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调整
搜索文档
又被王健林说对了?未来我国40%以上的城镇家庭,将面临这3个麻烦
搜狐财经· 2025-11-01 10:48
昨天一位老朋友突然来电,说自己刚在二线城市买了第二套房子,问我现在投资房产还划算吗?这个问 题把我难住了。想当初,咱们上大学那会儿,老师就给我们上课说:买房永远不会亏。可如今的楼市, 却让越来越多人犹豫不决。 电话那头,朋友的声音透着几分迷茫:"兄弟,你说王健林早年的那句话,现在看来是不是说对了?"我 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王健林当年那句振聋发聩的判断:"没有哪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可以保持兴旺发达超 过50年。一般来说,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无论是住房总量,还是购买力,基本都已经到达顶 峰。" 2019年,这位商业大佬就开始战略性退出房地产,将名下77座万达酒店以200亿元卖给了富力集团,又 把13个文旅项目以400亿元的价格卖给了融创。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的举动,如今回头看,这位"商业 的先知"似乎再次走在了时代前面。 从2022年开始,中国房价就进入了调整周期。先是二三线城市房价下跌,2023年后连上海、深圳等一线 城市也加入了下行队伍。到今天2025年的10月,这种调整仍在持续。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40%以 上的城镇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住房挑战。 作为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走访了不少城市,采 ...
地产三季报出炉,41家A股上市房企亏掉872亿
第一财经· 2025-10-31 19:57
A股上市房企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77家A股上市房企披露2025年三季报。从业绩表现看,前三季77家房 企营业收入总规模为9733亿元;其中,共计41家房企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总规模合计为-872.16 亿元。 自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净亏损局面已持续数年。业内人士表示,上市房企业绩表现持续亏损,与 低利润项目集中结算有关,也与市场调整期减值准备等因素有关。如果楼市逐步回暖,房企报表或有修 复的可能。 规模房企业绩承压 据WIND数据,截至10月31日,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有77家企业披露三季报。第一财经统计发现,其中 有41家房企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占比超五成。 归母净亏损规模较大的企业,依次有万科、*ST金科、华夏幸福、绿地控股、信达地产、金地集团、华 侨城A、首开股份、荣盛发展等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1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80.2亿元;其中,第三 季度营业收入560.65亿元,净利润亏损160.69亿元。 该企业亏损扩大的原因包括:开发业务结算规模下滑、毛利率仍处低位、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部分 资产交易和股权处置的交易 ...
华侨城A(000069):关注高管履新带来的新变化
华泰证券· 2025-10-31 14:47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该公司的“持有”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该公司财务压力化解仍需时日,开发业务持续承压,但关注高管履新可能带来的新变化 [1][3][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70.2亿元,同比下降42%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为43.7亿元,同比增亏20.2亿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22%,同比下降4.66个百分点 [3]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3亿元至5亿元,联合营企业亏损同比增加3亿元至6亿元 [3]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合同负债为315亿元,同比下降26% [3] 杠杆与现金流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9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 [4] - 有息负债同比下降5%,但货币资金收缩25% [4] - 净负债率/扣预资产负债率/短债覆盖率分别较2024年末变化+14.8/+0.3/-8.9个百分点至146%/75%/65% [4] 控股股东支持 - 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为国资委直管大型央企,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4781亿元,净资产921亿元 [4] - 华侨城集团2025年公开债融资达75亿元,融资成本为3.25-3.62% [4] - 华侨城集团于2025年7月15日宣布增持计划,拟在未来6个月回购公司1.1-2.2亿元股份,截至10月15日已回购111万元 [4] 业务运营 - 2025年前三季度合同销售金额为132.5亿元,同比下降22%;合同销售面积为89.3万平米,同比下降19% [5] - 销售均价同比下降4%至14838元/平米 [5]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重启拿地,新增1宗重庆地块,权益拿地金额4.6亿元,第三季度无新增 [5] - 2025年前三季度旗下文旅项目总接待游客5950万人次,同比下降1%,其中第三季度因天气影响同比下滑9% [5]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9月,公司原董事长退休、原总裁工作调动,新董事长吴秉琪履新并兼任总裁 [5] - 吴秉琪先生现为华侨城集团总裁,此前在华润置地、中国建筑等大型企业担任重要职位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下调公司2025/2026/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0.64/-0.18/0.001元 [6] - 报告下调公司2025年每股净资产至5.98元 [6] - 基于0.39倍2025年市净率,得出目标价为2.33元 [6] - 可比公司平均2025年市净率为0.49倍 [6]
港股异动 | 中国能源建设(03996)跌超5%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减少56.9%
智通财经· 2025-10-31 12:49
消息面上,中国能源建设发布公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 为人民币9927.75亿元、3235.44亿元、85.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40%、9.62%、0.09%;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31.56亿元,同比下降12.43%。单计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14.53亿元,同比增加 10.5%。归属股东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减少56.9%,公告称主要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影响。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国能源建设(03996)跌超5%,截至发稿,跌5.65%,报1.17港元,成交额1.17亿港 元。 ...
