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通扩容

搜索文档
债市周周谈:8月金融数据预测及南向通扩容的看法
2025-09-01 10:01
债市周周谈:8 月金融数据预测及南向通扩容的看法 20250831 摘要 2025 年 8 月份金融数据的预测是什么? 2025 年 8 月份金融数据预计将与 7 月份类似。由于央行在 8 月下旬对主要银 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加大信贷投放,转贴现利率仍然较低,但没有出现像 7 月底那种连续三个交易日接近 0 的情况。预计 8 月份新增贷款约为 8,500 亿, 其中个贷增量约 1,000 多亿,对公增量约 7,000 亿。信贷需求持续偏低迷,票 据贴现增量可能达到 5,000 亿左右。M1 增速预计在 5.9%左右,但这更多是 由于同比基数较低,而非经济明显好转。社融增速预计从 7 月末的 9.0%下降 到年底的 8.1%左右,对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未来几个月社融增速的预期是什么? 未来几个月社融增速预计会显著下降,从 7 月末的 9.0%降至年底的 8.1%左右。 这一趋势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影 响。从历史来看,社融增速通常领先名义 GDP 增速一到两个季度,这与中国经 保险预定利率下调,30 年地方政府债对保险资金具配置价值。银行自营 配置 ...
南向通系列报告之二:“南向通”扩容下点心债配置机会全解析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6 13:44
南向通扩容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优化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更多境内投资者投资离岸债券市场[2] - 拟向非银金融机构提供至多5000亿元人民币新增年度额度,头部基金公司将入围扩容名单[2] - 当前南向通托管余额超8000亿元,若扩容落地2025年底理论最大托管规模或达1.8万亿元[3] 点心债市场概况 - 南向通项下债券总规模7.68万亿元,美元债占比49%,港币债24%,点心债22%[4] - 点心债存量规模1.7万亿元,其中信用债9585亿元(57%),政府债4903亿元(29%),存单2286亿元(14%)[5] - 点心信用债以投资级为主(5416亿元占55%),城投债占比36%但投资级仅9.31%[7] 点心债区域分布 - 中国大陆及香港点心债存量1.31万亿元占总量77%,美国869亿元,法国694亿元[6] - 3年期以内点心债供给1.32万亿元占存量77.32%,城投债票面利率显著偏高(3Y内超5%)[7] - 点心债流动性分层明显,1Y以内成交量占比近60%,10Y以上流动性评分仅18-38[8] 投资机会分析 - 离岸地方政府债中海南债券利差空间超50BP,广东除1-3Y外利差均在20BP以上[9] - 国际开发机构债券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长久期债券利差达38-50BP[10] - 外资金融债2025年平均发行利率2.79%,较1Y美债4.09%有明显成本优势[12]
南向通扩容下的海外债新机遇
兴业证券· 2025-08-01 23: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8日央行与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非银机构并完善相关机制 这为境内机构投资者配置海外债券提供新渠道 报告介绍债券南向通发展、参与方式和投资机会 指出扩容后或缓解非银机构配置需求 推动海外债部分品种收益率下行 [2][10][9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年来债券“南向通”发展情况 - 定义与目的:境内投资者经互联互通机制投资香港债券市场 目的是加强两地合作 为内地机构配置离岸债券提供便利 [11] - 监管政策发展历程:2017 - 2020年为政策准备阶段 提出“南向通”机制安排;2021 - 2022年为政策启动阶段 “南向通”正式实施并明确准入规则;2023年至今为深化开放阶段 做市商增加 商讨扩容和推出新措施 [13][16][17] 南向通运作机制和参与方式 - 业务运作与监管机制:参与门槛限于部分银行和QDII/RQDII机构 实行限额管理 投资者通过境内外账户实现跨境托管 涉及多监管机构分工协作 [24][31] - 当前参与南向通业务的境内投资者情况:截至2025年7月末 投资者范围局限于41家一级交易商银行和191家QDII合格机构 [32][37] - 南向通的参与流程:先进行资格审批和账户开通 再通过请求报价模式交易 包括查看报价意向、报价商反馈和确认成交等环节 [38][42][44] 当前南向通的投资机会 - 南向通板块整体情况:可投债券含离岸人民币债、港元及G3货币等债券 香港市场流通债券中中资美元债和点心债占比超7成 港元主权债规模也较大 [50][54] - 聚焦南向通重点板块 - 点心债:近年来规模扩容明显 金融服务与主权债规模大 城投、房地产、银行板块存续规模大且票息高 但近期收益率下行需关注后续表现 [63][64][67] - 聚焦南向通重点板块 - 中资美元债:存续规模大 房地产、互联网媒体、银行、城投板块规模靠前 2023年以来发行节奏放缓 城投、房地产板块票息好 需把控短期风险并关注特定题材个券 [71][74][83] 未来南向通境内机构投资者扩容的影响 - 对非银机构:有望缓解海外债配置需求不满足情况 提供更便利投资渠道 [91] - 对海外债市场:非银机构风险偏好更积极 或使中资美元债地产、城投板块及点心债城投板块等品种收益率下行 [92]
