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出席2025网安周山东省活动开幕仪式
齐鲁晚报· 2025-09-15 16:52
网络安全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应用导致攻击端作恶能力飞速进化 安全成为人工智能发展头等大事 [2] - 数据高度集中推动安全建设从传统外围防御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 [2] - 数智化转型深入使安全边界模糊化 风险传导呈现明显链式效应 [2] 行业面临核心挑战 - 高级威胁难以发现 攻击主体升级为高度组织化数字军团 采用零日漏洞和鱼叉攻击等技术 [2] - 安全体系存在形聚神散困境 不同厂商设备接口不统一导致无法联动响应 [3] - 数据流通管理困难 内部人员作乱成为心腹大患 特权账号盗用风险显著 [3] - 场景化安全建设滞后 大模型快速落地但传统方案难以适配能源和金融等行业需求 [5] 企业解决方案框架 - 打破数据孤岛障碍 通过扩大数据覆盖度 细化数据颗粒度 提升数据关联度实现体系化防御 [6] - AI赋能安全运营体系 奇安信AISOC在威胁检测时间和研判定性时间实现革命性提升 [7] - 端网云数深度融合防御立体攻击 奇安云镜系统明确划分云功能与安全功能边界 [7] - 零信任体系解决内鬼隐患 通过多维度属性认证确保数据访问安全 [8] - 大模型卫士防护体系覆盖数据安全 应用安全和模型安全 已通过公安部增强级认证 [8] - 统一平台实现三级联动 通过一次监测 全域预警和协同响应形成安全合力 [9] 企业实践成果 - 内生安全技术体系已在数百个大型机构成功落地 包括部委 能源 金融和航空领域 [6]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网络安全零事故记录 建立三级联动运营指挥体系 [6][9] - 大模型防护体系在超20个行业的60多家客户完成实验局验证 [8] - 形成长沙模式和西城模式等可复制实战化安全方案标杆 [9]
破发股高凌信息6股东拟减持 2022年上市即巅峰募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25 11:29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汉虎纳兰德持有2,464,756股(占总股本1.91%) 高灵投资持有1,820,000股(1.41%) 深圳科微持有1,924,898股(1.49%) 清科和清一号持有973,574股(0.75%) 中电科国元持有646,559股(0.50%) 嘉兴战新持有528,859股(0.41%) [1] - 上述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321,602股(占总股本5.66%)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单股东90日内不超过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2] - 减持计划自公告披露后3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 价格按市价确定 若遇除权除息将调整减持数量 [2] 一致行动人关系 - 汉虎华金持有700股(0.0005%) 与汉虎纳兰德 高灵投资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 三方合计持股4,285,456股(3.31%) [3][4] - 过去12个月内汉虎纳兰德减持2,563,744股(1.9825%) 深圳科微减持1,280,000股(0.9841%) 中电科国元减持1,300,589股(0.9999%) 嘉兴战新减持444,715股(0.3419%) [5]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2022年3月15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2322.6595万股 发行价51.68元/股 保荐机构为长城证券 [5] - 上市首日最高价51.00元(历史最高)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6] - 实际募资净额11.10亿元 较原计划15.02亿元少3.92亿元 发行费用合计9007.69万元(含承销保荐费7402.10万元) [6] 权益分派实施 - 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总股本92,906,379股为基数 每股派现0.2元(含税) 资本公积转增0.4股 合计派现18,581,275.80元 转增37,162,551股 分红后总股本增至130,068,930股 [7]
奇安信:“一块钱中标”对软件行业有破坏性杀伤力
北京商报· 2025-06-05 22:47
网络安全行业内卷现状 - 网络安全行业表面是硬件但核心能力在软件,软件开发需数年时间和大量资金投入[2] - 软件行业内卷现象严重,存在"一块钱中标"等破坏性低价竞争行为[2] - 行业内卷表现为不拼质量拼价格,试图"以价换量"扩大市场份额[3] - 软件行业内卷无底线,新能源车等硬件行业有10%成本底线而软件行业没有[3] 行业数据与挑战 - 2023年全球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近2200亿美元,2024年增至超2400亿美元[4] - 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智能体和AI垂直应用普及导致传统安全保护失灵[4] - 安全建设存在被动导向问题,导致"缺啥补啥、低价中标"的拼盘惯性[4] - 数据孤岛、资源投入不足、新旧系统兼容难是网络安全体系化建设三大障碍[4] 解决方案建议 - 行业需要改变买方采购习惯和制度以反内卷[4] - 提出重塑内生安全体系三条路径:拔烟囱扫盲区重塑数据聚合模式、建反馈加智能重塑安全运营模式、设安全体系总设计师重塑安全生态模式[5] - 强调体系力量是网络安全产业突围关键,内生安全是体系建设核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