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

搜索文档
行业聚焦:全球激光三角测距传感器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05 17:29
三角法的原是激光器发射激光,在照射到物体后,反射光由线性 CCD 接收,由于激光器和探测器间隔了一段距离,所以依照光学路径,不 同距离的物体将会成像在 CCD 上不同的位置。按照三角公式进行计算,就能推导出被测物体的距离。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距离分辨 率,以及充分利用线阵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资源,通常将发射光路光轴与接收透镜主光轴布置为呈一定斜角,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原理并无 变化。 激光三角测距传感器采用角度测量原理,可在最大 1,000 毫米的近距离范围内进行可靠的高精度测量。无论物体具有什么颜色、形状、表 面粗糙度和结构,三角测量传感器都能确保提供稳定的测量值 。 激光三角测距传感器当前处于稳健增长阶段,受自动化升级、 3C 电子与半导体制程检测、汽车制造与电动车电池产线、物流分拣与协作机 器人、以及医疗与生命科学设备等行业拉动;以亚太(尤其中国、日本、韩国)与欧洲为主要需求高地,中高端市场由具备光学与算法积 累的国际厂商主导,国产品牌在性价比与定制化上快速追赶。技术层面正向更高线性度与分辨率(微米级甚至亚微米)、更宽动态范围与 更强抗表面反射 / 颜色 / 粗糙度变化能力演进,同时集成 AOI/3D 轮廓 ...
贝隆精密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40.08%,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09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8亿元,同比下降7.6% [1] - 归母净利润1058.63万元,同比下降40.08%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9464.36万元,同比下降6.68%,归母净利润254.85万元,同比下降72.71% [1] - 扣非净利润600.57万元,同比下降60.31% [1] - 毛利率20.89%,同比下降12.26%,净利率5.87%,同比下降35.15% [1] - 每股收益0.15元,同比下降42.3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7元,同比下降52.67% [1] - 三费总额1807.32万元,占营收比10.03%,同比增27.43% [1] - 货币资金3763.28万元,同比增105.05%,有息负债7985.17万元,同比增45.07% [1] - 每股净资产10.29元,同比增2.47% [1]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应收账款1.27亿元,同比下降4.17%,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335.72% [1][3]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为35.01% [3] 投资回报与历史对比 - 去年ROIC为5.43%,净利率9.43%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15.81%,2024年为最低年份 [3] 业务与技术发展 - IMMT工艺实现微型塑件内部3D电子线路埋入及元器件贴装,优化工序并降低成本 [3] - 工艺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VCM马达领域,处于扩产筹备阶段 [3][4] - 多型号产品已开始小批量供货,未来可能探索更多应用领域 [3][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配电柜行业整体发展形势分析: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市场规模将达662.7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09:3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配电柜是用于集中控制、分配电能并对电路及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监测和控制的电气设备组合体[2] - 按用途可分为动力配电柜、照明配电柜、计量配电柜、控制配电柜和应急配电柜[2] -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抽屉式配电柜、固定式配电柜、开启式配电柜和封闭式配电柜[2] 全球市场现状 - 2018年全球配电柜市场规模309.12亿美元 2024年增至355.74亿美元[4] - 亚太地区占全球市场比重达49.29% 欧洲占21.41% 北美占20.92%[4] - 全球市场增长受智慧电网技术应用、节能减排政策推行和供电可靠性需求提升推动[4] 中国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配电柜行业需求量1563183台/套 市场规模624.2亿元[7] - 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1665364台/套 市场规模约662.7亿元[7] - 2024年行业产值644.8亿元 产量1588089台/套 预计2025年产值将达684亿元 产量1690422台/套[9] 细分市场数据 - 2024年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市场规模271.9亿元 需求量102600间隔/套[7] - 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市场规模151.6亿元 需求量777624面/套[7] - 环网柜市场规模156.2亿元 需求量664871台/套[7] - 其他配电柜市场规模44.5亿元 需求量18088台/套[7] 应用领域 - 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交通、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6] - 在电力领域承担配电控制和保护工作 在工业领域用于生产线和设备控制[6] - 新能源发电系统普及推动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结合中的需求增长[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金属材料、绝缘材料、电气元件等原材料供应商[11] - 