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盒

搜索文档
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7 11:17
"开盒"现象分析 - "开盒"是指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他人敏感信息,目的多为煽动网络暴力、诽谤攻击或谋取利益 [1] - "开盒"比传统"人肉搜索"更加组织化、产业化,信息获取更加精准高效 [2] - 个人信息买卖交易的黑灰产业链条已经成形,"开盒"门槛和成本较低 [3] 个人信息泄露来源 - 2023年全网监测并分析验证有效的数据泄露事件超过19500起,涉及金融、物流、航旅、电商、汽车等20余个行业 [4] - 一些所谓"获客软件"能从社交记录、购物订单中窃取他人信息,然后打包出售 [4] - 智能设备持续采集使用者的敏感数据信息,若安全防护不足易被黑客攻击窃取 [5] 未成年人参与情况 - 在"开盒"的受害者和施暴者中,都存在着比例惊人的未成年人 [7] - 未成年人法治意识、网络安全意识较薄弱,可能出于宣泄情绪、吸引眼球等目的参与"开盒"网暴 [7] - 对于未成年人的"开盒"行为,已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可予以治安处罚 [8] 监管措施与行动 - 国家网信办依法集中查处了82款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APP(含小程序) [9] - 中央网信办通报了15款APP和16款SDK(即软件开发工具包) [9] - 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重点监管智能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等超范围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 [9]
【西街观察】莫让“开盒”继续狂欢
北京商报· 2025-05-27 23:24
个人信息泄露与监管强化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等多个维度强化"开盒"问题整治 [1] - "开盒"是指在网上曝光他人隐私信息,是"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的代名词,百度"开盒"事件引发大众对信息泄露的广泛关注 [2] -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包括App超范围采集、骚扰电话、电信诈骗等,AI技术加剧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 [2] 个人信息泄露的现状与挑战 - 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处于"裸奔"状态,数据规模大、流转快,"开盒"威力被放大,引发数据获取、共享、使用、交易等法治风险 [3] - 当前面临App超采人脸识别滥用、个人信息倒卖黑灰产肆虐、海外社工库猖獗、平台治理被动等问题 [3] -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分散在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他司法解释中,实际使用困难 [4] 监管与法律完善的必要性 - 尽管"人肉搜索"已被纳入刑事打击范围,但实践中因证据不足、跨平台取证难,许多案件不了了之 [4] - 需要明确"开盒"等行为的量刑标准,建立跨平台联防机制,加快探索跨境数据犯罪联合执法机制 [4] - 典型案例应成为推动网络暴力相关法律完善的契机,强化监管震慑不法分子 [4] 行业应对与未来方向 - 信息泄露防范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加码防范措施 [5] - 技术应用目的和场景不同,影响差异大,需从立法层面形成系统化的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3][4]
“开盒”,坚决打击!
新华网财经· 2025-05-27 14:24
中央网信办加强"开盒"问题整治工作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明确工作要求[1] - 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重点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开盒"乱象[1] - 网信部门已全面清理涉"开盒"违法违规信息,从严处置相关账号和群组,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并定期发布治理公告和典型案例[1] "开盒"问题整治的具体措施 - 全力阻断传播渠道:清理违法发布个人信息、诱导泄露隐私、攻击谩骂等内容,关闭或解散组织煽动"开盒"的账号和群组[2] - 升级完善保护措施:网站平台需升级防护措施,加大风险提示力度,设置快速举报入口,及时核实投诉举报[2] - 加大打击惩治力度:深入治理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打击泄露、盗取、贩卖个人信息及利用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2] 其他财经资讯 - 王健林出售48座万达广场,腾讯等"熟人团"接盘[6] - 孟羽童方报警处理部分用户捏造黄谣,警方已立案[7]
中央网信办最新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
证券时报· 2025-05-27 13:01
中央网信办整治"开盒"问题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部署整治工作[1] - 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重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采取"零容忍"态度打击乱象[1] - 已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清理违法违规信息,处置相关账号群组,发布治理公告和典型案例[1] "开盒"行为定义与危害 - "开盒"是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暴力犯罪行为[3] - 涉及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等敏感数据[3] - 受害者会遭遇网络侮辱谩骂和现实生活骚扰[3] 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事件 - 3月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因饭圈纠纷在微博曝光他人隐私信息[4] - 事件源于网友对韩国艺人评论引发粉丝攻击,导致个人信息被"开盒"[4] - 百度声明调查显示信息源自海外社工库,非公司内部数据[4][5] - 事件导致百度港股3月19-21日累计跌幅达11%,跑输恒生科技指数7.6%的跌幅[5] 平台治理措施升级 - 网站平台需清理违法发布个人信息内容及"开盒"教程服务信息[2] - 关闭组织煽动"开盒"的账号群组[2] - 升级防护措施包括风险提示、快速举报入口和投诉核实机制[2] - 配合个人信息保护专项行动打击数据泄露和违法犯罪行为[2]
