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

搜索文档
屡错屡犯?快钱支付年内三度被罚!母公司三成股权遭万达抛售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23:05
快钱支付监管处罚情况 - 2025年8月5日快钱支付河南分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和清算管理规定被警告并罚没40.800578万元 [2][3] - 2025年累计收到3张罚单,总罚没金额超667.8万元,均涉及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3][4] - 2025年7月7日因违反清算、账户及商户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罚款625万元 [4][5] - 2025年4月山东分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罚2万元 [6] - 2023年7月海南分公司因资金结算至非同名账户、违规提供"T+0"结算等问题被罚73万元 [6][7] - 2022年1月因违反账户和清算管理规定、反洗钱不力被罚1004万元,时任高管连带被罚12万元 [8] 快钱支付业务及牌照变更 - 公司成立于2004年,2011年获支付牌照,业务范围历经调整,当前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 [9] - 牌照覆盖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曾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等 [9] - 2024年11月母公司快钱金融股权变更,万达金融持股从100%降至30%,新增7位股东 [13] - 当前股东包括4名自然人和3家企业,最大自然人股东金银凤持股16.03% [13] 儒意控股收购快钱金融股权 - 儒意控股计划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对应母公司估值约8亿元 [9][10] - 交易完成后将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金融不纳入合并报表 [14] - 收购意在获取快钱支付牌照,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9][14] - 公司股权分散,收购后需协调现有股东利益并加强风控整改 [14] 快钱支付历史股权变动 - 2014年末万达集团收购68.7%股权成为控股股东 [11] - 2018年起多次传出出售牌照消息但未实质推进 [11] - 当前通过福州网福(52.01%)和南宁欣桂(47.99%)间接持股 [11]
年内首批支付牌照续展结果出炉 抖音支付等机构获长期支付牌照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4
支付牌照续展结果 - 1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获得长期牌照 包括抖音支付 北京理房通支付 花瓣支付等 [1][2] - 6家支付机构牌照续展被中止 不予受理或主动退出 包括广州合利宝支付 广东粤通宝电子商务等 [3] 监管政策变化 - 首次颁发长期牌照 标志着监管从"周期审查"转向"持续监管" 牌照虽无期限但监管更高效 [2]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牌照到期的机构设置12个月过渡期 [4] - 续展成功的机构已完成相关调整 如抖音支付业务类型变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4] 行业影响 - 长期牌照为机构提供稳定经营预期 利于长期战略布局 [3] - 行业呈现"严监管常态化 牌照价值回归服务能力 细分赛道差异化竞争"三大趋势 [2] - 资源向合规能力强 生态价值高的头部机构集中 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4][5] 未来趋势 - 支付牌照续展将更关注机构长期合规性和业务稳定性 [5] - 机构需满足注册资本 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等要求 并符合更严格的合规内控标准 [5] - 预计更多合规机构获长期牌照 不合规或竞争力不足的机构将被淘汰 [5]
支付新规后首秀!13家机构获长期支付牌照,人保支付、瑞银信等“退场”
新浪财经· 2025-07-08 08:25
支付牌照续展结果 - 首批13家支付机构成功续展,牌照有效期变更为"长期",包括抖音支付、易宝支付、乐刷支付等知名机构 [1][3] - 6家机构未获续展,其中广州合利宝被中止审查,人保支付等4家主动退出或未提交申请 [1][7] - 此次续展涉及原定2023年7月到期的第七批牌照,央行设置12个月过渡期以适应新监管条例 [1][5] 监管政策调整 - 业务分类按新规调整:互联网支付归入储值账户运营Ⅰ类,预付卡业务归入Ⅱ类 [6] - 续展成功的机构均已完成业务类型变更,如山东运达支付新增股东并增资至1亿元 [6] - 牌照管理转向备案制,打破周期性续牌压力,促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 [5] 行业整合趋势 - 2025年已注销7张支付牌照,累计注销量达103张,现存牌照数量从峰值271张缩减至168张 [8][18] - 未续展机构主因包括战略调整(如人保支付)、合规压力(如瑞银信)及经营竞争力不足 [7] - 2022年牌照注销量达23张为历年最高,2019年仅注销1张 [18] 机构动态与合规 - 人保支付7月1日注销牌照,其母公司人保金融服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8][9] - 山东飞银支付存在9条被执行人记录,大股东辅仁科技为失信企业 [10][11] - 多家机构通过增资强化合规:乐刷支付注册资本增至2亿元,盛迪嘉支付增至2.2亿元 [6] 监管处罚情况 - 年内千万元级罚单频现:汇元银通被罚没2431万元,雅酷时空被罚1199万元 [19] - 汇聚支付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被罚1061万元,中付支付因违规被罚200万元 [19] - 银行机构亦受罚,联通支付因交易信息问题被罚164.9万元 [19]