港股保险股早盘震荡走高,中国平安(02318.HK)、中国太保(02601.HK)双双涨超5%,阳光保险(06963.HK)、新华保险(01336.HK)、友邦保险(01299.HK)等个股跟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将对南向通范围扩容;东吴证券表示,南向通的扩容将打开险资出海新通道,有助于缓解险企投资端压力。
快讯· 2025-07-11 11:45
港股保险股表现 - 港股保险股早盘震荡走高 中国平安(02318HK)和中国太保(02601HK)双双涨超5% [1] - 阳光保险(06963HK) 新华保险(01336HK) 友邦保险(01299HK)等个股跟涨 [1]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将对南向通范围扩容 [1] 行业影响 - 东吴证券表示南向通的扩容将打开险资出海新通道 [1] - 南向通扩容有助于缓解险企投资端压力 [1]
2025年下半年中资境外债展望:南向通扩容:投资新机遇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09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债券“南向通”自2021年9月24日实施,后续政策或拓宽,险资等非银机构或能新增配置境外债,点心债及中资美元债为主要扩容方向;下半年点心债走势或持续偏强,超额利差将继续收窄,可关注政府债配置机会;中资美元债短期行情偏震荡,短期参与需偏谨慎,适度配置部分短久期债券[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推动,南向通扩容蓄势待发 - 2021年9月24日“南向通”正式启动,2022年美国加息周期开启后,10年期美国国债 - 中国国债利差由负转正并走扩,境内基准利率下行及“资产荒”使金融机构参与境外债投资热情上升;截至2025年4月末,“南向通”债券托管余额超5300亿,参与热情持续提升[13][19] - 当前“南向通”合资格投资者范围小,仅限QDII、RQDII和4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2025年以来,香港金管局与央行多次发声将扩大投资者范围,部分险资机构已公告相关议案,投资者范围扩容蓄势待发[22][25] 南向通核心机制梳理:如何通过南向通投资境外债券? - 现行制度安排:交易场所为香港债券市场,通过CMU托管结算;投资范围是境外发行并在港交易的所有券种;年度总额度5000亿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200亿等值人民币;交易对手为22家合格做市商;结算周期T + 1—T + 3;可使用人民币或外汇参与,资金闭环管理[30] - 交易机制:请求报价机制,境内投资者通过CFETS系统发报价请求,境外报价机构回复,投资者确认交易,报价商可视情况启用再确认环节[35] - 托管机制:名义持有人制度,分直连托管和全球托管。直连托管由上清所、中债登和CMU托管,可投CMU登记债券;全球托管通过境内托管清算银行,投资券种无限制;非CMU托管外币债需在三家境内托管清算银行开户交易[4][36] 南向通扩容下的投资新机遇 香港债券市场简介 - 以G3货币为主,公司债占主要份额。2024年末,港币债、离岸人民币债、G3亚洲国际债券存量规模分别为1904亿、1732亿、5656亿美元,公司债规模分别为1559亿、1245亿、5417亿美元[54][56] - CMU托管债券占比小,托管币种以人民币为主,期限集中于3年以内。2024年末,CMU托管债务工具规模2379.85亿美元,人民币、港币、美元分别占63%、21%、12%;1年以内、1 - 3年债务工具托管余额占比分别为44.12%、36.63%[59] 点心债市场分析 - 存量:截至2025年5月末,存量规模1.93万亿元,债券4192.42亿元;剔除存单后规模1.51万亿元,政府债、金融债、城投债供给高[5][66] - 政府债:聚焦中国大陆及香港债券,10Y期以内离岸地方政府债中短久期性价比高,香港政府债长久期收益率高,剩余期限15 - 20Y、20Y以上收益率分别为2.58%、2.67%,与同期限国债利差分别为60.64BP、78.05BP;5 - 10Y期政金债、20Y以上离岸国债也有性价比[71] - 信用债:险资可扩容非城投、地产的投资级点心债,金融债为主要供给、TMT债券有选择空间,期限集中于5Y以内;股份行及五大行金融债境内外利差30 - 50BP,TMT债券静态收益率高[78][82] - 宏观展望:离岸人民币主权债 - 在岸国债利差受离岸人民币拆借利率影响,离岸流动性收紧利差走扩;4月以来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充裕,CNH HIBOR(3M)低位运行,后续料延续[86] - 供需展望:2025年1 - 5月净供给为正但增速放缓,政策收紧下净融资或小幅净流出,“南向通”需求扩容或压缩利差[91] - 策略:2025年下半年市场运行平稳,短久期关注地方政府债及部分五大行金融债利差挖掘,长久期适度增配离岸国债、香港政府债[5] 中资美元债市场分析 - 存量:截至5月末,存量规模6346亿美元,非存单债券规模约5016.48亿美元;政府类债券占比6%,金融债、TMT债券占比较高[98] - 利差及收益率:截至6月4日,中资美元债整体、投资级债券、金融投资级债券、主权债收益率分别为5.35%、5.04%、4.97%、4.08%,与同期限美国国债利差分别为142BP、111BP、101BP、4BP,可重点关注信用债[101] - 信用债:短久期关注投资级金融债尤其是非银金融债,长久期布局TMT债券;投资级金融债供给集中于10Y期以内,1 - 3Y期存量余额686.15亿美元;TMT债券各期限分布均衡,20Y以上规模约162亿美元;5Y期以内非银金融债券、5 - 10Y期银行金融债券收益高,20Y期以上TMT债券收益率6.17%,信用风险低[105] - 风险:贸易摩擦使投资者对美元信心削弱,美元走低或造成汇兑损失,可考虑用掉期合约锁汇,但当前锁汇成本2.87%较高,实操需结合贸易政策和美元经济数据判断,当前可不锁汇,短久期配置谨慎观察[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