【索菲亚(002572.SZ)】宏观环境影响下收入承压,Q3利润同比回正——2025年三季报点评(姜浩/吴子倩)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0-30 07:07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为70.1亿元,同比-8.5%,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 元,同比-26.0%;其中1Q/2Q/3Q 2025分别实现营收20.4/25.1/24.6亿元,同比-3.5%/-10.8%/-9.9%, 1Q/2Q/3Q 202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1/3.1/3.6亿元,同比-92.7%/-23.0%/+1.4%。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点评: 行业尚处调整期,公司收入端承压 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以及宏观消费疲软的背景下,公司收入表现承压。分品牌看,2025年前三季度 索菲亚主品牌实现营收63.5亿元,同比-7.8%,索菲亚工厂端客单价为2.3万元,同比-4.9%;米兰纳品牌实 现营 ...
2025年,是尽快买房还是再等一等?马云和李嘉诚不谋而合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57
然而,在市场下行的大趋势下,这些救市政策的效果似乎并不显著。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进入长期的调整阶段,另一边是不断出台的救市政策,这使得许多 人对未来楼市走向感到困惑:2025年,究竟是应该"尽快买房",还是"再等一等"? 对此,马云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未来十年房价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上涨,而是会长期处于"稳中有降"的状态,逐步回归其居住属性。换句话说,他预 判房价将不会像过去那样暴涨,而是会趋于理性。 无独有偶,李嘉诚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早在几年前,他就曾表示,房子终归是用来住的,而国内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或将面临大洗 牌,投机炒房者应该谨慎。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地抛售手中的楼盘,例如此前以7.6折的价格出售北京楼盘,似乎印证了他对楼市的谨慎态度。 楼市风云变幻,两位商业巨擘——马云与李嘉诚,对2025年的购房时机给出了相似的预判。他们不约而同地建议购房者"再等一等",而非"尽快买房"。究其 原因,两位大佬的洞察都指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先看市场现状。时光荏苒,转眼已是2024年11月,国内房地产市场延续着"量价齐跌"的颓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房价已跌 ...
PVC日报:震荡运行-20251028
冠通期货· 2025-10-28 17:45
【冠通期货研究报告】 10月28日,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价下跌至4630元/吨,V2601合约期货收盘价在4716元/ 吨,目前基差在-86元/吨,走弱13元/吨,基差处于中性偏低水平。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公司具备期货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PVC日报:震荡运行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行情分析】 上游西北地区电石价格稳定。目前供应端,PVC开工率环比减少0.12个百分点至76.57%,PVC开工 率略有减少,但仍处于近年同期偏高水平。PVC下游开工率继续提升,超过过去两年同期,只是仍是 偏低水平。印度将BIS政策再次延期六个月至2025年12月24日执行,中国台湾台塑11月份报价下调30- 40美元/吨,8月14日,印度公示最新的进口PVC反倾销税,其中中国大陆地区上调50美元/吨左右,四 季度中国PVC出口预期减弱。不过,近期出口价格下降后,反倾销税还未执行,9月出口仍较好,目 前出口签单暂未明显走弱。上周社会库存略有增加,目前仍偏高,库存压力仍然较大。2025年1-9月 份,房地产仍在调整阶段,投资、新开工、竣工面积同比降幅仍较大,投资、销售、施工等同比 ...
