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代艺术
icon
搜索文档
艺术浪潮激荡江城,国内外观众共享武汉双年展
长江日报· 2025-06-03 11:09
展览概况 - 2024武汉双年展历时200多天,吸引全国200万艺术爱好者通过云端共享参与,并吸引众多省外及港澳台、海外观众[1] - 展览原定2025年5月31日闭幕,因端午假期观展需求延期至6月2日[4] - 展览由武汉市委宣传部、文旅局指导,武汉美术馆主办,呈现来自20个国家140多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4] 展览内容与特色 - 展览围绕"文脉探源""边界交汇"等5个维度展开,涵盖绘画、雕塑、数字媒体等多元化作品[4] - 主题"城市流体"通过长江灯光秀、赏樱巴士等创新形式与城市文化深度结合[38][39] - 配套公共教育活动包括艺术家互动、特殊群体专场、社区美育推广等,线上直播点击达150万次[38] 社会影响与传播 - 相关话题累计微博点击破亿次,多次登上热搜榜首[11] - 吸引德国卡塞尔学者团队、美国旧金山博物馆代表团等国际专业机构交流[17] - 荣获文旅部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全国仅10个)[27] 城市文化价值 - 展览提升武汉文化软实力,被评价为"彰显城市全面发展生机"的文化枢纽项目[22] - 通过国际艺术家作品展示(如意大利艺术家《夜曲仪式》)促进跨文化对话[22] - 形成"艺术美丽城市"的全民美育效应,推动文旅融合发展[32][39]
60余件乌拉圭艺术家作品亮相南昌 展“色彩与超现实”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10:00
据策展人张思永介绍,乌拉圭的当代艺术,是一场在潘帕斯草原与南大西洋潮汐间生长的精神实 验。本次展览以多元表现力的绘画为观看棱镜,折射乌拉圭在地球南端的创造性应答——当地球一角的 土地被卷入后现代漩涡,这群拉普拉塔河畔的造梦者,正以色彩之光与视觉之舟,构建一座"移动的边 境":既不屈从于异域化想象,亦拒绝沦为全球艺术的注脚。 (记者 李韵涵) 本次展览由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与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举办。乌拉圭当代艺术展展出 乌拉圭本土优秀当代艺术家的油画、水彩、版画、综合材料、雕塑、装置等艺术造型门类作品。迄今为 止已在北京、南京、重庆、郑州等多个城市举办,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本次展览将以与以往展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作品对乌拉圭当代艺术做出全新的阐释,以"色彩与 超现实"为主题,挑选了十四位乌拉圭当代代表性艺术家的六十多件作品进行展览,以体现乌拉圭当代 艺术实践的丰富性。 原标题:60余件乌拉圭艺术家作品亮相南昌 展"色彩与超现实" 中新网南昌5月30日电 30日,展览"色彩与超现实——乌拉圭当代艺术展"开幕式在江西省美术馆举 办,十四位乌拉圭当代代表性艺术家的六十余件作品集中亮相。 "南美明珠"乌拉圭以 ...
把非遗蜀绣融入当代艺术,她用丝线造出梦幻山河
第一财经· 2025-05-27 17:23
艺术家刁娟的艺术创新 - 将蜀绣与当代艺术结合形成独特艺术语言 [1][3] - 使用光线变化展现丝线魅力创造星河般波光效果 [3][4] - 探究一根丝线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 [5] 艺术创作历程 - 从油画转向蜀绣因意识到油画创作天赋有限 [6][7][8] - 2010年开始学习蜀绣2019年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3] - 创立"一丝光线"刺绣实验室进行材料实验 [16] 蜀绣技艺与传承 - 师从"巴渝第一针"康宁从零学习蜀绣 [11] - 蜀绣讲究"针脚平齐、线片光亮"具有千年历史 [11][12] - 非遗传承需静心耗时且收入不高 [13] 代表性作品与展览 - 2013年首次独立完成刺绣作品《竹林与鸟》并售出 [14] - 创作《粉色的光》长达5米耗时两个月 [19] - 每年举办约十场展览作品多被收藏 [19] 商业合作与未来计划 - 与奢侈品牌蒂凡尼合作创作蜀绣图案 [19] - 将赴巴黎访学并在北京举办个展 [20] - 希望推动蜀绣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19]
艺博会上的画廊和艺术家们
经济观察报· 2025-05-26 15:47
在2025 ART021 BEIJING(5月22日-25日,北京798·751园区)的主画廊单元中,香格纳以群展形式集结 了陈问村、耿大有、耿建翌、高磊、胡项城、计文于、蒋小余、鲁钰、刘唯艰、刘毅、苏畅、申凡、孙 逊、徐赫、萧文杰、杨福东、张鼎、张皓言、朱加、赵洋的绘画、摄影和装置作品,勾勒出中国当代艺 术从观念实验到影像叙事的丰富维度。其中,胡项城的参展尤为引人注目——其2024年底于香格纳M50 空间举办的个展"疑似"曾引发广泛讨论。展出的《实验-E07A》(2020)等作品以综合材料突破画框的 物理限制,隐喻生命能量的涌动,此次博览会或延续其对日常物的解构与重构逻辑。而杨福东的《雍 雀》系列则以电影化的黑白影像美学,延续了艺术家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诗意叩问,成为展位中连接 经典与当代的视觉锚点。 2025 ART021 BEIJING的展会现场 胡项城《疑似 - 02P2》,2018 ~ 2023,布上综合材料,119(H)x94x5.5cm 耿建翌《漏光》,1999,银盐黑白照片,相纸上绘画,30.5(H)x25.5cm 刘毅《精心创作的未知错误03》,2022,绢本上彩墨,100(H)x125cm ...
