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布式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额超1.5万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2 08:20
新能源发电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广 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 额同比增长超70%,东中部地区分布式光伏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 番。 电力供应保障投资持续扩大。上半年,煤电、核电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华东、华中、内蒙古 西部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成投产。电网、抽水蓄能等领域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160多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按期投产,多条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四川攀西电网优化改造工程 全面建成投产,华北、华东、西北、东北电网一批省间联络线工程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记者 廖睿 灵) 在国家能源局7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今年上半 年,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良好势头,全国在建和年内计划开工的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 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民营企业投资保持较 快增长,新增能源投资不断"向绿向新"聚集。 ...
媒体报道丨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中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1.5万亿元
国家能源局· 2025-08-01 17:11
能源投资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1.6% [2] - 东、中、西部地区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速均超过20% [2] 新能源发电投资 - 广西、新疆陆上风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翻番 [2] - 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2] - 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4.5% [2] - 分布式光伏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70% 东中部地区保持快速增长 [2] - 光热发电完成投资额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 [2] 能源新业态投资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实现翻番 吉林省多个在建绿氢项目加快推进 [2] - 充换电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近70% [2] - 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9个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智能化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2] - 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 [2] 民营企业投资 - 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27.8% [3] - 民营企业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加快释放 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都在40%以上 [3] - 民营企业在充换电基础设施、集中式光伏等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5%左右 [3]
省级“双碳”指数评价报告: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进入年度得分前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22:21
省级"双碳"指数评价结果 - 北京在2022~2023和2023~2024两个年度评价中稳居榜首 [1] - 上海和天津在2023~2024年度评价中表现突出 [1] - 吉林、广东、四川、江苏、重庆、福建和湖南进入最新年度前十 [1] - 河南、黑龙江、海南、湖北和浙江处于中游偏上 [1] 新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6月中国风光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 提前6年达到2030年目标 [2] - 2025年一季度风光发电装机达14.82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 [2] - 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等省份提前完成"十四五"光伏建设目标 助力光伏装机突破10亿千瓦 [2] 新能源发展模式与挑战 - 西部以集中式光伏为主 东部以分布式为主 中部二者兼有 [2] - 集中式光伏和风电大规模发展导致风光电力消纳压力持续增加 [2] - 部分项目存在重建设、轻维护倾向 盈利能力不高 [2] 光伏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集中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 [2] - 中国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正围绕"反内卷"进行调整 [2] - 光伏出海面临国际贸易障碍和调整 需加强研究 [2] 新能源发展潜在问题 - 高比例风光电力消纳面临挑战 [3] - 生态敏感区域可再生能源项目累积环境影响需重视 [3] - 未来风光组件大规模退役的固废处置问题需提前应对 [3]
