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代言
icon
搜索文档
代言率先“适老化”
36氪· 2025-06-17 18:24
品牌代言市场趋势变化 - 熟龄艺人代言数量显著增加,包括黄龄、蓝盈莹、惠英红、孙燕姿、五月天、倪萍、倪大红等[1][3] - 老牌明星如吴彦祖近期密集官宣奥迪、迪桑特等大牌代言,86岁演员吴彦姝合作Prada、miumiu、欧莱雅等奢侈品牌[3][5] - 2025年品牌选人标准多元化,谐音梗、高龄演员等策略冲击传统流量体系[5] 品牌营销策略转型 - 互联网大厂通过"听劝"人设强化用户互动,美团以"黄的更灵"启用黄龄,饿了么京东跟进采用蓝盈莹、惠英红等谐音梗代言[5][7] - 谐音梗在年轻艺人中应用广泛但效果分化,陈都灵"都0的茶"因成都地标营销出圈,其他案例如魏大勋、王源等反响平平[7][9] - 品牌调性与谐音梗需匹配,一加手机从高端路线转向谐音梗引发争议[9] 目标消费群体迁移 - 周杰伦近期签约Dior、法拉利等五个高奢品牌,反映其粉丝群体消费能力升级,五月天同款SK-II礼盒单平台销售额破四千万[10][12] - 消费力分层明显:00后缩减开支转向平替国货,千禧一代偏好养生户外品类,60岁以上"新银发族"突破3亿人口成为享受型消费主力[12] - 喜茶、书亦烧仙草等茶饮品牌启用"奶奶辈"模特,Lululemon推广加拿大奶奶Joan广告,OLAY、LUX等召回张曼玉、舒淇等经典代言人[13][15] 流量代言市场格局 - 流量艺人短代竞争激烈,王一博、肖战保持头部地位,成毅、檀健次等新增代言最多但留存率低[16][18] - 短剧圈艺人如柯淳半年斩获君乐宝等15个代言,体育明星樊振东以6亿关注度超越肖战,乒乓球队成员代言数量领先[18][20][22] - 长剧艺人受短剧圈和体育圈双重挤压,整体代言份额持续下滑[22]
雪王都去港交所敲钟了,品牌增长只看流量明星能成吗?
36氪· 2025-05-30 18:55
品牌代言市场现状 - 2024年品牌代言市场持续升温,全年官宣代言人品牌数达1222家,较上年增长11% [2] - 头部艺人单年代言报价普遍突破1000万元,相当于许多中小型企业全年净利润总额 [2] - 顶流明星+重金投放组合拳能为品牌带来立竿见影的销量增长,但需配一亿左右预算才能最大化效果 [4] 明星代言效果分析 - 珀莱雅官宣顶流易烊千玺为代言人后,单条官宣微博斩获百万级互动数据,全平台曝光量达6亿+ [2] - 炫迈官宣代言人时代少年团后,销售额环比激增23.6%,市占率飙升8.7个百分点 [6][8] - 炫迈品牌社交媒体声量72%由00后群体贡献,微博声量同比增长197% [10][12] 非真人代言趋势 - 动物代言成为品牌标配,天猫黑猫、京东白狗Joy等IP形象深入人心 [18] - 大熊猫萌兰代言良品铺子、Tims天好咖啡等品牌,微博前十熊猫超话粉丝数突破300万 [18][20] - 蜜雪冰城雪王IP通过魔性神曲和周边产品成为顶流,2025年带七个兄弟走进港交所敲钟仪式 [30][32][34] 虚拟数字人代言 - 抖音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代言欧莱雅、芭比布朗等品牌 [40] - 阿里超写实数字人厘里实现"商业代言+影视演出+音乐制作"多维发展 [40] - 虚拟人带货美妆产品面临消费者质疑,无法真实呈现化妆品与人类肤质的适配效果 [44] 可持续代言策略 - 多邻国绿鸟多儿通过社交平台抽象整活带动营收达2.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9% [47][50] - 欧莱雅采用多元化代言策略,构建真人明星+虚拟偶像"欧爷"的矩阵 [51] - 美团启用自有IP袋鼠团团作为全新"袋"言人,转向自有IP开发战略 [51]
又一家茶饮公司上市了;斯凯奇宣布退市;海底捞开了一家面包店 | 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11 15:59
