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
搜索文档
洪九果品濒临退市,“水果大王”坑了阿里?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20 12:34
退市危机与股价表现 - 港交所决定取消洪九果品上市地位,公司已提交复核请求但复牌希望渺茫[4][5] - 公司市值从峰值670亿港元暴跌至停牌时的27.95亿港元,蒸发超640亿港元[5][17] - 股价从发行价40港元/股跌至1.74港元/股,跌幅达95.65%[17] 财务与审计问题 - 核数师毕马威发现2023年第四季度向身份存疑的新供应商支付预付款34.2亿元,导致其辞任审计师[7][19]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达101.5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超92%[7][28] - 公司长期面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2022年高达18.2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14亿元[7][27] - 银行贷款规模达27.76亿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5.57亿元[7][27] 管理层与运营危机 - 董事长邓洪九等6名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邓洪九目前仍被逮捕[7][8][23][25] - 公司主要办公场所一度被限制人员出入,印章、账簿及记录被没收,现已逐步恢复正常运营[24][25] - 港交所指出公司存在管理层诚信、内部控制缺陷、未公布财务业绩及未符合董事任命规定等问题[9][10][11][12][13]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洪九果品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领先的多品牌鲜果集团,自称全国最大的榴莲分销商[14][15] - 公司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募资4.97亿港元,被誉为"中国水果第一股"[16] - 2022年公司营收达150.81亿元,归母净利润14.52亿元,但2023年上半年营收增速降至19.37%,净利润同比下滑6.26%至8.04亿元[27] 投资者影响 - 阿里巴巴等知名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股份,阿里巴巴C+轮融资每股成本为48.94元/股,持股比例达7.67%[36] - 创始人邓洪九夫妻财富从巅峰时的168亿元大幅缩水[7][35]
退市公司 再遭处罚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12:53
公司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及相关当事人于2025年10月1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2][3][5] - 处罚原因为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5] - 江苏证监局拟对公司处以警告及200万元罚款 对时任董事长陆宇处以警告及50万元罚款 对时任总经理高青化和时任财务总监潘新雷各处以警告及30万元罚款 对董事会秘书杨之豪处以警告及20万元罚款[7]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详情 - 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审议通过向控股股东阳光集团购买土地使用权关联交易议案 交易总额1.70亿元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07%[5] - 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完成支付全部土地转让款1.70亿元[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阳光集团未完成不动产权属转移登记变更手续 也未归还1.70亿元转让款 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 - 公司未及时披露上述资金占用及交易进展的重大事件[6][7] 公司退市及相关影响 - 因2023年度内控被出具否定意见及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70亿元 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8] - 因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16日至2024年6月13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 公司股票于2024年7月10日终止上市暨摘牌[8][9] - 公司表示行政处罚罚款将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一定影响 但预计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 公司经营与诉讼状况 - 公司于1999年上市 原主营呢绒面料生产和销售 后跨界投资光伏项目 自2023年起陷入连续亏损[7] - 截至公告日 公司面临多起诉讼 近期累计新增6起法律文书 多为买卖合同纠纷和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涉及案件本金合计约708.27万元[9] - 相关诉讼已对公司产品招投标或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部分诉讼已进入执行阶段 可能导致公司部分资产被司法冻结或拍卖 业务规模和资产数量大幅减少[9]
8月末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104.16万亿,为近4年来各月末最高点
搜狐财经· 2025-09-24 19:42
上市公司总体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435家,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2286家,深圳证券交易所2875家,北京证券交易所274家 [2] - 按股份类型划分,仅发行A股的公司有5195家,仅发行B股的公司有8家,发行A+B、A+H等多股份类型的公司有232家 [2] - 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27%和73% [2]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比68%,市值占比56%,为绝对主导行业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为上市公司数量第二和第三的行业 [2] - 按辖区划分,江苏、浙江(不含宁波)、北京的上市公司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711家、604家和476家 [2] - 按省域划分,广东、浙江、江苏的上市公司家数位列前三,分别为883家、727家和711家,这三个省份汇集了43%的上市公司 [2] 市值规模与变化 - 以8月收盘价计算,上市公司境内股份总市值为104.16万亿元,为近4年来各月末最高点 [3] - 电气、电子及通讯作为制造业次类行业,总市值达22.19万亿元,自7月以来已超过金融业 [3] - 千亿以上市值公司有160家,数量占比近3%,但市值占比超过40% [3] - 全市场市值中位数为64.54亿元 [3] - 年初以来,万亿以上市值公司新增1家,千亿以上市值公司新增36家,20亿以下市值公司减少382家 [3] 市场动态与融资活动 - 8月境内市场新增首发上市公司8家,首发募资总额为64.63亿元,当月退市0家 [3] - 年初以来,A+H股公司新增11家,有70余家境内公司赴海外上市 [3] - 截至8月,境外主要市场的中国概念上市公司数量为1831家 [3]
