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区分散
icon
搜索文档
大跌之后的几条建议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11-18 21:3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市场正经历短期流动性冲击,导致多数资产类别集体下跌,而非呈现传统的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跷跷板效应[4] - 在市场波动中应把握投资主线,即海外市场的降息周期与宽财政政策,以及国内的低利率环境、产业崛起和居民财富蓄水池切换[7][8] - 面对市场调整,投资者应坚持核心仓位、降低预期、避免追逐过热板块、进行动态平衡并实施地区分散与多元资产配置[6][10][27][31] 市场表现与流动性冲击 - 流动性冲击导致全球股市、数字货币及黄金集体下跌,其中亚太地区跌幅最大,日韩股市跌幅均在3个点以上[4] - 资产普跌现象显示当前市场环境下缺乏有效的避险资产类别[4] 投资主线分析 - 海外市场的主线是美联储降息周期与主要经济体的宽财政政策,预期变化仅影响节奏而不改变方向[7][8] - 国内市场的主线是前所未有的低利率环境、产业崛起以及居民财富蓄水池的切换,该进程远未结束[7][8] - 核心仓位应聚焦于优质股权投资,包括估值合理的宽基指数、长期稳健的主动权益产品及均衡配置的FOF[10][11] 投资预期管理 - 需降低投资回报预期,避免以过去高收益(如基金年化20%-30%)作为未来收益的锚[13][14] - 合理预期锚点应为租售比、国债收益率、固收理财基准或红利指数股息率,而非历史收益率[15] - 权益资产出现10%-20%的回撤属于常态,投资者需具备耐心以赚取企业盈利为主要目标[15] 板块配置与风险规避 - 应避免盲目追逐热门板块,例如华X锂电在短期疯狂上涨后出现单日18%的跌幅[18] - 融资盘交易占比提升加剧了板块过热风险,需警惕在热度高峰时介入[22] - 仅在对产业趋势有深度理解时可考虑右侧追击,否则应坚持均衡配置避免为热点买单[22][27] 动态平衡与资产选择 - 在当前结构性高估值背景下,建议进行持仓的高低切换,实现均衡配置[24][27] - 以美股为例,可优先配置标普500中年初至今收益处于下半区且基本面稳健的行业,如房地产(0.17%)、日常消费(0.54%)等[28][30] - 科技板块虽具长期潜力,但满仓高弹性主题基金可能不适合多数投资者,需控制回撤风险[25][26] 地区分散与多元配置 - 地理上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是限制AI及美国宏观风险、最大化回报的理想途径[32] - 港股市场虽表现疲弱,但再融资活动(如中国宏桥配售114.9亿)压制估值,长期看科技板块估值相对A股更合理[33][34] - 小米Q3营收同比增20%以上,净利润同比大增80%,汽车业务实现7亿经营收益并由亏转盈,但市场担忧其新增订单可持续性[34]
下周开盘前的几条建议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10-12 21:28
市场波动分析 - 市场双向波动是合理且必然的,在缺乏有效做空机制的市场中波动会更加剧烈[3] - 10月是美股过去80年中历史平均波动率最高的月份[4] - 本次由特定事件引发的市场下跌在短期来看并不意外,可与今年4月的贸易摩擦影响进行对比[6] 全球资产价格表现 - 特定事件导致全球风险资产大幅下跌,纳斯达克指数在10月10日单日下跌超过3.5%,创4月以来最大跌幅[8] - 加密货币市场24小时内合约爆仓金额接近200亿美元,爆仓人数超过160万[1] - 代表美股中概股整体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6.1%,富时中国A50期货下跌4.28%[7][11] - 银行间债市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个基点,显示避险需求[13] 投资配置建议 - 面对波动应坚持均衡配置,通过地区分散、多元资产配置来降低组合波动率,确保能够长期持有[17] - 