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模态感知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近20个交易日“吸金”超15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小幅上涨,源杰科技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0:41
资金流向方面,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科创芯片ETF(588200)近20个交易日有15日获资金净流 入,累计"吸金"超15亿元。 科创芯片ETF(588200)跟踪科创芯片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 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相关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此外,科创芯片ETF(588200) 还配备了场外联接基金(A类:017469;C类:017470)。 东莞证券表示,据多家媒体或机构报道,受益于存储原厂减产以及AI基建的旺盛需求推动企业级存储 需求增长,存储器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价格走势有望优于预期。相较海外巨头,本土存储企业有望 通过大容量产品和主控芯片等技术创新,以及产业链和服务本地化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份额相比 2023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建议关注存储芯片设计、存储模组、DDR5等相关受益环节;AI应用方面,近 日字节豆包上线"视频通话+联网搜索"功能,是多模态感知技术商业化落地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表明 多模态感知技术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尤其是给视觉交互领域带来的突破有望拉动上游算力芯片和AI 终端SoC芯片需求增长。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 ...
向“智”出发,“触”见未来——“中国传感谷”探访记
新华社· 2025-05-29 09:58
"具身机器人、智慧交通、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为传感器产业拓展出巨大的想象空间。"华鑫微纳副 总经理丁敬秀说,目前这条生产线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满产后可以助力产业集聚发展。 聚焦产业链短板持续补链、强链、延链,"中国传感谷"吸引了200多家智能传感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 展,其中专精特新企业40多家,初步构建起智能传感器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全产业 链体系。 一款仅有指甲盖大小的电流传感器,在现实场景中,既可充当智能操控的"安全员",也可成为安全监测 的"预警器",这款产品来自园区的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让机器人灵巧手实现精准抓握的柔性触觉传感器、助力智能驾驶信息交换共享的高性能惯性传感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国传感谷"展厅,从智能传感器到各种终端应用,一款款新产品 新技术呈现在眼前。 日前在蚌埠市举办的第七届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上,当地企业展示的装有智能传感器的机器人灵巧 手。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传感器产业迎来发展风口。 "作为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版图上'三谷联动'中的重要一极,地处淮河之滨的蚌埠市早在上世纪90年代 已是传感器制造基地。"蚌埠经济开发 ...
造机器人为何要指望手机厂商?
虎嗅APP· 2025-03-26 18:35
题图|视觉中国 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是手机厂商不能干的了。 3月25日,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宣布vivo"成立 了机器人Lab,布局机器人赛道"。这家蝉联四年中国市场手机份额第一的厂商,不仅要把AI代表的数字世 界和机器人代表的物理世界连接起来,而且还把机器人放到了"手机的未来"这样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等一下。机器人,手机,未来?这有点儿远了吧。 诚然,手机确实是当下最智能的生产力工具。机器人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想象。不过,在 造手机和造机器人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造手机的为什么要造机器人?甚至,手机厂商能造好机器人吗? 然而,胡柏山却认为手机厂商在机器人领域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甚至,让机器人引爆市场,成为消费级产 品的关键就在手机厂商手中。 尴尬:红利与瓶颈同时到来 按照胡柏山的观点,人工智能代表数字世界,机器人代表物理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有巨大的鸿沟。打个 比方来说,就是要把《流浪地球》里的MOSS,具象化变成《终结者》里的T80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 然,我们就算离MOSS也还很远。 这确实是当下机器人产业的尴尬之处。 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