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退市
icon
搜索文档
退市锦港: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00万元至5,000万元 [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6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936万元 [1] 盈利原因 - 财务费用大幅减少 [1] -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下降,公司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2] - 收回以前年度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冲回部分信用减值损失 [2] 诉讼事项 - 公司与广发银行大连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败诉,可能需承担10,542.28万元资产权益收购款及相关费用 [3] - 公司已提起上诉,认为一审判决对协议性质认定有误,且案涉协议未履行法定决议及披露程序 [3] - 公司与营口银行大连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败诉,可能最高需承担3,500万元补充责任及相关费用 [4] - 公司已提起上诉,认为一审判决存在多处错误,且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已报案 [4] 退市情况 - 公司股票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2] -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将被摘牌 [2]
市值巅峰超百亿,“一代超市王”人人乐正式退市摘牌!曾与沃尔玛“硬碰硬”,如今连续亏损4年惨淡收场
新华网财经· 2025-07-07 11:03
公司退市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7月4日正式摘牌 因连续4年亏损且资不抵债 [1] - 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股价定格在0 36元/股 总市值仅1 58亿元 较巅峰期136 68亿元缩水98 8% [6][5] 历史发展及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曾与华润万家 新一佳并称"广东超市三巨头" 在深圳市场与沃尔玛 家乐福直接竞争未落下风 [3] - 2010年作为"民营超市第一股"上市 2012年营收达峰值129亿元 市值最高136 68亿元 [5] - 全国布局覆盖四大运营区 巅峰时期门店达150家 [5] 财务恶化过程 - 2012年首次亏损 主因成本上升 竞争加剧及电商冲击 当年放缓新店拓展 [8] - 2014-2015年连续亏损导致2016年披星戴帽 同年通过出售长沙物业项目扭亏为盈 营收101 57亿元 净利6048万元 [8] - 2017-2018年再度亏损 2019年二次披星戴帽 继续依靠资产出售扭亏 [8]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 2023年净资产-3 87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9] 近期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14 3亿元(同比降49 86%) 净亏1700万元 与预告盈利4 1-4 6亿元严重背离 [9] - 2024年末门店仅剩32家(全直营) 当年新开1家 关闭45家 转让15家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 29亿元(同比降77 81%) 净亏7961万元 [9]
*ST恒立退市“甩锅”不成立,行政处罚揭示年报难产真相
环球网· 2025-06-19 12:16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ST恒立(000622)的退市之路尘埃落定。公司公告称,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2024年年报,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决定,股票将于6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同日,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 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曝光了年报"难产"的真相:并非如公司所言因审计报告送达过晚,而是公司自身拒绝接受 将导致退市的审计结论。 *ST恒立于1996年深交所上市,历经冷气设备、新能源电池等业务,但自2018年后主业大幅萎缩,转向委托加 工及贸易,盈利能力持续承压,多次濒临退市。2021年以来,除2021年微利外,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营收也从 3.46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1.11亿元,并于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降至7005.77万元。 为避免退市,公司试图通过收购新余锂想新能源有限公司"保壳"。第四季度突击增加收入超2亿元,业绩预告 显示2024年营收约3亿-3.5亿元,但净利润仍预计亏损3300万至4300万元。这份关键年报最终未能按时披露。 公司最初将责任归咎于年审机构旭泰会计师事务所(简称旭泰所),称其审计报告送达过晚,导致公司无法完 成内部审议。甚至于5月8日将旭泰所告上法庭,索赔3827万元。 但行 ...
这家锂企,锁定退市!
