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扶

搜索文档
“阳光就业”行动启动 年内计划帮扶25万人
北京商报· 2025-10-10 11:26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10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启动"阳光就业"行动,计划年内实施就业帮扶不少于25万人、提供就业服务 不少于100万人次。 活动重点面向2025年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同时兼顾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灵活就 业人员等就业群体。各地工会、人社部门将加强合作,为申请就业援助服务的求职者提供政策宣介、职 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活动依托工会服务职工"就业帮扶云"平台开展,求职 者可下载"职工之家"App,进入"就业帮扶"专区点击"阳光就业",提交就业帮扶申请,就业意向地工会 将根据申请内容提供就业服务。 ...
“阳光就业”行动正式启动 提供就业服务100万人次
央视新闻· 2025-10-10 09:56
(总台央视记者 韩冰) 近日,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启动"阳光就业"行动,计划年内实施就业 帮扶不少于25万人、提供就业服务不少于100万人次。 活动重点面向2025年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同时兼顾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灵活就 业人员等就业群体。各地工会、人社部门将加强合作,为申请就业援助服务的求职者提供政策宣介、职 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活动依托工会服务职工"就业帮扶云"平台开展,求职 者可下载"职工之家"App,进入"就业帮扶"专区点击"阳光就业",提交就业帮扶申请,就业意向地工会 将根据申请内容提供就业服务。 ...
从企业到个人,山东13条措施加力稳就业
大众日报· 2025-09-24 09:20
重点帮扶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困难群体四类人群 从企业到个人,山东13条措施加力稳就业 如何做到优化服务稳就业市场?我省聚合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两大力 量,持续挖潜扩容就业增量岗位。通过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活动和小型化、专场化线下 招聘活动,向调查失业率较高的城市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偏低的高校加大岗位定向投放力度。今年以 来,全省深入实施"稳岗助企"专项行动,为11.4万家企业解决用工61.3万人次。 9月2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我省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力稳就业的若干措 施》。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衣军强介绍,今年1-8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1.2万人,超时序 进度16.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但仍面临就业总量和结构压力。新出台的《关于加力稳就 业的若干措施》提出13条具体政策措施,从援企助企稳就业岗位、就业帮扶稳重点群体、技能培训稳人 岗匹配、优化服务稳就业市场四个方面,加大政策供给力度。 在援企助企方面,山东省推出"四项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其中,实行重点行业社会保险个 人缴费补贴政策,对在重点制造业、急需生活服务业的 ...
洪雅柳江:“就业帮扶+古镇村咖”激活发展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9:23
文章核心观点 - 洪雅县柳江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帮扶行动和“古镇村咖”小店经济模式 有效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并推动当地文旅经济发展 [1][2] 就业帮扶措施 - 柳江镇党委政府开启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帮扶行动 借助大数据平台精准筛查失业人员信息 [1] - 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村组与失业者面对面交流 掌握实际困难与需求并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1] - 推出“1131”暖心服务包 包括1次政策解读 1次职业指导 3次岗位推荐 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 [1] 就业帮扶成效 - 失业人员李鑫通过政策解读和职业指导 在三次岗位推荐后于当地民宿就业 并通过技能培训成为骨干员工 [1] - 前乘务员鲜佳宏在失业一年半后成为重点帮扶对象 经工作人员上门介绍政策并结合其兴趣 建议以灵活就业形式经营“古镇村咖” [2] - 鲜佳宏的“古镇村咖”开业月余生意红火 旺季月收入达六千余元 成为网红打卡地 [2] “古镇村咖”经济模式 - “古镇村咖”依托柳江古镇风光与文化底蕴应运而生 为返乡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机遇 [1][2] - 该模式培育新型人才并推动柳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让游客在品味咖啡中感受古镇魅力 [2] - “古镇村咖”成为就业帮扶新亮点 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1][2]
湖南资兴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助受灾群众稳岗就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2:45
核心观点 - 资兴市通过系统化就业帮扶措施有效应对洪灾冲击 健辉服饰作为典型案例展示灾后重建与就业稳定成效 [1][3][4][6] 企业重建情况 - 健辉服饰在洪灾中损失90台设备及生产材料 直接经济损失超120万元 [3] - 企业于安置点新建270多平方米厂房 吸纳30余名安置户就业 其中近30%为残疾人 [3] - 工厂为行动不便员工定制工作岗位 包括查货/包装/剪线头等适应性岗位 [3] 政府帮扶体系 - 资兴市出台《灾后避险搬迁安置就业创业产业扶持工作十条措施》 建立实名制就业帮扶台账 [4] - 累计提供2万余次"311"就业服务 推动4707人转移就业 285人成功创业 [4] - 构建"车间+项目+公益岗"就业体系:20个就业帮扶车间覆盖所有安置点吸纳960人 47个以工代赈项目投入9955万元带动3000余人就地就业 359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困难人员 [6] 技能培训与招聘 - 定向开展挖掘机/叉车/无人机等技能培训53期 帮助1942名群众掌握新技能 [6] - 组织27场专场招聘会提供8000余个岗位 帮助388人实现就业 [6] 后续规划 - 资兴市将深化分类帮扶与职业培训 确保每户有就业意愿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6]
句容市总工会精准帮扶为就业困难群体点亮“薪”希望
镇江日报· 2025-08-15 06:53
张兴旺和武拥林的成功就业,是句容市总工会为就业困难群体量身打造技能培训项目的生动体现。 面对困难职工家庭成员、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的"就业难"与市场"招工难"并存的结构 性矛盾,句容市总工会摒弃"撒网式培训",前期深入企业精准调研、倾听市场声音,最终锚定电工、焊 工两大需求旺盛的紧缺工种,推出覆盖"理论+实操+考证+就业"的全链条靶向培训。电工课程系统涵盖 低压电器、线路安全及触电急救等核心内容,焊工课程则聚焦平焊、立焊等实用操作技能,确保学员所 学即所用,技能直通岗位。 该项目报名门槛清晰,覆盖句容全市在档困难职工家庭及其子女、待岗职工等群体,兼顾年龄与文 化基础要求。首期40个培训名额(每工种限20人)一经推出,便吸引近100名就业困难人员踊跃申请。 培训期间,句容市总工会不仅派出专员全程督导,严把教学质量关,还贴心提供免费午餐等暖心服 务,"严管"与"厚爱"并行。 为打通从培训到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句容市总工会主动创新,将就业服务前置。开班仪式便邀请 江苏智达高压电气等多家对口企业参与,现场推介岗位并开出"持证即录用"的承诺。培训一结束,迅速 组织学员考取特种作业操作证,27人成功拿证; ...
