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承债式收购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一上市公司占款近9亿元不还退市,退市后又现巨额收购,最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9:57
公司退市与股东占款事件 - 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龙宇控股有限公司非经营性占款8.68亿元无力偿还,于2025年7月3日正式退市[1] - 公司在2025年8月22日以“龙宇3”之名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1] - 退市后,控股股东的两家关联公司于2025年7月21日和7月24日分别向公司汇入2.77亿元和6010.95万元,合计3.37亿元,部分归还占款[1] - 公司曾于2025年6月14日对控股股东及其关联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拖欠资金合计8.95亿元[3]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约为7.03亿元[9] 对控股股东行为的质疑 - 市场观点认为,控股股东在退市前拒还8.68亿元占款,退市后20天内还款超3亿元,不符合“拼尽全力保壳”的常规商业逻辑[1] - 有中小股东质疑,实控人徐增增家族在2024年下半年多次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甚至拒绝外部机构提出的溢价收购股份方案,最终导致公司退市[9] - 中小股东曾试图通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控股股东董事资格来挽救公司上市资格[4] 收购云漫易算的争议 - 公司在2025年7月3日退市至8月22日挂牌“老三板”的信息披露空窗期内,于7月15日收购了上海云漫易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其100%股东[10][11] - 此次收购未由公司发布公告披露细节[11] - 云漫易算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约为3.57亿元,总负债约为3.21亿元,其中应付账款约为2.73亿元[2] - 公开信息显示,云漫易算存在历史失信、限高信息,成立三年股东变更4次,收购前缴纳社保人员不足10人,且无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7] - 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公告新增一名副总经理刘佳能,而刘佳能曾在2020年10月至2025年6月期间担任云漫易算原股东的执行董事及云漫易算的董事,被知情人士指为云漫易算真正的实控人[17] 收购后的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于2025年9月24日宣布,云漫易算已成为其旗下专注于人工智能行业算力服务的全资子公司,并斩获亿级算力订单[12][15] 对资金流向的质疑与公司回应 - 有中小股东认为,实控人家族涉嫌通过“承债式收购”云漫易算,用上市公司资金以偿债名义借道融资租赁通道将资金给予实控人关联账户,从而在退市后实现3.37亿元的现金还款,构成资金左手倒右手[2][18] - 专家分析指出,若上述资金链条属实,本质是用公众公司自己的钱偿还大股东欠款,构成占资假还,每一环节若无正当商业理由将承担巨大财务和法律风险,并损害中小股东利益[18][19] - 对于相关质疑,龙宇3董秘办公室于2025年10月29日答复称“都是不实信息”[2],并于11月9日否认了中小股东关于大股东拒绝外部收购方案的指控[9]
上海一公司退市半个多月后,突然就有钱还了?最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6:22
公司退市与占款事件 - 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因控股股东上海龙宇控股有限公司非经营性占款8.68亿元无力偿还,于2025年7月3日退市,并于8月22日在全国股转系统以“龙宇3”挂牌[1] - 退市后,控股股东关联公司上海茂晟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舟山信鼎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于7月21日和24日分别向公司汇款2.77亿元和6010.95万元,合计3.37亿元,部分归还占款[2] - 公司退市前对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拖欠资金合计8.95亿元,但截至9月该诉讼未披露后续进展[5][6] 财务状况与审计意见 -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高达36.93亿元,账面货币资金充裕达11亿元,但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4] - 2023年及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退市前最后一份财报显示货币资金约7.03亿元[10] 退市空窗期收购活动 - 公司在7月3日退市至8月22日挂牌的“空窗期”内,于7月15日收购上海云漫易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其100%股东,但未公告收购细节[13][14] - 收购标的云漫易算2024年审计报告显示总资产约3.57亿元,总负债约3.21亿元,其中应付账款约2.73亿元[3] - 公司于8月20日公告新增副总经理刘佳能,而刘佳能曾担任云漫易算原股东的执行董事及云漫易算董事,被指为云漫易算实际控制人[19] 业务转型与发展 - 公司自2015年起从燃油贸易转型为IDC数据中心服务,先后收购金汉王技术100%股权并投资建设云计算中心[4] - 收购云漫易算后,公司宣布其斩获亿级算力订单,标志着公司在人工智能行业算力领域的战略布局取得突破[14][17] 股东与管理层动态 - 实际控制人为徐增增家族(徐增增、刘振光及儿子刘策),刘策自2015年起出任公司总经理并主导业务转型[4] - 中小股东曾试图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控股股东董事资格以挽救上市资格,并对控股股东在退市前的“躺平”行为提出质疑[6][8]