鑫椤锂电· 2025-06-10 15:16
公司退市公告 - 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T海越)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决定,股票将于2025年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4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业务包括油品贸易、成品油批发及零售、仓储、碳酸锂业务、物业租赁和创投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8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98亿元 [4] - 大宗贸易业务总额及主营业务规模较去年下滑,主要受传统能源行业整体下行及控制大宗贸易业务风险影响 [4] - 碳酸锂市场价格同比下跌,公司对产成品碳酸锂等相关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对应收款项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
杜嘉班纳完成债务融资;人人乐终止上市;加拿大鹅任命中国区总裁
搜狐财经· 2025-06-08 21:55
融资动态 - 杜嘉班纳完成1.5亿欧元债务融资,用于美容和房地产部门扩张及现有贷款再融资 [1][3] - 新融资由意大利政府支持的SACE SpA提供担保,现有贷款初始总额为4亿欧元但已部分偿还 [3] - 杜嘉班纳与银行讨论持续数月,旨在调整战略并扩大销售收入来源 [3] - Froneri寻求约46亿美元债务融资以支持基金,融资后总债务将达约90亿欧元 [5] - 私募PAI通过融资继续持有Froneri股份并发放股息,该公司为PAI表现最好的持股之一 [5] - 福州塔斯汀餐饮注册资本由103万人民币增至1.18亿人民币,增幅达11323% [7] - 增资行为传递公司实力增强信号,提升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 [7] 上市动态 - 人人乐被深交所终止上市,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3日 [9] - 退市可能改变零售行业竞争格局,促使传统大卖场模式转型 [9] 收购动态 - Prada集团收购制革厂Rino Mastrotto集团10%股份,完全控制两家制革厂并进行现金投资 [12] - Rino Mastrotto年营业额约3.6亿欧元,交易预计2025年Q2末至Q3初完成 [12] - 收购增强Prada对生产流程控制力,推动意大利制造整合 [13] 品牌动态 - 钟薛高子公司钟茂食品被申请破产审查,被执行总金额近8300万元 [14][16] - 钟茂食品成立于2020年,由钟薛高全资持股,多次成为被执行人并被限高 [16] 人事动态 - 资生堂日本区CEO藤原宪太郎卸任,由中田幸治接任,旨在转向更灵活的业务管理系统 [19] - Kiko Milano任命Drew Elliott为首席品牌官,曾担任Maccosmetics掌门人及创意顾问 [20][22] - Burberry企业关系主管Andrew Roberts离职,曾负责内部沟通与企业政策制定 [23][26] - Canada Goose任命谢霖为中国区总裁,拥有15年Inditex集团领导经验 [27][29][31]
大股东退市一个月后,这家上市公司也将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5-30 22:04
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2.46% [1] - 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5.96% [1] - 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2.05% [1] - 2018年至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约86.2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约1.79亿元 [3][4]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款2000万元 [5] - 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被罚款9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 时任财务总监李挺被罚款650万元,禁入市场10年 [5] 退市情况 - 公司因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30日起停牌 [2] - 2018年至2024年连续7年财务造假 [6] - 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导致2020年至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61.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60.73亿元 [7][8] - 东方集团股价持续低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 [8]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2家公司完成退市 [8] 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实际控制的企业通过虚假贸易占用公司资金,累计金额超百亿元 [4] - 公司为关联方提供巨额担保,但均未及时披露 [4] 其他违规行为 - 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直至2024年10月31日才补发 [4]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 [4]
上市即巅峰,连续43个跌停,从106跌到0.06,里面散户全线被套!
搜狐财经· 2025-05-29 09:09
一只股票能跌多狠?你简直都无法想象,这应该是大A最便宜的股票了吧,能从106元跌到6分,对你没看错,就是0.06元,从天堂跌到地狱,不知道有多 少股民上套了? 这只股票发行价75元,上市之后最高涨到106元,然后就是一路下跌,直接跌到退市,退市前来了16个一字跌停,到老三板又来了27个跌停,一共43个跌 停,股价也从最高的106元跌到了0.06元,这哪是割韭菜的,这是来拔韭菜的吧,马上就把韭菜连根拔起了! 这只股票就是搜于特,公司发行价高达75元,发行市盈率113倍,于2010年11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搜于特的主营业务为从事品牌服饰运营,供应链管理等 业务。那时候正赶上品牌服装的热潮,上市后股价一路攀升,最高涨到了106.49元,成为当时股市里为数不多的几只百元股,要知道当时茅台也才100多 元,可见当时也算是一只大牛股了。 当时搜于特的保荐机构是华泰联合证券,当初华泰证券把发行价定在了75元,发行2000万股,募集资金15亿,华泰联合证券拿走了100万的保荐费,而且 搜于特上市以后累计募集了近40亿! 看看搜于特上市之后的表现,真的是上市即巅峰,上市之后最高涨到了106元,然后就是一路下跌,在2015年牛市 ...
