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来品牌零食

搜索文档
再砸13.79亿元“收权”!万辰集团二代接棒大动作:薄利困境下加速内部整合
华夏时报· 2025-08-15 22:34
公司股权变动 - 万辰集团拟以13.79亿元收购万优公司49%股权 交易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将从26.01%增至75.01% [1][2] - 交易对手方为淮南盛裕和淮南会想 周鹏和杨俊通过这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万优公司45.08%和3.92%股权 [2] - 类似操作在2024年8月曾以2.94亿元收购万好公司49%股权 持股比例增至75.52% [4] 管理层变动与股权结构 - 王泽宁接任总经理并成为实际控制人 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6.26% [2] - 周鹏将用12.69亿元交易对价购买万辰集团5.27%股份 并将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 [3] - 杨俊承诺在交易后12个月内用交易对价增持公司股份 [3] 业务整合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起通过收购陆小馋、来优品等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2023年将四大品牌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4][5]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592%至93亿元 2024年再增247.86%至323亿元 但净利率仅0.9% [5] - 万优公司2024年营收77.12亿元(同比+147.3%) 净利润2.46亿元(净利率3.2%) 2025年1-5月净利率提升至3.5% [6] 行业竞争格局 - 硬折扣超市崛起对量贩零食形成冲击 来优品已转型硬折扣全品类 截至2025年5月门店达3212家 [6][7] - 量贩零食门店增速放缓 从2023年4726家增至2024年14196家 2025年3月达15000+家 [7]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竞争焦点转向供应链效率和自有品牌占比 [8] 战略发展方向 - 交易旨在优化股权结构 提升净利润 并绑定管理层长期利益 [5] - 未来重点在于模式创新(品类拓宽、自有品牌、即时零售)和区域深耕(低线城市、社区门店) [8]
一位90后开始接班
投资界· 2025-08-08 11:23
接班潮 - 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辞职 由原总经理王丽卿接任董事长 其子王泽宁出任总经理 [2] - 王泽宁1993年出生 2022年随公司转型进入量贩零食赛道 目前公司市值超300亿元 [3] - 王泽宁2015年已通过《一致行动协议》进入接班程序 担任副总经理负责资本运作 [5] - 王健坤此前有意识减少参与日常经营 为二代接班铺路 计划逐步淡出经营管理 [6] - 王泽宁成为实控人后 公司加速年轻化战略 与热门IP合作推出爆款产品 [6] 公司转型 - 万辰集团前身为食用菌企业 2021年上市后业绩下滑 市值一度跌破20亿元 [9] - 2022年转型量贩零食赛道 通过合资收购快速扩张 整合5大品牌统一为"好想来" [9][10] - 2024年零食业务营收317.9亿元 占比98.33% 食用菌业务仅剩1.67% [13]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门店达15000家 其中好想来门店10000家 [13] - 公司成为全国量贩零食行业唯一A股上市公司 [13] 行业竞争 - 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2024年零售额555亿元 门店超15000家 正冲击港股IPO [13] - 区域性竞争者包括零食舱 零食优选等品牌 [13] - 良品铺子受冲击后引入武汉国资控股 [14] 二代接班趋势 - 中国百强家族企业创始人平均生于1950年代末 75%以上企业面临交接班 [16] - 正大集团谢其润 谢承润 天合光能高海纯等90后已进入核心管理层 [16] - 多个行业出现二代接班案例 普遍具备高学历和国际化背景 [17] - 全球仅30%企业能顺利传承到第二代 PE机构看到并购机会介入传承过程 [18]
万辰集团管理层交接,助力量贩零食业务迈向业绩新高
全景网· 2025-07-25 20:32
管理层变动 - 原董事长王健坤因个人精力分配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由董事会成员王丽卿接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王泽宁出任公司总经理(CEO)[1] - 王泽宁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此前已带领公司创下多个业绩新高,并通过供应链革新与业态创新驱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增长[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108 21亿元,归母净利润2 1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44 13%[1] - 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106 