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安全

搜索文档
不给稀土就不访华?威胁中国的欧盟主席,转身“跪”在了美国面前
搜狐财经· 2025-07-21 12:10
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塑的关键时刻,资源安全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作为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工业维生素",稀土材料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中国,凭借其对全球稀土精炼与加工的主导地位,逐步由资源供应国转变为规则制定者和技术控制者。而欧美国家则在对华依赖与地缘竞争的双重压力下, 不断寻求突围。在这一背景下,一场围绕稀土资源的博弈悄然上演。 前言 欧盟的"访华威胁"、美国的"资本救市"、中国的"精准反制",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但极其深刻的全球供应链战争。 这场竞争的胜负,不仅关乎资源本身,更关乎未来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构。 战略资源成为反制武器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理步步收紧,释放出强烈的战略信号。2025年4月正式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将稀土的开采、冶 炼、出口等环节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求出口产品必须明确最终用户与具体用途。 这一法规被视为中国在资源安全领域的系统化升级,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稀土"无限制供应"的幻想。 中国当前不仅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开采国,更掌握着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和超八成的深加工技术专利,形成了完整、高效且具有技术壁垒的产业链体系。 这种强大掌 ...
中国发布禁令,这2国钻空子!3834吨稀土转运美国,中方做了个29年来的重大决定
搜狐财经· 2025-07-19 11:37
据智通财经消息,2025年5月,中国商务部悄然部署了一场代号为"护盾"的专项行动。海关缉私艇在夜幕中突击检查了一艘驶向公海的货 轮,船舱深处,伪装成普通工业原料的锑锭在X光扫描下无所遁形——这标志着中国打击战略矿产非法外流的铁拳已然落下。 面对日益复杂的矿产博弈,中国亮出了尘封二十九年的法律武器。2025年7月1日,新版《矿产资源法》正式施行,这是自1996年后首次全 面修订。新法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击三个关键痛点:首次确立探矿权人"自动获取采矿权"的直通车制度,终结了勘探者"找矿容易开矿 难"的困境;明确开采战略矿产可依法征收土地,破解"矿权合法却无地可用"的死结;建立矿业权收回补偿机制,在公共利益与投资者权 益间架起平衡木。 稀土(资料图) 新法最锐利的锋芒藏在第八十条。该条款要求所有矿区必须执行"谁开采谁修复"的生态铁律,将矿山复绿责任与采矿许可证永久捆绑。在 云贵高原的某个废弃稀土矿,工人们正在新法要求下回填矿坑、栽种固土植物——曾经裸露的矿山正逐渐披上绿装。 从5月的缉私专项行动到7月的法律革新,中国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已完成从战术拦截到战略立规的跨越。当3834吨被转运的锑矿数字刺痛国 人神经时,新矿 ...
相差448票,欧议会投票通过,中国稀土出口量逐步增加,买家开始囤货
搜狐财经· 2025-07-16 10:20
在全球经济的动荡中,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地位愈显重要。最近,欧洲议会以523票赞成、75票反对、1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谴 责决议,这足足相差448票,显现出欧洲在这一问题上的强烈立场与深刻的无奈。表面上看,似乎是对中国不满的发泄,实际上却揭示了一个尴尬的事 实:欧洲对于中国的依赖远比他们口头上宣称的要深刻得多。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控制越来越引起国际关注。稀土元素是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包括手机、汽车、军工等众多领域都离不开它们。 然而,中国由于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储量,早已成为这些资源的主要供应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欧洲议会要求中国增加稀土出口以满足其工业需求 时,背后其实是对自身供应链安全的深刻焦虑。 根据最新的统计,中国的稀土出口在2023年6月大幅增加,达到了7742吨,同比上涨60%。这不仅是自2009年以来的新高,同时也反映出国际买家对稀土 的渴求正在加剧。这一变化与最近中美之间关系的缓和密切相关,双方通过对话消弭了一些经贸摩擦,进而为中国的出口注入了强心剂。从数字上来看, 中国的整体出口同比增长5.8%,而贸易顺差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147.7亿美元。 这波稀 ...
