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碳工厂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进程披露!
起点锂电· 2025-08-02 14:16
码上参会 往 期 回 顾 | 01 | | | 史上最严储能电池国标来了!首批过关企业有谁? | | --- | --- | --- | | 02 | | | 国轩高科电池公司获国资加注! | | 03 | | | 湖北7.5亿锂电池项目预计本月投产 | | 04 | | 举办!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定档11月8日广州 | 扫描右方二维码 加入中国锂电行业通讯录 扫描左方二维码 加入起点锂电行业交流群 >>起点锂电 (2)起点固态电池 (2 起点研究院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 能量 n 版 不 TIAN # 建新生态 7月31日, 在洛阳伊滨区,宁德时代洛阳基地正以 "四箭齐发"的建设格局,书写着 洛阳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 " 伊滨 速度 "。作为全球动力电 池龙头企业的重要布局,该项目一期已全面投产并满负荷运转, 二期设备正安装调试, 三期、四期 项目 建设 昼夜兼程加速推进 。 当晚, 在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 三期、四期 项目 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 建设者们 以 "昼夜不停工"的节奏 全力 推进工程 建设 。三 期项目生产区核心厂房主体钢结构 已 施工至 30%,生活区 ...
威胜信息:7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金、国泰海通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8-01 19:41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1日威胜信息(68810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夏基 金、国泰海通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计划2025-2030年通过走出去、本地化及总包模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目前进展如何? 答:公司国际化战略从成立起就已明确,核心是通过"走出去、本地化、总包模式"开拓海外市场,目前进 展有序 东南亚布局印尼本地工厂已正式开张,2025年将逐步承接印尼及周边国家的产品交付,成为东南亚本地化 交付枢纽。 中东布局沙特区域海外工厂正在推进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计划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时将与本地合作伙伴 的工厂并行运营,覆盖中东市场需求。 美洲布局已在墨西哥完成土地和厂房采购,结合当地本地化政策及MI(高级计量架构)发展进展,推进本地 工厂生产计划,目前处于实施阶段。 本地化运营以区域枢纽为核心,印尼覆盖东南亚、沙特覆盖中东、墨西哥覆盖美洲,若南非并购成功则辐 射非洲,同时加速欧洲市场突破. 总包模式探索作为新模式,基于智慧配网和新能源接入机遇推进,涉及系统集成及生态伙伴协作。2025年 重点开展市场调研、产品培育和队伍建设,选择优质市场和项目逐步积累经验,未来五年将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新能源车新工厂 以智能零碳拿稳绿色“接力棒”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4 17:46
生产基地概况 - 长春零碳"智慧工厂"已实现新能源车型量产,首批车即将上市销售 [3] - 生产基地年产能15万辆,占地面积154万平方米,分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五大车间 [5] - 工厂100%使用绿色电力,配备32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板,实现生态废物100%回收、废水100%循环 [15] 智能制造技术 - 总装车间自动化程度高,物流区采用自主导航搬运机器人,不依赖外部标识 [5] - "八爪鱼"机器人实现车窗玻璃全自动安装,完成涂胶、搬运、嵌入等高精度动作 [7] - "婚礼结合工位"由11个机器人协同作业,自动化率100%,底盘与车身结合精度达±0.1毫米 [9][11] - 总装车间配备300多套高精度拧紧设备,覆盖574个关键螺栓点,数据可追溯15年 [11] - 焊装及电池车间关键工序自动化率100%,每2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 [13]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影响 - 生产基地带动50%零部件供应商位于30公里半径范围内,推动本地化产业转型 [17] - 长春将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基地,一汽新能源生产基地是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核心项目 [19] 产品与产能 - 生产线首批投产两款新能源车型,2024年12月实现量产 [3] - 工厂采用"黑灯工厂"模式,高度智能化生产显著提升效率 [13]