88亿元,同比增长127 65%[1] 业务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旗下好想来品牌零食(包括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陆小馋)、老婆大人等品牌门店数量超过1 5万家[1] - 门店覆盖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河南、河北、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1] - 好想来品牌零食已发展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1] 供应链优化 - 新团队主导的数字化改造持续深化,压缩6个传统经销环节[1] - 物流成本占比控制在3%以内,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12天[1] - 全国设立超50个仓储中心,超90万平方米现代化物流仓和数字化供应链系统[2] - 支持"T+1"配送原则,极大提高整体运输效率[2] 产品与营销创新 - 好想来品牌零食围绕"家门口的零食乐园"定位,依托"万店"零售网络拓宽产品边界[2] - 引进日用品、IP衍生品等新品类,增强品牌与消费者链接[2] - 春节期间与《哪吒2》合作推出8 8元/个的印章款盲盒,成为该产品独家线下销售渠道[2] - 门店引入三丽鸥、汪汪队立大功、奥特曼、柯南等热门IP衍生品,引发下沉市场IP消费热潮[2] 行业环境 - 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国内大循环活力增强,市场潜力加速释放[2] - 继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后,各地正积极部署进一步提振内需[2] 市场评价 - 公司凭借稳健业绩表现与清晰发展战略,已获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2] - 业内普遍认为新管理层有望持续释放零售业务潜力,以更强劲增长动能领跑行业[3]
“好想来”一店员向顾客下跪道歉?上市公司回应:是误会,已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其为“量贩零食第一股”,今年股价已翻倍
新浪财经· 2025-07-08 08:35
事件概述 - 7月5日江苏连云港好想来零食店发生店员下跪道歉事件 涉事收银员因优先为拿啤酒顾客结账引发冲突 顾客事后道歉并达成和解 [1] - 公司回应称事件系沟通误解所致 已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并优化服务流程 [2] 公司业务发展 - 万辰集团2024年净增9470家量贩零食门店 年末总门店数达1.4万家 量贩零食业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4] - 2022年转型量贩零食领域 整合陆小馋、好想来等4大品牌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2] 股价与股东动态 - 2024年以来股价实现翻倍 7月7日收盘价165元/股 总市值309.6亿元 [6] - 6月高管减持4.5万股 7月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0.9594%) [5] 管理层变动 - 3月董事长王健坤被立案调查 5月解除留置并恢复履职 [6]
好想来”母公司又遭减持?量贩零食巨头的“小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22:26
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漳州金万辰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0.9594%,减持价格依据市场价格确定 [1] - 减持前漳州金万辰持有2466.34万股,占总股本13.15% [2] - 6月高管减持计划已完成,三人减持均价分别为171.67元/股、170.49元/股、171.29元/股 [3][4] 股价表现 - 去年8月初股价在17-18元区间,相比减持均价涨幅约10倍 [5] - 7月4日收盘价164.77元,当日下跌0.87%,近3个交易日累计下跌12.89% [10][11] - 当前市值305.38亿元,市盈率60.82倍 [11] 业务转型 - 原为食用菌研发生产企业,2021年4月上市 [5] - 2022年8月成立南京万兴开展量贩零食业务,初期营收5亿元 [6] - 2023年10月整合四大品牌为"好想来" [7] - 2024年量贩零食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262.94%,净利润8.58亿元 [7] 门店扩张 - 2024年门店总数达14196家,覆盖29个省级区域 [7] - 当年新增门店9776家,主要采用加盟模式 [7][8] - 加盟政策为"0加盟费、0管理费、0服务费",单店前期投入约47万元 [8] - 店铺毛利率19%-20%,定位社区低价零食 [8][9] 发展战略 - 2025年计划继续推进门店网络良性增长,强化加盟商支持 [10] - 将通过供应链协同降本和消费者需求洞察实现规模效益平衡 [10]
公司热点|万辰集团大跌9%!3名高管逢高减持,董事长姐姐套现772万余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55