具体持仓组合已做好地区分散和均衡配置的准备,关注的中长期主线包括外围降息周期、主要经济体宽财政政策、国内低利率环境及产业链崛起[18] - 对于增量资金,建议以指数回撤10%为准备,将资金分为5份逐步加仓[20] 基金经理产品分析 - 某新产品基金经理具有宏观视角和量化选股背景,其2024年年报分析抓住了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机会[21] - 该基金经理认为2024年行情主要由低利率下的估值抬升驱动,预计2025年出现盈利拐点,投资上立足经济中性假设,寻找结构化增长板块,重视现金流和营收增长[23] - 其管理的产品行业配置相对均衡,港股配置比例较高(约一半),在化工、有色等反内卷逻辑板块以及兼具底部出清和AI新增长逻辑的电力设备板块配置较多[24] - 整体投资风格偏向价值成长,组合估值低于同类平均,注重安全边际[24] 市场估值变化 - 对比4月7日与10月10日收盘数据,主要宽基指数估值普遍上升,科创50指数市盈率从91.31大幅上升至185.39,增幅达103.04%,中证2000指数市盈率从82.18升至160.25,增幅94.99%[30] - A股融资余额从18,439.84亿元增至24,292.15亿元,增幅达31.74%[30] - 申万一级行业估值对比显示,房地产行业市盈率从32.4升至69.5,增幅115%,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等行业估值增幅均超过40%[32] 政策预期管理 - 建议对“国家队”托市这一变量适度降低预期,避免基于市场传闻进行交易[27] - 股市价值的本质是“估值*盈利”,托市行为可能降低股指波动率但不改变中长期价值[28] - 需要审视持仓,确保在无论是否托市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态平稳[28]
大跌后的6条建议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10-10 21:18
市场大跌原因分析 - 宏观层面因欧洲(法国)和日本政坛震荡导致美元指数走强,自8月1日以来首次突破99,降息预期及弱美元假设生变,对非美市场构成压力,恒生指数下跌1.7%,日经225跌超1%[1] - 行业层面利空主要与中美商贸会谈前双方收集筹码有关,中国对锂电出口管制导致锂电板块领跌A股和港股[1] - 静态市盈率超300倍后股票融资折算率归零的规定加剧杠杆资金恐慌,尽管部分券商后续上调折算率,A股和H股芯片板块仍继续暴跌[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以配置思维而非交易心态进行投资,在经济L型底部打造工作核心竞争力并保证稳定现金流,普通投资者买基金(如沪深300、A500)或配置基金投顾优于炒股票[4] - 认识到风险资产双向波动的合理性,科创50今年以来涨跌幅超±3%的交易日达17个,其中涨超3%的有12次,涨超5%的有4次,投资者需调整持仓以控制波动率[6][9] - 融资盘净买入呈现高温信号后市场短期脆弱,例如昨日融资净买入508.05亿元(历史第二高水平)后科创50今日跌5.61%,逢跌买入比追高更具性价比[11][12] - 均衡配置虽可能牺牲阶段性收益,但能降低组合波动率,例如科创创业50与中证红利呈现明显跷跷板效应,今日中证红利涨超1%领涨全市场[15][16] - 地区分散与多元资产配置优先级高于均衡配置,10月初以来纳斯达克100涨1.69%而恒生科技跌3.18%,分散配置可享受全球降息周期与财政扩张的双重利好[22][24][25] - 股权资产性价比持续凸显,中证红利股息率相对10年国债收益率价差处于历史高位附近,拥抱优质股权投资需依赖专业机构筛选与构建组合[27][29][30] 行业与估值分析 - A股行业估值分化显著,申万一级行业中估值最高板块超40倍PE,最低板块仅约10倍PE,港股恒生科技今年涨超40%但估值与A股最低估值行业相近[18] - 半导体板块为昨日融资盘净买入最多领域,但今日芯片板块大跌,显示高融资热度与短期市场表现负相关[13]
港股为何起飞?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9-17 21:39
