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矿产竞争
搜索文档
形势变得严峻!刚拿下稀土大单,特朗普又要开“第二枪”,全球收到通告,中国被做局?
搜狐财经· 2025-10-28 23:28
美国与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合作 - 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各自至少投资10亿美元到相关项目中[1] - 协议内容包括在澳大利亚建设一座年产能达100吨的镓冶炼工厂,镓是用于手机高频芯片、卫星通信及美军F-35战机雷达的关键材料[1]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称目标是在一年内使美国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过剩,价格可能降至每单位2美元以下,以打破对中国的依赖[3] 全球稀土市场格局与技术瓶颈 -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精炼产能的90%,澳大利亚虽是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国,但其开采的稀土矿大多需运至中国进行精炼[3] -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曾掌控全球90%的稀土供应,但其后产业链转移至中国,美国投入近10亿美元试图重建产业链,但矿产品仍依赖中国精炼[3] - 稀土产业的关键瓶颈在于冶炼和萃取技术,而非单纯的开采,专家评估美国若想实现本土镓生产需耗时5至10年并投入数十亿美元[3] 美国对哈萨克斯坦钨矿资源的争夺 - 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直接介入,协助美国公司科夫哈萨克资本集团竞标哈萨克斯坦的上凯拉克廷矿和北卡特帕尔矿,这两个钨矿总储量约130万吨,投产后可连续供应30至40年[3][4] - 该钨矿被哈萨克斯坦称为"全球最值钱的未开发钨矿",钨是制造弹药、炮弹及美军穿甲弹等武器装备的关键金属[3] - 由于面临中国国企的竞争,美国可能通过国际开发金融公司、进出口银行等官方机构提供贷款支持,以帮助美国公司赢得矿权[4] 关键矿产的全球供应依赖与战略意图 - 中国供应全球约80%的钨精矿产量和90%的稀土精炼产能,美国地质调查局将钨和稀土列为"重点关注物资",认为供应中断将影响美国GDP[6] - 美国的系列行动旨在构建"去中国化"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哈萨克斯坦因其拥有钨、稀土、铀等资源而成为战略目标[6] - 这些举措被解读为试图制造"对华胜利"的政治表象,以掩盖美国在贸易战中的被动局面,但其实际产业效果受到质疑[7] 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优势与应对 - 中国拥有从稀土和钨的开采、冶炼到磁材、芯片材料等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7] - 2024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为12.3万吨,出口金额达256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稳固地位[7] - 中国已对含有中国成分的稀土相关产品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此举被视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通行做法[7] 美国行动面临的挑战与潜在后果 - 美国政府的直接商业干预行为被指与其以往倡导的市场经济原则相悖,显示出明显的"双重标准"[6] - 美国曾向哈萨克斯坦发出关税威胁信,警告若未能达成贸易协议将征收25%的关税,此举可能损害双边关系并促使哈萨克斯坦向中俄靠拢[6] - 即使美国成功获得矿权,其缺乏成熟的精炼技术意味着开采出的钨和稀土可能仍需运往中国进行加工,产业链建设预计仍需5到10年时间[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