它今天退市!今年第12家!
IPO日报· 2025-05-28 21:27
*ST吉药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 将于2025年5月29日摘牌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1] - 退市原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3] - 公司前身为通化双龙化工 2014年通过收购金宝药业转型医药领域 形成"化工+医药"双主业模式 [3] - 2017年更名后开启激进并购 三年内收购十余家企业 业务覆盖八大板块 [3] - 2019-2024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超15亿元 导致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 [3] - 2019-2023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超3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39亿元 [3] A股市场退市情况 - 2025年以来已有11家公司完成退市 与去年同期数量相当 [4] - 退市原因包括:四家面值退市 三家市值退市 两家主动申请退市 一家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一家吸收合并退市 [4] 其他上市公司动态 - 2025年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已达21家 [7] - 海峡股份进行25亿关联收购 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待考 [7] - 云迹科技再冲IPO 获阿里腾讯看好 [7] - 襄阳轴承"15天10板"被重点监控 但12年持续扣非亏损 [7]
上市30年,连亏22年的“保壳专业户”终于退市!*ST恒立临死拉个垫背的,火速起诉会所装无辜
市值风云· 2025-05-21 18:36
公司事件 - *ST恒立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收到深交所《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触及规范类退市情形 [5] - 公司2023年因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需满足盈利或营收不低于3亿元才能避免退市 [6] -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营收预计3亿至3.5亿元(同比增长169%-214%),但亏损3300万至4300万元(同比扩大187%-275%) [7][8] 审计争议 - 公司2024年末更换年审机构为旭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个月后双方在重大会计处理上存在分歧,导致年报未按时披露 [10][11][12] - 公司起诉旭泰索赔3827万元,指控其审计程序不当、沟通不及时等,但市场质疑公司故意选择审计能力薄弱的小所 [16][17][26] - 旭泰此前两年仅承接1单上市公司审计业务,2024年曾临时放弃新三板公司翰博设计的审计项目 [26][27] 历史经营问题 - 公司上市29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35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22年亏损累计6.7亿元,多次通过变卖资产和政府补贴保壳 [31][32][34] - 业务涉及冷气设备、新能源电池、大宗贸易等但长期亏损,被市场称为"保壳专业户"和"不死鸟" [29][30][34] - 2024年6月新实控人石圣平以1亿元收购公司17.87%股份,半年后因退市面临重大投资损失 [36][37] 市场影响 - 公司股价在退市公告后连续3个一字跌停,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 [38] - 部分专业投资者通过提前识别公司风险避免了损失 [42]
中航产融年报“难产”退市申请获受理 负债率85.13%拟40.7亿清仓两公司股票
长江商报· 2025-05-07 07:28
资产出售计划 - 中航产融控股子公司中航投资拟向控股股东中航工业转让所持中航西飞1.6亿股(占总股本5.76%)和中航机载2267.72万股(占总股本0.47%),转让价格合计约40.67亿元 [1][4] - 中航西飞每股作价23.81元(对应38.13亿元),中航机载每股作价11.19元(对应2.54亿元),价格基于公告日前30个交易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 [4] - 交易完成后中航工业仍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不变,中航产融将不再直接持有这两家公司股份 [1][4] 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4423.9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5.13% [3][6] -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800万元(为2006年后首次亏损),扣非净利润亏损1.89亿元 [2][5] - 业绩下滑主因业务结构转型调整导致收入下降,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导致资产账面价值下滑 [5] 主动退市进展 - 2025年3月末宣布拟通过股东大会决议主动终止在上交所上市,计划退市后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 [7] - 上交所已于4月29日正式受理终止上市申请,目前公司股票处于停牌状态 [2][7] - 退市后暂无资产注入、对外并购或重新上市安排,将重点化解风险 [7] 其他重大事项 - 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原定4月30日的报告披露计划未能实现 [8] - 涉及与中国人寿的子公司股权回购纠纷,被追讨27.1亿元本金及利息,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9][10] - 截至4月2日收盘公司A股股价为3.47元/股,总市值306.09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