稀土专家神秘失踪,中国紧急收缴护照,外媒急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1:26
稀土行业技术人才流失危机 - 多家稀土龙头企业核心技术专家突然失踪,包括某企业副总工程师从北京会议直接转赴加拿大实验室[1][3] - 专家掌握重稀土分离技术纯度达99.999%,属于行业核心机密[5] - 境外资本通过"猎头计划"系统性挖角,部分专家将技术拆解分批泄露[8] 境外势力挖角手段与历史案例 - 2023年有业务科长以51万美元价格泄露7项机密级稀土提纯工艺及国家收储数据[12][15] - 境外针对10年以上经验冶炼工程师,通过学术交流、假合作等方式套取工艺参数[16] - 部分专家借国际会议名义滞留美国能源部实验室,企业存在异常数据传输行为[19] 稀土技术战略价值 - 全球90%稀土提炼技术集中在中国,美国军工企业库存仅能维持18个月[21] - 美国MP Materials投入数十亿美金研发仍破产,原矿需运至中国提炼[21] - 欧盟磁铁企业库存仅维持一个季度,依赖中国稀土供应[23] 中国反制措施 - 建立稀土出口溯源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追踪磁铁流向军工领域[23] - 强制企业上报专家名单并收缴护照,严格限制出国审批[10] - 在缅甸、马达加斯加等全球多地锁定稀土资源,东南亚设磁体加工厂[29] 技术壁垒与人才优势 - 黄小卫院士团队"碳酸氢镁法"使分离效率提升30%,美国10年内难以突破[29] - 稀土冶炼工程师需10年经验培养,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技术人才库[29] - 中国控制从采矿到磁体加工的全产业链,形成系统性技术壁垒[31] 行业竞争格局 - 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指责中国构建"技术铁幕",美国承认需一代人时间摆脱依赖[25] - 欧盟曾请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反映供应链脆弱性[23] - 中国通过资源控制、技术封锁和人才保留形成三位一体防御体系[27][31]
欧委会换届后首次沟通,中欧将举行新一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环球时报· 2025-06-28 06:54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6月30日至7月6日访问欧盟总部并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1] - 此次战略对话是欧盟委员会换届以来双方就战略安全问题和中欧关系宏观顶层设计的首轮沟通 [1] - 对话将在中欧建交5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推动双方领导人会面及其他活动 [1] - 中欧上一次高级别战略对话在2023年举行 [1] 中欧经贸关系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的反补贴税 [2] - 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2] -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实施反倾销调查并持续至今 [2] - 法国干邑白兰地生产商已就中国市场最低进口价格达成初步协议 [2] - 欧盟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项目 [2] - 这是欧盟2022年通过《国际采购工具》后首次动用该法规对中国企业采取措施 [2] 欧盟对华政策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上称中国是"真正的挑战" [3] - 欧盟领导人今年初释放积极信号但近期态度再度强硬 [3] - 欧盟试图借助各种杠杆和手段在经贸方面实现欧洲利益最大化 [3] - 反映出欧洲在战略上对中国的误判以及双方沟通不足 [3]
稻花香里蕴丰年
金融时报· 2025-05-13 09:57
农业金融服务 - 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分行推动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为农业公司提供130万元"农担贷"贷款,帮助其购买农机设备和农药化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1] - 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分行1至3月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6.39亿元,惠及233户市场主体 [2] - 1至3月汕头市新发放人民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 [2] - 截至3月末汕头市涉农贷款余额达442.42亿元,较年初增加34.94亿元 [2] - 邮储银行汕头市分行累计为涉农客户提供2.62亿元贷款支持 [2] 农业公司发展 - 某农业公司负责人颜先生在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和铜盂镇承包近2000亩农田,并于去年1月注册成立农业公司 [1] - 该公司计划新购进农机设备和农药化肥以提升机械化水平和扩大种植规模 [1] - 公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主要由于水稻款项未回笼和缺乏合格抵押物 [1] 政策性银行支持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汕头市分行一季度投放2.06亿元地方储备粮贷款,支持轮换收购储备粮超3.7万吨 [3] - 该行优化内部流程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实现贷款快速发放 [3] - 贷款支持补充市县两级储备粮库存,增强应对粮食市场波动能力 [3] 农业生产情况 - 农业公司负责人颜先生17岁开始从事水稻种植,已有18年种植经验 [1] - 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农事生产,对全年丰收充满期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