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
搜索文档
Atlas Energy Solutions (AESI)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4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营收为2.596亿美元,调整后EBITDA为4020万美元,利润率为15% [4][16] - 第三季度净亏损2370万美元,每股净亏损0.19美元 [18] - 第三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2200万美元,占营收的8% [18] - 第三季度每吨运营成本(含特许权使用费)上升至13.52美元,高于预期 [6][16] - 第三季度现金SG&A为2550万美元,包含130万美元的非经常性项目,若剔除诉讼等费用则符合预期 [18] - 第三季度已发生资本支出为3050万美元,其中增长性资本支出1230万美元,维护性资本支出1820万美元,前九个月总计约1.001亿美元,维持2025年总资本支出1.15亿美元的预算 [18][19]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下降,销量约为480万吨,平均支撑剂售价略低于每吨20美元,调整后EBITDA将环比下降 [5][16][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支撑剂业务**:第三季度销量为525万吨,略低于第二季度,平均每吨营收为20.34美元,支撑剂销售额为1.068亿美元 [5][17] - **物流业务**:第三季度处理量为530万吨,环比小幅下降,物流业务收入为1.357亿美元,利润率面临压力 [7][16][17] - **电力业务**:第三季度电力租赁收入为1710万美元,预计第四季度将因设备部署增加而小幅增长 [16][17] - 电力业务机会管道接近2吉瓦,目标是在2027年初部署超过400兆瓦的电力,大部分为长期合同 [11][59][63] - 公司已下单订购超过240兆瓦的新型高密度发电设备,预计将于2026年末至2027年初部署 [11][36][5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二叠纪盆地完井活动显著放缓,压裂车队数量从2024年平均90多支、今年3月峰值约95支,降至第三季度初约80支,第四季度可能进一步下降 [7] - 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在每桶60美元左右交易,运营商缺乏增加活动的动力 [7] - 公司在二叠纪盆地的市场份额估计已增长至约35%,并预计明年将进一步增长 [8][22][8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核心战略是基于拥有最低成本的砂矿储备,并结合广泛的物流网络和Dune Express管道,通过周期低谷期巩固市场地位 [8] - 已启动一项全公司范围的效率提升计划,初始目标为实现每年2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 [8][19] - 电力业务被视为战略转型重点,通过收购Moser Energy Systems进入该领域,旨在利用与油气业务周期不相关的长期合同,提供稳定现金流 [9][10][21] - 电力业务战略定位为一体化电力生产商,为数据中心、工商业等提供"电表后端"的长期定制化电力解决方案 [26][27][56] - 鉴于电力市场的变革性机遇,公司决定暂时暂停股息支付,以保留资本用于投资,并保护资产负债表 [13][14][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季度销量显著低于预期,主要因多个关键客户为保全2025年资本预算而减缓或暂停了完井活动 [5] - 预计第四季度销量将因季节性因素和客户继续控制资本支出的意图而再次环比下降,预计约为480万吨,可能是本轮周期的低点 [5][16] - 对2026年早期客户计划沟通显示销量将有所改善,但对2026年初的广泛复苏持谨慎态度,预计2026年市场状况可能与2025年相似 [5][7][75] - 尽管当前环境充满挑战,公司对其通过低谷期获得市场份额的进展感到乐观,并预计其核心工厂在2026年将保持高利用率 [8][80] - 电力业务面临的宏观顺风被描述为"爆炸性"和"一代人一次的机会",需求增长迅速,远超最初预期 [9][26][59] 其他重要信息 - Kermit工厂的尾矿池和湿棚问题导致第三方服务成本增加和停机时间,推高了9月份的运营成本,这些问题在10月持续但正恢复正常,预计成本压力将随季度推进而缓解 [6][40] - 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初交付并调试两艘新挖泥船,将释放显著产能并提高成本效率 [6] - 物流业务有意在第四季度维持一些额外运力,以确保能为预期的2026年需求做好准备 [7] - 电力业务订购的新设备为4兆瓦输出的往复式发动机,包括电厂平衡设备,旨在长期固定部署 [36][38] - 2026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低于2025年水平,并接近维护性资本支出水平,电力业务的首批大规模订单预计将通过项目融资方式解决,对2026年现金资本支出影响最小 [4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电力业务的战略演变、Moser的作用以及设备订单的依据 [25] - 电力业务战略未改变,只是进入下一阶段,收购Moser获得了成熟的团队和专业能力 [26] - 电力需求旺盛,公司定位为一体化电力生产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新设备订单是为了扩大规模 [26][27][28] - Moser的现有资产能够提供即时桥接电力,解决客户当前危机,为部署永久性解决方案争取时间,是战略的关键部分 [29] 问题: 新设备订单的合同依据和融资计划 [30] - 设备订单基于已明确的合同意向,谈判正在进行中 [30] - 融资方面考虑项目融资,因为永久性电力解决方案产生的长期现金流具有可融资性 [31] 问题: 所订购电力设备的类型、供应商和成本细节 [35] - 设备为4兆瓦输出的往复式发动机,未披露原始设备制造商 [36] - 设备为固定式部署,非拖车式,旨在创建小型发电厂 [37] - 订单包含电厂平衡设备,成本与市场报道的每兆瓦成本一致,在工程、采购和建设合同全部敲定前不提供完整成本细节 [38] 问题: 第三季度运营成本升高的原因及正常化时间表 [40] - 成本升高源于Kermit矿场的尾矿池填充问题,导致湿法选矿效率低下和重复处理,增加了成本和干燥时间 [40] - 新的尾矿池已建成,挖泥船已移至新矿区,预计第四季度初成本仍较高,但随后将下降,2026年新挖泥船投产后成本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41][42] 问题: 2026年资本支出展望及在电力和砂业务间的分配 [43] - 2026年资本支出预计低于2025年,接近维护性水平,因当前市场环境下增量增长投资不合理 [44] - 电力业务资本支出主要考虑项目融资,对现金资本支出影响小,但保留现金对于支付定金和把握机会至关重要 [44][45] 问题: 2027年400兆瓦部署目标与之前指引的协调 [47] - 400兆瓦指部署容量,而非铭牌容量,该目标包含了Moser原有资产的增长和新订购的240兆瓦资产的贡献 [49][50] - 随着对新设备投入资本,电力业务EBITDA目标已上调 [52] - Moser资产在提供桥接电力、解决客户紧急需求方面具有关键优势,有助于促成永久性电力合同 [54][55][56] 问题: 天然气发电设备的市场供应和交货期状况 [57] - 天然气发电设备市场供应非常紧张,主要原始设备制造商的交货期已排到2028年及以后 [71] - 保留资本对于快速把握出现的设备采购机会至关重要 [72] 问题: 电力业务2吉瓦机会管道构成和增长前景 [62] - 约10%机会来自油气领域(如微电网),40%来自工商业领域,50%来自数据中心 [63] - 工商业和数据中心项目通常寻求10年以上的长期供电合同 [66] 问题: 电力业务新机遇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支出倍数 [67] - 未提供具体细节因谈判正在进行,但指出每兆瓦产生的EBITDA与行业内其他公司披露的数据不会相差太远 [68] 问题: 新订购的240兆瓦设备是用于单一项目还是多个项目,以及最终用户 [77] - 预计该设备将部署在非油气领域,可能用于一到两个项目,甚至可能是一个单一项目 [78] 问题: 2026年支撑剂业务销量展望 [79] - 公司认为第四季度可能是其销量低谷,即使油价保持疲软,公司通过成本优势和物流优势(如Dune Express)获得市场份额,预计2026年销量将改善 [80][81] - 当前正在进行的招标季节情况乐观,公司预计将获得更多份额 [81] 问题: 股票回购计划的状态和历史回购情况 [83] - 公司仍有2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本季度未执行回购,上一季度执行了少量回购 [83] - 尽管暂停股息,但不会排除股票回购作为资本使用方式,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远低于内在价值 [84][86][87]
十五五规划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碳中和ETF(159790)规模同类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0:44