“零碳园区”国标首次落地,以绿制绿势在必行
高工锂电· 2025-07-11 18:44
锂电产业绿色转型新标杆 - 中国政府首次为"零碳园区"设定国家级标准,核心指标严苛,要求年能耗超20万吨标准煤的园区单位综合能耗碳排放低于0.2吨,相当于92%以上能源须来自无碳来源 [2] - 新规在能源端要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低于90%,远超国家2030年25%的目标,资源利用端设定工业固废利用率≥80%、余热余压利用率≥50%、工业用水重复率≥80%等高要求 [3] - 碳排放核算明确绿电直供或绿证交易的电力排放因子计为0,其他电力按全国统一因子0.8325kgCO₂/kWh计算,且未纳入碳抵消机制,强调直接减排 [4][5] 锂电行业零碳实践现状 - 宁德时代已基于国际标准建成9座零碳工厂,远景科技等企业通过屋顶光伏、绿电采购和数字化能源管理推进零碳进程 [2] - 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企业纷纷投建低碳化生产基地,行业已形成自下而上的零碳实践趋势 [6] - 企业先行实践的零碳模式与国家统一认证体系可能存在衔接冲突,需重新校准以获取国家级认证资格 [6][7] 零碳认证的竞争意义 - 国家级零碳园区认证将成为锂电行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优势,影响政府试点资格、客户订单及全球市场准入 [7] - 当前减排主要覆盖企业运营排放(范围一和范围二),未来竞争将延伸至供应链上游的透明化与可核算绿色供应链构建 [7]
以技术创新赋能全球能源转型 TCL中环携新一代BC组件亮相SNEC
搜狐财经· 2025-07-08 12:50
展会概况 -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 PV+ 2025)于6月11日-1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1] - 公司首日展出210单晶硅棒及系列硅片产品、全新一代BC技术组件产品及多款高效率高功率BC及TOPCon技术组件产品 [1] - 展会期间推出轻质组件"概念产品"及防积灰系列新品 [1] 光伏材料技术 - 公司展出210单晶硅棒及系列硅片产品 该技术基于2019年推出的12英寸超大尺寸单晶硅片 打破行业近十年泛8英寸硅片尺寸局限 [3] - 210系列产品凭借高功率、高效率、低成本优势成为当下及未来市场主导 [3] - 公司将依托210技术平台 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品技术升级 助力行业开启740W+新纪元 [3] 电池组件技术 - BC技术组件产品最大功率达680W 最高效率达25.2% [4] - TOPCon技术组件产品最大功率达750W 最高效率达24.14% [4] - 联合蓝思科技推出轻质组件"概念产品" [4] - 已构建涵盖BC、TOPCon、半片、叠瓦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布局 [4]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举办"共绘零碳蓝图"主题圆桌对话及零碳工厂项目启动仪式 [5] - 提出"绿电直连+高效组件"产业新范式 推动从单一制造向"新能源生产+销售"复合职能转型 [5] - 将ESG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布局战略 通过双碳数字化平台管理打造可复制的零碳工厂标杆项目 [5] - 长期秉持绿色生态理念 推动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 引领全球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4][5]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案,设定2040年减排目标
信达证券· 2025-07-05 21:45
热点聚焦 - 厦门首创“ESG报告鉴证费用补偿保险”,自贸片区有632项创新举措,153个全国首创[2] - 欧盟拟修订《欧洲气候法》,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90%[3][17] - 英国地方政府计划投资67亿英镑用于气候项目,96%制定正式气候行动计划[18] ESG金融产品跟踪 - 我国已发行ESG债券3605只,存量规模5.52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占比61.53%[4][22] - 市场存续ESG公募基金902只,净值规模10550.66亿元,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52.98%[4][34] - 市场存续ESG银行理财产品965只,纯ESG产品规模占比55.85%[4][40] 指数跟踪 - 截至2025年7月4日,本周除万得全A可持续ESG外,其余ESG指数跑赢大盘,万得全A涨幅最小为1.15%,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大为1.87%[5][41] - 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华证ESG领先涨幅最大为17.59%,深证ESG 300涨幅最小为13.3%[5][41] 专家观点 - 开发“钢企低碳转型金融工具箱”,推动金融支持钢企低碳转型[42] - 保险业应发挥专业能力,减少气候和自然风险,结合保险和投资业务[8][42] 风险提示 - ESG发展、双碳战略推进、政策推进可能不及预期[8][43]
宁德时代肇庆工厂二阶段投产!