中游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11] - 下游应用于电力行业、建筑地产、交通、通信、工业等领域[11] 政策环境 - 2023年发布政策要求加快输配电关键设备相关节能技术标准研制[13] - 2024年出台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研究完善新能源就近消纳的输配电价机制[15] - 政策支持内蒙古完善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体系[15] 竞争格局 - 中低端市场聚集大量区域性中小企业 产品同质化程度高 价格竞争激烈[16] - 高端市场由国际头部企业主导 在智能配电和新能源配套领域具有竞争力[16] - 主要企业包括正泰电器、白云电器、金冠股份、许继电气和广东正超电气等[16] 代表企业分析 - 正泰电器2024年配电电器产量8557.62万台 销量8642.39万台 营业收入57.30亿元 毛利率31.03%[19] - 许继电气2024年智能变配电系统营业收入47.11亿元 营业成本35.68亿元 毛利率24.26%[21] - 正泰电器拥有20多个海外制造基地 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解决方案[18] 技术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将具备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自动报警和远程控制等功能[23] - 绿色环保方向:注重节能设计 采用环保型材料 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24] - 小型化集成化方向:优化结构设计 采用新工艺 提高功能密度和空间利用率[25] 增长驱动因素 - 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新能源并网需求提升和工业自动化升级持续推动行业发展[9] - 企业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精益化生产提升效率 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9] - 电力行业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增加 新能源发电项目大规模建设带动需求增长[11]
研判2025!中国电感滤波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电感滤波器行业规模不断上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0 09:20
行业概述 - 电感滤波器是使用电感元件去除电路噪声和波形畸变的电子元件 由电容和电感组合而成 可提高电路系统稳定性和信号质量 但存在体积较大 重量较重 频率响应限制等缺点[3] - 常见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 谐振滤波器 多阶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RLC滤波器等[3][5] - 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无线电技术兴起 20世纪70年代随半导体技术发展快速成长 21世纪进入小型化 集成化 智能化新阶段 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6] 市场规模 - 2021年中国电感滤波器行业市场规模达68.47亿美元 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59.25亿美元[1][14]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发展 智能电网 新能源 高端制造等领域需求增加 以及中国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1][1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磁性材料 金属材料 塑料等原材料及磁芯 线圈等关键零部件[8] - 中游为电感滤波器生产制造环节[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子 通讯 医疗 航空航天 汽车等行业[8] 应用领域需求 - 通讯领域:用于天线接收系统滤除杂波和干扰信号 2024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达1.74万亿元 同比增长3.2%[10] - 新能源汽车领域:用于电机控制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系统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12] 竞争格局 - 国际巨头如安费特 TDK Murata在高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16]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顺络电子 京泉华 麦捷科技 武汉凡谷 威海东日技研等[16] - 顺络电子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61亿元 同比增长16.03% 归母净利润2.33亿元 同比增长37.02%[17] - 麦捷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81亿元 同比增长15.4% 归母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增长0.5%[19] 发展趋势 - 小型化 轻量化和高集成化:采用新型材料和制造工艺制作更小巧电感元件并与其他电子元件集成[21] - 智能化和自动化:通过AI算法分析运行数据实现自动调节工作参数和故障预测[22] - 定制化和个性化: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和参数要求开发特定功能产品[23][24] 相关企业 - 上市公司包括顺络电子(002138) 麦捷科技(300319) 京泉华(002885) 武汉凡谷(002194) 朗威股份(301202) 利通电子(603629) 三安光电(600703) 风华高科(000636) 卓胜微(300782) 圣邦股份(300661)等[1] - 非上市公司包括中山煜兴电子 威海东日技研电子 深圳市虹昇科技 西安科湃电气 上海民恩电气 北京英博电气 成都康普信源科技 成都斯普瑞斯科技 浙江星明智能电气 重庆麦克斯韦电气技术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