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协议

搜索文档
国企员工3.6亿元接手徐翔母亲股份?知情人:李蓉蓉非宁波海关下属企业中干,亲戚募的钱,推她为牵头人
36氪· 2025-08-06 12:18
股权拍卖交易 - 李蓉蓉以3.6亿元拍得大恒科技274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6.29%,成为新晋第一大股东[1][6] - 本次司法拍卖共成交1.3亿股(占总股本29.75%),涉及8名投资者,总成交金额17.12亿元[4][6] - 每股成交价格为13.17元,李蓉蓉拍得股份占本次司法拍卖股份比例的21.13%[4] 买方身份争议 - 大恒科技公告称李蓉蓉为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中层干部,但知情人士透露其仅为合同制普通员工[1][9] - 知情人士称李蓉蓉并非实际操盘手,而是由其姐夫牵头家族亲戚募集资金参与拍卖[2] - 公司董办表示对7位自然人受让方的关联关系仍在核查中,股份尚未完成过户[9] 历史股东关联 - "李蓉蓉"曾出现在宁波中百2022年中报前十大股东名单,持股273.75万股(占比1.22%),与徐翔关联股东同期出现[10][12] - 该自然人股东还曾短暂出现在*ST太和2022年三季报前十大股东名单[11] - 另一位受让方周正昌与徐翔曾重仓的原广东榕泰前十大股东同名[13]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本次拍卖完成后,原实际控制人郑素贞将退出,李蓉蓉成为持股比例最高的单一股东[6] - 公司声明李蓉蓉入股基于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未来12个月无增减持计划[7]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曾为郑素贞入主前的第一大股东,本次拍得1800万股(占比4.12%)[13]
神秘女3.6亿接手徐翔母亲股份 知情人:李蓉蓉非宁波海关下属企业中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8:46
股权拍卖交易 - 李蓉蓉以3.6亿元竞拍获得大恒科技2746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6.29% 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 [1][4] - 本次司法拍卖共涉及8名投资者 包括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1800万股) 王晓平(1800万股) 杨润中(1800万股)等 [4] - 李蓉蓉声明资金来源于自有或自筹资金 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无资金往来 [7] 投资者身份背景 - 公开信息显示李蓉蓉2018年至今任职于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为宁波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全资子公司 [1][5] - 知情人士透露其实际为合同制普通员工 非公告所称"中层干部" 且无需向上级单位报备资本运作 [1][5] - 李蓉蓉声称并非实际操盘手 系由其姐夫牵头召集亲戚募集资金参与拍卖 [2] 历史资本市场关联 - 名为"李蓉蓉"的自然人曾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十大股东名单 包括慧辰股份 *ST太和 宁波中百 [7] - 2022年中报显示"李容容"持有宁波中百273.75万股(占比1.22%) 同期徐翔家族成员郑素娥(持股3.57%) 竺仁宝(持股8.42%)均在列 [7][9] - 另一竞拍者周正昌曾出现在徐翔重仓的广东榕泰2013年三季报股东名单 持有约270万股 [9] 公司核查进展 - 大恒科技表示李蓉蓉款项已支付但股份尚未过户 对其背景信息以公告为准 [6] - 公司正对7位自然人受让方的关联关系进行核查 尚未确认周正昌是否与公司存在历史关联 [6][10]
神秘女3.6亿元接手徐翔母亲股份!知情人:李蓉蓉非宁波海关下属企业中干,其自称找亲戚募的钱,被推为牵头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00:20
