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物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祁连山野生动物救助站:近距离守护高原生态链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9:44
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助站依山而建、与山相融。作为中国唯一建在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物救 助机构,该站24小时不间断运转照看受伤收容的动物,近距离守护高原生态链。 中新社记者近日走进救助站看到,各功能区分布错落有致,除康复和动物医院功能外,大部分功能 区设在宽阔的高原草场。在草食动物保育区,藏原羚、马鹿不时经过,偶有岩羊幼崽在站内穿行。它们 将在经过一系列专业养护和监测后,放归野外。 祁连山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高原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分布有雪豹、荒漠猫、黑颈鹤 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救助站收容的36种野生动物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为中国国家一级和二级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救助站已成为观察祁连山生态保护的一个切片。 在救助站,每只动物抵达后均需经历体检、建档,并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面对刚出生、抵抗能力 弱的幼崽,工作人员还会与其同住,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救助,马存新说 是一只受伤严重的荒漠猫。 "它从不吃投喂的牛肉或羊肉,只吃带毛的,一度把站里的鸡和兔子吃完了。"马存新笑道。在经过 两个月的科学康复后,这只荒漠猫成功放归。而保护动物天性、让动物回归自然,是救助的"终极目 标"。 自 ...
总台报道有反馈丨湖南深入开展“护鸟清网”行动 严查架网捕鸟等违法行为
央视新闻· 2025-07-23 09:12
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整治行动 - 新化县在7月20日曝光捕鸟网问题后立即部署行动,湖南省林业局迅速响应并全省联动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整治 [1] - 截至7月21日23时30分,新化县28个乡镇已部署"护鸟清网"行动,林业部门派出46名干部督导和3组无人机技术支援 [1] - 市监部门排查4个农市场和16家餐馆,交通部门检查76台运输车辆和19家快递站点,公安部门强化案件查办 [1] 全省联动工作机制 - 湖南省林业局7月22日召开全省护鸟清网工作会议,要求在8月10日前联合多部门完成地毯式摸排山林、市场、餐馆等场所 [5] - 起草《湖南农林防鸟网技术指南》,建立生态护林员发现、报告及处置违规行为的机制,激发生态护林员巡护动力 [5] - 将深化"护鸟清网"行动,完善有奖举报机制,强化志愿者监督,通过曝光案例和科普宣传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5] 多部门协同执法 - 县综治中心通过12345热线受理举报,农业部门指导科学鸟害防治,畜牧水产部门加强资江流域禁捕巡查 [1] - 县委县政府督查室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查履职情况,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保护新格局 [1][5]
莫让“捕网”变“法网” 当心“鸟笼”变“囚笼”
新华社· 2025-07-18 11:23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好朋友。然而,少数人却频频把"枪口"和"捕网"对准鸟儿,使这些自由飞翔的精 灵沦为明码标价的商品、餐桌上的野味、笼子里的摆件,受到法律严惩的同时也给公众敲响了警钟。 诱捕售卖画眉鸟,"爱鸟人士"沦为阶下囚 "黄脚大粗眉,大家看看这只特别漂亮的""谁要的话先预定,等天凉快了给发货"……"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画眉鸟,居然成 了短视频平台上被展示的商品。这背后隐藏着一条从猎捕、收购、运输到出售的犯罪链条。 "根据2021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画眉鸟被明确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江苏如皋市人民法院院长唐明渠表示,这个案 例也警示公众,任何对国家保护动物的猎捕、收购、运输及出售行为都属违法,切勿心存侥幸。 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贾某培通过在湖南省保靖县迁陵镇附近的一座山上电子诱捕,以及向他人收购等方式,获得画眉鸟1263只,并通过 短视频账号和微信朋友圈,向30余人以40元至1500元一只不等的价格出售。 经鉴定,涉案画眉鸟均为噪鹛科画眉,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据贾某培本人供述,他自己 ...
