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陆小馋
icon
搜索文档
超1.5万家零食店,要IPO了!
搜狐财经· 2025-11-02 23:04
上市申请与募资用途 - 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拟成为“量贩零食港股第一股” [1]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1] - 公司旨在巩固其在中国零食饮料零售行业的领导地位,并拓展“硬折扣”模式至更广阔的快消品市场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最初以菌类供应为核心业务,并成为沃尔玛的蘑菇供应商 [2] - 2021年公司以“食用菌第一股”身份成功登陆A股IPO [2] - 2022年起公司开启战略转型,进入量贩零食行业,推出自主品牌“陆小馋”并进行一系列并购 [3] - 公司并购整合了“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等多个品牌,最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年营收突破300亿大关,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248% [4]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占比高达98%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4]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 [4] - 2025年上半年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为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 [4] 门店网络扩张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2年不足百家发展到2024年突破10000家,成为全国首个门店数量破万的量贩零食品牌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其中好想来门店超过10000家 [6] - 庞大的门店网络为公司未来持续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6] 加盟策略优势 - 公司的低门槛加盟政策是其门店爆发式增长的关键推手,对加盟商的初始资金要求较低且流程简化 [4] - 与同行要求高额加盟费及复杂审核相比,公司策略更具竞争力 [4] 未来发展机遇 - 港股上市有望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平台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7] - 募集资金可用于拓展海外门店网络、产品研发创新以及升级全球供应链体系 [7] 行业竞争与内部挑战 - 国内量贩零食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南很忙北万辰”的双寡头格局,与零食很忙等竞争对手角逐激烈 [7] - 国际市场上零食行业巨头林立,公司需在品牌、产品差异化及价格策略上应对挑战 [8] - 公司长期的“家族式”治理结构在港股上市过程中可能面临港交所严格审查,需优化治理结构以提升决策科学性与透明度 [8]
回本周期拉长,闭店加剧,量贩零食争抢上岸
36氪· 2025-10-23 20: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万辰集团与鸣鸣很忙两大零食品牌先后递交港交所招股书,争夺“零食第一股”[1] - 行业已发展成营收超300亿元、净利润近10亿元的规模,万辰集团2024年营收323.29亿元,鸣鸣很忙2024年营收393.44亿元[1] - 两家品牌门店数量合计近4万家,万辰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15365家门店,鸣鸣很忙2024年9月门店数超20000家[1] 业务模式与扩张策略 - 公司均以加盟模式为主,万辰集团加盟店占比达99.4%[1] - 扩张速度极快,鸣鸣很忙15个月新增1万家门店,万辰集团一年新增9776家门店,平均每天开26家店[3] - 扩张路径主要通过收购与加盟,万辰集团收购多个品牌并统一为“好想来”,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4]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向加盟店销售产品,财务表现与加盟店业务表现紧密相关[4]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万辰集团净利润从2022年的0.68亿元增至2024年的6.11亿元,但2023年亏损1.76亿元[1] - 鸣鸣很忙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的0.81亿元增至2024年的9.13亿元[1] - 行业毛利率较低,鸣鸣很忙2024年毛利率为7.62%,万辰集团2024年零食业务毛利率为10.9%[5] - 与蜜雪冰城约30%的毛利率相比,量贩零食的盈利能力显著偏低[5] 加盟商运营现状 - 加盟商投资额高,单店投入在75万元至100多万元不等,但回本周期拉长,平均回本周期约29个月[6][7] - 门店月营业额需达到30万元才能保本,但许多门店难以实现此目标[7] - 部分加盟商出现亏损,有关店止损案例,亏损额达150-160万元[8] - 门店过密问题突出,品牌不保证距离保护,间隔500米即可新开加盟店,严重影响单店盈利[8] 行业挑战与风险 - 行业高速扩张期已过,万辰集团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数骤降至1468家,远低于2024年全年的9776家[9] - 闭店数量增加,万辰集团2025年上半年闭店259家,超去年全年总量[9] -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战,部分引流产品利润仅0.2元,甚至亏本销售[10] - 库存积压问题严重,存在临期食品处理风险,公司管控趋严[10] 品牌转型与未来发展 - 品牌尝试探索新增长曲线,如在门店增加盲盒、挂饰等潮玩品类[11] - 好想来被传转型综合超市,筹划“万市大集”品牌,向全品类超市方向发展[11] - 行业窗口期可能关闭,公司需在竞争加剧前完成上市[12]
万辰集团苦觅“救命稻草”:创始人留置后辞任,闭店潮来袭,二代港股IPO求输血?