市场表现 - A股偏股ETF中90%以上上涨 赚钱效应良好 其中宁德时代8月以来涨幅超40% [1]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4% 创2021年底以来新高 [1] - 8个交易日A股融资净买入超1000亿 南下港股净买入接近900亿 资金驱动行情明确 [2] 中美科技巨头市值对比 - 腾讯 阿里 小米市值分别为60609亿 30821亿 15056亿港元 合计10.6万亿港元(1.36万亿美元) [4] - 中国科技三巨头总市值相当于美股第七大科技公司特斯拉的市值水平 [4][5] - 美股科技巨头市值排名:英伟达4.25万亿 微软3.78万亿 苹果3.53万亿 谷歌3.04万亿 亚马逊2.50万亿 脸书1.96万亿 特斯拉1.36万亿美元 [5] - 美国互联网公司客群上限约50亿 中国公司上限约15亿 [6] - 美股科技公司竞争格局更清晰 护城河更明确 [6] 指数估值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6300多点 PE-TTM为24倍 较2022年低点2700多点时的32倍估值更便宜 [8][9][11] - 创业板指数当前3150点 PE-TTM为44倍 低于2021年高点3500点时的63倍和2015年4000点时的134倍 [13][14][16]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下降至2%以下 推动股权资产系统性估值抬升 [16][18] 市场驱动因素 - 无风险利率下降对A股涨幅贡献14.1% 对港股涨幅贡献25.34% [18] - 风险偏好对A股涨幅贡献28.2% 对港股贡献16.59% [18] - 企业盈利对A股涨幅贡献6.5% 对港股贡献10.56% [18] - 低利率环境是推动股市估值系统性抬升的核心因素 [20]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在中美两个市场之间做好地区分散和均衡配置 [7][20] - 通过固收+产品实现股债均衡配置 积累底仓 [24] - 创金合信鑫祥基金近期减持科技板块 增配顺周期和价值板块 [28] - 重点关注黄金 化工 出海制造业 非银金融以及AI 半导体 CPO等科技方向 [28]
今天的两条主线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04 21:34
市场情绪与韧性 - 普通投资者对A股在逆风环境下展现的韧性表示认可 认为逆风翻盘比顺风上涨更能提振信心 [1] - 港股恒生指数与南下资金出现明显背离 南下资金单日净卖出超180亿港元 为去年9月以来第三大净卖出 但恒指仍持续走高 [3] - A股情绪日内显著修复 三大指数早盘翻红 中国神华港股日内振幅超8%(低开-3%至飙涨+5%) [13] 降息交易主线 - 全球股市(除日经225外)普遍反弹 美股标普500涨0.7% 纳指100涨1% 主因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超90%的预期强化 [5][7] - 美元指数高位跳水1% 推动外资回补非美资产 人民币中间价单日上调超100基点 创半年最大升幅 [8][9] - 黄金受益于降息预期 COMEX金价突破3420美元/盎司 单日涨幅超2% 黄金股ETF(159562)大涨4.49% [25][26][27][28] 资金行为与市场动态 - 南下资金上周狂买600亿港元 部分承接外资卖盘 本周逻辑反转后外资快速回补 [9] - 融资余额呈现"九深一浅"模式 连续三轮出现9日净买入后第10日净卖出 显示场外资金充裕且保持理性 [15][17] - 债券市场出现新变化 30年期国债利率下午13:30率先上行 10分钟后沪深300跟随 机构行为显示公募加速卖出债券 [18][20] 资产配置建议 - 强调"地区分散、均衡配置、多元资产"的核心策略 建议普通投资者以不变应万变 [21] - 黄金ETF(518850)与黄金股ETF(159562)管理费均为0.15% 为全市场最低费率同类产品 [28] 政策与债市观察 - 央行7月未买卖国债 MLF净投放1000亿 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 债市交易逻辑围绕"新老划断"展开 [30][31] - 央行可能根据新发债券利率情况决定是否重启买债 以控制地方债付息成本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