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硬结合
icon
搜索文档
极氪品牌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 累投超235亿研发前5月销量增9%
长江商报· 2025-06-17 07:49
里程碑事件 - 极氪品牌第50万台量产车(极氪009光辉)于6月16日在杭州湾极氪5G智慧工厂下线 [3][5] - 从2021年10月首台极氪001量产至第50万台下线仅用44个月,刷新豪华纯电品牌最快纪录 [4][6]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蝉联25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销冠 [4][7] 产品与技术布局 - 产品矩阵覆盖豪华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平均每年推出两款新车 [7] - 极氪009光辉占中国四座超豪华产品销量的50% [7] - 2025年三季度将上市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极氪9X [8] - 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实现整车架构、三电、智能驾驶等全栈自研能力 [4][9] - 2025年将发布浩瀚超级电混技术,整合纯电、混动和增程技术优势 [9]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最高售价达90万元 [9] - 2024年前5个月销量7.4万辆,同比增长9% [4][17] - 2023年交付量11.87万辆,同比增长65% [13] - 2024年极氪科技集团总营收1138.9亿元(同比增长39%),整车营收945.6亿元(同比增长48%) [15] - 2024年极氪品牌销量22.21万辆(同比增长87%),领克品牌销量28.54万辆(同比增长30%) [16] 全球化与渠道建设 - 产品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澳洲、东南亚热销 [10] - 截至2025年5月全球门店超550家(国内480家聚焦一二线城市) [11] - 自建充电站1628座(含939座800V极充站),第三方充电枪接入量突破130万 [11] 资本运作与战略整合 - 2024年5月纽交所IPO募资4.41亿美元,45%资金用于研发及产品扩展 [13] - 2025年完成领克51%股权收购,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 [14] - 2025年目标销量71万辆,未来两年剑指百万级产销规模 [15]
极氪品牌第50万台量产车正式下线
人民网· 2025-06-16 13:27
生产里程碑与市场定位 - 公司第50万台量产车下线,从首台量产到50万台仅用44个月 [1] - 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体现豪华品牌定位 [1]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全球猎装车市场占有率70% [4] - 极氪009家族成为纯电MPV、40万以上MPV、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销量冠军 [4] 产品战略与技术研发 - 保持每年2款新车节奏,覆盖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 [3] - 三季度将上市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极氪9X [3] - 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拥有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等全栈自研能力 [4] - 2025年将发布浩瀚超级电混技术,开启多元能源形式发展阶段 [5] 全球化布局 - 产品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在中东、澳洲、东南亚等地区持续热销 [7] - 极氪7X已在荷兰、挪威和瑞典等欧洲国家上市 [7] - 实施四大出海战略,涵盖产品、技术、生态等多个领域 [6][7] 渠道与补能网络 - 全球门店超550家,其中国内门店近480家 [8] - 渠道变革引入合伙人模式,填补下沉市场空白 [8] - 自建充电站1628座,覆盖189城 [9] - 800V极充站939座,极充桩4480根 [9] - 第三方公共充电枪接入量突破130万 [9] 战略协同与产能保障 - 在"回归一个吉利"战略下加速整合 [8] - 利用吉利全球制造基地和供应链体系获得产能保障和成本优势 [8] - 吉利在杭州、宁波等地的新能源工厂为极氪提供产能基础 [8]
地平线余凯提出的五大「反共识」,可以成为智驾行业的「共识」
雷峰网· 2025-04-21 21:25
核心观点 - 城区辅助驾驶是验证公司通往"未来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的试金石 [1][5] - 公司从芯片商转型为软件商,核心战略是软硬件结合系统以提升效率 [3][4] - 目标3-5年内主导智能驾驶市场,5-10年拓展机器人业务 [4] - 每三台智能汽车就有一台搭载公司芯片,市占率达33.97% [6][13] 发展历程 - 2015年成立时选择机器人芯片赛道避开移动互联网红海 [7] - 2019年经历至暗时刻,裁员1/3后All in汽车领域 [7] - 关键突破:2018年与长安合作UNI-T车型年销16万辆 [8] - 2021年与理想合作,300人团队支持J3芯片量产 [10] - 当前前装量产出货超800万套,覆盖200+车型 [13] 产品技术 - J6P芯片算力560TOPS,存储带宽205GB/s [24] - 推出Horizon Cell"弹夹系统"实现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 [26] - HSD方案分300/600/1200三个版本覆盖全价格段需求 [26] - 采用端到端技术架构支持全场景数据闭环验证 [24] 行业认知 - 智能驾驶本质是功能价值,未来将延伸情绪价值 [15] - AI时代产品逻辑是"逼近世界真相"而非连接 [16][17] - L3定义应具备清晰ODD边界+L2全场景能力 [21] - 技术护城河来自长期研发积累而非算法创新 [20] 市场策略 - 与奇瑞合作HSD方案2025年9月量产 [28] - 预计3年内城区辅助驾驶将普及至10万级车型 [26] - 采取"以高打低、以快打慢"对标英伟达Thor芯片 [19] - 用户信任度公式:(安心度×专业度×亲密度)/夸大度 [28]
地平线发布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致力于「推动智驾产业跨越价值拐点」
IPO早知道· 2025-04-19 10:55
公司愿景与技术路径 - 地平线最新愿景为"打造人人爱用的智能驾驶产品",强调高信任度与AI时代产品逻辑 [1][6] - 公司坚持"软硬一体技术信仰",认为软硬件深度耦合是推动科技文明进步的核心 [4] - 软硬结合技术路径使公司能够超越摩尔定律,引领汽车智能化升级 [4] 新产品HSD系统 - 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搭载征程6P计算方案,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系统 [2] - HSD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提升安全性、稳定性及通行效率 [2] - 创新"Horizon Cell弹夹系统"支持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升级,推出HSD 300/600/1200三个版本覆盖全价格段需求 [4] 量产合作与生态布局 - 与奇瑞集团全面合作HSD量产,首搭星途品牌并于2025年9月量产,后续将扩展至更多车型 [7][8] - 大众汽车通过合资公司酷睿程深化HSD合作,2026年起落地多款车型 [12] - 已与超40家车企及品牌合作,涵盖中国前十大车企,成为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14]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前装量产出货超800万套,量产车型超200个,定点车型超310个,服务500万智驾车主 [16] - 以33.97%市占率稳居自主品牌乘用车L2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第一 [16] - 2024年10月港股上市,成为2022年以来中概股最大规模科技IPO,最快进入恒生科技指数 [17]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过去十年联合博世、电装等全球顶级伙伴推动智驾全球化应用 [14] - 以HSD发布为起点推动产业跨越价值拐点,未来继续以软硬结合+开放共赢策略拓展市场 [19] - 目标使中国智能化方案成为全球出行变革引擎,实现"把智驾交给地平线"的用户体验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