搜狐财经· 2025-10-23 11: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9.8亿元,同比增长44.15%,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361.22% [1] - 公司盈利质量较低,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率仅约2.34%,净利润率为4.35% [2]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92.9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8293万元,归母净利润率为-0.89% [2] - 2024年营业收入323.3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2.9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率仅0.91% [2] - 公司盈利水平远低于行业,2025年上半年盐津铺子净利润率为12.57%,劲仔食品为10.02% [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91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仅8.55亿元,有7.36亿元利润被少数股东分走 [5] 业务转型与运营 - 公司前身从事食用菌业务,2022年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进入零食赛道 [3] - 通过合资或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等区域品牌,并在2023年将大部分品牌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3] - 2022年前三季度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从约3.59亿元暴增至365.62亿元,三年增长超百倍 [3] - 2025年前三季度量贩零食业务收入361.5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98.9% [3] - 公司采用"低价引流"策略,2024年核心品牌"好想来"客单价约35元,较竞争对手鸣鸣很忙的48元低27% [4] - 为吸引加盟商,公司实行"0加盟费、0管理费、0配送费、2万元保证金"的宽松加盟政策 [4] 门店网络与扩张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全国拥有15,365家门店 [12] - 门店扩张速度大幅放缓,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仅1,468家,远低于2024年全年的9,776家 [12] - 2025年上半年因经营原因闭店数量达259家,已超过2024年全年闭店数量 [12] - 公司在华东地区门店密度高,截至上半年末有8,727家门店,占总数的56.8%,易引发内部竞争 [4] 成本费用与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322.89亿元,同比增长74.87%,与营收增速基本持平 [3]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0.67亿元同比增长19.22%,管理费用10.08亿元同比增长62.03%,研发投入1511.6万元同比增长407.66%,财务费用2959.77万元同比增长25.45% [4] - 2025年前三季度零食业务毛利率为11.69%,较去年同期的10.42%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3] - 部分爆款产品毛利率不足5%,低价策略压缩盈利空间 [4]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2025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66.35%,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441、1.007 [5] - 截至三季度末流动负债55.26亿元,占总负债九成以上,其中短期借款7.77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6.65亿元 [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34亿元 [5] - 公司计划斥资13.79亿元收购子公司万优商管剩余49%股权,交易完成后资产负债率将上升至90.97% [1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2025年3月实控人、董事长王健坤被监察委员会留置调查,导致公司市值一日蒸发超10亿元 [9] - 2025年4月一致行动协议终止,实控人变更为王泽宁一人,王泽宁直接持股14.23% [9] - 2025年7月王健坤辞职,其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其子王泽宁出任总经理,形成"姑侄搭档"格局 [1][9] - 公司董事会8席中王氏家族成员占4席,超过一半,独立董事3人均无零售行业背景 [9] - 主要利润来源子公司万兴商管和万品商管,公司分别仅持股52%和51%,王泽宁持有万兴商管48%股权及万品商管24.5%股权 [6] 港股IPO计划与资本运作 - 2025年8月公司宣布计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9月23日正式递交上市申请 [10] - H股发行目的为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完善供应链体系建设 [10] - 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已于2025年4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高于万辰集团 [12] - 创始人王健坤辞职被视为为港股IPO扫清障碍,向监管和投资者传递治理改善信号 [11] 行业竞争与风险 - 量贩零食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各品牌门店密度不断提高,陷入频繁价格战 [12]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在部分三四线城市一条商业街可能同时存在多家不同品牌零食折扣店 [12] - 公司面临品控隐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众多关于食品安全、缺斤少两、服务态度等投诉 [14] - 公司采用"厂商直采-集中议价-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上半年SKU数量超2000个,覆盖12大品类,门店分散于29省,供应链管理复杂 [14]
万辰集团苦觅“救命稻草”:创始人留置后辞任,开店神话变闭店潮,二代港股IPO求输血?
