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轮发电机组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电气(600875):三季度盈利能力修复,”十五五“电源建设需求可期
国信证券· 2025-11-04 15:1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东方电气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6][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盈利能力环比修复,随着低价订单消化,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1][2][16] - 公司新签订单充沛,2025年发电设备产量目标为73GW,同比增长26%,为后续业绩提供保障 [3][23] - “十五五”期间国家政策推动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公司在各类电源设备中技术领先,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4][27][30] - 基于新签订单动态及业务毛利率状况,报告上调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增长56.6% [31][3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55.2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3%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173.7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3.2%,环比增长39.8% [1][10]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2%,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合计计提减值损失9.0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6.32亿元,对利润增长形成拖累 [2] 订单与运营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总额885.8亿元,同比增长9% [3][23] - 可再生能源装备新签订单269.2亿元,同比增长23%;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以煤电为主)新签订单326.5亿元,同比持平 [3][2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新签订单231.0亿元,同比下滑8%,环比下滑22% [3][23][30] - 2025年前三季度发电设备产量61.5GW,其中水轮发电机组4.43GW,汽轮发电机组45.18GW,风力发电机组11.85GW [3][23]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国家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煤电、气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4][27] - “十五五”期间,雅鲁藏布江下游等大型水电项目有序推进,核电有望保持常态化核准,气电调峰电源重要性凸显 [4][27] - 公司在各类电源设备中产品技术领先,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 [4][2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亿元、47.9亿元、51.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6%、4.6%、6.7% [31][3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6倍、15.3倍、14.4倍 [31][34]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1.32元,2026年为1.38元,2027年为1.48元 [5][34]
东方电气(600875):三季度盈利能力修复,十五五电源建设需求可期
国信证券· 2025-11-04 13:28
投资评级 - 对东方电气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有望迎来煤电等行业交付高峰,业绩增长可期 [4][31] - 公司在各类电源中产品技术领先,有望持续受益于“十五五”期间行业需求增长 [4] - 随着低价订单消化,公司毛利率将迎来持续修复 [2] 2025年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55.2亿元,同比增长16% [1][10]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13%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3.7亿元,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数据未提供 [1][10]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3.2%,环比增长39.8% [1][10]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16]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5.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 [2][16]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 [16]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0%,同比缩减0.3个百分点 [16] 新签订单与产能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885.8亿元,同比增长9% [3][23] - 可再生能源装备新签订单269.2亿元,同比增长23% [3][23]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以煤电为主)新签订单326.5亿元,同比持平 [3][23] - 2025年第三季度新签订单231.0亿元,同比下滑8%,环比下滑22% [3][23] - 2025年第三季度可再生能源装备新签订单67.4亿元,同比下滑15%,环比下滑36% [3][23] - 2025年前三季度发电设备产量61.5GW,其中水轮发电机组4.43GW,汽轮发电机组45.18GW,风力发电机组11.85GW [3][23] - 公司目标2025年完成发电设备产量73GW,较2024年的58.1GW增长26% [3] 行业前景与政策支持 - 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9月发布指导意见,推动煤电、气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 [4][30] - “十五五”期间,雅下等大型水电项目有序推进,核电有望保持常态化核准节奏 [4][30] - 气电灵活性调峰电源重要性凸显,自主化燃气轮机有望持续突破 [4][30]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下调2026及2027年盈利预测 [3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5.8/47.9/51.0亿元(原预测为43.4/55.2/60.9亿元) [4][3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6.6%/+4.6%/+6.7% [4][3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6/15.3/14.4倍 [4][31] 财务数据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6.23/727.38/711.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5%/-12.0%/-2.2%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2/1.38/1.48元 [5] - 预计2025-2027年EBIT Margin分别为6.5%/7.6%/8.0% [5]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1.3%/11.1%/11.1% [5]
港股异动 | 东方电气(01072)涨超4%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29.66亿元 同比增加13.02%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10:01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电气(01072)涨超4%,截至发稿,涨4.16%,报20.52港元,成交额1.88亿港元。 消息面上,近日,东方电气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业总收入173.7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 比增加20.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加13.22%;基本每股收益0.3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生效订单885.83亿元人民币,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占36.86%,可再生能源 装备占30.39%,工程与国际供应链产业占10.98%,现代制造服务业占8.87%,新兴成长产业占12.90%。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发电设备产量6145.85万千瓦,其中水轮发电机组443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4517.7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1185.15万千瓦。 1-9月,该集团取得营业总收入555.22亿元,同比增加1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6亿 元,同比增加13.02%;基本每股收益0.9元。 ...
