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布式网络
icon
搜索文档
微软第一座“AI超级工厂”投入运营:将两座数据中心连接,构建分布式网络
美股IPO· 2025-11-13 11:39
微软AI基础设施战略 - 微软首座“AI超级工厂”正式投入运营,通过专用高速网络连接亚特兰大与威斯康星州的数据中心,构建跨州协同的分布式计算集群 [1][3] - 此举标志着AI基础设施从独立站点建设正式迈向网络化协同新时代,旨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加速AI模型训练 [1][3] - 该战略是公司应对爆炸性算力需求、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巩固领导地位的关键一步 [3][4] 分布式网络架构 - “AI超级工厂”核心是将多个地理上分散的数据中心融合成一个虚拟的单一超级计算机,与运行数百万独立应用程序的传统数据中心设计理念截然不同 [5] - 分布式网络整合数十万个最先进的GPU、EB级存储空间和数百万个CPU核心,设计目标是支持参数规模达数万亿级别的未来AI模型训练 [5] - 随着AI训练流程日益复杂,涵盖预训练、微调、强化学习和评估等多个阶段,跨站点协同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5] 新一代数据中心技术特征 - 亚特兰大Fairwater设施占地85英亩,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英尺,设计完全为AI工作负载优化 [6] - 采用高密度双层建筑设计,在更小物理空间内容纳更多GPU以缩短内部通信延迟 [7] - 部署英伟达GB200 NVL72机架规模系统,可扩展至数十万个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 [8] - 设计复杂闭环液体冷却系统应对GPU高热量,几乎不消耗水资源,初次注水量仅相当于20个美国家庭一年用水量 [8] - 通过高速网络内部紧密连接所有GPU,确保信息在芯片间快速流通 [8] 广域网连接与算力分配 - 微软部署12万英里专用光纤电缆构建AI广域网,使数据能以接近光速无拥堵传输 [9] - 跨州建设而非集中算力,主要出于土地和电力供应考量,将电力需求分散以避免对单一电网或社区造成过度负担 [9] - 随着模型规模增长,训练所需算力已超出单个数据中心承载极限,网络需确保所有GPU持续忙碌 [9] 行业竞争与资本投入 - 科技巨头间AI军备竞赛不断升温,微软计划未来两年内将其数据中心总面积扩大一倍 [3] - 微软在刚过去财季资本支出超过34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一年继续增加投资 [4] - 整个行业科技公司今年AI相关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4000亿美元 [4] - 主要竞争对手亚马逊在印第安纳州启动占地1200英亩的Project Rainier数据中心集群,预计消耗2.2吉瓦电力 [10] - Meta Platforms、甲骨文等公司公布庞大建设计划,AI初创公司Anthropic计划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用于计算基础设施 [10] 客户与服务范围 - 新的“AI超级工厂”网络将支持OpenAI、微软自身AI超级智能团队及Copilot等核心业务 [3] - 同时为法国Mistral AI和埃隆·马斯克的xAI等关键客户提供服务,凸显其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核心地位 [3]
冲动、理性与多巴胺:你的每个决定,大脑早有安排?
36氪· 2025-11-10 20:42
你是个擅长做正确决策的人吗? 先别急下判断,不如来看一道经典逻辑题:琳达是一位追求社会公正的女性,哲学专业,曾参与反核武器示威游行,那么,以下哪一项的可能性更大? a.琳达是一个银行柜员; b.琳达是一个活跃于女性主义运动的银行柜员。 在一项实验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都选了(b),然而正确答案其实是(a)——毕竟单一情况被满足的可能性,总是比该情况和另一种情况同时被满 足的可能性大。可很多人因为刻板印象、合取谬误等思维定式而错选。 很多时候,即使经过深思熟虑,我们也会在做选择时失误;然而有时我们下意识的决定却"歪打正着",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现象?大脑究竟是如何做决策 的? 其实,决策研究已经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交叉科学,汇集了神经科学、心理学、数学、经济学、工程学等等许多不同领域的资源。从前我们面对人生岔路 时只能凭借经验或运气选择方向。现在,科学或许可以帮得上忙。 我们常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在于人有智慧,能够运用复杂高级的认知能力来进行决策,许多科学家都对人类的决策机制兴趣盎然。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2011年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将人类心智描述为两种关系密切的思考系统:系统1运作迅速,且自动运行 ...