搜狐财经· 2025-10-22 12:3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 [2] - 盈利能力薄弱,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率仅2.34%,净利润率为4.35%,2023年归母净利润率为-0.89%,2024年为0.91% [2] - 量贩零食业务是绝对核心,2025年前三季度贡献营收361.58亿元,占总营收98.9%,该业务毛利率为11.69% [4] - 存在“子肥母瘦”格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91亿元中,有7.36亿元被少数股东分走,归母净利润仅8.55亿元 [8] 公司运营与成本 - 采用“低价引流”策略,2024年核心品牌“好想来”客单价约35元,较竞争对手低27%,部分爆款产品毛利率不足5% [6] - 费用高企侵蚀利润,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0.67亿元(同比增长19.22%),管理费用10.08亿元(同比增长62.03%),营业成本322.89亿元(同比增长74.87%) [4][6] - 推行宽松加盟政策,包括“0加盟费、0管理费、0配送费、2万元保证金”,以快速扩张门店 [6] - 门店扩张速度骤降,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1468家,远低于2024年全年的9776家,同期因经营原因闭店259家,已超去年全年 [1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经历管理层更迭,创始人王健坤被留置后辞职,其胞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其子“90后”王泽宁出任总经理,形成“姑侄搭档” [1][10] - 董事会8席中王氏家族成员占4席,超过一半,独立董事3人均无零售行业背景 [10][14] - 利润分配格局源于收购整合时的股权设计,主要利润来源的子公司万兴商管和万品商管,公司分别仅持股52%和51%,王泽宁持有万兴商管48%股权及万品商管24.5%股权 [8] - 计划以13.79亿元收购子公司万优商管剩余49%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升至90.97% [11][12] 公司战略与融资 - 公司正推动港股IPO,已于9月2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 - 公司前身为食用菌业务企业,2022年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后转型,通过合资或收购整合多个区域品牌实现业务转型 [4] - 转型后营收暴增,从2022年前三季度的约3.59亿元增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365.62亿元,三年增长超百倍 [4] 财务状况与风险 - 资产负债率高企,2025年前三季度为66.35%,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441和1.007 [7] -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九成以上,达55.2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7.77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6.65亿元 [7] - 净利润对政府补助存在依赖,2025年前三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901.33万元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与价格战,部分区域门店密度高,例如公司在华东地区门店8727家,占总门店56.8% [6][14] - 竞争对手鸣鸣很忙已于2025年4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均高于公司 [14] - 公司面临品控隐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于食品安全、缺斤少两等投诉,业务模式依赖上游供应商质量管控 [16]
万辰集团赴港IPO背后:门店扩张从“激增”到“踩刹车”
凤凰网财经· 2025-10-19 20:48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零食量贩行业已初步形成以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为首的"两超多强"格局 [2] -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单纯依赖门店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市场逐步接近饱和,竞争转向精细化运营 [2] - 鸣鸣很忙于2024年9月宣布全国门店数已超过2万家,粗略计算该品牌2024年以来新开门店至少达到5606家 [6] 公司发展战略与门店扩张 - 万辰集团于2024年9月正式冲刺港股上市,募资重点用途之一为继续扩张门店网络 [2] - 公司收入提升依赖于门店数量的增长,2024年门店数量激增,年内净增长9470家,营收在2024年创下新高,达到323.29亿元 [3] - 加盟店为扩张核心载体,2024年加盟店净增长9538家,核心品牌"好想来"是门店扩张的主力,该年度净增长9340家 [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国内门店达到15,365家,但2024年上半年拓店1,177家,不足上年同期六成 [2][5] 补贴策略与财务影响 - 公司采用补贴策略助推门店扩张,例如"六零政策"和针对门店迁址的一次性12万元装修补贴 [4] - 2024年万辰补贴费用约9.8亿元,占当年收入比重约3.0% [4]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高达14.31亿元和9.81亿元,同期净利率仅为1.87% [4] - 2024年以来公司降低补贴费用,将开店补贴由2024年的12万元减少至3.6万元,补贴方式改为按月发放 [5] 收购行动与财务风险 - 公司拟斥资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交易完成后对南京万优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01% [7] - 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将由67.57%上升至90.97% [7] - 受股权收购借入并购贷款产生的财务费用影响,模拟测算交易完成后公司最近一期净利润将有所下降 [7] 业务转型与未来挑战 - 公司发展重心从补贴扩份额阶段转向组织管理优化、精细化门店管理及供应链效率提升 [8] - 转型全品类、发展自有品牌成为行业下半场竞争的抓手之一,好想来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8] - 自有品牌推进中面临品牌信任度建立、供应链运营效率提升、产品差异化打造及用户长期忠诚度沉淀等现实挑战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6.89%,虽连续三个中期报告保持三位数营收增幅,但这一增速已降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 [6]