提升求职能力 精准推送岗位
辽宁日报· 2025-08-11 09:24
招聘会情况 - 118家企业提供3286个就业岗位 吸引近千名求职者入场 286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1] - 各地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暑假招聘会 举办"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活动 保持市场热度 开发就业岗位 [1] 就业服务措施 - 实施就业服务公开行动 将就业服务送到返乡高校毕业生家门口 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跟踪回访率和就业服务率达100% 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就业 [1] - 通过"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实时动态掌握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 建立实名台账 实行专人联系、集中帮扶 [1] - 线上全年开放求职登记小程序 线下统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站所等服务平台 支持高校毕业生提早登记 [1] 就业见习与培训 - 面向龙头企业、国有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开发管理类、技术类、科研类见习岗位 组织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 [2] - 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行动 重点面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失业青年组织求职能力训练营 帮助提升求职能力 [2] - 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推送岗位 促进供需高效匹配 [2] 困难毕业生帮扶 - 精准锁定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及残疾人等困难毕业生 建立就业帮扶清单 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 [2] - 优先推送高质量岗位信息 优先组织培训见习 优先提供职业指导 做到"一帮到底、不漏一人" [2] - 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 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安置 [2]
广西南宁精准施策 铺实惠民“就业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0:03
就业总体情况 - 南宁市上半年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 65万人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 21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287人 [1][2] - 公司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形成就业工作统筹协同合力 聚焦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深挖就业潜力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 实施"火热青春·就在南宁"高校毕业生来邕留邕就业行动 协同37所驻邕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100余场 提供岗位23万余个(次) [1] 农民工就业服务 - 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活动 举办招聘会400余场(次) 组织专列专车接送1 2万余人次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就业 [1]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26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加强岗位推荐 技能培训 就业指导等兜底措施 [1]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四级全覆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在横州市 马山县 武鸣区试点全链条就业服务助力农村"稳就业 防返贫"长效机制 [2] - 马山县建成覆盖全域的"县城有阵地 乡镇有站点 村屯有窗口"服务体系 获评"2024年度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2] 职业技能培训 -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 5万余人次 重点覆盖人工智能 新能源 先进制造业 康养托育等领域 [2] - 推行"一培双证"改革 开设"技能夜校"60余期提供免费培训 实现"随时学 就近学 灵活学" [2]
兰州西固:岗位“点对点” 服务“面对面”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6:45
就业援助政策实施 - 兰州市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公园路东社区借助"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平台搭建全流程帮扶框架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求职困境 [1] - 就业专干通过"筹备、宣传、服务、对接"四个环节精准引导就业困难群体参与招聘会并匹配合适岗位 [1] 就业专干能力建设 - 就业专干参与政策培训营系统学习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申请程序及岗位推介方法等核心内容 [2] -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进度和成效评价标准以提升帮扶效率 [2] 就业信息宣传策略 - 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方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政策解读和招聘信息线下张贴发放200余份宣传资料 [3] - 组织专干开展上门走访活动面对面讲解认定要求和岗位情况实现就业信息精准覆盖 [3] 个性化就业服务 - 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一对一咨询记录就业想法和技能水平并针对性推荐招聘会和岗位 [4] - 对行动不便居民专干上门协助填写信息表并介绍招聘会具体情况 [4] 岗位精准匹配机制 - 建立实时更新的就业困难人员信息档案依据个人条件分类标注适合的招聘会和岗位方向 [5] - 主动拜访辖区企业收集优质岗位资源提前筛选适合困难群体的岗位并录入档案 [5]
求职别慌,有量身定制帮扶
广西日报· 2025-06-17 10:38
在学校"职达校园"就业服务站,就业导师为求职学子优化简历。(桂林理工大学供图) 2025届广西高校毕业生预计总规模46.3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和工作挑战进一步增 大。 在这场就业"大考"中,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更是重中之重。连日来,记者深入走访发现,广西多部 门联动施策,从精准识别"谁来帮",到AI赋能"怎么帮",再到资源直达"帮什么",直至兜底保障"帮到 底",一系列"组合拳"构建起"四精准四赋能"的就业帮扶新机制,力促重点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本报采撷部分举措,看相关部门如何编织这样一张需求识别、能力提升、岗位对接、服务保障环环 相扣的帮扶网络,为毕业生铺就坚实的职业起步之路。 招式1 "一生一档"真帮扶 近年来,自治区教育厅针对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建立"三级筛查+动态跟踪"机制,指导高校通过就 业意向调研、心理测评、辅导员访谈等方式,对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开展"地毯式"摸排,形成涵盖经济 困境、学业困难、能力短板、心理状态等维度的"一生一档"动态数据库。 依托这套高效筛查体系,广西师范大学精准定位了2025届化学与药学学院毕业生黄小音为重点帮扶 对象。数据资料显示,黄小音面临就业的多重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