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设备

搜索文档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 212 期)-20250919
国信证券· 2025-09-19 20:47
量化模型与因子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27][29]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已创新高的股票中进一步筛选出具有平稳动量特征的股票,这些股票被认为可能具有更强的动量效应和持续性[2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该模型是一个多步骤的筛选流程: 1. 初始股票池: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过250日新高的股票[19][27] 2. **分析师关注度筛选**:过去3个月内有不少于5份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29] 3. **股价相对强弱筛选**: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29] 4. **综合打分筛选**: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使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29]: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 \text{平滑性} = \frac{|\text{过去120日涨跌幅}|}{\sum|\text{过去120日日涨跌幅}|} $$[27] 该比值越高,表明价格路径越平滑,波动越小。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29] 5. **趋势延续性筛选**:对经过上述筛选的股票,计算其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并最终选取该指标排序最靠前的50只股票[2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11]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当前股价相对于其过去250个交易日最高点的回落幅度,用于识别接近或创出新高的股票,这类股票被认为具有动量效应[1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对于单只股票,在时间点t,其250日新高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 \text{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text{Close}_t}{\text{ts\_max(Close, 250)}} $$[11] 其中,$\text{Close}_t$ 为股票在t日的最新收盘价,$\text{ts\_max(Close, 250)}$ 为股票在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若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则该因子值为0;若股价从高点回落,则该因子为正值,表示回落的幅度[11] 模型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提供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模型的具体回测指标数值,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最大回撤等,因此此部分省略。) 因子的回测效果 (注:研报中未提供250日新高距离因子的具体回测指标数值,如IC、ICIR、因子收益率、年化多空收益等,因此此部分省略。)
热点追踪周报:由创新高个股看市场投资热点(第212期)-20250919
国信证券· 2025-09-19 19:24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250日新高距离模型[11]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当前价格与过去250日最高价的相对距离,来衡量股票或指数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以此捕捉市场动量与趋势[11]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对于给定的标的(股票或指数),取其最新收盘价 `Closet` 和过去250个交易日收盘价的最大值 `ts_max(Close,250)`,按以下公式计算: $$250 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11] 若最新收盘价创出新高,则结果为0;若价格回落,则结果为正值,表示回落幅度[1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27][29] **因子构建思路**:在创250日新高的股票池中,结合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股价路径平稳性和创新高持续性等多个维度,筛选出价格路径更为平滑、趋势更可能持续的“平稳创新高”股票[27][2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筛选过程分为多个步骤: 1. 初筛股票池:筛选出过去20个交易日内创过250日新高的股票[19] 2. 分析师关注度:要求过去3个月内,有买入或增持评级的分析师研报不少于5份[29] 3. 股价相对强弱:要求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29] 4. 多指标综合打分: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股票池内,使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取排名在前50%的股票[29]: * **价格路径平滑性(股价位移路程比)**:计算公式为 `过去120日涨跌幅的绝对值 / 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27][29] * **创新高持续性**:`过去120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29] 5. 趋势延续性:使用`过去5日的250日新高距离在时间序列上的均值`作为指标,并最终选取该指标排序最靠前的50只股票作为最终筛选结果[2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250日新高距离模型,截至2025年9月19日,上证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63%[12],深证成指250日新高距离1.09%[12],沪深3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08%[12],中证5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24%[12],中证10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54%[12],中证200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91%[12],创业板指250日新高距离1.79%[12],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28%[12] 2. 250日新高距离模型,截至2025年9月19日,电子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0.65%[13],通信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3.31%[13],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1.76%[1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2.03%[13],汽车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2.22%[13],食品饮料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银行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煤炭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综合金融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非银行金融行业指数250日新高距离较远[13]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9日,全市场共有1461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250日新高[19],其中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204只[19],机械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201只[19],基础化工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158只[19],有色金属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64.52%[19],电子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41.98%[19],综合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34.78%[19] 2.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9日,科技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456只,占比32.25%[20],制造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417只,占比26.71%[20],周期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346只,占比30.81%[20],医药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98只,占比19.96%[20],消费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96只,占比19.96%[20],大金融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40只,占比17.54%[20] 3.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截至2025年9月19日,中证20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523只,占比26.15%[20],中证10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306只,占比30.60%[20],中证5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170只,占比34.00%[20],沪深30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101只,占比33.67%[20],创业板指中创新高个股数量36只,占比36.00%[20],科创5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23只,占比46.00%[20] 4.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因子,最终筛选出50只平稳创新高股票[30],其中科技板块18只[30],制造板块15只[30],科技板块中电子行业创新高最多[30],制造板块中机械行业创新高最多[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