东方电气涨超4%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29.66亿元 同比增加13.02%
智通财经· 2025-11-04 09:59
消息面上,近日,东方电气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营业总收入173.71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 比增加20.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7亿元,同比增加13.22%;基本每股收益0.3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生效订单885.83亿元人民币,其中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占36.86%,可再生能源 装备占30.39%,工程与国际供应链产业占10.98%,现代制造服务业占8.87%,新兴成长产业占12.90%。 1-9月,该集团取得营业总收入555.22亿元,同比增加1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6亿 元,同比增加13.02%;基本每股收益0.9元。 东方电气(600875)(01072)涨超4%,截至发稿,涨4.16%,报20.52港元,成交额1.88亿港元。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发电设备产量6145.85万千瓦,其中水轮发电机组443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4517.7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1185.15万千瓦。 ...
东方电气(01072)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29.66亿元 同比增加13.02%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23:1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7371亿元,同比增长206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7亿元,同比增长1322% [1] - 2025年1-9月营业总收入为55522亿元,同比增长1603% [1] - 2025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6亿元,同比增长1302% [1] - 2025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元 [1] - 2025年1-9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9元 [1] 生产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发电设备总产量为614585万千瓦 [1] - 水轮发电机组产量为443万千瓦 [1] - 汽轮发电机组产量为451770万千瓦 [1]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为118515万千瓦 [1] 订单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生效订单总额为88583亿元人民币 [1] - 清洁高效能源装备订单占比3686% [1] - 可再生能源装备订单占比3039% [1] - 工程与国际供应链产业订单占比1098% [1] - 现代制造服务业订单占比887% [1] - 新兴成长产业订单占比1290% [1]
刘家峡水电厂:1号机组整机改造进入分解关键阶段
中国能源网· 2025-10-17 14:33
据了解,本次1号机组整机改造工程将全面更新发电机上机架、转子、推力轴承及水轮机顶盖、底环、转轮等核心设备。面对数千个零 部件需要精准拆解的复杂工况,刘家峡水电厂采用数字化编码管理系统,通过将实物与图纸资料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现了零部件拆解、 运输、存储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为后续设备作为工业遗产展陈重组安装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1号机组整机改造是刘家峡水电厂推进智慧化电站建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将为甘肃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 碳"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王少晨 】 10月14日,随着重达650吨的发电机转子成功吊出,标志着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1号机组整机改造完成首个重大节点工作,为后续改 造任务奠定关键基础。 发电机转子是水轮发电机组重要的部件之一,是形成发电机磁场的关键部位,也是发电设备中起吊重量最大的部件。为确保转子成功 吊出,刘家峡水电厂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做好充分准备,反复讨论吊装方案,对起吊作业流程、安全措施、作业风险等重点内容开展了安 全技术交底,对桥式起重机、平衡梁吊具等重点设备进行检查,组织开展专项培训,为转子顺利吊出提供良好条件。 ...