股价表现与减持情况 - 7月2日公司股价下跌9.73%至168.67元/股,总市值303.6亿元 [1] - 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11.34%,6月5日盘中创历史新高199.9元/股 [1] - 三名高管完成减持计划:王丽卿减持4.5万股(均价171.67元/股,套现772.52万元),李博减持7500股(均价170.49元/股,套现127.87万元),王松减持7500股(均价171.29元/股,套现128.47万元)[1][2][3] - 合计减持6万股,占总股本0.0333%,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3] 公司背景与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万辰生物由王健坤2011年创立,2021年上市成为"食用菌第一股" [4] - 上市后业绩下滑: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5.61% [4] - 转型量贩零食领域,整合陆小馋、好想来等4大品牌并收购"老婆大人",统一为"好想来"品牌 [4] 财务表现 - 转型后营收大幅增长:2023年同比暴涨1592.03%,2024年增长247.86%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8.21亿元(同比+124.0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3344.13%)[5] 股东结构 - 王丽卿为公司实控人之一,系董事长王健坤的姐姐 [4]
1年涨超10倍,300972,消费总龙头!海洋经济迎新利好,超跌+低PB概念股揭晓
搜狐财经· 2025-06-04 19:07
海洋经济驱动经济提速 - 海洋经济为经济提速注入新内涵,深海科技成为重要驱动力 [1]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例7.8% [9] - 202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超13万亿元,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比预计超25%,市场规模有望超3.25万亿元 [9] 万辰集团成为消费领域10倍股 - 万辰集团股价一年内最大涨幅超10倍,成为日常消费领域同期首只10倍股 [3] - 公司两大主业为零售和食用菌种植,量贩零食门店网络覆盖29个省区市,共计1.42万家门店 [5]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净利润2.9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6]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8.21亿元,同比增长124.02%,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3344.13% [6] 广东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广东省通过《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8] - 《条例》提出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融合应用 [8] - 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 [8] 海洋科技企业布局与进展 - 中航光电形成干插拔连接器、湿插拔连接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深海潜器等场景 [10] - 海兰信在深海科技方面布局海底观测网接驳盒技术、深海电站、水下常压潜水系统等 [10] - 航天智造子公司航天能源向中海油供应射孔器材、完井装备及机电控制类产品,部分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10] - 冰山冷热自主研发全球首套OCCS,助力节能型大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开发 [10] - 力合科技开发海洋巡测系统、海水常规参数实验室分析模块,海洋浮标通过101项全指标性能验证测试 [10] 海洋经济概念股市场表现 - 今年3月深海科技题材受热炒,巨力索具、尤夫股份、中科海讯等短期内涨超50% [11] - 截至4日收盘,海洋经济概念股平均回撤幅度为19.42%,申昊科技、坤博精工、克莱特等回撤幅度靠前 [11] - 回撤幅度超20%的海洋经济概念股中,10股市净率低于2倍,如中集集团、天能重工、谱尼测试等 [11]
平均一天开26家店,好想来的薄利多销之路还能走多久?丨食饮财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6:1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323.3亿元,同比增长247.9%,归母净利润从上年亏损8293万元扭亏为盈利2.94亿元 [1] - 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17.9亿元,同比增长262.94%,占总营收98.33%,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2500% [2] -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近16倍至92.94亿元,其中量贩零食业务贡献87.59亿元 [3] 门店扩张策略 - 2024年新增门店9776家,平均每天开26家店,期末门店总数达14196家 [4][6] - 采用零加盟费政策(仅需2万元保证金和1.3万元系统使用费)吸引加盟商 [4] - 截至2024年3月,在营门店超1万家,已签约门店超1.5万家 [5] - 2024年因经营原因闭店242家,非经营原因减少64家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门店总数突破15000家 [5] - 行业普遍采取低价策略:鸣鸣很忙产品定价低于市场20%-30%,净利率不足3% [8] - 公司2024年单店营收336万元,同比小幅下降,反映门店加密影响 [6] 经营模式与挑战 - 通过整合供应链压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但单店盈利下滑、毛利率过低问题显现 [2] - 2024年销售费用14.31亿元(同比+229.8%),管理费用9.81亿元(同比+120.33%) [8] - 量贩零食业务净利率仅2.63%-2.74%,相当于每40元销售额仅获利1元 [8] 行业转型趋势 - 公司将来优品升级为全品类超市,鸣鸣很忙也宣布同类转型以提升SKU和利润空间 [9] - 2018-2022年量贩零食市场规模从18.1亿元增至414.7亿元(CAGR 87%),预计2027年达2172.9亿元(占休闲食品行业18%) [9] - 行业竞争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全品类转型成为关键突破方向 [9]
3年12倍!狂飙的零食第一妖股
格隆汇APP· 2025-04-24 17:30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零食巨头三只松鼠股价下跌60%,来伊份市值腰斩,行业整体呈现高开低走趋势[2][3] - 量贩零食赛道崛起,万辰集团股价近9个月上涨6倍,成为沪深两市涨幅最高公司[4][5] - 万辰集团市值突破200亿,超越三只松鼠成为行业龙头[7] 万辰集团业务转型 - 公司2022年前主业为食用菌种植,2022年8月创立"陆小馋"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赛道[14][15] - 通过收购来优品、好想来等品牌快速扩张,2024年量贩零食收入占比达98.33%[16][19] - 2024年营收323.3亿元(同比+247.9%),归母净利润2.94亿元(扭亏为盈)[12] 门店扩张与竞争 - 2024年门店达14196家,净增9470家,2025年3月超15000家[20] - 与鸣鸣很忙(零食很忙+赵一鸣合并)形成"两超多强"格局,两者门店均超1.5万家[21][47] - 行业CR2集中度从2023年59%提升至2024年70%,中小品牌份额被挤压[48][50] 商业模式挑战 - 单店营收同比下滑至336万元,毛利率10.76%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0.35%[26][28] - 价格战成为主要竞争手段,品牌通过补贴(如毛利率补贴至15%)争夺市场份额[39][40] - 净利率仅2%左右,赵一鸣净利率从3.2%下滑至2.7%显示盈利压力[52][53] 行业前景与创新 - 2025年量贩零食门店预计达4.5万家,市场规模1239亿元(2021年仅2500家)[33] - 万辰布局折扣超市(SKU翻倍)和潮玩业务(哪吒IP盲盒),探索下沉市场增量[60][62] - 行业PE估值分化,万辰84.95倍显著高于零售行业平均67.61倍和三只松鼠28.82倍[68]
3年12倍!狂飙的零食第一妖股
格隆汇APP· 2025-04-24 17:30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零食巨头如三只松鼠和来伊份股价大幅下跌,市值分别缩水60%和50% [2] - 量贩零食赛道崛起,万辰集团成为新龙头,市值突破200亿超越三只松鼠 [4][7] - 行业呈现"两超多强"格局,万辰系和鸣鸣很忙(零食很忙+赵一鸣合并)门店均超1.5万家,CR2达70% [21][47][48] 万辰集团业务转型 - 公司2022年从食用菌种植转型,通过创立"陆小馋"及收购好想来等品牌切入量贩零食 [14][15][16] - 量贩零食收入占比从2022年12%飙升至2024年98.33%,营收三年内从5.49亿增至323.3亿 [17][19] - 门店数量从2023年4,726家暴增至2024年14,196家,2024年净增9,470家 [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247.9%至323.3亿,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2.94亿(2023年亏损8,293万) [12] - 毛利率仅10.76%,显著低于行业平均20.35%和三只松鼠24.25% [28] - 净利率约2%,赵一鸣同期净利率从3.2%下滑至2.7% [52] 行业竞争特征 - 价格战成主要竞争手段,品牌通过补贴(如毛利率补至15%)和迁址补贴(最高12万)争夺市场 [39][40][41] - 同质化严重导致"插店"现象普遍,万辰单店营收下滑至336万/店 [24][26] - 行业规模预计2025年达4.5万店、1,239亿市场,但800家以下区域品牌面临淘汰 [33][55] 战略升级方向 - 万辰推出300平"来优品省钱超市",SKU翻倍;鸣鸣很忙升级3.0店型转向批发超市 [60][61] - 拓展潮玩业务,如8.8元哪吒IP盲盒,计划布局卡游专区对标泡泡玛特下沉市场 [63][65] - 当前估值84.95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67.61倍和三只松鼠28.82倍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