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

搜索文档
抗旱保灌护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7-24 09:23
抗旱措施 - 河南省三门峡市农技员指导农民使用废旧塑料瓶改造简易滴灌装置,低成本解决玉米根部干旱问题 [1] - 三门峡市启动1.8万眼机井,累计抗旱浇地206万亩次,并配备智能水表实时监测用水量避免浪费 [1] - 三门峡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万亩,推广浅埋滴灌技术替代传统漫灌方式 [2] 旱情影响 - 河南省多地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粮作物构成威胁,部分玉米叶片枯黄卷曲,大豆植株矮小瘦弱 [1] - 农业部门评估若不及时干预,减产幅度可能达15%至20% [1] 水资源管理 - 陕州区张汴乡实施黄河水、水库水统一调度,逐村测算需水量、逐渠核定流量 [1] - 三门峡市成立312支党员抗旱突击队,开展"送技术、送设备、送服务"活动 [2] 灌溉成效 - 三门峡秋粮已完成浇灌面积16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2%,玉米、大豆长势总体正常 [2] - 农业农村局表示将继续统筹水源强化田管,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2亿斤以上 [2]
粮满仓、果飘香 希望的田野“智”绘三夏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6-22 16:37
新疆阿克苏小麦产区 - 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33万亩高标准农田采用大型收割机高效完成小麦收割和脱粒 [3] - 当地日照时间长达16小时 光热资源丰富 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生长 [3] - 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 但通过天山冰雪融水和滴灌技术实现精准灌溉 每亩用水量从550方降至400方 节水率达25% [5] - 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种植梭梭树苗 每亩防沙林需水90方 与节水麦田形成水资源调配闭环 [7] 安徽天长粮库智能化 - 天长市大通镇坝田粮库采用低温通风 电子监测等技术存储2.3万吨新收小麦 [9] - 智慧平台通过温湿度感应器实时监测粮堆数据 异常情况自动预警 [11] - 全市建成7处绿色储粮粮库 总仓容40万吨 占全市仓储容量80%以上 [13] 云南陆良水生蔬菜种植 - 陆良县三岔河镇万亩茨菇田采用植保无人机播撒肥料 提升作业效率 [16] - 农技人员分组下田指导病虫害防治 实现早发现早处置 [16] - 全县1.84万亩水生蔬菜通过"农技+无人机"模式提高管护效率 [18] 重庆南川智慧农业 - 南川区蔬菜智慧工厂采用椰糠基质和智能水肥系统 保水效率比传统土壤提升45% [20] - 200多个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形成作物"数字健康档案" [20] - 10亩智慧工厂亩产值达15万元 为传统模式2-3倍 并通过种植联盟带动300多户增收 [22]
甘肃做好水文章浇灌丰产田
经济日报· 2025-06-08 05:5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甘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耕地分为节水灌溉区和旱作农业区两大区域,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 [1] - "小块变大块"模式使土地成片化,凉州区韩佐村6048亩耕地通过建设后灌溉成本从每亩230元降至160元 [2] - 凉州区建成76.05万亩高效节水农田,年节水7605万立方米,可新增灌溉面积25.35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2 [3] - 古浪县新建大型调蓄水池10座(2300万立方米)及塘坝160座(760万立方米) [3] 技术创新与节水增粮 - 自主研发小麦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技术,实现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增粮75公斤,已在20多个县推广100万亩以上 [3] -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实现亩均增产9%,节水21%、节肥9.9%、节药12%、省工38.8% [4] - 全省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高标准农田848万亩,推动传统灌溉向现代节水农业转型 [4] 山地农田改造与生态保护 - 陇西县通过梯田建设将水引至300米高山,实现机械作业并节省人力成本 [5] - 定西市将"三跑田"改造为"三保田",通过平田整地实现蓄水保墒,山区亩产翻番 [6] - 配套排水系统解决暴雨积水问题,如成县折庄村坡地修渠后避免庄稼被冲毁 [6] 智慧农业与精准灌溉 - 永昌县3800亩智慧农田配备土壤监测设备,实现手机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 [8] - 金昌市智能化灌溉系统覆盖9000亩耕地,农民可通过手机完成精准控水施肥 [9] - 甘肃省财政投入1.5亿元支持8个县开展20万亩水肥一体智能化改造,运用物联网和5G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9]
山东打造更高水平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6-03 06:07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河乡南韩村通过暗管排盐、节水灌溉技术将盐碱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小麦亩产增加200斤 [1] - 山东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59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5359万亩,支撑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1] - 昌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食生产"三增长",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28.93万亩,总产量达11.21亿斤 [2] 基础设施建设 - 昌邑市青阜农业综合体运用5G、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墒情监测、土地养分分析等智能化管理 [2] - 昌邑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66万亩,2024年投入1.02亿元新建3.5万亩,计划2024年新建4.8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 [3] - 山东省计划2024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00万亩,预计带动粮食增产10亿斤以上 [3] 盐碱地治理 - 下河乡采用"工程改良+科技赋能"双轨路径治理盐碱地,改造老化沟渠并推广暗管排盐技术 [4] - 东营市河口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将69.72万亩盐碱地改造为高产田,亩均增产100多斤粮食 [5][6] -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盐碱地综合利用意见,改造提升盐碱耕地200多万亩,专项安排10%投资用于土壤改良 [6] 高效节水灌溉 - 菏泽市鄄城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新铺设PE管道超10万米,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使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7] - 禹城市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增收200元以上 [8] - 聊城市莘县通过喷灌、管灌等节水设施实现每百亩地节水30%,每亩节肥10-15公斤 [8] - 山东省近3年投入213亿元在沿黄九市建成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2858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5 [9]
从 “靠天收” 到 “靠智管” 智慧田管新模式护航田野好“丰”光
央视网· 2025-05-17 16:16
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 河南杞县试用新型喷灌设备 提升15%有效灌溉面积并实现节水节能 [2][4][5] - 新型喷灌设备由江苏河南农机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联合研发 将在小范围实验后推广 [5][7] - 设备采用自主研发低压喷头和地角臂模块 实现均匀喷灌与能耗降低 [5] 智慧农业管理 - 河北廊坊12729万亩小麦采用无人机多光谱监测等技术 实时分析生长状态并制定个性化植保方案 [9][11] - 固安县示范区运用"天空地一体化"技术 为小麦绘制数字画像 [9] - 农业部门开展"一喷三防"作业 有效控制病虫害 [11] 特色农业产业化 - 山西朔州贾庄乡发展千亩长山药种植 采用人工与机械协作模式提升效率 [13][15] - 当地组织农技人员田间指导 推动长山药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17] - 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17]
抗旱保麦战 河南这么打
河南日报· 2025-05-15 07:36
旱情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 河南自3月中旬起持续高温少雨伴随大风,土壤失墒加快,对小麦生产带来不利影响,4月份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3] - 此次旱情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此时小麦正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减少亩穗数并对穗粒数产生较大影响 [5] - 高温、少雨、大风三者叠加加剧了旱情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 - 全省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占比90%左右,苗情为近年来最好的一年,群体最大、苗情最好、植株最壮、病情最轻 [5] 抗旱措施 - 扶沟县黄土地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花费60多万元新建灌溉设备,包括田间"储水室"和喷灌设备,提高了浇灌效率 [7][8] - 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种植大户采用滴灌设备,节水省时省力,300亩小麦从需要7个人20天浇一遍水变为一个人轻松管理 [11][12][13] - 灵宝市故县镇农户使用移动式喷灌设备,100多亩麦田已完成第四次喷灌 [13][14] - 内乡县打磨岗灌区实现高效节水全覆盖,亩次灌溉用水量从20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 [18] - 郸城县汲冢镇黄竹园村高标准农田把水渠引到田边,解决了浇水难题 [20] - 兰考县考城镇高标准农田因浇灌及时,麦田未受旱情影响,有望实现增产 [21] 耐旱小麦品种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洛旱"系列小麦品种在旱作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如"洛旱22"根系能达到3米以上,远超普通小麦 [22][23] - 河南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8500万亩,其中有1000多万亩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丘陵区 [23] - 如果一半中低产田种上抗旱小麦,每亩产量能提高100公斤 [23] -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拥有全国最大的旱地小麦种质资源库,保存有5000多份种质资源 [24] 政府支持与行业协同 -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气象部门启动抗旱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组织空地一体化人工增雨作业 [22] - 省农业农村厅组建技术指导专班,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一喷三防"及抗旱浇麦培训 [22] - 水利系统及时调度全省灌区开闸引水,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22] - 河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0多万亩 [21][2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方案,要求河南作为黄淮海区代表重点提高灌溉保证率,完善现代化耕作条件 [21]
抗旱浇麦进行时丨让小麦喝足灌浆水
河南日报· 2025-05-11 07:14
农业抗旱措施 - 新乡县通过打新机井和修复问题机井解决灌溉难题 新打抗旱机井29眼 修复问题机井35眼 [2] - 采用地下水和黄河水双水源浇灌 调度黄河水300万立方米 解决5万亩耕地灌溉需求 [2] - 安排6名农业技术专家利用数字化设备收集数据 结合气象信息科学指导抗旱浇灌 [3]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新乡县投资4.5亿元建设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新打机井870眼 修复配套机井832眼 [3] - 配备水肥一体机593套 各式喷灌设备541台 实现喷灌面积15万亩 滴灌面积2万亩 管灌面积13.5万亩 [3] - 高效节水灌溉年节约水量860万立方米 灌溉时间比漫灌节省约50% [3] 小麦种植情况 - 新乡县耕地面积30.5万亩 其中20万亩为小麦种子繁育田 年产小麦种子1亿公斤 可满足黄淮地区500万亩小麦供种需求 [2] - 截至5月8日 新乡县耕地灌溉面积已达86% 为夏粮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