20cm速递|海新能科20CM涨停!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规模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11-07 14:28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表现 - 11月7日该ETF上涨1.08% [1] - 持仓股海新能科20CM涨停 天华新能涨超16% 德方纳米涨超11% [1] - 该ETF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规模最大ETF基金 [2]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 规模达8.29亿元 近一月日均成交9005万元 [2] - 该ETF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 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 [2] - 指数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涉及电池 光伏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储能含量达51% 固态电池含量达30% 契合当下市场热点 [2] 多晶硅行业重组动态 - 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正在筹划中 收购方案细节仍在商讨 [1] - 目前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 [1] - 将采用百亿资金撬动700亿的"承债式"方式收购 [1] - 10月28日硅料龙头企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 17家龙头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 [1] - 预计于2025年内完成联合体搭建 [1] - 今年5月多家多晶硅龙头企业筹划发起并购重组 [1] 多晶硅市场前景与价格预期 - 国信期货认为若收储平台最终成立 多晶硅成本需包含收储相关成本 将进一步推动价格上行 [1] - 目前多晶硅期货已在逐步计价这一部分成本 [1] - 收储预期将持续为期货价格提供较强支撑 [1]
华塑控股: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天津信盛(更新后)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权益变动概述 - 信息披露义务人天津信盛通过承债式收购信通万华100%股权,间接持有华塑控股11.47%股份(12,309万股)[5][7] - 本次交易以信通万华实缴资本5万元作为股权收购价款,标的公司资产与债务估值均为4.5亿元[7] -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5][8] 交易结构 - 收购方天津信盛成立于2025年6月23日,注册资本1.01亿元,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北京信睿通科技(委派代表吴君英)[4] - 转让方为信通万华原股东黄国洲、巫向红,双方于2025年6月签署股权收购协议[7] - 交易方式为买断式收购,无回购或兜底安排[7] 股份变动细节 - 权益变动前天津信盛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华塑控股股份[5] - 信通万华将持有的9,848万股华塑控股股份质押给天津信盛作为流动性支持[8] - 本次变动不涉及二级市场交易,且信息披露义务人此前6个月无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10] 后续计划 - 天津信盛暂未计划未来12个月内增减持上市公司股份[5] - 本次权益变动未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8]
6.97元买75%股权、砸7500万元增资 中红医疗“承债式”收购意欲何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6 20:47
收购交易概述 - 中红医疗全资子公司中红香港与控股子公司恒保国际以合计6.97元收购东南亚SEA3公司75%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将分别向SEA3增资5297.55万元和2270.38万元,合计增资7567.94万元 [1] - 中红香港受让52.50%股权,恒保国际受让22.50%股权 [3] 标的公司财务状况 - SEA3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2274.60万元,亏损1864.03万元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SEA3公司资产总计1.36亿元,净资产-492.40万元 [2] - 评估基准日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80.23万元,较账面净资产-191.01万元增值271.24万元,增值率142.00% [2] 战略意图分析 - 收购核心目的是获取东南亚生产基地及欧美市场出口资质(FDA510(k)和ISO13485认证) [2][5] - 符合公司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拓展海外业务的战略规划 [5] - 可实现供应链资源、国内外渠道、管理运营、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的优势互补 [6]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医疗手套行业预计随全球健康理念提升而持续发展壮大 [5] - 公司认为医疗手套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5] - 标的公司已具备向欧美市场出口的合规条件 [2] 整合与运营计划 - 公司将凭借丰富管理经验和充实现金流对SEA3实现投后管理 [5] - 计划通过后续注资7567.94万元支持业务发展 [1][4] - 目标是通过经营协同助力SEA3实现扭亏为盈 [5] 潜在挑战 - 标的公司员工以东南亚本地人为主,存在文化及管理风格差异 [6] - 全球手套市场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复苏进程 [6] - 标的公司当前净资产持续为负且年亏损超1800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