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扶

搜索文档
湖南资兴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助受灾群众稳岗就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2:45
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赶订单。李科摄 中新网郴州8月19日电 (王瑞琴陈如婧杨璐行)湖南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集中安置点福祥苑的健辉服饰生产 车间里,缝纫机声密集作响,工人们正埋头赶单。"看着大家能在新厂里踏实干活、挣钱养家,我就觉 得这重建不光是建了个厂子,更是给大家建了个'稳当的家'。"负责人何华健颇感欣慰。 当地组织的"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李科摄 为满足灾后重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资兴市定向开展技能培训,开设挖掘机、叉车、无人机等培训班53 期,帮助1942名群众掌握新技能。同时,深入重灾乡镇积极组织"情系灾区"专场招聘会27场,提供8000 余个岗位,帮助388人实现就业。 资兴市还构建起"车间+项目+公益岗"就业体系,20个就业帮扶车间覆盖所有集中安置点,吸纳960人; 47个"以工代赈"项目投入9955万元,带动就地就业3000余人;359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向困难人员倾斜, 实现了有就业意愿、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服务体系,分类实施帮扶,细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确保每户有就业意愿的 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资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
提升求职能力 精准推送岗位
辽宁日报· 2025-08-11 09:24
招聘会情况 - 118家企业提供3286个就业岗位 吸引近千名求职者入场 286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1] - 各地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暑假招聘会 举办"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活动 保持市场热度 开发就业岗位 [1] 就业服务措施 - 实施就业服务公开行动 将就业服务送到返乡高校毕业生家门口 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跟踪回访率和就业服务率达100% 困难家庭毕业生100%就业 [1] - 通过"省大学生智慧就业创业云平台"实时动态掌握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 建立实名台账 实行专人联系、集中帮扶 [1] - 线上全年开放求职登记小程序 线下统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站所等服务平台 支持高校毕业生提早登记 [1] 就业见习与培训 - 面向龙头企业、国有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开发管理类、技术类、科研类见习岗位 组织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3-12个月就业见习 [2] - 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行动 重点面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失业青年组织求职能力训练营 帮助提升求职能力 [2] - 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精准推送岗位 促进供需高效匹配 [2] 困难毕业生帮扶 - 精准锁定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及残疾人等困难毕业生 建立就业帮扶清单 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 [2] - 优先推送高质量岗位信息 优先组织培训见习 优先提供职业指导 做到"一帮到底、不漏一人" [2] - 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 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安置 [2]
广西南宁精准施策 铺实惠民“就业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0:03
就业总体情况 - 南宁市上半年就业保持总体稳定 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 65万人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 21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287人 [1][2] - 公司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形成就业工作统筹协同合力 聚焦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深挖就业潜力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 - 实施"火热青春·就在南宁"高校毕业生来邕留邕就业行动 协同37所驻邕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100余场 提供岗位23万余个(次) [1] 农民工就业服务 - 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活动 举办招聘会400余场(次) 组织专列专车接送1 2万余人次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就业 [1]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通过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2600余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加强岗位推荐 技能培训 就业指导等兜底措施 [1]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构建四级全覆盖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在横州市 马山县 武鸣区试点全链条就业服务助力农村"稳就业 防返贫"长效机制 [2] - 马山县建成覆盖全域的"县城有阵地 乡镇有站点 村屯有窗口"服务体系 获评"2024年度地方就业创新事件" [2] 职业技能培训 -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 5万余人次 重点覆盖人工智能 新能源 先进制造业 康养托育等领域 [2] - 推行"一培双证"改革 开设"技能夜校"60余期提供免费培训 实现"随时学 就近学 灵活学" [2]