上市公司严重财务造假!证监会:罚款2.29亿元
财联社· 2025-09-12 18:55
据证监会网站消息,近日,证监会对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东通)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 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经查,*ST东通连续四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证监会 拟对上市公司罚款2.29亿元,对7名责任人合计罚款4400万元,对实际控制人 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ST东通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 证监会 将坚持应移尽移的工作原则,严格按照《刑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 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
深交所:300280,终止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22:21
退市决定与时间安排 - 深交所于9月5日对*ST紫天依规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1] - 公司股票将于9月15日复牌并进入退市整理期 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期满后深交所将进行摘牌 [4] 财务造假具体情况 - 公司连续两年虚增收入总额达24.99亿元 [5] - 2022年年度报告虚增收入7.78亿元(占营业收入44.59%) 虚增利润0.85亿元(占利润总额35.99%) 通过虚构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和短信发送服务业务实现 [6] - 2023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2.08亿元(占14.56%) 虚增利润0.79亿元(占利润总额51.64%) 在云服务业务未开工情况下提前确认收入 [6] - 2023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7.21亿元(占78.63%) 因旗下孙公司宁波麦粒网络科技在互联网广告费代充值业务中错误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6] 监管处罚与法律后果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管理层12人合计处罚3840万元 [6] - 对原董事长姚小欣和财务总监李想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6] - 公司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按期完成整改 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4] - 公安机关已于2024年9月对*ST紫天涉嫌"隐匿会计凭证罪"刑事立案 [7] - 公司相关行为达到"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追诉标准 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7] - 投资者已向地方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7]
主动终止上市获股东会通过!这只保险概念股退市倒计时
券商中国· 2025-08-26 17:23
公司主动终止上市进程 - 天茂集团股东会于8月25日审议通过主动终止上市议案 同意票占比98.06% [1][3][4] - 公司将在决议后15个交易日内向深交所提交终止上市申请 股票进入现金选择权派发阶段且不再交易 [2][6][7] - 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1.60元/股 预计最大行权规模16.29亿股 对应总对价约26亿元 [8][9][10] 股东表决与股权结构 - 总表决同意股数41.8亿股 中小股东同意股数9.06亿股 占比91.62% [4] - 董事会代表4名委托股东行使表决权 涉及股份6251万股 占总股本1.27% [5] - 实际控制人刘益谦通过荆门维拓宏程提供现金选择权 排除其控制的新理益集团及关联方持有的32.75亿股 [8][9][10] 财务表现与退市诱因 - 2023年净利润亏损6.52亿元 较2022年盈利2.74亿元由盈转亏 [1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35.96亿元同比下降18.43% 净利润亏损3.33亿元 [12] - 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 导致7月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4][15] 业务背景与亏损原因 - 公司2016年转型保险业 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开展业务 [12] - 亏损主因利率环境走低导致增提准备金 尽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仍无法完全抵消影响 [13] - 总资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为2851.54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5.56% [12]
突发!昔日千亿房企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被留置!公司3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收到千万级罚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21:48
公司高管动态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1] - 公司按原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正常运转 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1] 信息披露违规及处罚 - 公司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2020年7月6日至2021年5月8日发生13起诉讼 标的累计967,369.95万元 占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48.21% 其中12起诉讼标的额超5,000万元;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2月13日发生10起诉讼 标的额累计619,060.73万元 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41.84% 其中9起诉讼标的额超5,000万元 [3] - 公司迟至2023年5月26日仅披露其中1起诉讼 其余22起诉讼至2025年2月6日才陆续披露完毕 [3][4] - 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 未披露上述诉讼 [5]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处以600万元罚款 对黄其森处以300万元罚款 对其他8名高管分别处以80-250万元罚款 [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建于1996年 2010年成功上市 从事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开发 [7] - 2002年进军北京豪宅市场 打造庭院建筑产品线 [7] - 2013年到2017年实现百亿到千亿突破 2017年销售金额超过千亿 2018年达1,300亿 [7] - 2017年底黄其森提出2,000亿元销售目标 公司市值一度超过500亿元 [8] 债务危机与退市 - 2020年7月6日公告未能完成中期票据"17泰禾MTN001"本息兑付 正式宣告债务违约 [8] - 2023年7月28日深交所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 [9] - 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将于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内摘牌 [9]
拟主动终止上市,这只保险概念股退市渐近
证券时报· 2025-08-12 06:43
主动终止上市计划 - 公司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将于8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 [1][10] - 议案需经全体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且除大股东及董监高外其他股东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 - 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定为1.60元/股 由荆门维拓宏程向除新理益集团、王薇、刘益谦外股东提供 预计覆盖不超过16.29亿股股份 对应最大现金对价规模约26亿元 [3][4] 财务表现恶化 - 2023年营业收入496.99亿元同比微增0.17% 但净利润由盈转亏达-6.52亿元(2022年为+2.74亿元) [8]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5.96亿元同比下降18.43% 净利润亏损3.33亿元 总资产2851.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56% [8] - 2024年全年预计营业收入400-430亿元 预计净亏损5-7.5亿元 主因利率下行导致子公司国华人寿增提准备金 [8] 退市风险警示与财报延误 - 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简称由"天茂集团"变更为"*ST天茂" [1][9] - 原定4月29日披露的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至今未发布 因部分信息需补充完善 [9][10] - 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经半数董事保证的年报 深交所将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9] 业务架构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16年由化学制品制造业转型为保险业 目前通过控股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销售开展保险业务 [7][8] - 第一大股东为新理益集团 实际控制人为刘益谦 其与新理益集团、王薇合计持有32.75亿股股份(占总数49.41亿股的66.3%) [4][7]
退市锦港: 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至4,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00万元至5,000万元 [1]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8,673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936万元 [1] 盈利原因 - 财务费用大幅减少 [1] -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下降,公司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严格控制费用支出 [2] - 收回以前年度计提坏账的应收账款,冲回部分信用减值损失 [2] 诉讼事项 - 公司与广发银行大连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败诉,可能需承担10,542.28万元资产权益收购款及相关费用 [3] - 公司已提起上诉,认为一审判决对协议性质认定有误,且案涉协议未履行法定决议及披露程序 [3] - 公司与营口银行大连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一审败诉,可能最高需承担3,500万元补充责任及相关费用 [4] - 公司已提起上诉,认为一审判决存在多处错误,且案件涉嫌刑事犯罪已报案 [4] 退市情况 - 公司股票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于2025年6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2] -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将被摘牌 [2]
市值巅峰超百亿,“一代超市王”人人乐正式退市摘牌!曾与沃尔玛“硬碰硬”,如今连续亏损4年惨淡收场
新华网财经· 2025-07-07 11:03
公司退市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 7月4日正式摘牌 因连续4年亏损且资不抵债 [1] - 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股价定格在0 36元/股 总市值仅1 58亿元 较巅峰期136 68亿元缩水98 8% [6][5] 历史发展及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曾与华润万家 新一佳并称"广东超市三巨头" 在深圳市场与沃尔玛 家乐福直接竞争未落下风 [3] - 2010年作为"民营超市第一股"上市 2012年营收达峰值129亿元 市值最高136 68亿元 [5] - 全国布局覆盖四大运营区 巅峰时期门店达150家 [5] 财务恶化过程 - 2012年首次亏损 主因成本上升 竞争加剧及电商冲击 当年放缓新店拓展 [8] - 2014-2015年连续亏损导致2016年披星戴帽 同年通过出售长沙物业项目扭亏为盈 营收101 57亿元 净利6048万元 [8] - 2017-2018年再度亏损 2019年二次披星戴帽 继续依靠资产出售扭亏 [8] - 2021-2023年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 2023年净资产-3 87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9] 近期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14 3亿元(同比降49 86%) 净亏1700万元 与预告盈利4 1-4 6亿元严重背离 [9] - 2024年末门店仅剩32家(全直营) 当年新开1家 关闭45家 转让15家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 29亿元(同比降77 81%) 净亏7961万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