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国待遇

搜索文档
辉瑞CEO:药品关税会有一段宽限期,前几年会比较低,公司正在为执行降价做准备
美股IPO· 2025-08-06 21:22
政策沟通与谈判进展 - 公司正与特朗普政府就药品关税及"最惠国"定价政策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可能设置较低的初始关税和宽限期 [1][3] - 最新沟通显示最初征收的关税"将非常小",且已"为设立宽限期打开了窗口",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征收高达250%的关税 [3][9] - 公司CEO透露总统"了解行业的动态",讨论中提出渐进式关税政策的可能性 [9] 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 - 政策实施的细节(如药品"原产国"界定、"最惠国"定价执行方式)将决定对公司和行业的真实影响 [1][4] - 关键细节在于如何定义"原产国"(活性药物成分来源地或最终产品生产地),因美国90%处方药为仿制药,品牌药API多在欧洲或亚洲生产 [10] - 美银分析师指出政策细节仍充满不确定性,公司未明确回应相关提问 [5][7] 财务表现与指引 - 二季度营收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0%),超预期的13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0.78美元(显著高于预期的0.58美元) [6] - 上调2025年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至2.90-3.10美元区间,但维持营收指引610-640亿美元不变 [6][8] - 营收指引已纳入关税和"最惠国"政策潜在影响,但新冠产品收入及政策不确定性导致预测难度大 [8] 定价压力与应对措施 - 公司收到白宫信函要求根据"最惠国"原则为联邦医保计划大幅降价,正为执行降价做准备并寻求减轻负面影响的方案 [3][11][12] - CEO强调降价政策细节仍在讨论中,"魔鬼藏在细节里",公司正研究多种情景建模但拒绝量化具体财务影响 [4][8][12] 业务前景与市场观点 - 公司称两款即将进入价格谈判的药物Ibrance和Xtandi已接近专利到期,对净现值影响有限 [7] - 美银维持"中性"评级,指出公司2025年预期市盈率8倍(同业平均11倍)和7%股息收益率提供股价支撑,但专利到期和竞争威胁带来长期不确定性 [13] - 公司业务发展资金容量约130亿美元,未来并购或聚焦肿瘤学、疫苗和内科医学领域的小规模交易 [13]
摊牌了,美国两院联合提案,废除中方一项地位,专家:比加税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8-06 09:46
摊牌了,美国两院联合提案,废除中方一项地位,专家:比加税严重! 一些美国政客显然低估了中国应对挑战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结构早已发生变化,不再依赖传统的低成本 制造。如今,全球供应链中,中国的地位几乎不可撼动。美国的政策如果真的引发贸易冲突,反倒会让 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 美国试图通过这种"隔离"政策打击中国,实际上是在与全球化的潮流对抗。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多元化发 展使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美国若偏执地走向孤立,只会错失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机会。 最惠国待遇本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公平贸易原则,废除这一待遇等同于撕毁多边贸易体系。美国过 去一直倡导自由贸易,若此时反其道而行之,必将遭到全球经济体的质疑与反对。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废除最惠国待遇不仅损害了中美两国的利益,还可 能导致国际贸易体系的不稳定。 最惠国待遇让中国商品能够以较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促进了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如今,一些美国议 员提议废除这一待遇,表面上看是通过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经济,实则背后藏有更深层的政治动机——遏 制中国崛起,恢复美国制造业。通过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美国企图重新夺回全球供应链的主导权。 然而,这个想法 ...