万辰集团赴港IPO背后:上半年闭店数量攀升,门店扩张从“激增”到“踩刹车”
搜狐财经· 2025-10-14 15:25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4年9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旨在推进全球战略布局并建立国际资本运作平台,募资重点用途之一为继续扩张门店网络 [1] - 公司于2024年8月公告,拟以13.79亿元现金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交易完成后对南京万优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75.01%,以强化规模优势并加速全国化布局 [7] 门店网络扩张与模式 - 公司门店数量在2024年激增,净增长9470家,使年末门店总数达到14,196家;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进一步增至15,365家 [2][3] - 门店扩张极度依赖加盟模式,截至2025年上半年,加盟店数量为15,275家,占总门店数的99.4% [3] - 2025年上半年新开门店1177家,不足上年同期2105家的六成,开店速度显著放缓;同期关闭加盟店290家,超过过去三年闭店数量总和 [1][5][6] 财务表现与补贴策略 - 凭借门店规模“狂飙”,公司2024年营收创下323.29亿元的新高 [2] - 公司的扩张得益于激进的补贴策略,2024年补贴费用约9.8亿元,占当年收入比重约3.0%;例如,曾为门店迁址提供12万元一次性装修补贴 [3][5]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高达14.31亿元和9.81亿元,同期净利率仅为1.87% [5] - 2025年开始降低补贴,将开店补贴由12万元减少至3.6万元,补贴方式改为按月发放,导致新开门店投资回收期被拉长 [5]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阶段 - 零食量贩行业初步形成以公司和鸣鸣很忙为首的“两超多强”格局;截至2025年9月,鸣鸣很忙门店数已突破2万家 [1][6] - 行业已从2022-2023年的跑马圈地、2024年的兼并整合,进入下半场竞争,单纯依赖门店数量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 [1][8] - 下半场竞争核心转向精细化运营、组织管理优化、供应链效率提升以及产品差异化,而非依赖“规模红利” [1][8] 业务转型与未来挑战 - 公司正推动全品类转型和发展自有品牌,旗下好想来品牌推出“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9] - 自有品牌发展面临品牌信任度建立、供应链效率提升、产品差异化打造及用户忠诚度沉淀等现实挑战 [9] - 收购南京万优股权后,公司模拟测算的资产负债率将由67.57%升至90.97%,且因并购贷款财务费用,净利润将有所下降 [7] - 新增门店可能对现有门店客源形成分流,导致单店营收下滑;行业同质化竞争可能压缩全行业利润空间 [1][8]
福建90后,又要拿下一个百亿IPO
投中网· 2025-10-09 14:47
公司转型与业务发展 - 公司最初以食用菌业务起家,于2021年登陆创业板,获“食用菌第一股”称号,2020年营收突破4亿元 [5][6] - 因食用菌市场竞争加剧及市场饱和,公司于2022年转型进入量贩零食赛道,通过设立新品牌和多次收购整合,形成“好想来”和“老婆大人”双品牌矩阵 [6][7][8]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零食门店数量突破15365家,其中“好想来”品牌门店达14334家,零食业务在2024年营收占比高达98.9% [8] - 公司市值从上市时的百亿级别跃升至330亿元 [4][8]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规模 - 量贩零食是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2024年市场规模约1040亿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到2027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 [10]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鸣鸣很忙”,其2024年门店零售额达555亿元,拥有14394家门店,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 [10] - 公司2024年GMV为323.29亿元,净利润为6.11亿元,全年交易单数为11亿笔,同样聚焦下沉市场 [10] 公司战略与品牌升级 - 公司战略方向包括出海,港股IPO募资用途之一为支持国际化战略,目标市场可能包括东南亚、中东及欧美 [10] - 公司进行品牌升级,旗下“好想来”品牌在2025年频繁与热门IP联名,推出盲盒、限定礼盒等产品,旨在提升品牌情绪价值,复制名创优品的进阶逻辑 [11][12] - 公司从“渠道扩张”转向“品牌运营”,2025年上半年与一线咨询公司合作优化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 [14][15] 财务表现与资本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6%,净利润增长503倍,扣非净利润增长147倍 [15] - 公司正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有望成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完成管理层交接,90后王泽宁被任命为总经理,全面执掌运营,其于2022年推动公司初步拓展零食饮料零售业务 [14] - 王泽宁直接持股13.66%,并通过其控制的企业合计持有大量股权,根据表决权委托协议,其可行使的表决权对应股份合计约56.08% [15]