【省司法厅】陕西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
陕西日报· 2025-07-16 07:08
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 - 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的通知》,强调将宣传贯彻作为推进专项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任务 [1] - 要求各地各部门增强宣传贯彻主动性、自觉性,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学习计划和宣传任务 [1] - 强化日常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十进"活动和"爱鸟护鸟普法宣传"专题活动 [1] 普法宣传措施 - 通过"两微一端"、智慧普法平台等渠道全面推动学习宣传,营造全社会爱鸟护鸟氛围 [1] - 各市(区)委依法治市(区)委员会办公室需将宣传活动纳入年度普法工作台账 [2] - 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 执法与监督机制 - 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建立环境损害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专家库,确保准入机构具备鉴定能力 [1] - 做好涉野生鸟类保护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1] 长期规划与责任落实 - 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列入"九五"普法重要内容 [2] - 省司法厅将压实各方责任,依法推进鸟类资源保护,以高水平法治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 [2]
有多少海洋公园被鱼吃垮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7-15 20:39
核心观点 - 海洋公园行业面临系统性经营困境,高成本结构与单一盈利模式导致持续亏损 [6][8][13][21][30] - 动物养护成本极高(如虎鲸单日进食300斤、白鲸日均养护成本12000元)成为主要财务负担 [18][19][20] - 行业转型尝试包括引入IP合作(奥特曼等)和开发二次消费项目,但效果有限 [69][70][66] 海昌海洋公园案例 - 2024年6月祥源控股以23亿港元收购海昌控股权,后者过去5年累计亏损37.85亿元 [4][13] - 2021年出售4.66家乐园资产(青岛/天津/成都/武汉项目及郑州66%股权)短暂改善财务,但2024年营收仅增长0.08% [11][8]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单日最高客流5.2万人,但单期投资达50亿元,郑州项目投资42亿元(土地成本20.5亿) [7][17] 行业成本结构 - 基建成本: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年水电费4000万元,长沙海底世界海水循环系统年耗390万元 [17] - 动物养护:香港海洋公园23/24财年14.8亿港元总支出中1/3用于动物保育 [23] - 刚性支出特性:客流量波动下仍需维持动物生存成本,疫情期间大连圣亚靠出售44只企鹅创收1876万元避免退市 [31][32] 商业模式缺陷 - 盈利依赖动物表演(上海海昌2019年虎鲸表演创收28.02亿元),但全球政策限制(法国2026年禁止鲸豚表演)加剧经营压力 [26][57] - 海洋生物互动性差导致二次消费占比低(大连圣亚仅10%-15%,远低于迪士尼50%) [56][66] - 对比迪士尼可通过裁员(2023年裁7000人省55亿美元)灵活调整成本,海洋公园无法缩减动物养护开支 [65] 转型探索 - 香港海洋公园借6只大熊猫引流,2024年2月入园人次同比增19% [34][36] - 上海长风海洋世界用"美人鱼见面会"替代动物表演,上海动物园通过网红动物"红糖"带动文创销售 [72][51] - 行业需优化动物部门结构:减少高成本食肉动物(成本部门),增加可互动创收物种(利润部门) [40][41][45] 横向对比 - 景区类上市公司中宋城演艺净利率达52%,因其可控的演员成本与设备摊销 [62] - 动物园通过食草动物互动(上海野生动物园100元12次互动票)提升二次消费 [42] - 国际案例:法国Marineland Antibes因禁止表演破产,仍需承担虎鲸/海豚养护成本 [27]
“狮子逃逸袭击事件致一人受伤”,巴基斯坦严惩违规饲养猛兽
环球时报· 2025-07-09 06:46
事件背景 -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警方对违规饲养猛兽行为展开严厉整治行动,起因是拉合尔市区发生狮子逃逸袭击人事件[1] - 本月3日一头11个月大的狮子从民宅围墙跃出,在街头袭击一名携带两名儿童的女子,造成女子抓伤和擦伤[1] - 警方当场逮捕3名饲养者,经查该狮子无合法饲养证件,法院已指令将其移送当地动物园[1] 整治行动进展 - 旁遮普省警方突击检查省内38处野兽养殖点,清点出已登记的狮子和老虎共584只[3] - 查获18只非法饲养猛兽,并逮捕8名违规人员[3] 政策法规 - 旁遮普省议会于今年1月出台新规,设立猛兽饲养许可证制度,由政府严格监管[3] - 新规明确禁止在城市区域内饲养,并要求饲养场所须为独立地块且超过一定面积[3] 典型案例 - 网红拉贾布·布特成为首个被重罚案例,其在婚礼上获赠幼狮作为贺礼[3] - 法院判其交出狮子,并连续12个月每月制作一期不少于5分钟的野生动物保护普法视频,面向其560万社交媒体粉丝播放[3]
方红卫督导检查生态环境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6-25 10:33
生态环境保护 - 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20年正式封场 此前主要负责西安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置 [1] - 实地检查封场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进展 要求利用数字化手段规范全过程闭环管理 [1] - 强调加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频次 严密防范环境风险 [1] - 在江村沟垃圾渗滤液处理三厂检查渗滤液导排处理工艺 强调科学运维管理和水质监测 [1] 野生动物保护 - 实地查看城东野生动物急救站点鸟类等野生动物救助收容工作 [2] - 详细询问救护流程 救治效果和后续放归计划 [2] - 强调提升野生动物救护科学性 专业性 规范性 [2] - 要求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氛围 [2]