2025北京艺术季开启 全城共赴美学盛宴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3:13
北京艺术季概况 - 2025年北京艺术季于5月21日贵宾预展开幕至6月1日收官 持续12天 覆盖全城多个文化地标 [1] - 活动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画廊周北京 ART021 BEIJING三大主阵地为核心 联动798·751创意园区 CBD艺术走廊 草场地艺术聚落及保税艺术特区等区域 [1] - 全城呈现逾百场专题展览 涵盖餐饮 收藏 公共教育等多维业态 吸引国际藏家与市民参与 [1]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主题为"凹凸"(CONCAVE-CONVEX) 强调艺术价值差异性与城市文化基底 [2] - 吸引来自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 展览地点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 [2] ART021 BEIJING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在798·751园区七九罐与第一车间举办 汇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与特别项目 [3] - 设置臻享预览(5/22-23) 藏家预览(5/22-23)和公众开放日(5/24-25)三个阶段 [4][5] 画廊周北京 - 展期5月23日至6月1日 主展区集中在798·751园区 覆盖CBD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等核心区域 [5] - 活动包含30家画廊 11家非营利机构及近60场展览/项目 打造北京特色艺术现场 [5]
从零开始的第一槌:1990 年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建立背后的故事
声动活泼· 2025-05-22 16:31
中国拍卖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 填补了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空白 开创了行业从0到1的发展阶段 [7][8] - 早期面临观念障碍 如"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助长盗墓"等质疑 后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出土文物不得拍卖等规范 [9] - 与政府共同推动形成完整拍卖制度体系 包括文物进出口审核 国家优先购买等机制 [9] - 30年来推动大量海外文物回流 典型案例包括《出师颂》回归故宫 450万美元引入"翁氏藏书"孤本等 [10] 艺术品市场价值演变 - 90年代张晓刚画作价格仅8万元/幅 后期涨至数百万至上千万 [11] - 南宋赵构《养生论》2000年拍卖价990万元 当前估值超2亿元 体现文物价值增长 [10] - 市场机制促进民间收藏发展 形成60年艺术品市场价值体系认知 [13] 当代艺术发展特征 - 艺术创作从宗教题材转向反映资产阶级生活 如莫奈描绘世俗场景 [14] - 当代艺术超越写实技巧 更强调思想表达 包括观念艺术 装置艺术等抽象形式 [14] - 艺术家需持续创新迭代 如毕加索经历蓝色时期 玫瑰时期等不同阶段 [15] 美术馆运营理念 - 泰康美术馆坚持非营利性质 20年来支持年轻艺术家 不附加商业条件 [11] - 按美术史学术脉络构建收藏体系 馆藏质量达国内顶尖水平 [11] - 定位为开放利他的公众艺术平台 服务大众艺术理解与追寻 [18] 艺术鉴赏方法论 - 审美需建立个人标准 从写实作品入门逐步理解思想内涵 [13] - 素描写生训练观察力 是欣赏当代艺术的重要基础 [13] - 艺术价值判断需结合历史脉络 市场数据及美术史地位 [13]
曾梵志:中国当代第一个突破亿元的艺术家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14:52
艺术家曾梵志的市场表现 -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81亿港元刷新亚洲当代艺术拍卖纪录 [2] - 2025年中国嘉德春拍上,其作品《星空》以368万元人民币(51.18万美元)成交 [3] - 作品总成交额超过35.8亿元人民币,常年占据中国当代艺术家榜首 [9] 艺术创作风格演变 - 表现主义时期(1990-1994):受德国表现主义影响,创作《协和医院》《肉》系列,用腥红色彩隐喻生命残酷 [5] - 面具系列(1994-2004):转向象征主义,通过面具人物反映都市人际关系疏离 [6] - 乱笔时期(2004-2015):右手受伤后改用左手创作,形成抽象与写意结合的乱笔风格 [7] - 东方美学探索(2015至今):将宋元山水意境融入抽象语言,如《江山如此多娇》系列 [7] 艺术市场现象 - 早期西方藏家低价购入作品,后成为中国新富阶层身份象征与文化投资标的 [10] - 2008年《面具系列1996 No.6》以7536万港元创纪录,2013年《最后的晚餐》1.81亿港元,2022年《协和医院系列之三》4845万港元 [8][10] 艺术创作理念 - 创作核心始终围绕"人的生存状态",从医院题材到面具系列都在解剖人性 [3] - 将中国传统书法用笔融入油画创作,强调笔墨承载的心性修为而非西方表现主义的情感外显 [3] - 近年尝试将金属粉末融入油彩,创造随光线变化的"闪烁绘画"效果 [10] 行业影响与评价 - 构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话语体系,面具符号被解读为全球化下的身份焦虑 [10] - 艺术史学者认为其作品记录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困境,价值超越商业范畴 [10] - 频繁跨界合作,如与冯小刚共创油画、为刘德华绘制海报、与马云合作《桃花源》 [10]
