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OC

搜索文档
奇安信(688561.SH)获ESG社会责任卓越企业奖,多维发力守护网络安全与责任
格隆汇· 2025-07-08 11:28
网络安全行业地位与重要性 - 网络安全已成为现代社会有序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直接关乎公众信任、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1] - 公司作为网络安全国家队,将网络安全建设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坚持科技向善理念[3] 国家级活动保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 累计完成87次国家重要活动网络安全保障任务,包括建党100周年、国庆7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4]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首次实现奥运史上网络安全"零事故",建立"六全"防护体系新标准[4] -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组建"红云战队"实现网络零中断,进博会采用"云地结合"防御模式阻断攻击[5] - 为超过4000家工业互联网企业及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安全防护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5] - 网神跨网文件安全交换管理解决方案入围工信部创新方案,成为电力、医疗等行业标准化工具[5]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2024年重点投入AI技术,AISOC、天眼等主力产品已实现AI化[6] - 自研QAX安全大模型深度接入DeepSeek,应用于威胁研判、渗透测试等场景[6] - 内部发布"奇安信CodeGen"实现代码自动补全、生成及BUG检查功能[6] 人才培养与社会公益 - 与70余所院校合作开发96门课程及200余个实验,通过"工程硕博"项目培养90余名学生[7] - 2024年向公益基金会捐赠800万元,资助860名网络安全专业学生[7] - 在西藏开展儿童眼病筛查和医生培训,支持乡村教育与数字化建设[7] 可持续发展与行业认可 - 首家基于ISO 14064标准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网络安全企业,推动低碳智能运营[8] - 获评数据安全社会责任"三星"级单位(最高级别),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9] - "金格奖"印证公司在国家安全守护、社会责任践行及绿色发展领域的标杆地位[9]
加强自主创新,做好网络安全守护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5 20:19
公司概况 - 奇安信是一家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民营企业,品牌符号为融合传统安全智慧与当代安全思想的"数据虎符"[1] - 公司核心思想为"数据驱动安全",持续为政府与企业提供网络安全解决方案[1] - 坚持强研发战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11] 核心产品与技术 - 天擎终端安全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多种安全与管理功能,覆盖5000万台终端[5][8] - 帮助中国联通管理40万台终端,节约70%安全投资[5][6] - 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按需配置功能模块[6] - 采用"零信任网络接入系统"技术,动态保障终端安全[7][8] - 保持每年一项重大技术更新的迭代速度[7] - QAX-GPT安全机器人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安全领域大模型[9] - AISOC产品将AI嵌入安全运营全流程,告警处理效率显著提升[9][10] - 在某测试中将40万条告警压缩至300余条威胁告警[10] - "AI+代码卫士"系统使漏洞发现效率提升300%,高危漏洞拦截率超95%[11] AI战略布局 - 抓住"AI驱动安全"趋势,推动安全大模型与产品深度融合[9] - 已推出覆盖多个垂直领域的"AI+网络安全"产品[11] - 未来将深化AI研判能力,研发能自主完成全流程的网络安全通用智能体[11] - 针对大模型应用新场景开发针对性防护方案[11] 人才培养 - 参与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与多所高校联合培养80多名工程硕博人才[12] -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既完成学术研究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12][13] - 通过虎符基地培养模式,累计输送1.5万名网络安全人才[13] - 在绵阳、武汉等地建立实训基地,采用"实训+带训"模式[13] 行业趋势 - 网络安全行业处于持续"攻防对抗"状态,需保持技术创新[6][7] - AI技术发展驱动网络安全攻防对抗升级[11] - 数字化、智能化加深导致网络安全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凸显[14]
奇安信: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现金流优化提质增效,四轮驱动战略攻坚2025-20250515
浙商证券· 2025-05-15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需求结构调整冲击盈利,公司坚定现金流优先战略优化运营提质效,虽短期收入承压,但现金流优化为长期经营韧性奠定基础,未来计划聚焦高价值客户、优化业务结构平衡收入规模与盈利能力矛盾 [2] - 降本增效三费管控显效,但营收波动推升占比,随着对费用精细化管理深化,2025年利润有望获得一定修复 [3] - 公司提出“四个聚焦”战略升级以实现2025年收入稳步增长目标,AI布局有望借力开源大模型技术深化应用 [4] - 考虑下游预算恢复节奏略慢于预期,调整盈利预测,虽短期业绩承压,但经营质量和现金流水平提升,长期有较高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3.49亿元,同比下降32.49%,归母净利润亏损13.79亿元,业绩下滑受宏观经济波动、客户IT预算缩减及行业需求结构调整影响 [2][9] - 分业务看,网络安全产品业务营收26.53亿元,同比下降44.03%;网络安全服务营收8.55亿元,同比微增9.79%;硬件及其他业务营收8.23亿元,同比下降8.10% [2] -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6.39亿元,同比下降40.55%;归母净利润-2.0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均由盈转亏 [9]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2.65%;归母净利润-4.1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亿元,均实现亏损缩窄 [9]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执行“现金流优先”战略,严控项目回款质量,全年收现比达109.4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2亿元,同比改善4.36亿元,创上市以来最优水平 [2] 费用情况 - 2024年三费合计同比下降12.66%,其中销售费用14.92亿元,同比下降19.33%;管理费用5.12亿元,同比下降10.98%;研发费用14.11亿元,同比下降4.99%,但收入端波动致费用占比被动上升 [3] 战略升级 - 聚焦核心产品,推动终端安全、边界安全等四大场景产品AI化,加速主力产品AI赋能 [4] - 聚焦核心客户和有效市场,向头部大客户集中,向直签模式集中,实现能力下沉拉动营收增长 [4] - 聚焦经销商体系效能提升,释放高价值客户资源,强化与产业伙伴合作 [4] - 聚焦海外市场,加速拓展重点国家,提升海外收入占比 [4] AI布局 - 借力DeepSeek开源大模型技术,深化AI在威胁检测、安全运营等场景应用 [4] - 持续优化自主研发的QNA威胁检测引擎性能,提升对网络威胁处理能力 [4] - 与北京银行、人保科技合作“AI+代码卫士”项目,持续优化AI驱动能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35、46.08、48.49亿元,归母净利润-3.09、-0.19、1.09亿元 [10] 财务摘要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349.25|4,434.79|4,608.47|4,848.60| |(+/-) (%)|-32.49%|1.97%|3.92%|5.2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379.37|-309.11|-18.91|108.69| |每股收益(元)|-2.01|-0.45|-0.03|0.16| |P/E|/|/|/|201.04|[12] 三大报表预测值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在2024 - 2027年有相应预测数据,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等 [13]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各年有相应预测值 [13]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在各年也有相应预测值 [13]
奇安信(688561):Q1企稳向好,紧抓回款与现金流管理
招商证券· 2025-05-02 23: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公司收入企稳、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16%,下游客户需求出现复苏迹象,公司紧抓回款与现金流管理,AI安全为行业贡献业务新增量 [1] - 下游客户需求逐步修复、大模型产业发展带来业务新增量以及公司注重盈利能力改善,预计公司业绩有望迎来修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4.42亿元、43.49亿元、46.97亿元、51.67亿元、56.84亿元,同比增长4%、 - 32%、8%、10%、10% [2][13]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0.26亿元、 - 14.32亿元、 - 3.15亿元、0.56亿元、1.52亿元,同比增长 - 226%、 - 5656%、 - 78%、 - 118%、170% [2][13]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亿元、 - 13.79亿元、 - 3.07亿元、0.50亿元、1.42亿元,同比增长26%、 - 2022%、 - 78%、 - 116%、184% [2][13]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10元、 - 2.01元、 - 0.45元、0.07元、0.21元 [2][13]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293.6、 - 15.3、 - 68.6、420.3、148.2;PB分别为2.1、2.4、2.5、2.5、2.4 [2][13] 基础数据 - 总股本6.85亿股,已上市流通股6.85亿股,总市值211亿元,流通市值211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MRQ)12.2元,ROE(TTM) - 15.8,资产负债率42.0% [3] - 主要股东为齐向东,持股比例21.83% [3]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 - 10%、 - 2%、 - 1%,相对表现分别为 - 7%、2%、 - 6% [6] 事件 - 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49亿元,YoY - 32.49%;归母净利润 - 13.7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 - 16.12亿元,同比亏损扩大;经营性净现金流 - 3.42亿元,YoY + 56.08% [7] - 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39亿元,YoY - 40.55%;归母净利润 - 2.0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扣非归母净利润 - 3.0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7] - 25Q1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YoY - 2.65%;归母净利润 - 4.18亿元,YoY + 13.03%;扣非归母净利润 - 4.10亿元,YoY + 21.62% [7] 回款与现金流指标 - 2024年公司收入利润承压,主要因客户削减预算、项目延期致收入下滑,行业价格竞争及需求结构变化致盈利能力下降 [7] - 25Q1整体经营企稳向好,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16%,云与大数据安全、终端安全、安全运营三大产品BG增长超24%,13款核心产品订单额同比增长35% [7] - 2024年全年收现比为109.40%,同比大幅提高26.04pct,人均销售回款62.85万元,同比提升9.46%;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 3.42亿元,同比改善4.36亿元 [7] AI安全业务 - 公司利用AI新技术赋能产品线,部分主力产品已实现AI化,自研QAX安全大模型引入DeepSeek,内部大面积使用AI辅助编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研发人员AI代码助手使用率接近80% [7] - “AI + 代码卫士”产品2025年在北京银行、人保科技实现部署,打造金融行业标杆案例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105.29亿元、91.92亿元、79.82亿元、81.39亿元、87.26亿元 [12]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7.36亿元、56.75亿元、55.19亿元、53.80亿元、52.56亿元 [12]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162.65亿元、148.67亿元、135.02亿元、135.19亿元、139.82亿元 [12]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54.03亿元、56.93亿元、46.34亿元、46.02亿元、49.38亿元 [12] - 2023 - 2027E长期负债分别为6.81亿元、3.82亿元、3.82亿元、3.82亿元、3.82亿元 [12]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60.84亿元、60.76亿元、50.17亿元、49.84亿元、53.20亿元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01.63亿元、87.69亿元、84.62亿元、85.12亿元、86.39亿元 [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78亿元、 - 3.42亿元、0.33亿元、1.17亿元、0.17亿元 [12]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85亿元、 - 1.88亿元、0.61亿元、0.61亿元、0.61亿元 [12]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5.68亿元、1.72亿元、 - 12.28亿元、 - 2.10亿元、0.15亿元 [12] - 2023 - 2027E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6.05亿元、 - 3.58亿元、 - 11.34亿元、 - 0.31亿元、0.93亿元 [12]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4.42亿元、43.49亿元、46.97亿元、51.67亿元、56.84亿元 [13]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22.30亿元、19.14亿元、19.73亿元、20.67亿元、22.73亿元 [13]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0.26亿元、 - 14.32亿元、 - 3.15亿元、0.56亿元、1.52亿元 [13]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分别为0.18亿元、 - 14.35亿元、 - 3.19亿元、0.53亿元、1.49亿元 [13]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72亿元、 - 13.79亿元、 - 3.07亿元、0.50亿元、1.42亿元 [13]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年成长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 - 32%、8%、10%、10%;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 226%、 - 5656%、 - 78%、 - 118%、17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 - 2022%、 - 78%、 - 116%、184% [13]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毛利率分别为65.4%、56.0%、58.0%、60.0%、60.0%;净利率分别为1.1%、 - 31.7%、 - 6.5%、1.0%、2.5%;ROE分别为0.7%、 - 14.6%、 - 3.6%、0.6%、1.7%;ROIC分别为 - 8.3%、 - 11.3%、 - 2.0%、1.2%、2.1% [13]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4%、40.9%、37.2%、36.9%、38.1%;净负债比率分别为12.2%、16.0%、9.3%、8.2%、8.7%;流动比率分别为1.9、1.6、1.7、1.8、1.8;速动比率分别为1.8、1.5、1.5、1.6、1.6 [13]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0.3、0.3、0.4、0.4;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7、2.3、2.4、2.4、2.6;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1、0.7、0.8、0.9、0.9;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3、0.9、1.0、1.0、1.0 [13] - 2023 - 2027E每股资料:EPS分别为0.10元、 - 2.01元、 - 0.45元、0.07元、0.21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 - 1.14元、 - 0.50元、0.05元、0.17元、0.02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4.83元、12.80元、12.35元、12.42元、12.61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00元、0.00元、0.00元、0.02元、0.06元 [13]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PE分别为293.6、 - 15.3、 - 68.6、420.3、148.2;PB分别为2.1、2.4、2.5、2.5、2.4;EV/EBITDA分别为115.2、 - 21.1、224.3、58.8、49.7 [13]
大模型应用面临安全挑战 齐向东建议五个关键筑牢AI安全底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22:14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的安全挑战 -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迎来大爆发,涵盖基本应用、增强应用、专业应用和深度应用,驱动政企机构提升生产力和创造力 [2] - 大模型应用面临三重安全挑战:"小数据"安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关切,数据泄露或篡改将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崩塌 [3] - 大模型"裸奔"上线可能引发业务停摆的链式危机,过度依赖AI导致决策失准会引发"蝴蝶效应" [3] 筑牢AI安全底线的五个关键措施 - **接入放心用**:构建大模型安全"红域",通过多维度边界隔离实现数据、算力、平台等资源的专属防护 [4] - **权限强管控**:采用堡垒机和"零信任"技术,对开发、训练等特殊人员和终端进行增强式安全管控 [4] - **严把内容关**:建立贯穿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内容安全治理机制,强化核心数据管控 [4] - **杜绝新隐患**:以实战化评估方法检测大模型安全、内容安全、组件安全等,降低数据泄露和业务中断风险 [4] - **运营可闭环**:通过AISOC实现AI与安全运营结合,实时监测攻击行为并高效拦截,形成安全闭环 [5]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价值 - 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加工设计、生产等数据形成"小数据",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3] - 安全措施落地后,大模型将发挥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正向价值,为千行百业提供"定心丸"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