互联网的起源:从“lo”到全球连接的革命
搜狐财经· 2025-10-29 22:21
互联网历史起源 - 1969年10月29日,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计算机对计算机的消息传输,发送的信息为“lo”[1] - 首次传输因斯坦福研究所计算机预期接收速度为每秒10个字符,而ARPANET传输速度达每秒5000个字符,导致系统崩溃[2] - 此次尝试虽未完成预期传输“login”一词,但奠定了互联网发展的基础[2] 技术基础与创新 - 上世纪60年代,受冷战局势推动,美国军方需要一种在核攻击后仍能保持通讯的网络[3] - RAND公司科学家保罗·巴兰和沙拉·博姆于1964年提出“分布式网络”概念,核心技术为“数据包交换”[3] - 数据包交换技术将信息分解成小部分,通过不同路径发送至接收端再重新组装,极大提高了通讯可靠性[3] 早期愿景与现实影响 - ARPANET项目的科学家在1970年代即预测计算机网络将如同电力和电话一样,成为家庭和办公室的基础设施[4] - 该愿景已实现,互联网如今渗透至在线购物、社交媒体等生活的方方面面[4] - 互联网的诞生是科技史上一大里程碑,深刻改变了通讯方式和生活方式[5]
国际商业结算(00147)上涨25.62%,报0.255元/股
金融界· 2025-08-07 09:46
股价表现 - 8月7日盘中股价上涨25.62%至0.255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55.39万港元 [1] 业务定位 - 公司专注于构建基于区块链和分布式网络的全球多币种实时清结算平台 [1] - 平台直接连接各国央行系统以实现跨境资金7×24小时高效流动 [1] - 业务重点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1] 市场覆盖 - 服务覆盖区域人口规模约44亿 [1] - 覆盖区域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72亿元 [2] - 2024年度净亏损2.11亿元 [2]
正链科技(零极数字集团)拟美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主营业务内容等情况
智通财经· 2025-08-01 21:48
公司上市进展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对9家企业出具补充材料要求 其中包括正链科技(零极数字集团) [1] - 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计划发行200万普通股 发行价每股4美元 募资800万美元 预计发行市值达2亿美元 [1] - 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股权结构 主营业务内容 外商投资准入及发行上市方案等事项 [2] 股权结构及合规性 - 需说明未将胡广庆配偶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的依据 [2] - 需核查股权架构搭建涉及的外汇管理及外商投资监管程序合规性 [2] - 需说明2023年1月股权转让中新增股东基本情况 入股原因 定价依据及关联关系 [2] - 需明确主要境内运营实体设立及历次股权变动的合法合规性 [2] - 需说明零极控股外商投资信息报告义务履行情况 [2] 主营业务及财务数据 - 需结合报告期内各年度前五大客户及业务类型说明主要产品功能及应用场景 [2] - 公司分布式网络基础设施软件产品应用于数字政务 在线教育 电商 食品溯源 物联网等领域 [3] - 2023~2024财年(截至9月30日)营收分别为568万美元和590万美元 净利润分别为252万美元和271万美元 [3] 外商投资及发行方案 - 需说明未来开展增值电信业务的具体规划 与主营业务的关联性及外资准入政策 [2] - 需说明假设行使超额配售权后的发行股数 募集资金量及发行前后股权结构变化 [2] - 需明确本次发行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化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 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 [3] - 2023年2月成立Zerolimit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开曼)作为上市主体 [3] - 公司致力于为政企和全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