中央网信办最新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
证券时报· 2025-05-27 12:34
中央网信办整治"开盒"问题 - 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要求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强化"开盒"问题整治 [1] - 要求微博、腾讯、抖音、快手、百度、小红书、知乎、哔哩哔哩、豆瓣等重点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 以"零容忍"态度打击"开盒"乱象 [1] - 已处罚3家大型网站平台 清理违法违规信息 处置相关账号和群组 并向公安机关通报违法犯罪线索 [1] "开盒"问题整治具体措施 - 阻断传播渠道:清理违法发布个人信息内容 关闭组织煽动"开盒"的账号和群组 [2] - 升级保护措施:网站平台需加大风险提示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 及时处理投诉 [2] - 加大打击力度:治理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 会同有关部门打击泄露、盗取、贩卖个人信息等行为 [2] "开盒"事件定义及影响 - "开盒"是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暴力行为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手机号等 [3] - 被"开盒"者会遭遇网络侮辱谩骂 甚至现实生活中的电话短信骚扰 [3] 百度副总裁女儿"开盒"事件 - 3月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因饭圈纠纷在微博"开盒"他人隐私信息 引发热议 [4] - 百度声明称内部数据管理严格 调查显示信息来自海外社工库 非公司数据泄露 [5] - 事件导致百度港股3月19-21日累计下跌11% 同期恒生科技指数跌7.6% [6]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对互联网公司数据安全管理的关注 多家平台被要求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1][2] - 网络平台需建立更完善的个人信息防护机制 防止类似"开盒"事件发生 [2][3]
被开盒一年,我遭受了1672次骚扰
36氪· 2025-03-23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讲述自由插画师“catzz”被开盒后长达一年反抗骚扰者的故事,反映开盒现象成产业及维权艰难,鼓励被骚扰者强大心理并想办法抗争 [3][4] 分组1:事件背景 - 开盒指网络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是网暴一种,如今已形成产业,今年1月底杭州警方破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及2000多名网红信息,10名嫌疑人被控制,非法获利几十万元 [3][4] 分组2:事件起因 - “catzz”是自由插画师,B站有20多万粉丝,QQ粉丝群审核较松 [7] - “配件哥”在群里讲述相亲经历并辱骂相亲女生小静,还曝光其信息,“catzz”了解真相后为小静出头,“配件哥”退群并报复“catzz” [8][10][11] 分组3:骚扰过程 - 去年3月起,“配件哥”开始骚扰“catzz”,通过QQ、小红书等多平台发送威胁信息,还进行开盒、短信电话轰炸,骚扰对象还包括群友 [13][14][15] - “catzz”恐惧焦虑,曾搬家躲避,还了解相关案件提高警惕 [19][20][21] 分组4:抗争过程 - “catzz”联系到同样被“配件哥”骚扰过的小敏,小敏抑郁搬家后不敢再维权,“catzz”和小静一起想办法讨公道 [23][24] - “catzz”在微博曝光遭遇,“配件哥”举报,“catzz”也举报使其账号被封 [31] - 去年5月“catzz”报警,第一次见到“配件哥”,调解协议不合理但为留证据她签了,3天后“配件哥”又骚扰 [33][34][36] - 去年6月“catzz”起诉“配件哥”,9月胜诉,但骚扰未停 [41][42] - 2024年国庆节漫展上“catzz”与“配件哥”对峙,报警后骚扰仍继续,“catzz”统计骚扰次数达1672次 [43][44][45] 分组5:后续打算与感悟 - “catzz”准备做视频曝光“配件哥”,视频引发关注,收到很多帮助和建议 [48][49][50] - “catzz”生活改变,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到举证难和维权不易,虽有损失但也遇到很多帮助她的人,认为错的不是受害者,若再来一次仍会挺身而出但方式可能更智慧 [52][53][55]
百度安全负责人:“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3-18 17:43
百度数据泄露事件 - 百度安全负责人陈洋回应"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数据并非从百度泄露 指出百度内部数据经过匿名化 假名化处理并实行权限分离 无人能获取完整数据[2] - 调查显示涉事个人信息可在海外社交媒体群免费获取 事件数据源头与百度无关[2] - 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发布朋友圈道歉 承认13岁女儿在海外社群网站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导致连锁反应[3][4] 网络暴力事件细节 - 微博用户"眼眸"被指长期参与饭圈"开盒"行为 2024年涉及网暴孕妇网友并曝光其工作单位及丈夫联系方式[6][7] - "眼眸"被曝开盒多名饭圈网友 泄露信息包括真实姓名 身份证号 手机号等敏感数据[8] - 网友通过收货截图及在职证明等线索 推测"眼眸"为谢广军女儿 相关账号已清空内容或被禁言[9][10] 行业影响与法律背景 - 事件波及百度新品发布 "文心大模型4.5"微博评论区出现刷屏质疑[10] - "开盒"行为被定性为网络暴力 涉嫌侵犯隐私权及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可能构成刑事犯罪[11] - 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显示 292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定罪 91人因侮辱诽谤罪获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