十倍牛股冲刺港股,还能涨吗
格隆汇· 2025-10-01 17:49
公司股价表现 - 从2023年7月最低点至今,公司股价上涨超10倍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8.80%,增长率在沪深A股中排名第一 [4] - 2024年全年营收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 [12] - 2024年全年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453.95%,实现扭亏为盈 [12]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收入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占总营收比重98.33% [13] 业务转型与扩张 - 公司成立于2011年,原主业为食用菌业务 [6] - 2021年A股上市时,食用菌业务营收4.26亿元,且已连续两年下滑 [7][8] - 2022年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进入新赛道 [9] - 2023年通过合资和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等品牌,并将部分品牌统一为"好想来" [9] - 2024年新开门店近10000家 [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门店总数突破15000家,其中加盟店占比超过99%,自营店仅90家 [17][29] 当前面临的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店仅1467家,闭店259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 [16] - 高密度开店导致单店收益下降,集团与加盟商利益冲突 [18] - 品牌多次被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加盟商控诉利润微薄 [19] - 公司主要依赖加盟模式扩张,经营业绩取决于门店表现及加盟商维系能力 [16] 财务状况与负债 - 公司扩张资金主要依赖外部举债,2022年以来通过债券和中期票据进行多轮融资 [21][2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飙升至79.9%,远高于行业40%-60%的健康水平 [22] - 截至2025年6月,负债总额51.44亿元,同比增长39.69% [23] - 2025年8月斥资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交易后资产负债率将升至90.97% [25][26] 行业竞争格局 - 2019年至2024年,中国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市场规模从73亿元增长至12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28] - 行业竞争加剧,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门店数于2025年9月突破20000家,2024年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规模优于公司 [29][30][32]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率2.5%,略高于鸣鸣很忙的2.3%,但均低于行业普遍水平,属"高营收、低盈利"模式 [33] - 行业从跑马圈地进入提质3.0时代,各大零售电商巨头如盒马、美团、京东等纷纷布局硬折扣超市,挤压市场空间 [28][38]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及竞争对手均在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和新店型以提升盈利能力 [38] - 公司推出"省钱超市"、"全食优选"等新店型,"好想来"品牌下推出"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自有品牌 [38] 公司治理 - 2025年3月,董事长王健坤因涉嫌职务违法被留置调查,同年5月解除留置,7月辞去所有职务 [40][42] - 公司管理层调整为王健坤姐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其子王泽宁担任总经理,形成"姑侄"共治的家族管理模式 [43][44] 港股上市计划与前景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5] - 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也已于2025年4月递交港股招股书 [46] - 成功上市有望缓解公司高负债压力,并为进一步扩张提供资本杠杆 [47][48]
十倍牛股冲刺港股,还能涨吗
格隆汇APP· 2025-10-01 17:48
公司股价与业绩表现 - 公司股价从去年7月最低点至今上涨超10倍 [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 [4]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飙升50358.80%,增长率在沪深A股中排名第一 [4] - 2024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47.86%至323.2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53.95%至2.9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1] 业务转型与扩张 - 公司原主业为食用菌业务,2021年A股上市时相关营收仅4.26亿元 [6] - 2022年公司创立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进入新赛道 [8] - 2023年公司通过合资和收购整合来优品、好想来、吖滴吖滴、老婆大人等品牌,并将部分品牌逐步更名为"好想来" [8] - "好想来"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量贩零食店之一 [9] - 2024年公司新开近一万家门店 [10] -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收入达317.90亿元,同比增长262.94%,占总营收比重98.33% [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门店数量突破1.5万家 [32] 财务风险与负债 - 公司主要采用加盟模式扩张,加盟店占比超过99%,自营门店仅90家 [14][15]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至79.9%,显著高于休闲零食行业40%-60%的健康水平 [20]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负债总额为51.44亿元,同比增长39.69% [22] - 2025年8月公司斥资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股权,交易后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上升至90.97% [24][25] 经营挑战与行业竞争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开店仅1467家,扩张速度明显放缓,闭店数量达259家,超过2024年全年总数 [14] - 门店密度上升导致单店收益下降,加盟商反映利润微薄 [16][17] - 公司面临食品安全问题,轻资产模式下的品控与供应链管理出现问题 [17][18] - 行业竞争对手鸣鸣很忙门店数量截至2025年9月已突破2万家,2024年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两项指标均优于公司 [32][34] - 公司经调整的净利润率为2.5%,略高于鸣鸣很忙的2.3%,但均低于行业普遍水平,属于"高营收、低盈利"模式 [35] 行业发展趋势 - 2019年至2024年,中国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市场规模GMV从73亿元增长至12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70% [29] - 财信证券测算全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天花板未来或超过7万家 [32] - 行业已从跑马圈地阶段进入提质3.0时代,面临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和品牌护城河的挑战 [42] - 盒马、美团、京东等零售电商巨头以及传统商超纷纷布局硬折扣超市,挤压量贩零食生长空间 [31] 公司战略调整与治理 - 公司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推出省钱超市、全食优选等新店型,"好想来"品牌下已推出"好想来超值"和"好想来甄选"两个自有品牌 [40] - 2025年3月公司董事长王健坤因涉嫌职务违法被调查,同年7月辞去所有职务,公司进入"姑侄"共治的家族管理模式 [44][45][46][47]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港交所主板挂牌 [5] - 鸣鸣很忙也已于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49]
万辰集团冲刺“A+H”:前任董事长风波后,如何重启门店扩张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9-28 13:53
公司IPO计划 - 好想来母公司万辰集团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 拟实现"A+H"两地上市 [1][2] - 港股IPO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展门店网络 加强门店管理 丰富产品组合 提升数字化能力 加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运营能力 潜在业务投资或收购及营运资金 [7] 门店扩张与竞争格局 - 2025年6月末万辰集团门店数量达15,365家 较2024年末14,196家净增1,169家 扩张速度显著放缓 [5][6] - 2025年初万辰集团门店约1.4万家 与鸣鸣很忙1.5万家差距约1,000家 至9月鸣鸣很忙突破2万家 万辰集团仅15,365家 差距扩大至超4,600家 [2][15][16] - 门店结构中加盟店占比超99% 2025年6月末直营店仅90家占0.6% [6] - 2025年上半年关闭加盟店290家 超过2022-2024年三年总和286家 [8]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营收从2022年5.49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29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5.83亿元 同比增长106.9% [13][14] - 经调整净利润2022年3,930万元 2023年亏损2,810万元 2024年盈利8.23亿元 2025年上半年盈利9.22亿元 同比增长286.78% [13][14] - 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2年1.1%升至2024年10.7% 2025年上半年达11.4%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5]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末24.38%升至2024年末79.85% [7] 行业发展与市场地位 - 中国量贩零食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元增长至2024年1,297亿元 预计2029年达6,13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6.5% [12] - 量贩零食模式通过提供与传统渠道相同品牌产品 价格较大型商超低20%-40% 较线上电商渠道便宜10%-20% [14] - 万辰集团通过收购陆小馋 好想来 来优品和吖嘀吖嘀等品牌切入赛道 2022年末门店232家 2023年末4,726家 2024年末14,196家 [4] 公司治理与管理层变动 - 前任董事长王健坤2025年3月被留置调查 5月解除留置 7月因个人精力分配辞去所有职务 [9][10] - 王健坤姐姐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其子王泽宁担任总经理 [11] - 2024年增发1,769.91万新股募资2亿元 用于加速量贩零售连锁业务布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