市场表现 - 2025年11月3日A股三大指数走弱,碳中和ETF(159790)逆势翻红上涨0.12% [1] - 碳中和ETF持仓股表现强劲,阿特斯上涨超过8%,天合光能上涨超过6%,特变电工上涨超过4% [1] - 碳中和ETF(15979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ETF基金,跟踪中证低碳经济主题指数 [2] 政策导向 - 十五五规划明确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 [1] - 规划提出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 [1] - 政策将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并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1] - 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国际规则标准完善和衔接互认 [1] 行业机遇与基础设施 - 华泰证券认为发展分布式能源,结合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为绿电直连方案提供了可行空间及具体消纳考核路径 [1] -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逐步转向“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化布局 [1] - 碳中和ETF聚焦电池、电力、光伏设备等低碳主题公司,受益于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 - 指数覆盖社会经济各领域与减碳相关的行业及企业,业绩增长空间广阔 [2]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1 11:43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传统能源品种单独规划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协同,并加强生产侧与消费侧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发展现状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技术、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并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的跨学科专业人才[1] - 人才匮乏问题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项目概况 - 培训名称为《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证书[1]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为《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每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目标受众群体 - 培训对象包括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集团、地方能源集团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各省市城燃企业[2] - 新能源企业如风电、光伏、储能等以及园区管委员也是目标学员[2] -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设计院和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人员符合参加条件[2] - 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行业的人员均可报名[2] 核心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综合能源方案策划[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课程包括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问题总结、运营模式解读、平价上网预期评判和典型项目分析[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课程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核心设备选型关键参数确定和设备选择以及典型项目开发经验分享[4] - 风电应用课程涵盖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以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氢能应用课程包括氢能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及工程应用场景、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场景以及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4] - 新型储能与能效提升项目课程涉及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不同类别经济性分析与评判、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课程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以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系列培训丨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0 16:54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环节协同,并加强生产侧与消费侧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发展现状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项目概况 - 培训名称为《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证书[1]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是《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目标参与群体 - 目标学员包括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集团、地方能源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省市城燃企业[2] - 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园区管委员也是重点参与对象[2] - 其他目标群体包括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设计院、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2] - 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员均可参加[2] 核心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策划[3] - 包括客户需求分析与服务策略,以及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建设与运维[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课程包括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问题总结、运营模式解读、平价上网预期评判和典型项目分析[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课程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核心设备选型关键参数确定和设备选择,以及典型项目开发经验分享[4] - 风电应用课程涵盖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以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氢能应用课程包括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及工程应用场景、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场景及方式、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以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新型储能和能效提升项目课程涵盖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不同类别储能项目经济性分析与评判、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课程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以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系列培训丨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8 