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稳定基金

搜索文档
接下来,还有什么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8-26 22:39
楼市政策预期 - 年底前行业不会出台专门针对楼市的超级大招[2] - 超级大招可能选项包括大幅减少卖地或成立3万亿元起跳的房地产稳定基金[2][4] - 停止卖地难度极大 地方融资平台通过拿地变相给融资[3] 政策限制因素 - 停止卖地会导致地方稳增长资金紧缺并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3] - 成立3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将加大国债地方债规模并提高政府杠杆率[4] - 股市回暖降低了出台楼市超级大利好的必要性[8] 股市与楼市关联 - A股日成交金额突破3万亿元创历史第二高 市场进入牛市[5] - 4000点不是问题 增量资金持续进入市场[6] - 股市走强中长期将带动楼市走强 降低悲观预期[7] 中等利好政策 - 9月22日LPR可能降息10到15个基点 有利于国庆黄金周卖房[9] - 若美联储年底前降息2次 明年春节前LPR或再降一次[10] -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有望在明年5月前后再次降息[10] 其他政策动向 - 央行可能实施降准 降息降准利好作用持续累积[11] - 深圳可能出台住房新政松绑核心区限购[11] - 一线城市核心区配套好的楼盘将率先企稳回暖[11]
楼市,将有大利好?
搜狐财经· 2025-08-23 18:35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就业市场风险上升可能使美联储在9月降息 强调在政策维持紧缩背景下经济前景及风险变化或需调整政策立场[1] - 美联储在暂停降息8个月后将重启降息 美国货币政策再次发生重大变化[1] - 市场预判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 若降息50个基点意味着鲍威尔妥协 若不降息则特朗普可能启动弹劾[4] 市场反应与预期 - 受降息预期影响美国三大股指上涨 道琼斯指数上涨846.24点至45631.74点涨幅1.89% 标普500指数上涨96.74点至6466.91点涨幅1.52%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96.22点至21496.53点涨幅1.88%[1][2] - 中概股表现非常好[1] -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将于华盛顿时间16日到17日召开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宣布最终决定[2] 中国货币政策展望 - 中国9月LPR发布时间为9月22日早上9点 非常有可能降息[5] - 如果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中国LPR利率有望降息10到15个基点[8] - 若降息10个基点算中规中矩 若超过10个基点算力度超过预期[9] - 上次LPR降息是今年5月20日 降息幅度为10个基点 到目前为止今年只降息过一次[5] - 当前LPR利率1年期为3.00% 5年期为3.50%[6] 中美利率环境分析 - 中美利率出现显著倒挂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7%左右 美国为4.2%左右 中国连美国的一半都没有[11] - 中国房贷利率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11] - 发展中国家利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可能出现资金外流 即便有外汇管制仍无法完全避免[11] - 按照中国央行行长此前表态 基准利率高于美国80个基点左右是"比较舒服"的状态[11] - 当美联储暂停降息期间中国经济体感偏冷但降息幅度非常小非常慎重[12] 美国政治压力与美联储人事变动 - 特朗普希望美国基准利率从当前4.25%到4.5%降低到2%以内[13] - 特朗普面临2026年11月中期选举 若失利可能变成跛脚总统甚至被弹劾[13] - 特朗普对美联储搞全面调查 已有2名理事站队特朗普 另外5人被重点研究[14][15] - 拉丁裔女理事库格勒因丈夫违规炒股可能被调查于8月初辞职 黑人女性理事库克因两套房子按揭享受优惠利率正被特朗普喊话要求辞职[15] - 美国失业率突破4%警戒线稳定在4.2%左右有降息需求 但通胀率仍高于2%是鲍威尔不愿降息的原因[16] 中国房地产政策展望 - 国务院全体会议提及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多管齐下释放改善性需求[18] - 会议表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19] - 上海和深圳可能跟随北京对楼市松绑 北京于8月8日出台新一轮楼市新政松绑5环外[21][22] - 沪深可能在9月中下旬出台新政 深圳因"826"特区45周年纪念日和"93活动"可能需要再等等[22] - 继续降准降息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 优化北上深限购政策给楼市松绑应是重要选项[22] - 股市回暖是楼市中长期利好 随着股市走高市场出现分歧会有资金回流楼市 大城市核心区配套好的房子有长线价值[22]
粤开宏观:对当前及下阶段房地产形势的研判及建议
粤开证券· 2025-08-03 21:57
市场现状与数据表现 - 2025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连续25个月负增长,56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6] - 2025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房地产投资、房企到位资金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42.4%、49.1%、30.4%和51.2%[6] -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8.3%回落至2024年6.3%,2025年上半年对GDP增长拉动仅0.07个百分点[7] 核心问题与风险 - 房价持续下跌引发居民资产缩水、消费减少和购房谨慎心理[8] - 房企现金流紧张导致债务风险上升,可能引发金融系统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9] - 地方政府陷入"房地产调整-财力下降-维稳能力不足"的负循环,专项债支持效果有限[10] 市场见底信号 - 房价底部由租金回报率、居民购买力和城市发展潜力共同决定[11] - 市场止跌信号遵循"量、价、预期"顺序,需观察3-6个月交易量回暖、价格企稳和库存下降[12] 政策建议 - 建议中央设立2万亿元"房地产稳定基金"用于保交楼和收购闲置土地[14] - 建议放宽一线城市限购政策,降低LPR和交易税费以释放需求[15] - 建议建立居民房贷弹性处理机制防范社会风险,优化预售资金监管[15][16]
专家建言财政政策再加码,选项含“房地产稳定基金”
第一财经· 2025-04-23 11:27
财政政策发力与经济支撑 - 中国首次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提振内需促进消费,稳定经济,效果正在显现 [3] - 一季度全国广义财政支出约9.3万亿元,同比增加近0.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6%,与经济增速(5.4%)相近 [3] - 财政支出进度显著加快,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提供了有力支撑 [3] 财政支出强度与结构 -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15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水平 [5] - 3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7%,较前两个月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主要源于社保与就业、教育等民生相关支出的快速增长 [5] - 3月份城乡社区、农林水事务、节能环保三项基建类支出增速较前两个月大幅增加,四项基建类相关支出合计同比增长0.5%,较1~2月加快6.1个百分点 [5] 政府性基金支出与专项债券 - 一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769亿元,同比增长11.1% [6] - 3月份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27.9%,较1-2月加快26.7个百分点,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大幅增长有关 [6] - 3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规模达到7719.3亿元,为去年同期的3.5倍 [6] 基建投资与宏观经济稳定 - 一季度广义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5%,有效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 [8] - 一季度基建投资提速是带动整体投资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有效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 [8] - 一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3.87万亿元,同比多2.52万亿元 [9] 增量政策与应对关税战 - 面对美国高额关税,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2] - 二季度地方债中新增专项债计划发行9748亿元,较一季度发行规模增长36.5% [13] - 1.3万亿元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开启发行,10月10日发行完毕,较2024年提早近1个月发行完毕 [13] 财政发力的重点领域 - 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 [15] - 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15] - 促进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15] 促消费与稳楼市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耐用品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可能扩围至服务业 [16] - 今年财政促消费的整体额度可能会从3000亿元提高到7000亿元至1万亿元 [16] - 建议增发国债,探索中央层面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先期规模可在2万亿左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