今年第7张!人保科技支付牌照被注销
国际金融报· 2025-07-07 21:35
支付牌照注销情况 - 人保支付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支付牌照于7月1日正式注销 其主动申请在牌照有效期内退出 [1] - 人保科技原名重庆联付通网络结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12年 注册资本2亿元 2014年7月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 [1] - 2021年人保集团旗下公司以4亿元收购联付通100%股权 获得其互联网支付牌照 [1] - 2024年以来央行已披露注销7张支付牌照 包括上海润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 [1] 支付牌照历史数据 - 自2011年5月央行签发首批牌照以来 总计发出271张支付牌照 [2] - 目前现存持牌支付机构168家 累计注销牌照103张 [2] - 2015-2024年每年注销牌照数量分别为2张、3张、19张、9张、1张、4张、9张、23张、16张、10张 [2] - 注销牌照中预付卡类业务机构占比近80% [2]
支付牌照续展结果揭晓:抖音支付等13家机构换发长期牌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3:18
支付牌照续展结果 - 抖音支付、乐刷支付、花瓣支付等13家支付机构获得"长期有效"支付牌照 [1] - 合利宝支付因上市公司重整被中止审查 但业务正常开展 [1][2] - 广东粤通宝被不予受理续展申请 瑞银信、金运通未提交续展申请 [1] - 山东飞银支付、人保支付主动申请退出支付业务 [1] 监管政策变化 - 本次续展涉及第七批支付牌照 原到期日为2024年7月9日 [2] - 人民银行设定过渡期至2025年7月9日 首批面临《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续展 [2] - 13家机构获得长期牌照 体现监管向备案制转变思路 [2][3] - 监管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优化 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加速行业出清 [3] 行业影响分析 - 未续展机构包括战略调整的人保支付和合规压力退出的瑞银信 [3] - 不合规经营、业务竞争力不足与战略调整成为机构离场主因 [3] - 行业在优胜劣汰中稳步向前 牌照价值将回归 [3] - 支付行业将实现合规与创新并重的高质量发展 [3]
支付牌照变局:抖音等13家获长期许可,5家退出
第一财经网· 2025-07-04 21:36
支付牌照续展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7月第一批次1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结果,包括资和信电子支付、易宝支付、抖音支付等,有效期限变更为长期[1] - 广州合利宝支付因存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情形被中止审查,广东粤通宝电子商务因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被不予受理[2] - 瑞银信支付技术、金运通网络支付未提交续展申请,山东飞银支付信息科技、人保支付科技在有效期内主动申请退出[2] 监管政策变化 - 本次续牌是《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首次,13家机构牌照"长期有效"体现监管思路向备案制转变[2] - 长期有效牌照有助于打破行业周期性续牌压力,为机构长效经营与战略布局提供稳定预期[2] 行业发展趋势 - 未续展机构包括因集团战略调整主动剥离支付业务的人保支付,以及因历史合规压力退出的机构,显示行业优胜劣汰态势[3] - 监管从"数量管控"转向"质量优化",通过动态退出机制加速行业出清与资源整合[3] - 支付牌照管理进入新阶段,行业将在更有序的牌照发放和严格监管下实现合规与创新并重的高质量发展[3]
广东粤通宝挂牌转让全部股权!支付牌照加速“洗牌”
南方都市报· 2025-05-30 21:42
粤通宝股权转让 - 广东粤通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100%股权以3560万元底价挂牌转让,目前处于征集意向受让方阶段,信息公示期为5月19日至6月16日 [2] - 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注册资本4900万元,2015年3月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范围覆盖广东省内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2] - 支付牌照原有效期至2025年3月25日,后续过渡延展至2025年7月9日 [2] - 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未产生营业收入,净利润亏损36.01万元,2024年5月财报显示营业收入10.53万元,净利润84.55万元 [4][5] - 公司曾在2018年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处以3万元罚款 [4] 支付行业现状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行业整合加速,截至5月29日累计已有101家机构支付牌照被注销,市场剩余牌照数量仅为170张 [2][6] - 2025年已有2家支付机构挂牌转让:深圳市快付通支付有限公司20%股权挂牌价5911.66万元,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13%股权转让底价1.17亿元 [7] - 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提升至1亿元,粤通宝目前注册资本仅4900万元,存在超5000万元缺口 [4] - 支付牌照续展率逐步下降,《条例》生效后部分机构因不符合新规要求未能通过审查,未续展数量显著增多 [10] 典型案例分析 - 上海付费通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机构之一,2024年8月换证后业务类型调整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Ⅱ类及支付交易处理Ⅰ类,成为"全牌照"公司 [9] - 拼多多通过关联企业上海易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付费通80.52%股权,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 [9] - 互联网巨头纷纷通过收购方式获取支付牌照,如抖音集团收购联动优势,快手收购北京华瑞富达科技 [10]
全牌照支付机构付费通股东大换血,拼多多关联公司持股超八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5-10 12:49
股权变更 - 付费通发生多项工商变更 银联商务 天翼电子商务等多家公司退出股东行列 [1] - 拼多多关联公司易翼信息对付费通持股比例由50 012%增至80 52% 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1] - 易翼信息股权增加30 508% 上海市信息投资股权减少23 866% 剩余6 642%股权来自天翼电子商务 银联商务及上海水务 [2] - 变更后付费通股东缩减至4家 易翼信息持股80 52% 上海市信息投资持股18% 中邮资本和上海亿通国际各持股0 7371% [3] 牌照资质 - 付费通为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 移动电话支付 银行卡收单等 [2] - 牌照类型调整后包括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Ⅱ类(上海市)及支付交易处理Ⅰ类(全国) 具备全牌照资质 [2] - 拼多多通过控股付费通一举获得涵盖互联网支付 银行卡收单等全牌照资质 [1] 行业趋势 - 自2016年央行暂停发放支付牌照后 存量牌照价值凸显 互联网企业加速收购 [4] - 快手通过关联公司成都遂意文化收购北京华瑞富达科技 曲线获得支付牌照 [4] - 抖音集团以7 5亿元+净资产价格收购联动优势电子商务 获得全国线下收单资质 [4][5] 战略动机 - 拼多多收购支付牌照主要基于合规和降本诉求 可规避"二清"等监管风险 [5] - 此前拼多多主体上海寻梦因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被要求整改 控股付费通后得以合规开展业务 [5] 历史背景 - 易翼信息2020年1月通过认缴6083 99万元获得付费通50 01%股权 实际控制人为拼多多董事长陈磊 [2] - 本次股权结构调整已获央行批准 原9人董事名单缩减至6人 保留陈磊等核心成员 [3]
“捞完油水”实控人留下烂摊子,“A股不死鸟”靠什么屡次续命?
凤凰网财经· 2025-05-09 21:2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6亿,净利润亏损8.3亿,2025年一季度营收2亿(同比下跌45.8%),但归母净利润达4.85亿,呈现异常反转[3][4] - 连续5年亏损未被“带帽”,2024年因净资产为负值被列为*ST,重整后仍未能摘帽[3][4] 资本运作与重整 - 2024年5月因资不抵债(账面资产54.4亿 vs 债权人申报欠款90.8亿)被申请重整,2025年3月完成重整[7][8] - 战略投资方中信资本联合多家机构(广州资产、招商平安等)参与重整,通过转增股份抹平债务[8][9] - 重整核心吸引力为子公司合利宝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贡献2024年90%以上营收,中信资本计划推动其跨境牌照申请[11][12] 历史资本操纵事件 - 2020年因财务造假(虚构保理业务、虚增利润)被证监会处罚,引发股价14个跌停,13万散户血亏,融资余额峰值达30.4亿(占流通市值23.3%)[6][17] - 第三任实控人霍东任期内通过“一致行动协议”与国资背景海科金集团合作,股价一年内涨4倍至57元,后因庄家抛售暴跌至6元,牛散景华操纵83个账号仍亏损26.9亿[14][15][17] 公司沿革与实控人更迭 - 前身宏磊股份(铜加工业务)2011年上市,实控人戚建萍因大股东占用资金8.33亿被处罚,2016年家族套现32.5亿退出[20][21][23] - 第二任实控人郝江波(德御系)以21.71亿收购股权后剥离资产,通过资本运作推高股价4倍,2018年德御系崩塌后由霍东接手[25][26][27] - 当前重整价值源于2017年收购的合利宝支付牌照,虽交易初期被质疑,现成为核心资产[28] 未来展望 - 中信资本计划整合资源推动合利宝业务拓展,但支付牌照续展(有效期至2025年7月)存在监管不确定性[12][29]