16:1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传统能源品种单独规划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协同,并加强生产侧与消费侧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被视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现状与培训需求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技术、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并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的跨学科专业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涵盖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地方能源集团、石油城燃企业、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节能环保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商、设备商、设计院、科研院所及产业投资公司等广泛从业人员[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趋势及方案策划[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课程包括其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及平价上网预期评判[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课程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运营维护及核心设备选型[4] - 风电应用课程包括产业发展背景趋势、双碳目标下应用、项目成本经济性分析[4] - 氢能应用课程涵盖产业链、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替代场景及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4] - 新型储能与能效提升课程包括储能分类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未来方向及节能技术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课程包括节能降碳方法、零碳建设思路方法论、评价体系及智慧园区解决方案[4] 培训基本信息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为《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7 14:32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以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能源品种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并促进生产侧与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现状与培训需求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问题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广泛覆盖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设计院、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方案策划[3] - 详细讲解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及平价上网预期[4] - 分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开发前景、系统设计及核心设备选型[4] - 探讨风电产业在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成本与经济性分析[4] - 介绍氢能产业链、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应用及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4] - 研究新型储能、能效提升项目的分类、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4] - 提供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的评估方法、建设思路、评价体系及解决方案案例[4] 培训基本信息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含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 培训合格者将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的证书[1]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5 09:57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能源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电、热、冷、气、水等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以及生产侧与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被视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发展现状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等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此类专业人才的匮乏已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项目概况 - 培训名称为《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颁发培训证书[1]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为《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目标培训对象 - 培训对象涵盖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集团、地方能源集团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各省市城燃企业[2] - 目标对象还包括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园区管委会[2] -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商、设计院、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也是目标学员[2] - 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均可参加[2] 核心课程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综合能源方案策划[3] - 包含客户需求分析与服务策略以及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建设与运维[3] - 详细讲解分布式光伏项目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包括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涉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以及核心设备选型[4] - 课程包括风电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涵盖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以及典型项目[4] - 涵盖氢能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应用,包括氢能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场景、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及典型项目[4] - 