明年起,房价或迎贬值潮?3大趋势下,该不该买房有数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14:03
然而,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调整迹象。一方面,全国平均房价从 去年上半年最高点的一万一千元,下跌至今年六月底的九千八百六十元,平均跌幅超过百分之十。更令 人关注的是,在全国七十个大中城市中,截至六月份,有四十八个城市的房价同比下跌,仅有二十二个 城市出现同比上涨。这充分说明房价下跌并非个别现象,而是正在蔓延至全国范围。 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大幅下滑。克而瑞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的累计业绩 规模同比下降高达百分之五十点三,与2020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七点八。其中,近八成百强 房企的累计业绩规模同比降幅超过百分之三十。面对困境,不少房企不得不选择降价促销,以尽快回笼 资金,缓解资金压力。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回溯往昔,自从1998年住房 制度改革以来,中国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人均居住面积从最初的六七平方米跃升至三十九 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全国平均房价也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从二十多年前的 每平方米两千元,一路攀升至去年上半年最高点的一万一千元,涨幅高达百分之五百五十。尤其是 ...
房价出现全面调整,输得最惨的并不是炒房客,这两类或将爱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28 13:40
走在城市的街头,房产中介门店的橱窗里,那些曾经高高挂着的房价标签,如今在悄然下调。我的朋友 小王最近去看房,发现同一个小区的房价比去年下降了15%,这让他既惊讶又犹豫——是现在入手,还 是继续等待? 这个问题恐怕困扰着无数像小王一样的普通人。2025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全面性的 调整,这不仅仅是一线城市的现象,二三线城市同样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第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7%,同比下降7.8%,创下近五年来最 大跌幅。 这场调整来得并不突然。早在2024年底,市场就已经出现降温迹象。当时我们团队走访了北上广深等城 市的多个楼盘,发现开发商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有的甚至直接降价10%以上。一位销售经理私下告 诉我们:"库存太高了,必须加快去化。" 随着2025年的到来,这种降温趋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指出,截至 2025年6月,全国商品房库存规模达到53.7亿平方米,去化周期延长至17个月,远高于健康水平的12个 月。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为负,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3.5%。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很多人会 ...
那些高价将房子卖出去的人,今年都后悔了?有业主表示:亏惨了!
搜狐财经· 2025-10-27 05:26
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 - 自2021年下半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启价格下行浪潮,调整从三四线城市开始并蔓延至郑州、天津、石家庄、武汉、杭州等区域性中心城市,许多省会城市房价已跌回三年前水平 [1] - 至去年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增长势头也戛然而止,甚至出现微小下滑 [1] 高位售房业主的后续困境 - 部分业主在2021年上半年高位售房后,将资金投入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领域,但去年多数人在股市遭遇亏损,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也出现大幅账面损失 [3] - 一些业主担忧未来房价报复性反弹,因各地政府出台政策为房地产市场松绑,银行大幅下调房贷利率至4.2%的低位,首付比例也降低至两成 [5] - 部分业主售房后获得数百万巨款,但在当前实体经济不景气环境下,面临亲友借贷且资金难以收回的困境 [5] 对售房业主的投资建议 - 建议已高位售房的业主谨慎对待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收益投资品种,首要任务是保障本金安全,可将资金存入银行 [9] - 建议业主切忌盲目跟风购房,尽管有利好消息,但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是大势所趋,政策利好仅能延缓调整进程而无法逆转整体趋势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