解码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六十年:从“治黄”到“融世界”,铸就“中国坝主”精神图谱
中国经济网· 2025-10-09 16:45
从黄河三门峡的建设起点,到大渡河畔的电站崛起,从三峡工程的技术突破,到"一带一路"的跨国 项目履约,中国电建水电七局(以下简称"水电七局")六十年来扎根水电建设领域,逐步从国内工程建设 者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综合企业,其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水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市场化转型轨迹。 源流:三线烽火淬炼初心,从"指令性"走向"市场化" 1957年,新中国大规模水利建设启动,三门峡水电站作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开工,水电七局前身 —— 三门峡工程局参与其中,积累了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的早期经验,成为新中国"治黄兴水"事业的重 要参与者。 1965年冬季,响应国家"三线建设"与"好人好马入四川"的号召,三门峡工程局抽调骨干力量南下, 投入大渡河龚嘴水电站(代号"五一五工程")建设。据记载,当时建设条件艰苦,施工人员在百丈悬崖下 搭建临时炉灶,以油毡房为居所,用板凳搭建床铺,依靠 "一锤一钻开山劈石、一筐一车运送物料"的 方式推进工程。1967年2月26日,龚嘴水电站实现大渡河截流;1971年12月26日,电站两台机组并网发 电。该工程历时十三年建成,作为西南地区首座大型水电站,不仅填补了区域大型电力设施的空白,其 建设过程中形 ...
杭汽轮B:B转A获证监会批复,与海联讯产业协同加速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0:16
核心观点 - 杭汽轮B与海联讯的换股吸收合并申请获证监会批复 标志着B转A计划进入关键落实阶段 工业透平装备与电力信息化产业整合进入实操层面 [1] 产业协同与业务整合 - 合并后存续公司形成工业透平机械加电力信息化双主业架构 瞄准能源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度融合 [2] - 杭汽轮2025年上半年营收24.47亿元 归母净利润1.53亿元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6.27% [2] - 工业汽轮机及配套备件营收占比超80% 水轮发电机组同比增长39.6% 境外业务收入激增66.39% [2] - 杭汽轮与西门子合作SGT系列燃气轮机覆盖多机型 自主研发50MW重型燃机成功运行 国产替代能力持续增强 [2] - 海联讯深耕电力信息化二十余年 业务覆盖电网建设全链条 2024年参与多地配电网改造与变电站扩建 智能调度领域经验深厚 [2] - 双方协同可实现工业透平机械业务及电力信息化业务齐头并进 增强存续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 [2] 资本运作与市场影响 - A加B股公司中B股平均折价率超60% 杭汽轮自1998年B股上市后融资受限 制约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3] - 转入A股带来三重突破 流动性方面A股交易活跃度远高于B股 利于估值向行业合理水平回归 [3] - 融资渠道上A股多元工具可支撑杭汽轮自主燃机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上半年锅炉及原动机成本缩减17.12% [3] - 资本运作空间全面打开 杭汽轮明确通过产业并购扩张 A股平台便于整合行业资源 [3] - 控股股东杭州资本承诺投入不超15亿元增持并锁定36个月 为股价稳定护航 [3] - 市场对重组高度认可 杭汽轮相关议案获87.57%赞同票 中小股东支持率达84.52% 海联讯赞同票高达93.99% [3]
能源高质量发展专家谈⑥ | “十四五”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中国电力报· 2025-09-04 16:26
核心观点 - 中国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跃升发展 装机总量突破2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60% 风光累计装机达16.8亿千瓦 超过火电装机 接近美欧总装机2倍 [2][3][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显著提升 2024年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 为2020年2.5倍 2025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占比全社会用电量近四分之一 [6][7] -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占全球市场70%以上 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推动全球风电光伏成本过去10年下降60%和80% [9][10]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2025年能源法施行 绿证交易规模扩大 2025年上半年核发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12][13] 装机规模跨越式发展 - 风光年均新增装机由"十三五"千万千瓦级跃升至亿千瓦级 2023年新增2.9亿千瓦 2024年新增3.5亿千瓦 2025年1-7月新增近2.8亿千瓦 [3] - 截至2025年7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突破21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60% 其中风电光伏累计装机16.8亿千瓦占比46% 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3] - 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5年7月底装机达4.97亿千瓦 是2020年底6倍多 占全部光伏装机比重45% 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中分布式占比约70% [4] 基地化开发与结构转型 - 大型基地建设从局部示范转向全面铺开 单体规模从百万千瓦级跃升至千万千瓦级 降低单位建设成本并提升竞争力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大幅提升 2024年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全年第三产业用电量 远超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6] - 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24年19.7% 较2020年提升4个百分点 新能源由补充角色转变为核心主力 [7] 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势 - 全面掌握10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核心技术 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风电叶片最大长度、钙钛矿电池效率均为世界之最 [9] - 中国生产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占全球市场70%以上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9]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60%和80% [10] 政策体系与市场机制 - 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推动整县光伏、"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实施 [12] - 2025年能源法正式施行 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加快修订 [12] - 绿证交易规模快速扩大 2025年上半年核发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 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 [13] 应用场景拓展 - "光伏+"产业、风光制氢、绿电直连等新模式持续发展 零碳工业园区、零碳景区等新业态加速涌现 [10] - 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RE100组织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后需求快速增长 [13]
海联讯: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杭州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审核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事项的说明(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9-03 13:11
被吸并方经营业绩分析 - 被吸并方主营业务涵盖工业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水轮机等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运维等[1] - 报告期各期被吸并方毛利额、毛利率及净利率持续下降,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收入毛利占比持续在67%以上[1] - 2022-2024年工业汽轮机、配套及备件业务毛利额分别为12.94亿元、11.78亿元和9.3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9.30%、26.78%和21.21%[1] - 2024年汽轮机产销量下降20%以上,主要受"双碳政策"、新能源机组对传统汽轮机市场挤压影响[1] - 2025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回升至26.44%,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精益降本[13] 产品结构与市场地位 - 汽轮机产品分为工业驱动汽轮机和工业发电汽轮机两大类,分别应用于工业装置驱动和发电领域[6] - 工业驱动汽轮机执行API612国际最高标准,具有非标定制化能力,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12][32] - 2024年全球汽轮机市场规模283.75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337.52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19%[8] - 2024年中国汽轮机制造行业市场规模346亿元,其中电力领域197.10亿元,工业驱动领域78.84亿元[9] - 国内市场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被吸并方和哈尔滨电气四家央国企主导[12]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累计获得1项国际首台套、8项国内首台套产品认定[27][32] - 在恒力石化年产150万吨乙烯项目中提供全球最大功率驱动用工业汽轮机(10万千瓦等级)[29][32] - 工业透平研发创新团队获得2024年"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30] - 具备基于积木块原理的定制化设计、高效通流设计等核心技术优势[28] 燃气轮机业务合作 - 与西门子能源签订技术合作与许可协议,许可有效期20年,在中国大陆非独占使用SGT-800和SGT5-2000E燃机相关技术[40][42][43] - 报告期各期燃气轮机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77%、9.53%和8.85%[1] - 2025年1月自主研发燃气轮机顺利完成首次点火试验,西门子能源未提出异议,不存在侵权风险[1][22] - 合作模式与电气风电类似,但具体许可费用因业务差异不具备可比性[44][45] 财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报告期各期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7.36亿元和6.38亿元,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03亿元、1.49亿元和0.40亿元[1]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降6.30%,其中工业汽轮机业务收入19.82亿元,同比增长6.25%[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工业汽轮机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60亿元,燃气轮机业务在手订单金额超过10亿元[22] - 2025年1-6月主营业务毛利率26.96%,较2024年度19.21%提升7.75个百分点[21] 应对措施与发展战略 - 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工业驱动汽轮机收入占比从2024年40%提升至2025年一季度50%[17] - 实施精益管理,2025年一季度制造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约2个百分点[17] - 开拓海外市场,2024年承接驱动汽轮机订单2.85亿元,同比增长26%[36] - 发展服务业务,汽轮机服务业务毛利额从2022年6399.57万元上涨至2024年13226.87万元,复合增长率43.76%[37] - 把握设备更新、节能改造、余热利用等增长点,预计年均新增2亿元订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