存量机制电价0.3078元/kWh,增量机制电量≤80%,执行12年!甘肃“136号文”征求意见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甘肃省推动所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 包括集中式光伏 集中式风电 分布式光伏 分散式风电 光热发电等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1] - 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交易或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分布式光伏可作为独立市场主体或聚合后进入市场 未参与市场的分布式光伏默认接受现货市场月度加权平均价格 [1] 存量项目机制安排 - 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 机制电价为0.3078元/千瓦时 [2][3] - 执行期限按项目剩余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对应年份与投产满20年对应年份较早者确定 全生命周期小时数无法确定的按投产满20年计算 [3] - 扶贫类 特许经营权类 分布式光伏 平价示范 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额纳入机制 分散式风电及特定项目按风电1800小时 光伏1160小时纳入机制 [3][4] - 剩余机制电量由其他存量项目按装机容量等比例分配 单个项目每年申报机制电量不得高于上一年规模 不参与申报视为放弃机制电量 [5] 增量项目机制设计 -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根据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及用户承受能力动态调整 [7] - 单个项目申请机制电量不高于全部上网电量的80% 新能源企业在价格上下限内竞价 机制电价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但不得高于上限 [7] - 增量项目执行期限为12年 未按期投产项目可能取消竞价资格 每年10月底前组织次年竞价 9月底前公布电量规模及电价上下限 [8][9] 竞价主体资格 - 已投产项目需提供能源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核准备案文件 并网验收意见等材料 未投产项目需列入电力发展规划或专项规划 [10][11] - 分布式电源聚合商需为注册售电公司或虚拟电厂 需提交代理协议及被代理项目资料 同一项目在同一竞价场次仅能选择一家聚合商 [12] 机制电量计算 - 单个项目申报机制电量上限=装机容量×同类型电源上年度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自发自用电比例)×(1-厂用电率)×80% [14] - 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平均厂用电率取零 分布式电源聚合商需为每个代理项目单独申报机制电量 [15]
农村能源转型动力澎湃
经济日报· 2025-07-14 06:12
农村能源革命核心观点 - 农村能源革命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通过可再生能源转型改变乡村能源结构,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 - 到2025年试点县目标: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30%,增量占比超60% [2] - 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巨大,年均可提供73亿吨标准煤能量,相当于当前农村能源消费总量的12倍 [4] - 农村能源碳达峰将早于全国,因可再生能源替代速度快、终端消费清洁化加速 [7] 政策与目标 - 国家推出"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等政策支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推动农村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 [7] 试点案例与模式创新 - 浙江海盐县雪水港村:打造"光伏村",639户完成土灶电气化改造,供电可靠率超99.999% [2] - 云南弥渡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广西宾阳县建成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河南兰考县发展光储充微电网 [3] - 江苏泗洪县"光伏粮仓"项目年收益超百万元,光伏电力用于粮食智能化存储与加工 [4][5][6] 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 - 分布式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实现就地生产消费,效率高成本低 [4] - "光伏+农林牧渔""光伏+乡村观光"形成"农—能—旅"融合新业态 [6] - 电动农机渗透率提升,电采暖经济性拐点出现加速散煤替代 [7] 未来增长领域 - 农村用电量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社会,2035年电气化水平超全国均值 [7] - 农业生产、乡村特色产业、旅游业、仓储物流与交通出行四大领域占新增电量超70% [7] 现存挑战 - 项目开发模式与多元用能场景不匹配,基础设施与建设进度不协调 [8] - 政策执行不连续影响预期收益,农村能源统计数据不完整 [8]
新能源建设提速打造绿色航空新城
西安日报· 2025-07-11 16:27
绿色低碳经济国家战略 -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 - 西安航空城集团聚焦分布式光伏 储能 智慧供热等核心领域 成为区域低碳转型核心引擎 [1] 光伏发电业务进展 - 上半年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并网8 41MW(累计60MW) 发电量达2860万度 新拓展项目2个共10 5MW [2] - 光储充一体化业务新中标综保区和翠林路光伏车棚充电桩2个项目 双创园储能项目加快施工 [2] - 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 包括陕重汽扩能新基地1 64MW屋顶光伏(累计发电24 105万度) 陕西通力2 6MW项目 西安银石0 7MWp项目 [2] - 光伏项目降低企业不可再生能耗 节约成本 优化能源结构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2] 新能源全产业链能力 - 航源公司取得电力设计乙级资质 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等多项资质 形成"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能力 [4] - 未来将形成以光伏为核心 整合储能 充电桩 供冷供热等多种能源形式 重点培育EPC总承包 电力交易 绿证交易等轻资产业务 [4] - 采用"重资产+轻资产"双轮驱动模式 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生态 业务范围覆盖西北辐射全国 [4] 多元应用与区域拓展 - 建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配套光伏车棚与储能系统 实现清洁发电 储能消纳 充电服务闭环运行 [5] - 完成首个省外EPC项目——甘肃轩辕•时代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扩大新能源"朋友圈" [5] - 呼应国务院对"工业园区多能互补"部署 构建多能互补 内外联动的绿色能源生态圈 [5] 未来发展目标 - 紧扣"双碳"目标 践行"绿色阎良"发展理念 打好"绿色能源牌" 助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 [6]
零碳园区建设快步跑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迎新路径
证券日报· 2025-07-09 23:48