沪上阿姨上市 - 沪上阿姨于5月8日在香港上市 全球发售241万股 发行比例2.3% 发行价113.2港元 融资2.7亿港元 首日收盘价158.4港元 市值166亿港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主打五谷奶茶和鲜果茶 截至2024年底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开设9176家门店 50%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 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市场门店数和城市覆盖均排名第一 [2] - 2023年按GMV计算在中国现制茶饮市场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4.6% 前五品牌均已上市 [2] - 2024年营收32.85亿元同比下滑1.90% 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滑15.20% 单店日销售额3753元同比下滑12.11% [2] - 2024年上半年加盟店新开1184间同比减少20.6% 关闭531间同比增长178% 下沉市场扩张面临饱和压力 [2] 斯凯奇退市 - 5月5日斯凯奇同意被3G资本以每股63美元 总额90多亿美元收购 预计第三季度完成退市 [4] - 公司未解释私有化原因 但在一份文件中提到美国关税政策导致运营风险增加 可能大幅提升成本并降低利润率 2024年38%销售额来自美国市场 主要进口产品受关税影响 [5] - 市场分析认为退市是为摆脱上市公司财务披露约束 获得更大经营自主权 美国鞋业协会已联合76个品牌要求关税豁免 [5] 海底捞拓展烘焙业务 - 5月1日海底捞旗下烘焙品牌"拾㧚耍·SCHWASUA"在杭州试营业 主打低价策略 10元以下产品占比超60% [6] - 2024年海底捞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已孵化13个子品牌涉及多个餐饮品类 [6] - 2024年海底捞营收427.55亿元同比增长3.1% 净利润47.08亿元同比增长4.6% 客单价95.7元较2023年97.3元持续下滑 自营餐厅翻台率4.1次/天仍低于2019年前水平 [6] 胖东来玉石风波 - 4月初玉石博主指控胖东来玉石业务暴利 公司4月9日回应称言论不实 4月25日正式起诉 创始人于东来表态强硬 [8] - 5月6日监管部门调查显示2025年1-4月胖东来销售和田玉4177件 金额2959.2175万元 平均毛利率不超20% 抽查商品进货手续齐全 [8] - 调查后胖东来玉石销售热度飙升 和田玉改为线上约号模式 翡翠需现场排队 [9] SK-II品牌复苏 - 5月8日SK-II官宣五月天为代言人 推出520定制礼盒及瓶身定制服务 [11] - 2024年9月推出LXP匠心系列新品 签约莫文蔚 开设全球首家免税旗舰店 2025年1-3月中国市场增长11% [12] - 面临产品结构单一 品牌故事老化 中国品牌竞争等挑战 [12] 特步联名与业绩 - 特步与怡宝推出联名款青云跑鞋 配备XTEP ACE中底科技 针对大体重跑者需求 [14] - 2024年特步赞助44场马拉松 拥有72家跑步俱乐部及210万会员社群 [14] - 2024年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6.5% 净利润12.38亿元同比增长20.2% 主力品牌特步营收123亿元增长3.2% 索康尼和迈乐营收12.5亿元增长57.2% [14] 乐高与零售动态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 全球规模最大 含八大主题区超75个设施 一日票成人319元起 [16][17] - Aesop中国首店5月10日关闭 该店位于上海东平路 运营仅两年半 [18] - 幸运咖全国门店突破5400家 新疆区域240家 五一期间11家门店营业额超5万 [19] - 滔搏成为挪威户外品牌Norrøna中国独家运营商 Norrøna曾于2016年退出中国市场 [20] - 奥乐齐5月10日开设昆山首店 江苏第三家门店 此前在上海已布局65家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