起点锂电· 2025-06-28 17:30
活动信息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宝安登喜路国际酒店举办,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赞助/合作单位包括雅迪科技、台铃集团、新日股份、菜鸟集团、嘟嘟换电、派能科技、亿纬锂能等40余家企业[2] 宁德时代肇庆工厂进展 - 宁德时代肇庆工厂(瑞庆时代)二阶段首批锂电池集装箱产品于6月26日下线,标志着广东省首个全链条储能产业基地正式运营[3][4] - 工厂从2021年2月落户至二阶段投产历时14个月,包含8万㎡前工序车间和1.5万㎡储能集装箱车间,2023年8月获零碳工厂认证[4] - 二阶段产品填补华南地区集装箱储能技术空白,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及高安全性,配套先进BMS系统[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瑞庆时代带动铭利达、震裕等上下游企业落户肇庆,并推动高新区独立储能电站、大喆电化学储能等项目落地[5] - 肇庆通过引入小鹏汽车(新能源车)和宁德时代(储能)完善新能源产业版图[4] 零碳工厂战略 - 肇庆工厂是宁德时代首个以储能为主的零碳工厂,公司现有9个零碳工厂,计划2025年全部实现零碳化[6][7] - 宁德时代推出“零碳新基建”方案,目标实现电芯循环使用15000次、储能系统寿命超20年,并通过LRS模式(许可、授权、服务)全球推广[7] 其他行业动态 - 松下合资动力电池项目落地大连,投资37亿元[9] - 2024年中国长时储能液流电池新增装机达2.43GWh[9]
济宁兖州:宁德时代“灯塔+零碳工厂”打造行业新标杆,高度自动化+国产化率超90%
中国发展网· 2025-06-27 12:38
项目概况 - 山东时代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是宁德时代在北方布局的第一个新能源产业基地,总规模160GWh,将生产全球最先进的储能和动力电池,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基地 [1] -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规模60GWh,总建筑面积51.2万平方米,包括第四代工业电池厂房及多个车间,主要生产新能源电池电芯、电箱及集装箱三种产品 [2] - 二期、三期项目主要建设第五代工业电池厂房,总规模达100GWh,二期2025年12月底调试生产,三期预计2025年7月投产 [2] 技术优势 - 生产基地按照"灯塔+零碳工厂"标准建造,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行业最高,国产设备利用率达90%以上,核心设备基本实现100%国产化 [1] - 电箱组装流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流程和物流系统由电脑编程控制,节省大量人力 [1] - 废旧电池中镍的提取率达到90%以上,技术水平全球领先 [2] 生产进展 - 一期第一条产线已投产运营,首批产品于5月10日正式下线,第二、第三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7月底前可全部投产 [2] - 项目全部投产后将直接带动就业7000余人 [2] 循环经济 - 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从使用到报废再到回收的完善体系 [2] - 根据电池不同状况进行梯次利用或再生处理,从废旧电池中重新提取镍、钴等金属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
从千万元到千亿元:零碳工厂投资背后的成本逻辑与产业阵痛|ESG新引擎
华夏时报· 2025-06-13 06:48
零碳园区与工厂建设政策推动 - 2024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4] - 广西、云南、福建等多地将零碳园区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锡启动"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 - 零碳工厂被视为工业绿色转型的必答题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支撑 [2] 行业发展现状与成果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6429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27家 [3] - 累计推动培育省市级绿色工厂1.6万余家 [3] - 当前全球产业变革与绿色转型交织,工厂作为工业碳排放的核心单元面临转型压力 [2] 成本与技术挑战 - 单点检测设备监测成本超10万元,中小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 [2] - 中小型零碳工厂投资在数千万到数亿元,大型零碳产业园投资可达百亿甚至千亿元级别 [5] - 可再生能源设施安装、设备改造、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等前期投资成本高昂 [5] - 项目维护费用与运营初期折旧成本制约中小企业参与热情 [5] 市场标准与协同问题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数字化方案设计存在缺陷,数据联动性不强 [2] - 技术供应商与工厂业主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和市场割裂,技术匹配效率低下 [5] - 行业缺乏可规模复制的标准化建设范式,企业陷入"试错循环" [6] - 缺乏权威的技术集成展示平台,创新成果与终端用户之间存在触达壁垒 [5] 政策认知与产业协同 - 企业对最新零碳政策认知滞后,难以精准捕捉政策机遇和合规要求 [7] - 缺乏权威的技术路线指引,导致零碳转型方向不明、实施路径模糊 [7] - 需要搭建技术交流、成果展示、合作共赢的平台,促进全产业链协同 [7] - FCE2025中国工厂展将通过展览展示、案例征集等活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升级 [7]
SNEC展上,TCL中环凭创新技术和绿色理念“出圈”
环球网· 2025-06-12 11:15
展会概述 -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 PV + 2025)于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1] - TCL中环凭借前沿产品与创新理念成为展会焦点 [1] 技术创新 - 公司在光伏材料和电池组件两大板块展现强大技术实力 [2] - 光伏材料方面展出210单晶硅棒及系列硅片产品 2019年突破性推出12英寸超大尺寸单晶硅片打破行业局限 [2] - 210系列产品凭借"高功率 高效率 低成本"优势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推动行业迈向740W+新时代 [2] - 电池组件领域BC技术组件最大功率达680W 最高效率25.2% TOPCon技术组件最大功率750W 最高效率24.14% [4] - 与蓝思科技联合推出轻质组件"概念产品" 构建BC TOPCon 半片 叠瓦等多技术路线布局 [6] 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举办"共绘零碳蓝图 携手迈向可持续未来"主题圆桌对话及零碳工厂项目启动仪式 [8] - 提出"绿电直连 + 高效组件"产业新范式 推动从单一制造向"新能源生产 + 销售"复合职能模式转型 [8] - 以"零碳工厂"项目为契机推进双碳数字化平台管理 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8] - 将ESG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布局战略 实现可持续全球化扩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