3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对迈克尔·科尔斯营收低谷预期的信心来源及毛利率下降驱动因素 - 公司看到迈克尔·科尔斯零售业务积极变化,如第一季度零售业务接近持平,新系列产品全价销售良好,Jet Set故事讲述引起消费者共鸣,购买意愿提升 [56][57][58] - 门店关闭计划接近尾声,明年无需考虑相关营收影响;门店翻新计划将提升门店生产力 [59][60][61] - 吉米·周秋季将推出新配饰系列,有较大增长机会 [63] - 毛利率下降主要因2026财年关税影响,未缓解情况下成本增加约6000万美元,公司目标是逐步缓解关税影响,优先维护品牌复苏势头 [65][66][67] 问题2: 迈克尔·科尔斯品牌今年批发业务展望及与投资者日预期对比 - 与投资者日预期一致,批发合作伙伴对公司回归Jet Set传承的战略反应积极,新故事讲述和产品系列销售良好,部分合作伙伴增加了订单 [71][72] - 公司近期在亚马逊平台上线,表现超预期,全价销售出色 [72] - 批发业务仍有门店关闭计划,预计第四季度和明年春季能看到更真实的业务情况,目标是稳定并适度增长 [73][74][75] 问题3: 在不稳定消费背景下,公司控制门店流量和转化率的策略 - 公司关注流量,虽未实现正增长,但降幅显著收窄,尤其在欧洲市场;通过营销举措、故事讲述、数据分析和影响者计划等策略影响流量 [79][80] - 迈克尔·科尔斯转化率一直较强,关键在于提升品牌吸引力和热度 [80] 问题4: 提升迈克尔·科尔斯品牌销售轨迹的核心策略 - 回归品牌最初由创始人设定的定位,即消费者向往的时尚生活方式,这一定位仍具相关性,公司此前偏离该定位是错误的 [88][89] - 品牌曾提价策略有一定效果,但消费者最终希望价格回到传统区间,公司应尊重消费者需求 [90] - 吉米·周应扩大产品使用场景,如休闲鞋类和配饰业务,利用品牌优势和门店位置,提供合适产品 [93][94][95] 问题5: 公司定价策略的稳定时间及应对关税的价格调整与整体定价策略的关系 - 迈克尔·科尔斯品牌预计秋季达到理想定价状态,目前已完成60% - 70%的调整,部分价格调整对利润率有一定压力 [100][101] - 奥特莱斯渠道提高了部分价格,减少促销活动,有助于提升平均销售价格和利润率 [102] - 应对关税的价格调整将谨慎进行,优先确保品牌与消费者的良好互动,具体调整将根据供应商合作和关税情况确定 [1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