2025版中国当代艺术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5-14 20:57
行业概述 - 当代艺术指20世纪中叶至今的艺术创作,强调创新性、实验性和多样性,涵盖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形式 [3] - 中国当代艺术行业产业链分为上游(艺术家、艺术院校、材料供应商)、中游(画廊、拍卖行、线上平台)和下游(收藏家、美术馆、衍生品开发) [6] - 行业企业分布呈现区域集中化特征,主要聚集在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 [9]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纯艺术品拍卖总额同比下降63.64%至18亿美元,但香港、北京、上海、杭州仍位列全球拍卖市场前十 [3] - 中国嘉德、北京保利、西泠拍卖、永乐拍卖四家机构进入全球拍卖公司TOP10(纯艺术板块) [3] - 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分析包括国家结构、价格区间、拍卖行份额和艺术门类等维度 [19] 创作与展览 -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趋势包括社会应变、媒介创新、科技试验等方向 [19] - 重点艺术家包括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等11位代表人物 [22] - 主要艺术区包括北京798、宋庄、草场地和深圳大芬油画村,其中798艺术区具有历史标志性 [22] 交易与投资 - 艺术品交易方式包括拍卖场、画廊、私人藏家、艺术家工作室等渠道 [28] - 行业投资特征呈现资产化、全民化、金融化趋势,但存在符号化单一性问题 [27] - 2024年画廊行业呈现品牌集中化、外资撤退、国际化拓展和青年艺术关注四大特点 [22] 机构与平台 - 重要艺术机构包括广东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等,均具备特色典藏体系 [22][25] - 国际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与本土企业嘉德、保利形成竞争格局 [25] - 文化交易所如天津文交所、深圳文交所提供艺术品流通创新平台 [26] 发展前景 - 2025-2031年预测将聚焦创作趋势(科技融合)、收藏趋势(多元化)和拍卖规模增长 [29] - 行业建议包括完善艺术保险体系、建立画家投资指数等级等制度保障措施 [29][30] - 报告数据来源涵盖国家统计局、海关、上市公司年报及一手企业访谈 [14]
逛馆看展,“艺术之城”点亮五一假期
长江日报· 2025-05-05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武汉艺术氛围浓厚,“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等展览吸引大量游客,各艺术场馆亮点纷呈,让人们感受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 [1][2][9] 武汉双年展情况 - 五一假期吸引大量外地游客,荣获文旅部2024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热度持续攀升 [2] - 分布于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和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分“文脉探源”等五大板块 [2] - 有来自20个国家的140多位艺术家带来200余件(组)多元化艺术作品,展览持续至2025年5月31日 [2] 部分展品介绍 - 陈楠《水之方城》用综合材料将大篆字形组成矩阵,反映当代艺术前沿探索 [4] - 费俊《“候鸟驿站”生态计划》是跨学科艺术实验项目,探讨艺术介入生态保护 [4] - 欧金尼奥・蒂巴尔迪《西莫波西奥》在木椅上嫁接木枝并落有鸟,展现艺术跨越国界魅力 [6] - 傅中望《嫁接的种子》是传统榫卯与现代材料结合,像武汉过去与未来对话 [6] 其他艺术场馆情况 - 湖北美术馆6项展览同期开放,门票5天假期均约满,五一期间延时开放 [9] - 中国建筑科技馆“芥子须弥·开化——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吸引观众沉浸式体验 [10] - 合美术馆四大主题展览同时亮相,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给人新灵感 [10] - 汤湖美术馆开展“车谷印象”——武汉经开区2025职工摄影作品展,展现劳动之美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