关于科创债的一个梦(原创)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8-01 21:11
资金流动性问题 - 资金积压在已投项目中难以退出 但新项目仍需资金投入 导致基金面临流动性危机 [1] - 机构资产多为股权形式 与银行偏好实物资产或固定资产的贷款要求存在错配 [1] 解决方案探索 - 通过收购已投企业并让企业贷款 再将资金回流至机构 实现资金周转 [2] - 利用国资LP收购已投企业 提升企业信用评级至2A+或3A 从而获得发债融资能力 [3] - 新募基金接盘老基金持有的股权 实现老基金退出 资金可返还LP [3] - 投资前签订对赌协议或抽屉协议 投后密切监控企业数据 及时触发回购条款 [3] 协议策略 - 在签订抽屉协议时要求"最惠国待遇"条款 确保未来可享有其他股东同等的对赌权益 [4] - 通过条款设计确保自身优势 同时防范其他股东的不对称协议 [5] LP关系管理 - 基金到期时因资金未退出而无法返还LP 需通过延期请求争取时间 [7][8] - 采用情感策略向LP说明困境 寻求理解和支持 [6][8] 政策利好 - 科创债的推出为投资机构提供直接发债渠道 缓解募资难题 [10][11] - 新政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减少对非正规操作的需求 [12] - 科创债提升行业信心 促进更规范的资本运作方式 [12]
美国不平等协议产生三大风险
日经中文网· 2025-07-31 10:38
美欧关税协议内容 - 欧盟将取消对美国工业产品的关税 包括汽车关税(10%)[1][2] - 美国每年向欧盟出口3700亿美元产品 欧盟是其最大出口目的地[2] - 美国计划对欧盟产品征收15%的对等关税 协议内容对美国有利[2] 其他国家对美关税调整 - 印度尼西亚将对99%的美国产品取消关税[2] - 菲律宾和越南原则上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2] - 美国对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征收19%的对等关税 对越南征收20%[2]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世界贸易正在从法治转向力量支配 欧盟接受"不平等协议"[1][2] - 欧盟取消美国产品关税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原则[2] - 全球经济分裂为美国同盟、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集团和"全球南方"新兴势力[4] 对新兴市场国家影响 -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份额从22%上升到43%[3] - 最惠国待遇受损将阻碍新兴国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3] - 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不愿与美国达成不平等协议[3] 历史对比与风险警示 - 当前局势类似1932年英镑集团形成后的贸易分裂[4] - 自由贸易倒退可能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4] - 美欧协议将损害制定下一代国际规则的机遇[4]
全球制药业洞察 | 特朗普“磨刀霍霍”向药价,药企谈判筹码何在?
彭博Bloomberg· 2025-06-04 16:57
特朗普最惠国待遇对药品价格谈判的影响 - 特朗普重启最惠国行政命令可能为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的药品价格谈判奠定基础 首批10种联邦医疗保险D部分药品价格可能低于拜登政府时期 [3] - 最惠国待遇试点计划面临法律挑战 辉瑞、阿斯利康等同业面临药品价格下降威胁 [3] 药品价格谈判进展 - 拜登政府将首批D部分药品价格设定为比标价低38%-79% 比净价低13%-57% 药企持续面临进口价格管控风险 [4] - 《通胀削减法案》设定了价格上限但未设下限 参考国外价格未被列为标准 为降价提供较大自由度 [4] - 白宫可能在11月公布最高公平价格时宣告胜利 受保护类别药物如阿斯利康的Calquence和辉瑞的Ibrance可能因D部分承保要求导致回扣降低 [4] 特朗普的药品降价策略 - 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创新中心(CMMI)示范模式可能面临法律挑战 该模式允许白宫免除医疗保险要求以测试降低成本支付模式 [6] - 特朗普曾提议将医疗保险中支出最高的50种B部分药品报销与国外支付价格挂钩 因程序原因实施受阻 可能重新推出该方法但价格变化不会立即发生 [6] 单一来源药物对药企的影响 - 美国医疗保险机构5月12日发布的组合产品指导草案对默克等药企不利 药企试图通过开发皮下注射版本较旧疗法保护垄断定价 [9] - 前届政府对固定组合或单一来源药物的解释未改变 反映对避免高收入药物降价的担忧 最惠国行政命令可能促使药企承诺降低标价或绕过药品福利管理以讨好白宫 [9] 行业背景补充 - 固定组合药物定义为含有两种或以上活性部分/成分的药物 不同组合被视为一个活性部分 [13] - QSSD定义涵盖具有相同活性部分和相同NDA/BLA持有人的所有剂型和强度药物 包括根据不同NDA/BLA销售的产品 [13]
释放诚意的部分完成,步入实质性阶段
中邮证券· 2025-05-13 13:31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税率从145%调降至30%,其中24%关税在90天内暂停实施,取消91%反制关税[2][13][14][16] - 90天豁免期内,美国对我国加征平均关税税率为51%,高于非最惠国待遇平均税率42%;若90天豁免期结束后继续加征24%关税,平均关税税率高达75%[2][3][16][18]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90天豁免期内,美国对我国加征关税税率30%,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或回落21.6%-27.6%,4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为 -21.03%,年内出口或不会进一步恶化[4][20][21] - 美国贸易保护关税政策或促进非美国家合作加强,支撑我国出口增速韧性[4][22] - 光学、医疗等仪器等7个行业出口价格弹性较高,对关税调整敏感性凸显[5][23] 市场影响 - 本次中美经贸会谈好于预期,短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国内政策全面宽松,二季度存量政策加速落地,利好资本市场,短期成长风格或占优[6][24] 风险提示 - 后续谈判不及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7][26]
英国官员:我们已达成协议,将为钢铁设定配额,并以最惠国待遇的价格提供。
快讯· 2025-05-09 04:12
钢铁行业协议 - 英国官员宣布已达成钢铁配额协议 [1] - 协议将以最惠国待遇价格提供钢铁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