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连锁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者也可以教育百果园
虎嗅APP· 2025-08-13 18:10
核心观点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教育消费者"的言论引发公众反感,暴露了公司在消费者沟通和高管发言管理上的治理短板 [2][5] - 消费者对高溢价品牌的耐心下降,更关注"贵而值"而非单纯高价,百果园的高价策略与市场现实出现脱节 [5][8] - 公司面临营收下滑、门店收缩和食品安全问题等多重挑战,高端水果连锁模式受到全品类平台和社区团购的冲击 [8][9] - 公司ESG报告中承诺与实际行动存在差距,削弱了品牌信任和生意基础 [14] 公司治理与消费者沟通 - 董事长发言将"教育消费者"与商业策略挂钩,引发公众对权力不对等的批评,伤害消费者自主判断权与尊严 [2][5] - 公司缺乏高管发言的"防火墙"机制,个人观点直接外溢为企业立场,导致舆论失控 [6] - 高端品牌溢价需要消费者持续感知价值,一旦"高价"与"傲慢"关联,溢价支撑将丧失 [6]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9.8%,净亏损3.91亿元,为近五年来首次净利亏损 [8] - 2024年关闭门店966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反映加盟模式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上的挑战 [8] - 生鲜水果加盟模式面临压货、高租金等问题,导致加盟商亏损严重 [8]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盒马、叮咚等全品类平台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即时配送改变消费习惯,冲击高端水果连锁 [9] - 社区团购以熟人+极致性价比模式直接击穿高端水果利润带 [9]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2022年销售变质水果被点名,2023年农药残留超标被处罚,2024年"3·15"期间曝出售卖过期水果 [9] ESG实践与品牌信任 - ESG报告将"客户沟通与服务"列为核心议题,但高管言行不一削弱报告公信力 [4][14] - 食品安全承诺与实际表现存在差距,品控问题与高价定位形成矛盾 [9][14] - 公司需将ESG理念落实到日常经营、沟通细节和用户投诉处理中,而非仅停留在报告层面 [17]
百果园关店近千家,创始人谈教育消费者引热议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57
近期,百果园集团董事长的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争议。余惠勇在回应关于水果价格高昂的质疑时表示,商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消费者的 无知,另一种则是教育消费者成熟。他声称百果园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教育消费者,而不是迎合他们的喜好。余惠勇强调,虽然百果园不会刻意 迎合消费者,但他们会提供信息,让消费者做出自己的选择。 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和#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 许多网友对百果园的态度表示不满,认为企业应该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不是试图教育他们。 作为国内最大的水果连锁企业,百果园在上市时门店数量一度突破6000家,其中99%为加盟店。然而,上市不到一年,随着股票解禁,百果园的股 价暴跌,一度跌至0.823港元/股。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百果园的发展一直持悲观态度,认为其生意越来越差,货品 新鲜度也呈恶性循环。 品控问题一直是加盟为主的企业面临的难题,对于百果园来说也不例外。水果行业的保存周期短,若加盟店出现销售坏果的情况,将对百果园的 整体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尽管百果园在招股书中表明公司收入主要受加盟店数量和业绩 ...
起底百果园的资本之路,是消费者“不成熟”还是品牌溢价“爱”不起?
搜狐财经· 2025-08-11 00:11
8日,有媒体发布来源为"百果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引爆网络。视频中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自家企业水 果价格太贵的时候,声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不会去迎合消费者"。这番言论被认为过于傲慢,引起网民 关注,该消息随后冲上热搜第一。百果园曾以"高端水果专家"的定位脱颖而出,逐渐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水 果零售商。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网民甚至吐槽"月薪两万元吃不起"。百果园的水果到底卖得有多贵? 百果园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百果园的水果凭什么卖这么贵?百果园未来发展之路在哪里?我们一起来看 看。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视频引发热议。 网络图 董事长"教育消费者成熟"视频上热搜 8日,一段标注有"百果园余惠勇"文字的视频在网上发布,视频中,余惠勇回应水果太贵的说法时称,百 果园这么多年来都"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 #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的词条冲上热搜第一。 网络图 百果园的水果到底卖得有多贵 相比其他水果连锁品牌,百果园开店之初就定位高端,"贵"一直是其鲜明标签。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百果 园,不乏"一个苹果23.5元""一个西瓜90元""六个草莓25元""四个李子51元""西瓜8块钱一斤"的吐槽,甚至 有网民称"月薪两万吃不 ...
百果园还能抢救一下
凤凰网财经· 2025-03-06 22:45
公司现状与挑战 - 2024年归属公司所有者亏损达3.5至4亿元,营收较2023年的113.9亿减少不超过15% [3] - 全年净减965家加盟门店,剩5116家,其中895家集中在2024下半年关闭 [3] - 付费会员数从2023年末117万人减少至2024年中107万人,首次出现下降 [17] - 加盟店业绩下滑明显,南京某社区店日营业额从六七千元降至两千元 [18] - 黑猫投诉平台累积2253条投诉,主要涉及食品安全和售后问题 [29] 核心竞争力弱化 - "高端水果"定位受到消费者质疑,价格显著高于同类渠道(如甘蔗贵至二十大几元/斤) [7][10] - 同品种水果价格差异大(麒麟瓜比大润发贵30元以上),但品质感知差异不明显 [12][16] - 供应链优势被电商平台稀释(拼多多、阿里等布局农产基地) [25] - 2024年"3.15晚会"曝光部分门店将烂水果制成拼盘出售 [22] - "三无退货"等服务创新被规模扩张稀释 [24][30] 扩张模式问题 - 加盟门槛降低:取消三个月培训期,仅需交钱即可开店 [27] - 强制加盟店采购滞销货品(占比可达日均营业额50%) [21] - 门店管理失控,无法有效约束数千家加盟商行为(如坏果拼盘事件) [33] - 社区店选址与高端定位冲突,常被廉价商业环绕 [43] 战略调整建议 - 暂缓万店目标,回归"小而美"高端定位 [37] - 打造核心大单品建立消费者心智(如特定明星水果) [39][42] - 拓展会务定制业务,直接触达高端客群 [45] - 强化可感知的差异化服务(参考三只松鼠附加开果器等) [47][48] - 优化加盟商盈利模型,平衡规模与品质 [32][36] 历史背景 - 创始人2006年曾花20万港元购买否定水果连锁模式的报告 [2] - 创业初心是打造"世界第一"水果连锁品牌 [34][35] - 2015年起进入扩张周期冲击万店规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