零碳园区政策发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零碳园区建设基本条件和8方面重点任务 [1] - 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为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指明方向 [1]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1] 地方政府推进情况 - 四川计划到2027年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 [2] - 江苏无锡启动"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三年内建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 [2] - 陕西已制定《陕西省零碳或近零碳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 - 西安将遴选10家单位开展零碳(低碳)工厂和园区试点建设 [2] 政策具体措施 - 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配置储能资源 [3] - 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 [3] - 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3] - 支持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探索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路径 [3] 行业影响 - 政策对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带来积极影响 [1] - 零碳园区可实现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1] - 分布式光伏凭借清洁、灵活特性将成为零碳园区重要选择,"光伏+储能"可能成为标配 [3] - 零碳园区将推动高载能产业向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促进新能源资源就地消纳 [4]
国泰海通|煤炭:新能源步入下半场,电煤压力最大已过
新能源发展现状与政策影响 - 近十年来新能源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2] - 新能源挤压火电需求,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66.75%降至2024年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2] - 2025年"430新政"导致分布式光伏量价不确定性增加,盈利模式改变,"531新政"推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较燃煤基准价大幅折价 [3] 电煤需求拐点预测 - 新能源新政导致现金流确定性下降,2024年或成新能源装机峰值,2025年对火电替代压力最大 [4] - 全社会用电量需求端由新能源汽车、AI相关、储能驱动,预计稳步增长 [4] - 2025年6月起新能源装机下滑,电煤压力2026年缓解,2027年消费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4] 投资机会分析 - 新能源高速发展时代已过,2025年起新政将减缓新能源发电增速,煤电边际冲击减弱 [1] - 电煤需求拐点预计出现在2027年,推荐业绩风险释放后的板块龙头企业 [1]
国泰海通:市场担忧电煤消费进入下行通道 板块推荐业绩风险释放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0:07
新能源发展对煤电的影响 - 近十年来新能源发电装机及发电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风光合计装机容量达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2030年目标 [1] - 火电需求受到挤压,火电装机占比从2015年的66.75%降至2024年的43.88%,发电量占比从75.39%降至64.51% [1] - 2024年火电发电量增速明显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主要受新能源发电挤压 [1] 新能源政策调整 - 2025年1月"430新政"发布,分布式光伏量价皆不保,盈利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躺赚模式"终结 [2] - 2025年1月"531新政"推动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交易,结算电价较燃煤基准价大幅折价,预计进一步下降 [2] - 受新政影响,预计2025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大幅下降 [2] 电煤需求展望 - 新能源新政或促使装机量下降,2024年可能成为新能源装机历史大顶,2025年对火电替代压力最大 [3] - 新能源汽车、AI相关、储能等驱动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增长,推动全社会用电量稳步提升 [3] - 预计2025年6月起新能源装机下滑,电煤压力2026年缓解,2027年消费有望迎来向上拐点 [3] 行业投资建议 - 推荐业绩风险已释放的板块龙头企业 [1]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7月2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08:23
港股IPO市场 - 内资证券公司在港股IPO市场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与外资机构主导格局形成对比 [1] - 证券公司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包括IPO服务能力、并购重组能力、引入资本能力 [1] - 券商7月"金股"名单涵盖超过200只A股及港股标的,恺英网络、紫金矿业、沪电股份、牧原股份等关注度较高 [1] - 券商6月"金股"超六成取得正收益,国元证券、申万宏源推荐的部分标的涨幅明显 [1]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下半年首个交易日成交额达1.5万亿元,创新药、银行、有色金属等板块走势活跃 [2] - 市场即将迎来中报季,科技、消费、中游制造领域存在业绩边际改善可能 [2] - 沪指创出今年以来收盘点位新高,银行板块成为主要推动因素 [4] - 7月泛科技主线有望接棒,成长风格或成为关注重点 [4] 创新药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具体措施 [3] - 措施涵盖创新药研发支持、医保目录准入、临床应用、多元支付能力等方面 [3] IPO市场动态 - 禾元生物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 [4]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6月新受理150家拟IPO企业,创年内单月受理新高,北交所为受理主力军 [5] - IPO受理增多释放积极信号,但节奏是否调整有待观察 [5] 光伏行业政策变化 - 分布式光伏在5月31日前出现"抢装潮",前5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近200GW [6] - 6月1日后新建项目需通过市场化竞价确定电价,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6]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 644家上市公司发布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超四成为国资上市公司 [7] - 95%以上的公司在今年4月底之前发布相关制度或计划 [7] 公募基金分红 - 上半年公募基金累计分红3533次,分红总额达1275.11亿元,同比增长37.53% [7] - 债券型基金分红总额占比超85%,QDII基金分红金额同比激增1163.94% [7] A股市场展望 -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行,上市公司总市值达90.66万亿元 [9] - 下半年科技革命、消费潜力释放、制造业投资稳健等因素或推动市场结构性机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