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

搜索文档
重要会议今日召开,政策催化支撑长期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9:20
市场表现 - 7月2日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微跌0.09%,深证成指下跌0.61%,创业板指下跌1.13% [1] - 军工板块回调,国证航天指数下跌2.32%,成分股中2只上涨、48只下跌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跌幅2.32%,收盘价1.097元,成交额8881万元,规模3.42亿元居同类第一 [1] 行业催化剂 - 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武汉举办,十大军工集团将展示探月工程等实物展品 [2] -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数据显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0.5%,利润总额增长26.3% [2] - 乌克兰国防部与美国沟通国防供应细节,尚未收到军援停止的官方信息 [2] - 国务院新闻办将于7月3日召开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发布会 [2] 机构观点 - 军工板块向上空间广阔且向下有底,短期急涨领域或有波动但深度调整可能性较低 [3] 产品分析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军工行业占比98.2% [4] - 国证航天指数在航空装备、航天装备领域权重占比66%,高于中证军工(40%)和中证国防指数(53%) [4]
幸福河湖海丨以文润城引领城市万象更新
央广网· 2025-05-23 22:15
老机床转型新IP "工业活化石"诉衷肠 从新中国第一辆"飞鸽"自行车到首台国产电视机,再到多项"国之重器"的顺利投产,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天津以百余项"中国第一"铸就工业筋骨。 辉煌的工业历史背后,则是无数台有着"工业母机"之称机床的无私奉献。 走进天开东丽园,科研与创业的热潮令人振奋。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300余台机床正整齐地排列在天津东丽机床博物馆内。这些跨越世纪的"工业 活化石",正向游客们娓娓道来着充斥着机油味的工业记忆,构成一部流动着金属光泽的工业史诗。 推开博物馆大门,各式机床琳琅满目。从工厂仓库到旧货市场,馆长王福喜如同海滩上的淘金者,几十年如一日地搜寻着心中的至宝。20世纪80年代,王福 喜的父亲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他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为这些机器着迷。"机床的轰鸣声和机油味,早已刻在了我的记忆里。"王福喜说道。 央广网天津5月23日消息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承万年人文之精华、千年文明之底蕴、六百余年建城之风韵。河海交汇处,工业的钢铁筋骨、洋楼的 万国交响、旧书的沉香绵长,正驱动着时光的齿轮,扭转交织成独特的文化脉络。 在展厅中,一台名为"欧式万能镗洗中心"的机床格外引 ...
快乐假期乐游“包棉1958”
内蒙古日报· 2025-05-05 11:25
文化演出活动 - "假期来包棉 笑声乐翻天"专场演出在包头市"包棉1958"举办 融合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 [2] - 对口相声《我是歌王》结合儿童歌曲 流行金曲 市井人情及网络热梗 运用传统"说学逗唱"技法 [2] - 观众反馈显示喜剧演出具有情绪解压效果 通过幽默化解职场压力等生活痛点 [2] 文创市集与工业遗产转化 - 包钢铁花文创市集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生活美学产品 包括帆布包 冰箱贴 钥匙扣等 [2] - 设计师以炼钢炉火焰为灵感 将稀土产业 工业建筑及工人场景融入文创设计 [2] - "HELLO·包钢"系列产品如冰箱贴 胸针等成为微型城市名片 展现包钢高炉等地标 [3] 文化体验场景 - "包棉1958"大茶馆设置仿古八仙桌 官帽椅及怀旧物件 营造时空交错沉浸感 [2] - 文创市集与工业元素结合 形成可触可感的生活美学 如鼠标垫工业长卷 钢铁诗意胸针 [2] - 活动以"包钢红"为底色 融合工业文明与市井烟火 吸引市民游客参与 [3]
“青年突击队”旗帜在传递——东风汽车博物馆在湖北十堰开馆
中国青年报· 2025-04-10 06:37
东风汽车博物馆概况 - 中部地区首座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十堰市二汽历史厂区,展出2000余件珍贵展品[2][3] - 博物馆复原二汽建设初期的历史场景,梳理东风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脉络[3] - 展示内容涵盖《二汽建设动员令》、万吨锻压机老照片、东风第一代军车EQ240及商用车、猛士、岚图等主力产品[3] 万吨锻压线历史价值 - 1976年从西德引进的1.2万吨液压机为主机的曲轴锻造自动线,1978年投产,安全运行47年未大修[2][3] - 累计生产数以百万吨计锻件,从5吨车到重型车均适用,严格执行科学生产纪律和工人保养[3] 科技创新与专利成果 - 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800多件,累计有效专利2.44万件,连续3年获中国车企专利创新指数第一[5][6] - 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8%左右,加快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全球造型中心、软件研究院等基地[6] 青年人才与企业发展 - 研发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9岁,涵盖车用芯片、智能化技术、L4级无人驾驶等领域[7] - 实施"156人才计划",在管理、企划、营销、科技创新等赛道为青年提供发展舞台[7] - 青年突击队历史可追溯至建厂初期,涌现"黄龙引水会战"、"铁姑娘队"等典型代表[5] 博物馆文化与社会影响 - 成为十堰市新热门打卡地,兼具展示、收藏、教育功能及红色教育基地属性[9] - 政企合作标志性项目,十堰市承诺强化政策供给为东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8] - 通过博物馆传递"青年突击队"精神,建立品牌文化护城河并贴近年轻群体[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