兰州西固:岗位“点对点” 服务“面对面”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16:45
就业援助政策实施 - 兰州市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公园路东社区借助"金城就业360·服务之家"平台搭建全流程帮扶框架解决就业困难群体求职困境 [1] - 就业专干通过"筹备、宣传、服务、对接"四个环节精准引导就业困难群体参与招聘会并匹配合适岗位 [1] 就业专干能力建设 - 就业专干参与政策培训营系统学习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申请程序及岗位推介方法等核心内容 [2] -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工作进度和成效评价标准以提升帮扶效率 [2] 就业信息宣传策略 - 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方式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政策解读和招聘信息线下张贴发放200余份宣传资料 [3] - 组织专干开展上门走访活动面对面讲解认定要求和岗位情况实现就业信息精准覆盖 [3] 个性化就业服务 - 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一对一咨询记录就业想法和技能水平并针对性推荐招聘会和岗位 [4] - 对行动不便居民专干上门协助填写信息表并介绍招聘会具体情况 [4] 岗位精准匹配机制 - 建立实时更新的就业困难人员信息档案依据个人条件分类标注适合的招聘会和岗位方向 [5] - 主动拜访辖区企业收集优质岗位资源提前筛选适合困难群体的岗位并录入档案 [5]
在“精准”与“温度”中回应就业民生之问
海南日报· 2025-06-04 09:12
就业帮扶模式创新 - 海南通过"清甜行动"建立4.35万名困难人员"一人一档"精准档案系统 实现就业需求靶向匹配 [1] - 采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开展民生需求调研 典型案例包括大龄失业人员转型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及残疾主播通过电商培训实现月入过千 [1] - 为精神障碍患者开设"庇护性劳作就业"项目 结合手工制作实现康复与就业双重价值 [2] 特色产业融合实践 - 开发"订单式"椰雕培训项目 将非遗技艺传承与残疾人就业需求结合 实现足不出户创收 [2] - 万宁椰壳工厂通过手把手指导模式 帮助残疾人掌握椰雕生产工艺 [1] - 椰雕工艺品成为海南特色产业与就业帮扶结合的典型案例 [3] 政策协同机制 - 形成人社部门建档+残联培训+乡村振兴工作队摸排+企业开发岗位的多部门联动体系 [2] - 运用税收优惠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组合 激发企业吸纳困难群体积极性 [2] - 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 推动就业帮扶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2] 社会价值创造 - 福利彩票点等企业力量参与残疾人心理建设 帮助重拾生活信心 [1] - 就业帮扶注重挖掘个体生命特质 如通过职业评估档案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价值转化 [1] - 项目成效体现在困难群体通过劳动创造价值 在自贸港建设中实现自我定位 [3]
镇江“双轨护航”困难群体就业 公益岗位+精准服务
镇江日报· 2025-05-28 07:42
就业援助政策 - 2025年计划援助就业困难人员6000人 截至4月底已完成2438人再就业 完成年度目标的40 63% [1] - 开发保绿保洁 残疾人之家 保安等公益性岗位 已安置24人上岗 [2] - 建立退出保障机制 对退出公益性岗位后转为单位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 对仍失业家庭衔接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 [2] 招聘活动成效 - 1至3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47场次 发布岗位信息7 47万个 达成就业意向1 32万人 [2] - 联合954家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服务 解决用工培训等难题592条 [2] - 累计为2 14万人次提供免费职业指导 技能培训等服务 [2]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依托现有20个及新增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3] - 1至4月完成失业登记1 8万人次 为每人定制岗位信息 政策咨询 培训推荐三张清单 [3] - 建立失业登记-岗位匹配-技能提升-跟踪回访全链条服务机制 [3]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扩大公益性岗位规模 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3] - 依托大数据精准推送岗位 确保就业困难人员有岗上 有技学 有保障 [3]
庆“五一”专场招聘会举行
镇江日报· 2025-04-27 07:30
招聘会概况 - 市总工会联合市人社局举办"职等你来 镇在行动"庆"五一"专场招聘会,60多家企业提供400多个岗位 [1] -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求职者与招聘人员深入交流,了解职位详情和公司发展情况 [1] - 招聘会为新业态用工与就业需求搭建有效对接桥梁,现场服务为企业提高招聘成效提供保障 [2] 就业服务体系 - 市总工会超前布局,搭建覆盖全链条的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开展"职等你来"系列行动 [1] - 健全完善"普惠性+精准性"工会就业服务体系,成为求职者和招聘单位的桥梁纽带 [1] 岗位设置 - 招聘会提供行政、技术等岗位,面向广大职工和应届毕业生 [1] - 特别为受影响的外贸企业职工设立求职登记、技能培训需求登记、权益维护咨询 [1] - 针对新业态群体提供快递、外卖等岗位,体现就业帮扶精准发力 [1] 招聘成效 - 近30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2] - 现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涵盖企业招聘信息手册及就业创业政策 [2] 企业反馈 - 中小型制罐企业希望通过招聘会遇到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管理理念和质量提升 [2] 求职者反馈 - 快递员通过职工之家公众号获知招聘会信息,现场发现机会众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