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式管理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苦觅“救命稻草”:创始人留置后辞任,开店神话变闭店潮,二代港股IPO求输血?
搜狐财经· 2025-10-22 12: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 [2] - 盈利能力薄弱,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率仅2.34%,净利润率为4.35%,2023年归母净利润率为-0.89%,2024年为0.91% [2] - 量贩零食业务是绝对核心,2025年前三季度贡献营收361.58亿元,占总营收98.9%,该业务毛利率为11.69% [4] - 存在“子肥母瘦”格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91亿元中,有7.36亿元被少数股东分走,归母净利润仅8.55亿元 [8] 公司运营与成本 - 采用“低价引流”策略,2024年核心品牌“好想来”客单价约35元,较竞争对手低27%,部分爆款产品毛利率不足5% [6] - 费用高企侵蚀利润,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0.67亿元(同比增长19.22%),管理费用10.08亿元(同比增长62.03%),营业成本322.89亿元(同比增长74.87%) [4][6] - 推行宽松加盟政策,包括“0加盟费、0管理费、0配送费、2万元保证金”,以快速扩张门店 [6] - 门店扩张速度骤降,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1468家,远低于2024年全年的9776家,同期因经营原因闭店259家,已超去年全年 [1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经历管理层更迭,创始人王健坤被留置后辞职,其胞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其子“90后”王泽宁出任总经理,形成“姑侄搭档” [1][10] - 董事会8席中王氏家族成员占4席,超过一半,独立董事3人均无零售行业背景 [10][14] - 利润分配格局源于收购整合时的股权设计,主要利润来源的子公司万兴商管和万品商管,公司分别仅持股52%和51%,王泽宁持有万兴商管48%股权及万品商管24.5%股权 [8] - 计划以13.79亿元收购子公司万优商管剩余49%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升至90.97% [11][12] 公司战略与融资 - 公司正推动港股IPO,已于9月2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 - 公司前身为食用菌业务企业,2022年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后转型,通过合资或收购整合多个区域品牌实现业务转型 [4] - 转型后营收暴增,从2022年前三季度的约3.59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365.62亿元,三年增长超百倍 [4] 财务状况与风险 - 资产负债率高企,2025年前三季度为66.35%,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441和1.007 [7] -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九成以上,达55.2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7.77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6.65亿元 [7] - 净利润对政府补助存在依赖,2025年前三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901.33万元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部分区域门店密度高,例如公司在华东地区门店8727家,占总门店56.8% [6][14] - 竞争对手鸣鸣很忙已于2025年4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高于公司 [14] - 公司面临品控隐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食品安全、缺斤少两等投诉,业务模式依赖上游供应商质量管控 [16]
“水果第一股”的坠落:洪九果品从600亿市值到强制退市警示录
新浪财经· 2025-10-19 19:49
公司核心事件与现状 - 公司于2025年10月3日收到香港联交所除牌决定,并于当日提交复核请求 [1] - 联交所指出五大核心问题:未完成调查及补救措施、管理层诚信存疑、内控缺陷未纠正、未公布未完成财务业绩、缺乏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公司秘书 [1] - 公司自2024年3月20日因无法披露财报停牌,停牌时股价为1.74港元,较40港元的发行价暴跌95.65% [1] - 公司市值从巅峰时的671亿港元蒸发超640亿港元,仅剩不足30亿港元 [1] - 2024年,公司34.2亿元异常预付款引发审计师毕马威辞任,随后6名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7] 公司治理与家族管理缺陷 - 公司具有浓厚家族企业色彩,邓洪九家族持股比例超46%,为绝对控股股东 [3] - 核心管理岗位由家族成员包揽:妻子江宗英任总经理,儿子邓浩吉任首席运营官,女儿邓浩宇任联席秘书,侄儿杨俊文任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 [3] - 2025年5月,公司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集体辞职,导致审核委员会瘫痪,外部监督机制完全失效 [6] - 外部董事形同虚设,监督机制失灵,采购、财务等关键部门负责人多为邓洪九亲信,合规流程流于形式 [6][7] - 封闭的管理体系阻碍外部人才引进,高管团队鲜有具备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 [6] 资金链断裂与运营模式风险 - 公司依赖“高预付、长应收”资金结构,上游需提前数月支付全额货款,下游回款周期长达188.5天 [9][13] - 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38.6亿元飙升至93.5亿元,账面现金仅约5亿元,短期借款高达27.76亿元,资金缺口巨大 [13] - 2019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累计净流出达44.5亿元 [14] - 邓洪九夫妇累计质押65%内资股,涉及贷款超5.6亿元 [14] - 2023年榴莲价格暴跌50%,叠加消费疲软导致库存积压,成为压垮资金链的最后一根稻草 [15] 行业困境与共性问题 - 行业龙头百果园2024年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归母净亏损3.86亿元,由盈转亏,同比降幅达206.7% [16] - 百果园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6093家锐减至2024年底的5127家,一年内净减少966家 [16] - 鲜丰水果2024年曝出超3亿元股权被法院冻结,上市计划搁置 [16] - 行业面临供应链成本高企与盈利空间压缩的矛盾,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以极致性价比冲击传统连锁 [18] - 行业存在“无票化”收支财务风险,上游采购和下游销售环节常缺乏合规凭证,农林牧渔业过去10年舞弊率达9.79% [18][19] - 消费观念转向“高性价比”,企业战略调整滞后,百果园长期坚持高端定位,洪九果品过度依赖高价进口水果 [20] 公司发展历程与转折 - 创始人邓洪九1987年以倒卖红桔起家,进价3毛、售价6毛,两天净赚100多元 [1] - 2002年创办洪九果品,2012年押注泰国榴莲市场,筹借1亿元建厂并以期货模式锁定4万亩果园 [1] - 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20亿元飙升至150亿元,4年增长7倍,2022年上市时邓洪九家族财富达85亿元 [1] - 公司创业初期凭借提前付款模式成功打入市场,2005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2012年签下每年3.5万吨水果收购合同 [13] - 依赖资金垫付的模式在规模扩张至百亿级后未能升级,从“增长引擎”变成“致命陷阱”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