“小熊猫叫早”被叫停,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玩物
解放日报· 2025-06-22 14:41
酒店行业与野生动物互动服务 - 重庆某酒店推出"小熊猫叫早"服务,允许住客与小熊猫在房间内互动,包括抚摸和共进早餐,该服务每晚售价2000到3000元,预订非常火爆[1] - 此类服务已成为酒店揽客的招牌生意,尤其受到带儿童入住家庭的欢迎[1] - 酒店和景区为迎合市场需求,纷纷推出与动物互动的特色服务,但潜藏的风险在营销中被淡化或忽略[2]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 小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EN)[2] - 2022年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应采取安全管理措施[4] - 四川省2023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展示展演需防止观众投喂或惊扰动物[4] 社交媒体与市场趋势 - 社交媒体上"网红动物打卡热"兴起,过分强调野生动物"拟人化"的一面,忽视其野性[3] - Instagram上2014-2017年与野生动物自拍照片数量增加292%,其中40%为不恰当互动[3] - 宠物经济火热背景下,消费者对与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的需求增加,特别是看似无害的可爱动物[2] 行业监管与法律边界 - 动物主题酒店等新场景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公众展示展演范畴仍需进一步明确[4] - 现行法律已对野生动物展示展演提出安全管理要求,但新业态存在监管空白[4] - 行业需要建立人与动物互动的明确边界,平衡游客体验与安全需求[4]
丁玉华:麋鹿归乡重生为何有“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中国样板”之誉?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23:13
麋鹿保护成就 -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超过8500头,其中野生种群突破3500头,基本实现恢复野生麋鹿种群的目标 [1][5] - 保护区建成世界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基因库最完整的麋鹿自然保护区 [5] - 通过科学规划和湿地生态修复,区域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为麋鹿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5] 麋鹿保护措施 - 采取引种扩群、行为再塑、野生放归"三步走"战略,让麋鹿适应自然环境并自然繁衍 [2][3] - 1986年从英国引进39头麋鹿,1987年迎来第一头麋鹿宝宝,1998年进行世界首次麋鹿野生放养 [2][3] - 持续开展繁育保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栖息地恢复等科技攻关 [7] 国际合作 - 中英两国实施麋鹿重引进项目,与英国乌邦寺庄园、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开展种群监测和基因多样性评估 [6][7] - 中外专家学者就麋鹿种群建设、栖息地监测、资源保护等开展合作 [7] - 创造了一批可落地、可应用转化的科研成果,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技保障能力 [11] 全球意义 - 被誉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是物种迁地保护的典范 [9] - 为全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中国智慧,提供栖息地保护、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借鉴 [9] - 每年吸引外国友人、留学生和国际机构参观交流,展示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科学化管理 [9]
江苏一景区“月均6万元收编泼猴”引关注 “人猴冲突”如何解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9 14:28
景区猴患问题现状 - 茅山景区野生猕猴数量从零星几只增长至约400只,形成4个猴群,最大猴群达170只左右[1][8][10] - 猕猴频繁破坏景区设施,包括摇晃路灯、掀瓦、损坏监控设备,年维修费用达5-6万元[6] - 猕猴袭击游客事件年均5-6起,赔偿金额3-5万元/年,另有工作人员受伤情况[6] 猕猴生态特征 - 茅山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恒河猴,群居性强,由猴王带领,擅长攀爬跳跃和模仿人类行为[10][12] - 杂食性动物,主食植物性食物(果实、嫩叶),兼食昆虫、鸟蛋等,每日摄食量约500克[14][32] - 活动规律为白天觅食夜间栖息,性情躁动时会用石头攻击人类[12] 景区管理措施 - 2022年9月起聘请专业管理员,建立猴群档案(活动路线、年龄结构等),实施科学投喂规划[15][17] - 按季节调整投喂策略:冬季繁殖期增加高热量食物,夏季减少投喂量,月均投入最高达6万元[19][21] - 建立非游客区的临时栖息地,搭建猕猴跳水台等生态景观设施,尝试将猴群转化为旅游资源[21][25][27] 管理成效与挑战 - 实施科学管理后,景区连续10个月未发生伤人事件,村民反映猴群扰民次数显著减少[21] - 景区采用开放式投喂模式,禁止游客自带食物,避免过度投喂影响猕猴健康[21][34] - 面临三大挑战:猕猴繁殖速度可能超环境承载力、保护与管理的平衡难题、人猴接触的安全风险[31] 长期解决方案 - 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猴群监测研究,优化种群管理方案[38] - 加强公众教育,设置警示牌和语音播报系统,引导游客保持安全距离[38] - 控制人工投喂量,防止猴群依赖投食导致生态失衡或入侵周边社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