股权拍卖事件 - 神秘女子李蓉蓉以3.6亿元拍得徐翔母亲郑素贞持有的2746万股大恒科技股份,占公司总股本6.29% [4] - 此次司法拍卖共涉及8名投资者,合计成交1.2996亿股,占总股本29.75%,总成交金额17.11747亿元 [10] - 李蓉蓉将成为大恒科技新晋第一大股东,公告称其基于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13] 李蓉蓉身份背景 - 大恒科技公告显示李蓉蓉2018年至今在宁波金海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担任中层干部 [14][15] - 记者调查发现李蓉蓉实为金海后勤合同制普通员工,并非中层干部,且公司员工无编制 [6] - 知情人士透露李蓉蓉并非实际操盘手,而是亲戚募集资金后推举的牵头人 [6] 资金来源与关联关系 - 公告声明李蓉蓉资金为自有或自筹,与上市公司无关联 [19] - 记者发现名为"李蓉蓉"的自然人曾出现在宁波中百等徐翔概念股前十大股东名单中 [19][20] - 另一受让方周正昌的名字曾出现在徐翔重仓的原广东榕泰股东名单中 [22] 公司核查进展 - 大恒科技表示李蓉蓉已完成款项支付但股份尚未过户 [17] - 公司正在核查7位自然人受让方的关联关系 [17] - 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曾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22]
关于科创债的一个梦(原创)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8-01 21:11
资金流动性问题 - 资金积压在已投项目中难以退出 但新项目仍需资金投入 导致基金面临流动性危机 [1] - 机构资产多为股权形式 与银行偏好实物资产或固定资产的贷款要求存在错配 [1] 解决方案探索 - 通过收购已投企业并让企业贷款 再将资金回流至机构 实现资金周转 [2] - 利用国资LP收购已投企业 提升企业信用评级至2A+或3A 从而获得发债融资能力 [3] - 新募基金接盘老基金持有的股权 实现老基金退出 资金可返还LP [3] - 投资前签订对赌协议或抽屉协议 投后密切监控企业数据 及时触发回购条款 [3] 协议策略 - 在签订抽屉协议时要求"最惠国待遇"条款 确保未来可享有其他股东同等的对赌权益 [4] - 通过条款设计确保自身优势 同时防范其他股东的不对称协议 [5] LP关系管理 - 基金到期时因资金未退出而无法返还LP 需通过延期请求争取时间 [7][8] - 采用情感策略向LP说明困境 寻求理解和支持 [6][8] 政策利好 - 科创债的推出为投资机构提供直接发债渠道 缓解募资难题 [10][11] - 新政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减少对非正规操作的需求 [12] - 科创债提升行业信心 促进更规范的资本运作方式 [12]
A股20天终止12单!发生了什么?
凤凰网财经· 2025-05-21 21:36
协议转让终止案例激增 - 5月以来已有12家A股公司公告主要股东终止协议转让,与今年前4个月合计案例数相当,占2023年以来此类案例总数的近四分之一 [2] - 近一年来约250家上市公司披露主要股东及董监高的协议转让减持计划,较此前12个月略有增长 [3] - 终止案例中拟转让方多为实控人、控股股东、前任实控人或曾与实控人构成一致行动关系的主要股东方 [4][8] 协议转让终止原因分析 - 监管审查加强,部分交易或因未获监管确认、股权过户未能完成而被终止 [9][15] - 受让方资金实力不足,如私募基金存续规模低于1000万元却要承接上亿元股权交易 [13][14] - 信托计划募资前景不明导致协议自动终止 [12] - 交易双方可能存在隐性瑕疵或利用协议转让掩护其他资金运作 [14] 协议转让中的特殊案例 - 罗欣药业案例中,拟受让方颜锦霞与公司前实控人关联紧密,若交易完成新旧实控人持股比例将几乎拉平 [10][11] - 科森科技案例中,实控人通过协议转让绕道减持,私募机构低买高卖大赚"快钱" [16][17] - 惠伦晶体因分红指标未达标致控股股东减持受限,协议转让最终终止 [20] 协议转让市场新动向 - 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协议转让补充协议,受让方纷纷延长持股锁定期 [21][22] - 部分协议转让可能连带嵌套资产重组、市值管理、股份代持等环节 [23] - 存在抽屉协议和对赌协议的可能性,如承诺受让方减持时不亏钱 [24] 协议转让监管建议 - 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增强交易透明度 [24] - 完善筛查机制,重点审查交易双方背景和交易动机 [24] - 强化违规处罚,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24] - 期待明确协议转让操作细则,稳定市场预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