包含新型储能、能效提升项目的应用,涉及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不同类别项目经济性分析、未来发展方向以及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课程涉及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以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3 19:1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消费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协同[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市场机遇与人才缺口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涵盖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设计院、产业投资基金等广泛产业链参与者[2] 核心培训内容与技术应用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风电、氢能、新型储能及能效提升、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七大模块[3][4] - 具体技术应用包括分布式光伏项目平价上网预期评判、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核心设备选型、氢能产业链及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新型储能项目经济性分析等[4] - 培训重点在于综合能源方案策划、客户需求分析、项目建设与运维以及典型项目案例分享[3][4] 培训组织信息 - 培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主办,《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承办[2]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费用为3600元/人[2][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10 18:09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旨在提高终端消费的清洁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品种协同以及纵向“源网荷储用”多供应环节协同,并促进生产侧与消费侧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是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现状与培训需求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能力,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的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 培训对象包括电网公司、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园区管委会、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设计院、科研院所、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及其他有志于从事该行业的人员[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策划[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其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部分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及核心设备选型[4] - 风电应用部分包括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成本和经济性分析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氢能应用部分包括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新型储能与能效提升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未来发展方向及节能技术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部分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案例[4] 培训基本信息 - 培训形式为线上,时间为2025年10月22日至25日[2] - 主办单位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承办单位是《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2] - 培训费用为3600元/人,包括培训费、资料费和证书费[4]
分布式能源规划员(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培训火热报名中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19:05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 以提高终端消费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水平[1] - 行业趋势是打破不同能源品种单独规划、设计、运行的传统模式 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源网荷储用"能源多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以及生产侧和消费侧的互动[1] - 多能联供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1] 行业人才需求与挑战 - 目前行业缺乏熟悉用户用能特性 掌握能源规划、转化、智能控制等技术 并具备能效碳排放评估 通晓末端节能减碳、投资、建设、运营等跨学科专业应用人才[1] - 人才匮乏严重影响各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和发展的进程[1]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综合能源服务综述 包括其内涵、推动力、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与发展趋势以及方案策划[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其发展概况、行业政策、技术要点、运营模式、平价上网预期评判及典型项目分析[4]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部分包括市场展望、适应场景分析、开发前景、实施措施、系统设计方法、运营维护注意事项及核心设备选型[4] - 风电应用部分包括产业发展背景和趋势、双碳目标下的综合能源应用、项目成本和经济性分析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氢能应用部分包括产业链详解、含氢多能站、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替代应用、新能源制氢与氢储能系统及典型项目分析[4] - 新型储能与能效提升项目应用部分包括储能项目分类和发展背景、政策框架内实施流程、经济性分析与评判、未来发展方向、节能技术及项目应用[4] - 近零碳工厂园区建设评估部分包括节能降碳主要方法、零碳工厂建设思路方法论、零碳工厂/园区评价及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及案例[4] 目标参与企业与机构 - 培训对象包括电网所属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集团 地方能源集团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省市城燃企业[2] - 目标对象还包括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园区管委员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设计院、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2] - 综合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公司、产业投资公司等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有志于从事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行业的人员也是目标对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