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差损风险防控

搜索文档
从上市险企一季报看冷暖交织:“资负”两端仍在深度调整中!
搜狐财经· 2025-04-30 22:46
业绩表现 - A股五家上市险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呈现"三升二降"格局,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分别同比增长43.4%、39.5%、19%,中国太保、中国平安分别同比下降18.1%、26.4% [2] - 中国人保净利润增速领跑,主要得益于优化保险业务结构、提升承保业绩和投资业绩 [3] - 中国人寿一季度净利润288.02亿元位列第一,负债端承保表现超预期改善带动利润增速 [3] - 新华保险一季度投资类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44.3%,对营收贡献比例达62.6% [3] - 中国平安一季度保险服务业绩265亿元同比增长2.8%,投资服务业绩29.8亿元同比下降83.2% [4] - 中国太保一季度投资类相关收入同比下降15.9%,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下降89% [4] 负债端转型 - 监管推动负债端业务转型,包括加强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等 [5] - 中国人寿一季度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51.72%,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8% [5] - 中国平安一季度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新业务价值率32%同比增长10.4个百分点 [5] - 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银保渠道同比增长170.8%,社区金融服务渠道同比增长171.3% [5]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57.78亿元同比增长39% [7] 资产端配置 - 一季度权益市场回暖但债券市场震荡,险企投资策略直接影响收益 [9] - 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7%,中国人寿2.75%,中国平安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 [9]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投资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 [10] - 中国人寿发起设立北京平准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 [10] - 险企资产端配置进入深度调整期,高股息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仍是重点方向 [11]
保险产品监管升级:禁发5年期以下万能险 人身险“负面清单”扩容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05:39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业正经历深刻的产品变革。 4月2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 知》"),从产品、账户、资产负债、销售、监督五大维度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旨在规范万能险经营 行为,推动人身保险行业回归保障本源。 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行业获悉,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日前已向业内下发了《人身险产 品"负面清单"(2025版)》(以下简称"2025版'负面清单'")。 此次《通知》明确,除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外,其他产品均不得设计成万能型。万能 险的保险期限不得低于5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理设定退保费用、部分领取费用、保单持续奖励等产 品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保单持续奖励发放时点不得早于第五 个保单年度末。 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保险期限短于5年的万能险产品将退出市场,未来新的万能险产品将全部 变更为5年及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通知》此次一大突出改变的是,可以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设置保证期间,保证期满 以后可以合理调整最低保证利率。一直以来,具有"刚兑"性质的万能险,未来有了调整空间。 保险公司在 ...
万能险监管升级:最低保证利率可调,5年期以下产品禁售
第一财经· 2025-04-27 18:50
从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万能险监管,全方位促进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曾一度在行业内"叱咤风云"的万能险,在低利率环境下迎来了更严格的监管。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用全方位的规范要求,促进万能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方面,《通知》允许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可调,有助于更好防控利差损风险;另一方面,《通知》从产品管理、账户管理、资金运用管理、销售 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万能险监管,市场秩序将进一步规范,利好规范经营的险企。"针对此次《通知》具体内容,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团队 在研报中分析称。 允许最低保证利率可调,防范利差损风险 在《通知》中,最受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允许万能险在一定条件下可调整其最低保证利率。 "保险公司为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保障客户长期利益,可以对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设置保证期间,保证期满以后可以合理调整最低保证利率。"《通知》中 明确。 万能险全称为万能型人身保险,和普通型人身保险相对,是新型寿险产品的一种。根据《通知》要求,仅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等产品可以被设 计成万能型。万能险较为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